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淡水廳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淡水廳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淡水廳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淡水廳志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萬的網紅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平埔族媽祖信仰: 台灣民俗文化是大量的台灣居民,長期久遠生活於台灣島嶼,由於人與自然、他人、團體,還有自己的適應、調適的過程中,所形成台灣人或台灣社會群體特有的文化。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信仰與習俗是一個民族或地區住民,因應自然、地理及人文環境,歷經常久的時間適應與調整,所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七星山雪訓-snow running 約在16世紀至19世紀,也就是明清時代, 全球氣溫明顯下降的現象,稱為小冰期或小冰河期。 1857年,《淡水廳志》和《苗栗縣志》都有大雪的記錄。 1892至1893年的冬天台灣更是嚴寒, 地方史料記載不僅澎湖「奇寒」, 雲林崙背「大雪,五穀、豬羊多凍死」、 ...

  • 淡水廳志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1 12:41:49
    有 92 人按讚

    平埔族媽祖信仰:

    台灣民俗文化是大量的台灣居民,長期久遠生活於台灣島嶼,由於人與自然、他人、團體,還有自己的適應、調適的過程中,所形成台灣人或台灣社會群體特有的文化。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信仰與習俗是一個民族或地區住民,因應自然、地理及人文環境,歷經常久的時間適應與調整,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結構與生活行為模式。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不僅是一項單純的宗教活動(神與神之間的聯誼),也是信徒聯誼活動,藉此鞏固交流庄社的情誼,更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承載著無數信徒的苦難,藉由宗教的力量安撫心靈、淨化人心,激發人性的光輝,讓每一個焦慮不安以及無助的心靈得到撫慰。

    近代台灣的殖民強權不斷對台灣人民實施同化政策,以馴服台灣人民,宗教可說是強勢殖民文化馴服弱勢文化的利器。400年來的台灣社會面臨殖民者的不斷交替,信仰習俗由古昔單純的祖靈信仰,歷經荷治的基督教文化、清治的多神文化(根據文化部調查,奉祀的神明多達247種)、日治的皇民神道化,再逐漸融合本土文化成為有台灣特色的宗教文化。按平埔族社民在經過了明鄭及大清帝國久年
    的文化融合後,也開始接受起漢人的土地公、媽祖、王爺等神明信仰,信仰力量是相當深遠的,它使不同族群快速的融合。

    例如彰化北斗鎮東螺媽舊稱「番社媽」、「番仔媽」、甚至還有「番婆媽」的稱呼,這在台灣媽祖信仰文化上是非常獨特的。據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東螺舊社天后聖母廟祠祀功德牌記』中亦有這樣一段之記載:「昔時庒社民丁,…諸番漢民並集」。道光十九年(1839)的一紙地契《清代台灣大租調東書》(第三冊)頁517~518中提及:「同立開墾字人東螺西堡眉裡社番巴難胡,水生大怡得意,雪加成等眾番,有曠埔地一所,坐落土名在茄苳腳莊西勢車路漧…今己成田,同眾番約自道光十九年起,帶納番租二元,抽出一元以為天上聖母,又一元以為福德爺演戲費用」。又道光二十一年(1841)…東螺祖廟內一長生祿位牌文中謂:「東螺西保眉裡社業主巫留大夷,巴難秀,水生大夷,咖蚋巫士,眉順未說等眾合有本社界內水田埔地壹所,座落土名在茄苳腳三抱竹圍溪墘圳厝,今喜捨施落東螺祖廟天后聖母晉福德老番老太祖座前公香永為奉祀香燈緣田」,這是台灣媽祖文化史上的首尊「平埔仔媽」,至今東螺媽前供奉一尊罕見的「番太祖」(如下圖),供品桌上依然可看見信徒拿著檳榔、香煙、米酒、芋頭、油飯、雞冠花、圓仔花…等平埔族公廨敬奉供品,前來祭祀東螺媽的特殊景象。南投埔里鎮籃城里東螺社平埔後裔,依然年年回到他們口中的東螺太祖廟(東螺祖廟天后宫),謁祖進香,追本溯源。

    又鎮瀾宮根據正史「淡水廳志」(1871)記載:「乾隆35年(1770)林對丹捐建」,祀於祿位者有,巧化龍、淡眉他灣、郡乃蓋厘、蒲本步等。這些從名字上就可看出他們是平埔族,屬於鎮瀾宮所在的大甲西社的道卡斯族,不願漢化而仍用本名。而「林對丹」這個漢人姓名應是漢化的平埔族。因為,根據乾隆29年(1764)的「台灣府志」,大甲社已集體漢化,接受乾隆賜漢姓、漢名、賜祖,把族譜接到中國血統上去,而且大甲社也改成大甲庄。可見,大甲鎮瀾宮是平埔族蓋的,不是河佬人,香客當然是平埔族。

