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我們的心也永遠會在台灣 (8.6/10)
⠀⠀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搜尋片名會是您最好的選擇
⠀⠀
(Part2)———————以下有雷——————
⠀⠀
接續前文
⠀⠀
回到《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主題,與此同時,由於陳為廷與蔡博藝在...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我們的心也永遠會在台灣 (8.6/10)
⠀⠀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搜尋片名會是您最好的選擇
⠀⠀
(Part2)———————以下有雷——————
⠀⠀
接續前文
⠀⠀
回到《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主題,與此同時,由於陳為廷與蔡博藝在先前許多學運所得到的影響力,再加上太陽花學運成為媒體的目光焦點,更使他們的未來道路受到影響。陳為廷不再能自由進出香港、蔡博藝也跟父母有所爭執,不過兩人也都以不同方式試著實現自己的理想,陳為廷回到家鄉苗栗參選立委,而蔡博藝則選擇參選淡江大學學生會長,但事與願違,蔡博藝因其中國交換生的身分而屢次被學校中選會惡意刁難,並被貼上統戰的標籤,重重打擊她了的自信,而陳為廷在競選期間過去性騷擾醜聞爆發,最終退選淡出政壇。
⠀⠀
就像導演所說,太陽花學運之後兩人的發展跟她原本所想的不一樣,好像又有了新的希望,能改變社會現況、促成族群互相理解的希望。不過在這些被媒體捧上的神走下神壇後,台灣的下一步計畫與前進的方向,或許才是我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當然從《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角度為來看,這毫無疑問是社會運動的失敗,是個「改變」的失敗,但即便如此,曾經的「明星」淪落到如此現況,不就跟最初他們默默無聞時一樣而已嗎?少了他們,太陽花運動的數十萬人的響應,又能夠當作不存在嗎?導演傅榆不也為這段過程做下真真實實的紀錄嗎?
⠀⠀
電影看到最後對我來說,《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中的兩位角色有什麼訴求,不論是反媒體壟斷、反淡海二期徵收、或反黑箱服貿都已經不重要了。看著他們堅定的態度,我所佩服的正是他們願意花自己的時間和心力,為自己相信的事物做出一點微薄的貢獻,那怕最終無法達成目標,但都已經做出選擇,透過自身努力嘗試改變現況,為台灣未來盡一份心力。
⠀⠀
片中蔡博藝幫生病貓咪隔離時說了一段話:「你在箱子中生活,只要不碰到箱子的壁,你就會覺得好像還不錯,可是一旦不小心碰到它,就會很真實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因此對照台灣目前處境與片中種種事件,《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核心主旨正是「睜開眼睛看看身旁的社會現況」、「跟隨自己內心所想」和「追求彼此的互相理解」。
⠀⠀
這是一部既公開,但又極為私密的作品,與其說《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講的是社運、講的是政治,倒不如說是以「青春」為主題,聚焦在包含「導演」的這些人在這幾年間,參加公共事務過程中所經歷的心境轉變與成長。電影最初所設立的主題是透過這兩位人物紀錄下台灣、香港、中國關係與民主化的演變,增進「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話,但最終卻因為一連串的意外變得無所適從。
⠀⠀
傅榆導演在陳為廷退選後說:「我本來以為我可以記錄下他們兩個所造成的改變,讓更多人去相信社會運動,但現在卻變成這樣,紀錄片和社會運動好像都無法改變什麼。」不過事實上卻不是如此,《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根本,打從一開始似乎就不該訂在陳為廷、蔡博藝這兩個公眾人物,甚至也不在導演自己本身。
⠀⠀
我想更多的是必須聚焦在片中無數「小人物」內心中所相信、所希望去做的「事物」,其中能夠對我們社會與人民造成什麼影響與改變?或許看到這部紀錄片、聽到導演在金馬獎上那段話的觀眾們,又能否把自身微小的想法與體悟,聚集成讓台灣民主價值更加進步和閃耀的力量?
