這篇文章主要想跟大家分享我申請研究所一路以來的點點滴滴。
在美國申請研究所主要會看五個大項目,分別是在校成績(GPA)、英文成績(托福、GRE)、自傳簡歷、推薦信、視訊面試。
首先在校成績,也就是大家常常聽到的GPA。這是一個美國專有的評分方式,會將在校成績換算成滿分為4.0的數字,通常美國名校...
這篇文章主要想跟大家分享我申請研究所一路以來的點點滴滴。
在美國申請研究所主要會看五個大項目,分別是在校成績(GPA)、英文成績(托福、GRE)、自傳簡歷、推薦信、視訊面試。
首先在校成績,也就是大家常常聽到的GPA。這是一個美國專有的評分方式,會將在校成績換算成滿分為4.0的數字,通常美國名校要求的最低門檻是3.0。老實說,我大學不是個認真的學生,基本上能翹的課就不去上;能打混的作業就不認真做;能擺爛的報告就不積極參與。NBA季後賽也會跟同學一起翹課看比賽,上課都坐最後一排靠後門(方便翹課),課本也是考前兩週才跟同學借來印(因為考前一週影印店趕不出來)。考試成績也是馬馬虎虎,只求有及格就好,運氣不好就被當。來美國前,我申請的英文畢業成績單上,GPA列出來是2.7左右。台灣的代辦告訴我,由於換算系統不同,到時候美國認證機構換算出來,應該能增加個0.1至0.2,也就是差不多落在2.9上下。不過這連名校的”最低“門檻都還不到,要知道,滿足門檻並不代表你會被錄取,而低於門檻表示我連申請資格都沒有。好在最後美國成績評鑑下來,我的GPA為3.1,低空飛過最低門檻。至於為什麼能提高這麼多?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可能就是運氣好吧。
第二項是英文成績,這部分我就不多敘述了,反正就是個考試。我的托福成績是86,GRE則是301。不算好,也不算太差,就是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成績。
第三項是自傳與簡歷,這方面算是我的強項。我申請的是運動管理學系,從高中我便開始參加運動相關活動,包括國內外的球鞋展覽、訪談等等。到了美國後,我也曾受邀參訪Nike和Bleacher Report的全球總部,這些我都列入自傳內,輔佐評分委員勾勒出我的人格特質與我對運動產業的熱忱。
第四項推薦信,對我來說是最虐心的。在出國前我曾回到淡江大學,希望能夠找到願意幫我寫推薦信的教授。第一順位當然找大學時的班導,可惜她是個沒什麼責任感的人,只要是能少做的事,她絕對不會多做。所以對於她的一再推託,我其實並不意外。第二位找個是我其中一門必修課的教授,這裡有個小插曲,分享給大家笑一笑。當時我去找教授,詢問推薦信的相關事宜,教授:疑?你不是才剛修完我的課嗎?怎麼要出國啦?(她的課是大二必修)。我:教授⋯之前那個是重修啦⋯。不開玩笑,教授當下真的噗疵的笑出來!她說這個科目我重修,是要她怎麼寫,就算寫了美方也會覺得可信度很低吧。不過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下,我還是苦苦哀求,希望她能夠幫忙。教授聽完我在運動相關領域的表現後,覺得蠻有趣的,才同意幫我執筆推薦信,並著重在我的課外表現。來到美國之後,接觸了更多當地的學生、老師,他們鼓勵我可以試著找些業界與我合作過的朋友,說不定會比學校教授來的可靠,也更能闡述我對運動領域的熱忱。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我不要臉的問了幾位在業界有聲望的朋友。想不到他們都很豪爽的答應,並告訴我,只要是能幫助我進步的事,他們都很樂意協助。就這樣我搞定了推薦信!
最後則是面試,說到這裡又有個小插曲。由於新冠肺炎肆虐,我提前回台。波士頓學院曾在4/9曾發郵件通知我視訊面試的事宜,但由於某些原因,我沒看到那封郵件。直到4/15我收到他們的最後警告,並告知若我在4/20前沒有安排視訊面試,就視同放棄申請資格。收到的當下我真的嚇壞了,趕快上網預約面試時間。好死不死,4/20前剩下唯一的面試時間,只有4/15當天,我也只能硬著頭皮約下去。好在畫唬爛本來就是我的專長(?),最後在我尬聊技能滿點的加持下,甚至讓評委會從原本面試規定的15分鐘,硬是加長到33分鐘。
申請研究所的路上,我處處碰壁,但我並沒有放棄。我印象很深,有個老師跟我說過,遞出申請最差的結果是什麼?大不了就是被拒絕嘛!這又沒什麼,你也不會因此有什麼損失。透過我的故事,只是想告訴大家,勇敢做夢!只要你還沒放棄,夢想就在前方等著你!
04/17/2020 #Boston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