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淙淙的水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淙淙的水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淙淙的水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淙淙的水聲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彭樹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她應該要去試婚紗,去選一張床,去訂購婚禮上送給賓客的小物,去寫堆滿整張桌子的邀請卡,下個月就要結婚的女人應該有一百件事情待做,但此時的她卻走在某條人煙罕至的深山步道上,心事重重。 現在的她不想做任何事,不想見任何人,也沒有心思去期待即將來臨的婚禮。她只想靜下心來,把腦子裡那些打結的思緒理一理。她迫...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菜班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lease subscribe to 《菜班長》 Channel on YouTube if you like my videos 喜歡請按讚分享訂閱唷 在山城埔里的周遭也有許多大小瀑布,其中又屬位於埔霧公路旁的「觀音瀑布」最易到達,也最為遊客所熟知。觀音瀑布分為內瀑與外瀑,外瀑距離埔霧公路很...

淙淙的水聲 在 Elvi Ta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6 06:00:22

前一晚,伴著溫柔的營火和淙淙流水聲,我們在佈滿微光的星空下漸漸沈睡,隔天一早,沐浴從山線升起的朝陽,河谷籠罩著一層晶瑩的光芒,途經的奇石嶙峋也像寶石般閃爍。 - 星野道夫曾說:「人可能有兩種重要的大自然,一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周遭的自然。比如說路旁的花草,或是附近河川的潺潺流水。另一個,則是與日常生...

淙淙的水聲 在 我是葇依-??︎?書單推薦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31 03:51:06

#虹夕諾雅 谷關《房型》 生小孩前最後一次出遠門住宿,選擇來星野渡假村集團旗下的谷關虹夕諾雅溫泉飯店♨️ 因為真的太美、太享受、太放鬆,決定分多篇介紹,今天這篇分享房型~ 沒記錯的話每間房都是兩層樓,我住的房型一樓是超大發呆臥榻+大床+辦公桌+茶几(反正想得到的都有😅) 沿著木頭樓梯上去就是24...

淙淙的水聲 在 聲動台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3:17:31

228紀念碑(台北228紀念公園) 踏著陰陽石板走進228紀念碑裡面,迎耳而來的是嘩啦啦的水聲,代表著那時混亂的情況:大街上人們四處竄逃、槍聲四起、各種鎮壓、逮捕 水淙淙的從四周匯集到紀念碑正下方的大甕,這個巨大的甕象徵受難者們的骨灰罈,而它必須夠大,因為當時死掉的台灣人 1947年2月27日...

  • 淙淙的水聲 在 彭樹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4-26 14:17:09
    有 369 人按讚

    她應該要去試婚紗,去選一張床,去訂購婚禮上送給賓客的小物,去寫堆滿整張桌子的邀請卡,下個月就要結婚的女人應該有一百件事情待做,但此時的她卻走在某條人煙罕至的深山步道上,心事重重。

    現在的她不想做任何事,不想見任何人,也沒有心思去期待即將來臨的婚禮。她只想靜下心來,把腦子裡那些打結的思緒理一理。她迫切需要的是離開某種混亂,回到一個人的自己。

    她當然知道自己忽然的失蹤會讓她的家人多麼著急,也讓即將與她結婚的他多麼摸不著頭緒。這會兒大概全世界的人都在找她,她不見蹤影已經超過24小時,也許他或她的家人已經報警,可是她無法不逃離,也無意與誰連繫。她一直都太為別人著想,太識大體,太顧全大局,而此刻的她討厭那樣的自己。

    她把手機留在臨時下榻的旅館裡了,因此也不知現在的時間,總之是下午,陽光正在西斜。眼前的步道上不見其他人影,一條山路沿著一條河流往群山深處蜿蜒而去,冷清空寂,她心中未嘗沒有一絲怯意,但她告訴自己,很好,這就是自己要的安靜。

    她還穿著昨天匆匆離開時所穿的衣服,白襯衫,深藍色及膝A字裙,淺藍色薄針織外套,半高跟深藍色緞面鞋,黑色長直髮以一條深藍色髮帶束在身後,她總是如此端莊,帶著拘謹,這樣的裝束在她任教的學校很適合,用來走這段山路卻不免違和,但這一切都是臨時起意,她也顧不得這許多了。

    她向來有條有理有計畫,所有的事情都要深思熟慮、按部就班地進行,如果是平時的她一定會覺得現在的自己簡直是瘋了。這樣不顧一切不告而別根本是瘋子的行徑。或許從昨天聽到他說的那段話以後,她就脫離了原本的自己,所有的條理都被打破。她知道現在的她是不正常的她,但平日那個所謂正常的她,真的就是比較好的她嗎?