⠀⠀
就我個人而言,看完《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最深刻的體悟,是不再希望別人能為台灣做些什麼,而是開始思考能不能以自己的方式實現自身理想與願景。或許以目前現況確實很難以一己之力在短時間產生什麼重大改變,不過就像太陽花學運也不是單靠林飛帆、陳為廷兩人就能夠達成,我們身為台灣這片土地的一份子,是不是也該找出屬於自己的定位,跟其他人齊心合力推動台灣向更好的未來邁進?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我們的心也永遠會在台灣,這才是電影帶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發吧。
⠀⠀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ouryouthintaiwan
#傅榆
淡江大學加退選時間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下台北電影獎與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傅榆,近來獲得極大矚目。訪談時,她提到以前朋友幫她做過抽牌心理測驗,傅榆拿到的牌是叢林,意味雜亂,但朋友說,不該害怕自身的雜亂,因為會有許多可能性發生。
家庭背景是鐵藍(國民黨)陣營的傅榆,因為種種事件,包含小學時因不懂台語被排擠的心理創傷,大學時期不加思索地隨口批評陳水扁而與好友爭吵,還有319槍擊案後在系上BBS回應嘲笑集聚總統府前抗議的泛藍選民的學長,而被歸類為藍蛆蛆,乃至於研究所時讀到靈魂偶像郭立昕撰文質疑,為何至今沒有人拍攝政治議題紀錄片等等,而逐漸走向獨立思索與政治、社會運動探索的道路上。
傅榆表示,得金馬獎時的獎致詞,並非表達立場,是希望讓不同邊的人也能聽見自己的感受,不是制約式認定與想像,如此或有可能產生真正的對話。她最大的理想與追求是,讓不同立場的人對話,進而理解彼此,甚至找到合作的可能性。
在318太陽花運動崛起、宛如救世主的陳為廷,以及憑著《我在台灣,我正青春》一書而聞名、孤狼也似地投身於台灣社會運動的中國來台學生蔡博藝,為《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主要紀錄對象。
傅榆認為她像陳為廷、蔡博藝的母姊。陳為廷總是對他人介紹,傅榆是他的專屬攝影師。當她集中大部分心力拍攝蔡博藝紀錄短片時,陳為廷坦言有失落、類似吃醋的感覺,反之亦然,蔡博藝也有同樣的感覺。
前者後來因為性騷擾事件黯然退選,後者則是因為國籍身份在競選淡江大學學生會會長遭受各種刁難而失利。兩位社運明星企圖進入體制的挫敗,也就讓他們光芒頓失,再加上原來蓬勃開花的各種運動風氣,赫然緊縮,力量被切斷,預期造成巨大改變的希望,轉眼落空,傅榆於是大受打擊,陷入低潮。不同背景、但都在社運裡找到歸屬感、且希望讓對話與理解發生的他們,儼然孤兒,流浪在現實的震盪之間,無所適從。
既是知名紀錄片導演、也是七日印象電影負責人的沈可尚認為,不管是什麼樣議題的紀錄片,最終都是在處理作者自身的問題。他強烈地建議傅榆必須誠實面對自身,重要的不是關注陳為廷與蔡博藝何去何從,而是傅榆自己想要何去何從。
傅榆也就被逼得要誠實面對心理的狀態、往自己的內在方向探問,而不止是凝視陳為廷與蔡博藝。傅榆驚覺,原來令自己一蹶不振的落空,是由於自己把關於問題跟對答案的想像跟期待,都放在他們身上。一旦意識到自己過度依存陳為廷與蔡博藝,傅榆就明白,她必須回到自身,必須跟他們道別,切斷臍帶也似的精神連結,必須自己出發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答案。
專制是所有聲音不得大於上位者聲音,民主則是讓對話有最大可能性的機制。是以,縱使感覺失落與挫敗,傅榆仍然相信,沒有誰應該是敵人,所有人都活在共通的處境。而民主本就是遠久思維與堆積細微改變的長路,從來無法快速、立即。
小檔案
傅榆,1982年生於臺灣,紀錄片導演,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得第20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第5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入圍該屆金馬獎最佳剪輯。
父親為馬來西亞華人,來台求學、定居,即所謂僑生;母為印尼華僑,9歲已隨家人移民台灣,父母婚後都定居台灣,並生下傅榆。父母認同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雖非嚴格定義上的外省人,但自我認同極其相似;傅榆亦曾自謂,長於外省家庭中,家人崇拜宋楚瑜,卻又不是真正的外省人,與真正的台灣歷史脫節。
其作品有《蘇格拉底草莓論》(2006)、《大家一起照鏡子》(2008)、《百萬格子小富翁》(2011)、《123。草莓人》(2011)、《藍綠對話實驗室》(2012)、《我在台灣,我正青春》(2013)、《太陽・不遠─不小心變成總指揮》(2014)、《完美墜地》(2015)、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2018)、《不曾消失的台灣省》(2018)。
沈可尚,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知名紀錄片導演,現為台北電影節總監。
1999年曾以大學的畢業製作《與山》入圍法國坎城影展短片競賽單元,但此時他陷入低潮,因而轉至廣告界發展。在廣告界工作一段時間後,偶然有機會參與國家地理頻道「綻放真台灣」的紀錄片徵案製作,因而開啟紀錄片拍攝之路。
沈可尚陸續拍攝《野球孩子》、《賽鴿風雲》等作品,2013年以《築巢人》獲得台北電影節百萬大獎。2017年擔任台北電影節總監,試圖為影展找出新的定位與各種可能。深度探討婚姻機制的《幸福定格》於2018年上映,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