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淡水馬偕牙科掛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淡水馬偕牙科掛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淡水馬偕牙科掛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淡水馬偕牙科掛號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老屋顏,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北 / 大稻埕仁安醫院 日治時期延平北路為聯繫台北城至淡水的南北幹道, 仁安醫院則是當時大稻埕重要的醫院之一。 創辦人柯謙諒醫師生於明治29年(1896年), 大正6年(1917年)畢業於總督府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 畢業後曾短暫任職於馬偕醫院,隨後於台北松山開業, 之後向位於安西街、涼州...

「淡水馬偕牙科掛號」的推薦目錄
  • 淡水馬偕牙科掛號 在 老屋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9-24 20:00:01
    有 909 人按讚

    台北 / 大稻埕仁安醫院

    日治時期延平北路為聯繫台北城至淡水的南北幹道,
    仁安醫院則是當時大稻埕重要的醫院之一。
    創辦人柯謙諒醫師生於明治29年(1896年),
    大正6年(1917年)畢業於總督府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
    畢業後曾短暫任職於馬偕醫院,隨後於台北松山開業,
    之後向位於安西街、涼州街口的「葉內科」租屋開業,
    隨著醫院業務蒸蒸日上空間不敷使用,且面臨葉醫師即將退休,
    柯醫師買下醫院設備,於太平町五丁目的現址籌建仁安醫院。
    看診的項目眾多,從小兒科、牙科、婦產科、耳科至花柳性病均治,
    並多次處理難產病例最富盛名。
    .
    柯醫師多名子女從醫,仁安醫院由三子柯賢忠醫師繼承,
    柯賢忠醫師過世前,希望讓這所老醫院能成為更有意義的場域,
    將這座凝聚柯家三代記憶的老房子捐贈給台北市政府,
    仁安醫院亦成為台灣第一棟完整保存並捐贈的醫生館。
    2008年,市府將其規劃為「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
    透過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議題鼓勵市民親身參與社區營造,
    培養公民意識與社區共同體意識,打造良好而健康的社區生活品質。
    .
    仁安醫院坐落於街角,登上對街的平樂天橋便可將其盡收眼底,
    相較兩側高聳大廈鮮少裝飾,俐落簡單的線條,
    醫院山牆的仿巴洛克式泥塑及洗石子、白色面磚交錯的裝飾更具時代感。
    社區營造中心成立後,一樓重現醫院時期的內部陳設,
    自騎樓外就可看見當年特別規劃的掛號窗口與木製招牌,
    窗內親切招呼的人則從護士變成熟知醫院歷史的服務志工,
    空間裡展示諸多醫療用品與看診時拍攝的老照片,
    為了便於清理醫療器具特別訂製的磨石子水槽亦完整保留,
    猶如小型的醫療發展史博物館。
    原為居住空間的二樓,規劃為講座、展演多功能空間,
    道道白牆與灰白磨石子地坪皆為原貌,
    兩側木門玻璃中的「柯」字線條分割則出自柯太太巧思,
    細膩地將家族姓氏融入屋中,可見屋主與老房子間的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