    為什麼要不小心聽到那段話呢?若是這件事沒有發生,她就可以什麼都不知道地繼續原來的生活。她心裡有個聲音幽幽響起。

    不,等等,妳真的覺得當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傻女人就沒事了嗎?妳真的相信無知會帶來真正的幸福嗎?另一個聲音反駁。

    不是都說婚姻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我現在回去,還可以編個理由,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結婚。也許錯過了他,就沒有下一個人了,那不是很孤獨嗎?原來的聲音虛弱地說。

    就算永遠都沒有下一個人,妳自己一人不行嗎?和一個沒把妳放在心上的男人在一起生活一輩子,成天為他悶悶不樂,那才是真正的孤獨吧。另一個聲音又蓋過原來的聲音。

    兩個不同的聲音在她的腦海裡彼此對話,爭吵不休。她的頭好痛。許多還理不清的思緒不斷堆積,讓她懷疑自己內在的某個地方就快要爆炸了。

    她沿路往前走,心裡一片茫然,不確定前方有什麼,也不確定自己該不該回頭?

    忽然一隻鳥兒一邊啾啾地唱歌,一邊從她眼前飛過,使她的意識暫離了內在,也使她注意到路旁的河流那淙淙的水聲,先前她只是專注在自己的煩惱之中,現在才發現原來一條河的聲音竟然可以如此洶湧。

    她感覺有點累,能量有點低,而且還有點渴。她走向河邊,踏過幾塊石頭,彎下身去掬起一捧水,但還沒來得及送到口邊就全都從指縫流下。她怔怔望著自己空空的雙手,這是個隱喻吧?

    這一路走來,真的有什麼是她能掌握的嗎?

    沒有。

    即將與她共度一生的那個人,真的曾經愛過她嗎?

    恐怕也沒有。

    她的思緒又再次回到昨天。

    他與她約好要去選婚戒,兩人先約在中山北路的某間咖啡屋見,她到的時候正見他站在咖啡屋前的楓香樹下講手機,為了不打擾他,她悄悄往他身後走去,站定,而他不曾發現她,因此也就完全不設防。他並未降低音量,於是那些話語毫無保留地飄進她耳裡:

    「……我們以後還是可以見面啊,什麼都不會改變……唉,什麼有婦之夫,我還是我啊……妳不要這樣!結婚又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社會義務嘛,愛情和婚姻根本就兩回事……她是個高中老師,是個還不錯的人,只要妳不去嚇她,我們之間也就還是和一前一樣,妳什麼都不必擔心,她什麼也不會知道……」

    她聽不下去了,轉身逃走,他還是沒發現。

    她一直走一直走,就走到了台北車站。她上了某班高鐵,又搭了某班客運,然後到了某座山裡,住進了某幢旅館。她一路都恍恍惚惚,不知身在何處,不知今夕何夕。她只是想離開而已,離得愈遠愈好。

    而現在應該已經與他離得夠遠了,她還想再往深山裡走。會不會走到山中深處,也就走進了自己的內心深處呢?

    也許她真正想做的不是逃離別人,而是親近自己。

    也許她只想走到心裡很深的地方,去問問自己,她的人生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她從河邊的石頭上站起身來,繼續往前走。她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樣獨自一人走一段長長的路,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如此和自己在一起。

    和一個男人交往兩年,而且還準備與他共赴一生,但自己在他口中,僅僅是個「還不錯的人」,這比知道他有另一段隱密的情感更讓她覺得受到打擊。

    他怎麼可以用那樣輕描淡寫的口氣,對另一個女人這樣毫不在乎地提及她?