    平埔族蓋媽祖廟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北台首座媽祖廟關渡宮,鳩眾建廟的賴科是當時主管北臺灣「大雞籠社」(基隆及北臺灣沿海地區)原住民的通事,他的職權是代表清政府向原住民收取餉稅及指揮原住民從事勞役,故得以調度原住民從事關渡宮的創建工程。媽祖廟創建後,關渡由番社迅速轉變為漢庄。又新北市貢寮區新社慈仁宮一帶是昔日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三貂社的居地。慈仁宮是平埔族與漢人合建的一間媽祖廟。根據「諸羅縣志」,「康熙51年(1712)建廟,以祀天妃。落成之日,諸番並集」;又如「台中縣寺廟大觀」記載神岡萬興宮謂:「雍正9年12月(1731)大甲西社首魁聯合數社倡亂時,張達京統領社勇(屬巴宰平埔族)敉平有功,受清廷獎賞,於是引進香火歸台至此(巴宰族首領潘敦仔遣十二名社丁遠赴湄洲迎回媽祖神像)」。這段歷史點出大甲社人和巴宰族被清廷分化的悲慘過去,但也都被清廷用媽祖馴化了。

    由大甲鎮瀾宮媽祖文化祭的路線來看,從大甲、清水、沙鹿、彰化、西螺、北港或新港(北港朝天宮與鎮瀾宮,雙方執事者爭議是割火或謁祖或遶境進香,因此1988年起鎮瀾宮取消往北港進香改往新港遶境進香)。細究這一條路線早昔就是集體漢化的平埔族原居地而不自知。

    據「台灣府志」記載,彰化於康熙34年(1695)以前就集體漢化變成河佬人了;清水、沙鹿、西螺、北港、新港則是乾隆6年(1741)以前也漢化了。可見沿途香客都是漢化平埔族,當初這些繞境、刈火、謁祖進香活動路線乃是庶民間的交誼活動,也是漢化平埔族各社庄間的互訪聯誼。

    下圖係東螺天后宮有一尊番太祖立於媽祖神像前。(自由時報記者顏宏駿攝)撰文/陳有川

  • 淡水廳志 在 陳彥博 Tommy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20 20:33:18
    有 1,584 人按讚

    【零下3度 - 七星山雪訓】
    #晚上10點首播👇
    https://youtu.be/POJepnATWDY

    已經一年沒有出國比賽了,
    極地裝備也都放在裝備櫃,
    看到七星山下雪,決定上山訓練,

    近年來,台北市大屯山在寒流來時普遍會下雪,
    但其實在許多地方史料記載,
    《臺北縣志大事紀》、《台陽聞見錄》、《雲林采訪冊》...等
    推估1892-1893年,台北、苗栗、雲林、嘉義平地都有下雪的紀載,
    很難想像100年前的台灣真的是到嘎冷筍🥶

    訓練路線:
    冷水坑停車場 ->七星山東峰 -> 七星山主峰 -> 巴拉卡(折返)

    #大家有拍到下雪的照片嗎
    #和我分享吧

  • 淡水廳志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25 13:26:49
    有 375 人按讚

    狂賀!!【好消息:有河重啟】

    《淡水廳志》有載:「淡水開發,自奇里岸始。」

    有河Book重啟,從淡水到北投。書店女工接手有河,由北投到淡水,我們和 詹正德 (Dennis Chan)都認為是一種奇妙的緣份。

    開書店以來,雖然與有河Book二位前店主相處時間不多,卻深受 「有河」精神感召,二年多來有許多學習。

    無論如河因緣際會促成了,曾當過無論如河店員的 鄭書婷 (Shu-Ting Cheng) 圓夢,帶著開書店夢想來到無論如河的她,承租過去心波力書店的舊址,開了一家「爬上坡」書店,近日也即將開幕,敬請期待! https://reurl.cc/E7M5Ak

    詹正德說:「如果連我這樣有過十一年開書店經驗的人都不想再開書店的話,那還有誰會想開書店呢?如果都沒人想開書店,那還能怪讀者不進書店買書嗎?」

    在這個書業末日感很重的時刻,勇於投身於實體書店們店主的身影,是如此耀眼啊!

