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淡水區行政區域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淡水區行政區域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淡水區行政區域圖產品中有18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見域 Citilen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竹」到底包含哪裡呢? 《貢丸湯》Vol.25「新竹的日本,日本的新竹」即將上市!新刊裡有篇「好大的新竹!新竹州與臺灣行政區劃變遷」,正好可以提供這幾天大家都在討論的「合併升格」議題一些參考資料,讓我們來用系列圖片告訴大家,「新竹」區域範圍的消長! 📍清領時期 「自竹塹迄南崁八、九十里,不見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6的網紅新北市議員鄭宇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政總質詢]淡海新市鎮 教育 民生 產業發展 市府幫幫忙! 淡水和林口同為新北人口急速增加的行政區,林口有有國高中、有圖書館、有特色公園、有產專區、有市場、有醫院,應有盡有,但以上說的,淡海新市鎮都沒有。 宇恩藉著市政總質詢的機會,請市長重視淡海新市鎮的發展 #淡海國中加快推動完善教育環境 #公2...
淡水區行政區域圖 在 倫敦男子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07:39:29
「Darling, I fancy you,跟著 Taylor Swift 探索倫敦」 平時根本沒在聽泰勒絲的我,上週五收到了好幾個朋友傳來的這首歌《London Boy》,於是我也好奇地聽了一下,簡單說就是一個美國女孩遊倫敦邂逅一段愛情,跟著英國男孩四處跑的故事,還把英式英文中的 fancy 用...
淡水區行政區域圖 在 見域 Citilen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竹」到底包含哪裡呢?
《貢丸湯》Vol.25「新竹的日本,日本的新竹」即將上市!新刊裡有篇「好大的新竹!新竹州與臺灣行政區劃變遷」,正好可以提供這幾天大家都在討論的「合併升格」議題一些參考資料,讓我們來用系列圖片告訴大家,「新竹」區域範圍的消長!
📍清領時期
「自竹塹迄南崁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求一樹就蔭不得……」探險家郁永河在《裨海紀遊》一文中,將這裡描述為一個「#非人類所宜至也」的鳥地方,當時是康熙36(1697)年,這是現今可考最早出現「#竹塹」一詞的文獻。雍正元(1723)年設淡水廳,雍正11(1733)年,淡水海防廳從彰化縣城正式移到竹塹,竹塹城成了北臺灣第一個有漢人系統性開發的城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淡水廳」管轄範圍廣泛——自大甲溪以北到宜蘭,皆是「淡水廳」的管轄範疇。光緒元(1875)年,於臺北艋舺設置臺北府,下設淡水縣與新竹縣,史稱「#淡新分治」。此時的新竹縣,管轄頭重溪以南、大甲溪以北的區域。後期隨著人口發展,又以中港溪為界,將中港溪以南劃為「苗栗縣」。
📍日治前期
1895年,甲午戰爭,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治前期,大致沿用清領後期發展完成之行政區劃。
📍日治後期
1920年前後,日本在臺灣的統治基礎已相對穩固。在此年代前後陸續興築了許多公有建築。1920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規劃了「#五州三廳」,其中新竹州管轄範圍包含了今日的桃園市、新竹縣市已及苗栗縣,下設包含新竹、中壢、桃園、竹南等七個郡。在同一州之中,可見其對於不同區域的目標設定,例如在新竹州中,新竹郡為重要軍事、研發基地,設有機場、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及天然瓦斯研究所等機構;桃園郡則以農業發展為主,於1928年完成興築桃園大圳,相當程度地改變北部地表景觀,讓水資源得以穩定利用、控制。
📍中華民國政府來臺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初期沿用日本時代的五州三廳制。1950年,在眾多討論後,實行「小縣制」,將全臺灣劃分為16個縣和五個省轄市。此時,僅有「新竹縣」。當時,討論一度因這裡常常風很大要將這區域定名為「#長風縣」(有夠謎,當時的雲林地區因為有很長的濁水溪而一度要稱為 #長溪縣);1982年,縣、市分家,原因包含族群與預算認知上的歧異,目前區劃沿用至今。
不難看出,區域的劃分牽涉許多層面:有些可能因統治基礎不足,所以劃分相對簡略;有些利用 #自然疆界 為界,依據不同區域特性設立不同治理單位;有些以 #資源利用 為導向,會設定目標、確立整體規劃;有些考慮 #人口因素;有些則有 #族群 上的考量。不同的時空條件下,會有截然不同的區域治理模式。你支持合併嗎?留言告訴我們!