    「還不錯的人」或可用來形容普通的朋友,同事,或是只有一面之緣的人,但她是就要與他結婚的終身伴侶啊!他的語氣裡沒有任何愛的成份,彷彿在說的是一份還不錯的早餐,或是一部還不錯的電影。還不錯,也就是還可以。還可以,也就是可以有也可以無。

    還不錯的人?這其中肯定有什麼地方大錯特錯!

    對他來說,她其實可有可無。那麼他為什麼要與她結婚呢?

    回想起來,他其實並沒有求婚,而是過年期間到他家去拜訪他的父母時,他的母親催促著說:「你們也交往那麼久了,該把事情辦一辦了。」那時他忙著滑手機,只是敷衍地「喔」了一聲,過沒幾天卻忽然問她:「妳什麼時候有空?我們去看場地。」

    接下來好似一切都順理成章,兩家人分頭忙碌起來,一場婚禮有那麼多繁瑣的細節需要打點,常讓她不勝其煩,可是她的母親卻忙得興致勃勃。曾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她一直沒有男朋友,是無良親戚們口中的老處女,母親為此憂煩不已,擔心她終身無靠,又介意別人碎嘴,因此常常催她去相親。現在她總算可以嫁出去了,母親深鎖的愁眉也舒展了。

    她其實不懂,母親自己在婚姻裡並不開心,為什麼卻覺得女人就該結婚呢?

    但她向來是個順服的女兒,終於可以結婚,她自己也覺得鬆了一口氣,彷彿對母親有了交待。

    如果母親知道她的未婚夫婚前就已出軌會怎麼說呢?「男人都這樣,看開就沒事了。」母親大概會這麼說吧,就像她總是如此催眠她自己一樣。然而對於父親不斷的外遇,母親從來都看不開。

    此刻她真的很想知道,母親真的認為一個女人有了婚姻就有幸福嗎?要練就如何自欺欺人的深厚功力才能熬過每一個丈夫沒有回來的夜晚?

    或者這個問題她該問問自己,她為了什麼要結這個婚呢?是為了母親的期望,還是他所說的社會義務?

    應該是為了愛吧,但愛真的存在他們之間嗎?

    他是為了結婚而結婚,而她難道不是?如果她把結婚當成對誰的交待,那麼她有什麼資格去責怪別人?如果比起他的出軌,她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尊嚴,那麼這樁還沒開始就已經破了一個大洞的婚姻真的該閉著眼睛結下去嗎?

    可是她要結婚的消息已經散發出去,婚紗也拍了,場地也訂了,若是婚禮取消了,她要怎麼去面對母親的失望與他人的議論?

    又或者她該問自己的是那個最根本的問題,她真的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愛的是什麼,不愛的又是什麼嗎?先前的她一直都循著約定成俗的人生軌道走,可是那真的讓她快樂嗎?

    當學生的她是優良學生,當老師的她是優良老師,那麼怎樣的女人會是優良妻子呢?百般忍耐,委屈求全,犧牲自我,成就男人,一再原諒,永遠包容?她抖索了一下,覺得打從心裡寒冷起來。

    天色漸漸暗了,她來到一座隧道前。

    面對黑漆漆的隧道口,她停下腳步。

    隧道口像一隻怪獸大大張著口,彷彿正好整以暇地等著她自投羅網,然後準備將她慢慢吞嗜。

    她真的想成為一名優良妻子?她真的想當那樣的女人?如果答案是「是的」,那麼她才真的是瘋了!

    忽然一陣血氣上湧,她也張開口,然後用盡全身力氣,對著隧道口狂喊了起來:「啊………」

    啊………

    彷彿從哪裡傳來了回聲,可能是眼前的隧道裡,可能是一旁的山谷中,也可能是她心裡千迴百轉之後的回音。

    啊,如果已經知道是無光的所在,那麼何必走進去呢?

    別人怎麼看怎麼想,那真的重要嗎?人生是自己的,和別人有什麼關係?如果不能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那麼在別人眼中的一百分又如何?