  • 淡水廳志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1-20 22:00:13

    七星山雪訓-snow running

    約在16世紀至19世紀,也就是明清時代,
    全球氣溫明顯下降的現象,稱為小冰期或小冰河期。

    1857年,《淡水廳志》和《苗栗縣志》都有大雪的記錄。
    1892至1893年的冬天台灣更是嚴寒,
    地方史料記載不僅澎湖「奇寒」,
    雲林崙背「大雪,五穀、豬羊多凍死」、
    嘉義新港「雪下數寸,六畜凍死」,
    北部的新竹竹東更是「大雪連下三日,平地高丈餘」。

    近年來,台北市大屯山在寒流來時普遍會下雪,
    已經一年沒有出國比賽了,
    極地裝備也都放在裝備櫃,
    決定拿出來透透氣也複習一下雪地技術,
    寒流來襲,卻擋不住訓練的熱情,
    早上6:30出門前,看一下氣象山頂應該是0度,
    確認裝備後馬上就出發,
    車子還沒到冷水抗停車場,
    就已經看到山頭白白一片,
    很久沒回到極地訓練與比賽了,
    也順便複習一下雪地的技術,
    帶著雀躍的心情跑到登山口,
    進行O型的訓練路線,

    冷冽的空氣,熟悉的感覺,
    越野鞋踩入雪地的聲音,
    一步步往東峰前進,
    時常訓練的七星山,
    頓時變成美麗的潔白世界,
    彎腰穿梭在山徑中,有種神秘的朦朧美
    很久沒有跑這麼開心了❤️

    ⛰️七星山主峰雪線健行溫馨建議
    🔺上山前請確認行車管制路線
    🔺建議穿登山鞋+簡易冰爪
    (如果只有運動鞋可以噴上防水噴霧)
    🔺內層、中層、外層,毛帽、手套,保暖做好
    🔺下山容易打滑,不要踩有斜面的石頭,重心壓低左右側走較安全
    🔺了解距離多長、行動補給、體力分配、時間估算
    ❤️做好準備才能開心上山,開心回家呦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登山技巧
    #Runfordream夢想工作室

  • 淡水廳志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6-03 19:27:27

    臺北大天后宮,又稱清代臺北府城大天后宮,是臺灣一座由臺灣巡撫劉銘傳等官員建立於臺北府城的媽祖廟。該廟後在1912年前後因受颱風嚴重毀損及市區改正等緣故遭拆除,原址隨後建立「故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後改稱「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即今國立臺灣博物館前身),同時成為臺北新公園(現稱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的一部分。現在,其部分石造結構遺物仍散置於當地。

    此外,該廟被棄置於臺北州廳廳舍的「二媽」[註 1]媽祖軟身神像,在1910年代初被曾石岳等三芝地方仕紳迎請至當地,並由庄民集資建廟供奉至今。

    黃氏節孝坊現位於台灣台北市的228和平紀念公園內,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黃氏節孝坊落成於1882年,是台北市內難得一見的百年歷史以上的古蹟。

    背景
    黃氏,原名嘂娘(嘂,通「叫」),諡端懿。生於1820年9月9日,卒於1893年2月23日,享年74歲。黃氏家居福建舖錦(今石獅市寶蓋鎮鋪錦村),16歲遠嫁泉州晉江17歲的王家霖。

    王家霖小名馬赤,字則樹,號秋霖、敦巖。父親是王宗河,任五品官,後來因故辭官從商,往返福建泉州與台灣艋舺兩地作生意。王家霖考功名,考了很多次都沒上,於是就丟下書本幫助父親王宗河做生意。王家霖體弱多病,1847年因病去世,年29。當時28歲的王妻黃氏不但跟隨公婆從泉州遠渡來台灣艋舺定居,並獨自撫養三子兩女,且子皆有其功名。(《淡水廳志》)

    1870年,王家霖弟王則振,向淡水地方官員陳培桂與高臚璟請託旌表,陳、高奏報朝廷黃氏節孝事蹟,並求旌表;同治皇帝賜金三十兩,准其建坊及節孝祠。之後,黃氏次子王天錫積極募款興建節孝坊。

    1882年,建於台北府城東門內的黃氏節孝坊落成,石材工匠皆來自泉州。

    遷移拆建
    1893年黃氏去世,建於台北府城東門的該坊,於1901年遭台灣總督府以「市街改正」為由,連同東城牆一起拆掉,將其遷至現今228和平紀念公園內。

    1990年,因台北捷運施工,該坊第二度被拆,直到1997年台北市政府才重新組立於同樣公園的現址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