淡水區行政區域圖 在 陳偉杰 Chen Wei-chie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方建設非綠就卡 興建社宅強渡關山
為了完成蔡英文總統 #八年20萬戶社會住宅 的競選政見,內政部行政法人機構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近年持續在各地大興土木規劃與興建社會住宅,但卻遭地方批評「有地就蓋、想蓋就蓋」,完全是先斬後奏,無視各地的需求與聲音。近日公告上網招標規劃與興建新北市 #淡水區1500戶社會住宅,由於問題繁多,又未事先與地方居民溝通,遭當地居民反彈。新北市議員陳偉杰批評,為了實現蔡英文總統的政見拼命蓋社會住宅,卻無視在地居民的聲音,淡水目前真正需要的是 #興建淡北道路 及 #淡海新市鎮二期重新規劃 儘速完成,但這兩案都因政治及相關原因卡關至今,很明顯中央政府的建設只分藍綠,根本不顧民眾需求。
◾指出六大錯誤 有待中央政府先解決
陳偉杰指出,政府為了達成蔡總統的政見,住都中心到處獵地興建社會住宅,這次公告的兩處淡水區社會住宅「#淡海安居」、「#淡金安居」,並未與地方及地方民代溝通、也沒徵詢附近居民意見即上網公告招標,完全無視地方民眾聲音。陳偉杰直接點出住都中心的六大錯誤:
一、社會住宅規劃並未與地方及當地民代、居民充分溝通,完全就是先斬後奏、獨斷專行,不顧在地居民的意見。
二、規劃地點太過隨便,想蓋就蓋、有地就蓋,反正目標就是達成興建社會住宅總戶數20萬戶,根本不管各地的區域規劃及各項主、客觀條件是否符合。
三、淡水地區空屋率將近20%,房價也相對便宜,政府如果有心,以淡水區為例:應該將社會住宅興建經費用以低利貸款,協助青年購屋;或者以租金的方式,實質補貼予民眾,如此兩全其美的方式中央政府何樂而不為?
四、就算必須興建社會住宅也要有優先順序,不應一次1500戶全數興建,應視區位需求採逐步到位方式,讓社會住宅符合在地需要,也讓週遭居民能夠適應與理解。
五、淡水地區交通建設還沒到位,目前除了興建中的 #淡江大橋 外,通過二階環評的聯外交通 #淡北道路 遭中央卡關,卻先讓大批新居民入住淡水,只會讓淡水的交通更加惡化。
六、應先完善淡水地區交通與產業基礎建設,讓淡北道路優先進行興建、同時解決延宕30多年的淡海新市鎮二期規劃徵收,再依現況需求規劃興建社會住宅,而非本末倒置先把新居民拉進來再說。
◾淡北道路還在拖 社宅進度卻很快
陳偉杰強調,區域規劃首重交通,淡水近幾年因淡海新市鎮規劃且房價較為低廉,所以移入許多新居民,但目前空屋也不少。如今新居民移入、還有原淡水居民再加上五所大學的學生,讓連接台北市的 #台二線 每天都塞車,如遇假日觀光人潮的湧入,交通更是大打結,早已成為淡水民眾的惡夢。陳偉杰批評,原本已推動多年的淡北道路,在去年一月就已通過二階環評,卻因政治力介入而卡關至今。中央政府一面讓黨籍立委去阻撓、一面又推給雙北市自己去溝通協調,而中央興建社會住宅卻完全都不用與地方溝通,造成淡北道路還在拖,而社會住宅進度卻很快,擺明就是因為淡北道路非中央建設,且雙北又非民進黨執政,所以想趁機卡關淡北道路,並讓社會住宅強渡關山做政績。
◾新居民移入 先解決交通問題
陳偉杰表示,蔡英文總統執政後,無論是中央政策還是中央建設,不是綠營立委全力護航,就是部會行政先斬後奏,根本無視在野黨、也無視地方的需求。如今淡水人口大增,首當需要解決交通問題,優先讓淡北道路盡速興建完成,解決每日淡水與台北市間的交通問題,而非再增加新居民的移入,惡化交通問題。陳偉杰說,中央政府應該先以民眾的生活需要為優先,不要非綠就卡,況且補助淡北道路的興建預算一樣可以當成政績啊!就像當時授權民間採購BNT疫苗,中央政府不就大肆搶功了嗎?政府想蓋社會住宅解決青年「住」的問題、爭取選票支持,我們絕對能夠理解,但前提是讓年輕人看見淡水的交通問題有解才對,試想年輕人因收入問題必須住在離工作地較遠的區域,現在又必須再忍受塞車的痛苦,這樣的政策真的有幫助到年輕人嗎?中央政府在蓋社會住宅炫耀政績的同時,還是要把所有主、客觀條件納入討論才是,一味為了蓋而蓋,難道民進黨政府真以為年輕人都看不懂你們在玩什麼把戲嗎?
#社會住宅 #先解決交通再來蓋社宅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 #淡水魚丸
#淡水_八里_三芝_石門
#Your_Life_Is_My_Life
圖片來源: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臉書
淡水區行政區域圖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圖解經濟】這區住宅均價落在一坪21.3萬,以總價千萬左右的預算來看,在市郊新興重劃區還可以買到2房或2+1的新房,吸引大批年輕首購族!🏠
#房市 #會員專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