    她再次狂喊,感覺到聲波在自己體內的震動。

    活著又不是為了滿足誰的期望,也不是為了履行某種社會義務。把這些無謂的顧慮都放下吧!她唯一需要顧慮的那個人,就是自己啊。如果她沒有把自己放在世界的正中央,整個世界都是歪斜的。

    她喊著喊著,感覺聲波彷彿流動了起來,流成一條河,流成一座海洋,讓她在其中盡情地釋放。

    她終於喊到聲嘶力竭,體內彷彿有電流不斷流過。那是從心裡很深的地方發出來的流動,一波一波湧向她的全身。

    那能量太強,讓她站不住了。她先是蹲下,然後坐下,最後乾脆躺下。她就這樣拋下了一貫的端莊、拘謹、矜持與教養,痛快地攤成一個大字,躺在這條山徑道路的正中央。

    正是夕陽時分,眼前呈現的是變幻莫測的天空。她聽見淙淙的水聲,那是自己體內血液流動的聲音,也是山谷裡那條沿路河流的聲音。此刻,她覺得內外合一,自己與這個世界終於統合。她閉上眼睛,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寧靜與放鬆。

    天色將晚,待會兒返程的路上不知會看見怎樣的風景?但無論如何,她已經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
    .
    .
    專欄:聽樹君說故事
    標題:獨行
    作者:彭樹君

    刊於 皇冠雜誌782期 / 2019四月號


    .......…………………………….

    🌹2018年之前的「聽樹君說故事」已結集成書《再愛的人也是別人》,於2019二月底出版,謝謝喜愛與支持。

    #購書連結| http://t.cn/EM21XmN

    彭樹君

  • 淙淙的水聲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3-20 18:00:01
    有 352 人按讚

    [利文祺專欄 ▍文學騎士歷險記]
                       
    水之湄 ◎#楊牧
       
    我已在這兒坐了四個下午了
    沒有人打這兒走過——别談足音了
       
    (寂寞裏——)
       
    鳳尾草從袴下長到肩頭了
       不為甚麼地掩住我
    説淙淙的水聲是一項難遣的記憶
    我只能讓它寫在駐足的雪朵上了
       
    南去二十公尺,一棵愛笑的蒲公英
    風媒花把粉飄到我的斗笠上
    我的斗笠能給你甚麼啊
    我的臥姿之影能給你甚麼啊
       
    四個下午的水聲比做四個下午的足音吧
    倘若它們都是些急躁的少女
    無止的爭執着
    ——那麼,誰也不能來,我只要個午寐
    哪!誰也不能來
       
    --
                         
    美術設計:沛容
    攝影來源:Unsplash|Gemma Evans/Jason Long
                         
    --
                        
    ◎小編利文祺賞析
        
    這首詩寫於一九五八年,楊牧當時十八歲,是詩人早期代表作品。此詩發想於〈蒹葭〉的句子:「所謂伊人,在水之湄」,而後鋪成為現代版的等待。在這首詩,敘述者提到自己等待了「四個下午」,時間的流逝可見於鳳尾草的長高,「從袴下長到肩頭了」。他聽到流水聲,索性將水聲比做足音,並想像它們是「急躁的少女」,「無止的爭執着」要來探訪敘事者。當然,這些想像中的「少女」都不是敘事者所等待的那位女子,所以在我看來,敘事者之後有點鬧脾氣XDD,或者說因為受一位女性的挫,而將怒氣轉嫁到其他幻想中的少女們。於是他說:誰都不准來,他只要個午寐。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03/20170320.html

  • 淙淙的水聲 在 江孟芝 I MengChih Ch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3-19 08:00:00
    有 245 人按讚


    Sunday workout
    _
    週末把家裡徹頭徹尾地打掃一遍,洗衣、洗碗、幫綠蘿換新肥,在淙淙的水聲中,勞動工作顯得特別平靜又療癒。一塵不染後,馬不停蹄地到健身房招喚已經倦怠多時的深層肌肉,心跳的強烈、漸熱的體溫、顫抖的身軀,每一個呼吸都是對壓力的反作用力,每一次痠痛才重新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升高的血壓反而釋放了工作的疲勞。有時候在家放鬆什麼都不做,反而被吸入空洞異次元,時間過了,卻還是像個木頭娃娃空坐著,時間卻白白從手上溜走。於是,每每到了假日,非得要大動筋骨、練練核心肌群不可。
    _
    雖然紐約還是冰天雪地,但是我已經迫不及待在春天大跑中央公園了。
    _
    instagram: @mengchih

