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淡水河主流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淡水河主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淡水河主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淡水河主流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孟買春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看到一些關於台北市河堤外停車場淹水的討論,說來慚愧,對台灣多數水系實在不了解,於是找了一下。 石門水庫在大漢溪上游,大漢溪舊名大嵙崁溪,位於台灣北部,是淡水河主流上游,河長135公里,流域面積1,163平方公里,涵蓋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以及宜蘭縣的一小部分。 台北市境內的河川有淡水河、新店溪...

  • 淡水河主流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6 09:03:20
    有 2,345 人按讚

    看到一些關於台北市河堤外停車場淹水的討論,說來慚愧,對台灣多數水系實在不了解,於是找了一下。

    石門水庫在大漢溪上游,大漢溪舊名大嵙崁溪,位於台灣北部,是淡水河主流上游,河長135公里,流域面積1,163平方公里,涵蓋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以及宜蘭縣的一小部分。

    台北市境內的河川有淡水河、新店溪、基隆河、景美溪,淡水河為台北市的西界,新店溪流經公館後為台北市之南界,而分別為淡水河、新店溪支流的基隆河及景美溪,則貫穿台北市。

    大漢溪沒有經過台北市,石門水庫洩洪會影響到台北市?

    認真求解。

  • 淡水河主流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4 08:06:23
    有 606 人按讚

    1962年,臺北市雙園堤防的開工與竣工。

    上四圖為雙園堤防開工典禮,由中央社記者潘月康攝於1962年1月10日;下四圖為雙園堤防竣工典禮,由中央社記者陳永魁攝於1962年6月30日;圖片來源為國家文化資料庫。

    1962年1月10日,臺北市雙園堤防興建工程正式開工,工期預計6個月,完工後可使臺北市南機場一帶低窪地區的居民得以永絕水患災害。當天,由臺北市代市長兼堤防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百鍊主持開工典禮;在周百鍊親手動土之後,協建此一工程的兵工健兒隨即將滿載沙石的卡車開進工地,展開為民除患的工程。

    在四千位軍工及四十名工程人員經過半年的埋頭工作後,雙園堤防終告建築完成,並於1962年6月30日舉行竣工典禮,由臺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主持,當地民眾紛紛湧至現場觀禮。

    雙園堤防位於新店溪畔之華江橋至華中橋間,全長3,949.4公尺、寬8公尺、高5公尺,建造預算為新臺幣5,884萬元,當時臺北市區內的25,000棟民房、20萬市民和100公頃耕地,從此免受颱風期間洪水氾濫之威脅。

    《臺北堤防史》

    1896年,淡水河洪患致使臨河邊的艋舺、大稻埕境內之街衢備受浸水之苦。

    1899年,日本已統治臺灣4年,臺灣總督府決定在臺北大稻埕洪患區著手興建堤防,於當時的河溝頭街(今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附近,忠孝西路二段至鄭州路間)用石塊堆疊,建築了818公尺的長堤,在1901年3月31日竣工,這道石堤可說是臺灣最早完成的防洪堤防。

    由於臺北老城區艋舺一帶緊鄰淡水河與新店溪,臺灣總督府在此興建了多種不同造型的堤防,現今在臺北市環河南路鄰近昔日露天歌場「河乃莊」一帶(今桂林路底接環河南路一帶,艋舺三清宮與鄰近公園,全屬河乃莊舊址範圍),仍可見到日本明治時期完工的堤防遺跡。

    1911至1912年間,臺北遭逢大颱,堤防工程於災後仍持續施工;淡水河岸堤防的興建在1930年代初期達到巔峰,其總長度約為8公里。

    1940 年代,臺灣總督府推動皇民化運動,為降低圓山臺灣神社參道的坡度,決定在神社東側較低矮處(今圓山聯誼會所在地)興建臺灣神宮;由於神宮的位置較低,政府擔心颱風季節的水位暴漲會令神宮淹水,便沿今北安路往大直的基隆河畔興建堤防,並使用至今。

    戰後,1963年,臺北地區遭逢葛樂禮強颱肆虐,中央與市府利用當時的聯合國與美援計畫,規畫大臺北防洪計畫,逐年興建淡水河主流與支流沿岸的堤防與聯外橋梁,例如前述的雙園堤防。

    根據臺北市政府於2016年公布的「臺北市現有河川防洪設施」資料,流經臺北市的河川總長度約 158.7公里,除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等四大主河道外,還包括雙溪、磺溪等12條次要河川;鄰近河川的堤防,在臺北市境內總計116,756公尺,包括早期的土堤防65,488公尺、新式鋼筋混凝土堤防51,268公尺;相關工程包括護岸65,198公尺、水門339座(閘門114座、閥門225座)、抽水站66處、丁壩103座、疏散門53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