  • 淙淙的水聲 在 菜班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04 12:00:12

    Please subscribe to 《菜班長》 Channel on YouTube if you like my videos
    喜歡請按讚分享訂閱唷

    在山城埔里的周遭也有許多大小瀑布,其中又屬位於埔霧公路旁的「觀音瀑布」最易到達,也最為遊客所熟知。觀音瀑布分為內瀑與外瀑,外瀑距離埔霧公路很近,步行約2分鐘即可到達。如此可親的壯麗美景,時常吸引遊客在此駐足觀賞。

    繼續向山裡走去,不時可見小瀑布自纍纍疊石中流瀉而下,沿路水霧氤氳,遊客們走在步道上即可感受迎面而來的清涼暢快。大約30分鐘後,氣勢滂沱、水聲轟隆的壯闊內瀑便出現眼前,許多遊客們就在淙淙飛瀑的吸引下,捲起褲管享受沁涼溪水的消暑暢快,一時之間,水花四濺,好不歡樂。

    【觀音橋】
    由埔里地區沿台14往霧社方向,經地理中心碑後約10分車程(約位於64公里處),於觀音橋旁設有停車位。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埔霧公路旁 ( 台14線64k )

  • 淙淙的水聲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21:00:12

    #陽明山景點 #台北一日遊 #絹絲瀑布
    絹絲瀑布源自七股山麓的冷水坑溪,流經菁山吊橋至此處後,因地勢高低落差約有20公尺高,自高處傾洩而下的水流,宛如絹絲般細長。
    沿著步道走,林間清風沁涼舒暢,聽到淙淙的溪流水聲,清徹悅耳,
    飄散著沉澱心靈的氣息 。

    小15公車路線圖及時刻表:https://reurl.cc/d0Q1Mg
    公車:從市劍潭捷運站搭乘「小15」至「絹絲瀑布站」,再步行約2分鐘到絹絲瀑布步道口。
    開車:可停放至冷水坑一號停車場,https://goo.gl/maps/LCkRehk8AStneRMs8

    冷水坑免費溫泉:https://goo.gl/maps/5AbbJE6TDr3MTwheA

    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冷水坑公共溫泉浴室」提供免費泡湯,
    此區泉溫為40℃左右,PH值約5.6,屬於硫酸鹽碳酸氫鈉泉。
    國家公園在此處設立日式建築的男女裸湯溫泉浴室各一間,並提供泡腳池一處。

    絹絲瀑布步道爬完後,可以至溫泉池泡溫兼沐浴一舉兩得。
    (但要等待開放才能泡身體,目前只開放泡腳池區)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 淙淙的水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1-17 20:00:01

    工業大廈埋沒了清晨的淡雅,卻藏着了默默耕耘的人兒。

    不聽早鶯嗯哼,但聞水聲淙淙,不見淨泉,只見一老三嫩,分散於雪白的場所內,用水洗擦着工具。這是一家臘腸製作工場,看上去倒不像,架生雖說不上簇新,但也沒有半點油膩污損,可見製作者的執着。驟眼看來,似乎是自家製作,窗前微胖的老人,抬頭綻露慈祥的笑臉,介紹自己叫「錦叔」,是旁邊的短髮女生「阿儀」及較瘦削男生「阿文」的爸爸,至於一旁的胖男生,則是這裏的員工「阿斌」。他們幾口子經營着一家凍肉店,招牌是自家製的臘腸。她說,傳統於人的腦海內,都有個印象﹑有些記憶﹑有份懷念,沒有了會很可惜,然而,如果可惜的感覺只有一瞬間,它,就真的會慢慢消失。故此,她決意傳承,延續溫馨的滋味。

    最佳的馥郁

    臘腸,無疑是一種傳統。除了是食物,也是舊陣時回到家中的撲鼻香氣,不帶奢華高貴,卻屬一種親切。此刻,整個工場,就瀰漫着這一股馨香。十一月,是吃臘腸的季節,也是周氏一家人最忙的時候。臘腸嘛,畢竟是季節性的食物,天氣涼的話,日日開工,三十多度的話,數天才開一次工。做臘腸普遍是七月尾開始,到過年就收爐,收爐了,他們就賣豬肉。


    「借歪、借歪。」錦叔邊高喊,邊與阿文雙手秤起一大箱豬肉,放到砧板前,隨即把豬肉逐塊執到砧板上,切成小塊備用。阿儀終於洗乾淨所有工具,滿意地步至兩個男人身旁,把切好的豬肉倒入碎肉機內,重複幾次後,阿斌就來到這邊,把一大盤碎肉拿到水喉處清洗,再交由錦叔秤味。秤味即調味,把大量豬肉倒到醬油中醃製,錦叔邊攪拌着肉碎,邊解釋他們的臘腸比坊間的偏鹹,吃起來更香口,秘技就在於用自家的醬油做臘腸,「我哋由阿爺個代就開始自己曬豉油,不過而家要喺大陸曬啦,香港邊有咁大個工場畀你曬?」語畢,他把碎肉撈起,與瘦肉混合後,於紅色大膠盆內大力攪拌。兩代人嘛,思想上始終有點差異,有時候阿儀會看不過眼,怕老爸太辛苦,故一直提出用機器取代人手,她捂着額頭道:「佢好執着,非常執着,比我更執着。」既然有科技可以幫到人,為何仍然堅持最傳統的一套呢?故此,在她大力推動之下,工場添置了不少機器。只是,有些事情還是親手製作方好,例如灌腸。


    說時遲那時快,他們一行四人已經站於崗位上,用腸衣包裹着肉餡,再打針疏風。然後就是紮結,對於紮結,錦叔堅持不能有繩尾外露,這是老一輩人的執意。然而,不是所有工序都能保持如初,曬臘腸便是這樣一回事。誰都知道,臘腸生曬過比較好,但如今全都在工廠製造,根本沒法子曬,只能用烘焙方法,用風機吹乾。烘過後即完成,成品要回味七天方能賣。阿儀不是不理解老爸的想法,她自己也喜歡炭火焙,但法例不容許,不變也不行,她嘆口氣:「除非你令嗰樣嘢消失,咁佢就可以喺歷史中永恆不變。」永恆不變的,從來只有變幻。

    時針依舊轉動着,提醒時刻都在更新。中午十二時許,工場已經完成了當天的使命。做好清潔工作後,錦叔跟阿儀就回到店鋪工作。這是阿儀恆常的生活,對錦叔而言卻不然。以往,做臘腸這一個行業十分興盛,有十來二十檔,那年代很多人排隊買臘腸,比現在旺多了。他由早上六時起床,工作至晚上十二時方下班。說起來,錦叔做臘腸已經五十五年,六十年代,剛來香港沒機會讀書,惟有跟隨大哥做臘腸,一做就是十年。後來,他決定自立門戶,立名號為「恆安」,賣豬肉及臘味,一直鑽研改良臘腸的味道,結果,另一個十年又過去。做得好端端的,名堂開始響之時,政府突然說要拆工場,當時要另覓工場太難,於是他只好一味賣豬肉。停止生產臘腸的期間,他一直都感到技癢,又偷偷地研究。至二零零三年,有位食家朋友說服他重出江湖,見心癮到了,自己也捨不得這一行,「研究咗臘腸味道咁多年,希望自己再親手做,我真係鍾情於臘腸,係真㗎。」把心一橫,將小店改名為「家香」,捲起衣袖再做臘腸。

    聽到店名,阿儀立即豎起耳朵,彷彿急着告訴大家,名字由她而來。她的記憶中,家裏每一頓飯,幾乎都有臘腸作菜,她形容:「好難有一種食物,只要煮一煲飯,放上飯面,打開飯煲,已經有一種香味,令你返到屋企有一種幸福嘅感覺。」少女時期,身在英國讀書,每次回港,她硬要帶着一大袋臘腸離開。對臘腸有親切感的最大原因,當然是吃久了有感情,自小吃臘腸到大,她最喜歡一味獨門住家菜——臘腸蒸雞蛋。剛好是午飯時間,她埋首於廚房做着與爸爸的午膳,「呢道菜我由細食到大,我成日介紹畀啲客聽,真係唔係好多人識得咁煮,但其實又簡單又好送飯。」她先將臘腸切粒,加入攪拌好的雞蛋及水,放入爐內蒸熟就可以。對她而言,即使是簡單的煮一煲飯,放兩孖臘腸,就很有回香港的感覺,猶如回家吃飯,一解鄉愁。炊煙輕輕晃於招牌前,這是家的香味,所以她將小店命名為「家香」。

    最好的教誨

    錦叔率先放下碗筷,捧着肚子走到店後方,拿出兩大束臘腸步出店外,勾掛於右方的網架上。這是剛好回味七天的臘腸,此時吃就最美味,要慢慢吃的話,最好不要超過三至四個月。一位大嬸來到店前,躊躇了一會兒。錦叔見狀,就上前解疑。他執起一條臘腸,教說挑選時最主要按它一下,如果新鮮製造的比較軟腍,帶乾身一點,表面不會過於油膩,肥肉要雪白,瘦肉夠大粒的話,臘腸會肥身一點,「我哋行內人叫四堆,三堆瘦一堆肥,咁就最靚啦。」大嬸準備掏錢之際,一名少女連跑帶跳地走來,悄悄話兩句,就把大嬸拉走了。錦叔無奈地苦笑,他知道時代變了,老一輩喜歡吃臘腸,年輕一代卻不太喜歡,也不得不接受。反倒女兒十分積極樂觀,洗完碗的阿儀步出店外,拿起一包凍肉,謂:「我哋要考慮年輕人點樣先會食臘腸,可以做啲乜呢?」於是,她想到了將食法簡單化,並加入年輕人喜歡的元素,就如她手上一包臘腸冬菇豬肉釀雞翼,不止這款,還有黑松露臘腸等古靈精怪的味道。質素能保持的話,錦叔也相當願意接受新嘗試,銷量倒是其次,重點是令更多人憶起傳統的味道之餘,又將其推廣予新一代,好讓這種傳統的味道能傳承下去,阿儀正正與老爸理念一致。

    畢業後,她回到香港打過幾份工,五年前,還是決定回到小店幫忙。某程度上是一個共識,發現爸爸老了,她希望傳承父親的熱忱及心血,畢竟,沒有了這種味道,還是十分可惜。這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很多東西都需要搬﹑需要抬,骯髒兼辛苦。打從回到店子工作,身邊朋友最常聽到的,就是她又去看脊醫了,「但我唔驚,我喺街市長大,同我爸爸賣豬肉,所以真係冇所謂。」然而,這一行還是面臨式微,老一輩已經老了,他們認識的老行家都不幹了,年輕一輩沒人入行,原因很簡單,大陸賣的臘腸三十至四十多元有一斤,香港做的臘腸,成本都不止了,競爭大得多。雖然賺不了錢之餘,又換來周身骨痛,但錦叔始終是開心的,他嘛,興趣多於賺錢。

    比其他行家幸運的是,有下一代的延續:「個女唔幫手嘅話,我都七十歲啦,梗係要退休。」他其實也計劃了做完今年就退休,交棒給女兒。令他如此放心,因為女兒曾經跟他講過,所有事情都可以變,世界都一直在變,但工作的態度不能變,如果工作態度變了,所有事情都會變歪,所以她製作的食物一定能入口才賣。他也教導女兒不要執着,人上有人,一定有人比你厲害,盡力就好,做這一行,就要敬這一行。二人似乎心領神會,合拍地一同轉身步進店內工作去。
    身教,已經是最好的教誨﹑最美的傳承。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家香食品
    地址:元朗福德街46B地下
    電話:2479 4777
    營業時間:9am-7pm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