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淘寶信用卡退款到哪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淘寶信用卡退款到哪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淘寶信用卡退款到哪裡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607的網紅鄭志豪 Do The Right Thi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上次提到,雙11光棍節並不是因為上淘寶才忙得暈頭轉向,但其實那不代表我沒有趕上光棍節的熱潮,差別只在於我並不是趕在雙11要結束前的那天晚上才上淘寶,而是在雙11前就和賣家確認過並下好單,等到過了11/10午夜而就在雙11到來的第一刻完成結帳而已 其實我並非淘寶的粉絲,很多商品即使明顯的較便宜,...
淘寶信用卡退款到哪裡 在 鄭志豪 Do The Right Th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次提到,雙11光棍節並不是因為上淘寶才忙得暈頭轉向,但其實那不代表我沒有趕上光棍節的熱潮,差別只在於我並不是趕在雙11要結束前的那天晚上才上淘寶,而是在雙11前就和賣家確認過並下好單,等到過了11/10午夜而就在雙11到來的第一刻完成結帳而已
其實我並非淘寶的粉絲,很多商品即使明顯的較便宜,我寧願在台灣買。但對岸的確在電商上較為先進,與其讀一堆報告,最好了解它們流程的方式就是實際當個消費者去體驗它,才知道兩岸電商的差距究竟在哪裡且究竟有多大,所以我一年大概還是上淘寶及天貓會買個1、2次,而其中1次,當然是現在已轟動全球的光棍節
也就是說,今年光棍節當日創下超過人民幣912億元的驚人紀錄,我也貢獻了其中極微小的一塊。由於台灣各大網站也想分一杯羹而一同推出雙11的慶祝活動,所以我同步也在台灣的Yahoo!拍賣上買了一些商品,試圖由消費者的角度看看兩者間給人的感覺是否不同
我並沒有比較夠多的商品品項,但以一些兩岸都買得到的中國製品項來說,明顯台灣的網拍賣家感受到淘寶運費再對半且保證7天到貨的壓力,所以某些商品在台灣這邊的售價幾乎快要等同於對岸的售價,也就是說,加上運費和支付寶的手續費後,我在台灣下標的總購入成本(不計風險成本)實際上還比淘寶低,那我當然不用捨近求遠
另一點讓我注意到是,即使是同家銀行的信用卡,在兩地的促銷力道並不相同。重要的不是哪邊的回饋比較多,我比較好奇的是,就以某一家知名銀行的信用卡來說,它在台灣這邊的促銷名額有限量,但在淘寶上卻是沒有限量的,難道那家銀行不擔心上淘寶消費的人過多而讓今年的行銷預算破表嗎?
許多銀行都推出光棍節的促銷,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玉山銀行,因為我還特別打客服電話去請教,結果真的只有它一家是當天的限量回饋必須打電話去登錄,而當其他幾家銀行都可以網路線上登錄時,唯獨玉山一家無法網路登錄;後來,果然正如我預測的,在雙11一到的零點起,淘寶本身的連線倒是順暢無比,但玉山的電話倒是花了10分鐘都打不通,同時間我早已把富邦及中國信託等的網路限量回饋都登錄完成了
我真的很納悶,雙11不就是一個網路活動嗎?網路活動的促銷不能用網路登錄、而一定要用玉山登錄,玉山銀行到底在想什麼?
更有甚者,才剛在遠見的2015服務業大調查中得到金融銀行業第一名殊榮的玉山銀行,電話客服卻一度信誓旦旦地跟我說,它們家的icash聯名信用卡並不適用於淘寶的當天限定促銷活動之列,但我卻在網頁的活動說明上看到,是icash「Debit」卡才不適用;真不知道是我孤陋寡聞還是玉山的規定比較特殊,因為我從來不知道debit卡和信用卡是相同的產品
正如我一開始提到的,我並不是淘寶的粉絲,真的是因為體驗雙11才每年都來試試。為什麼我不是淘寶的粉絲?果不其然,在拍下後的3天,其中一位賣家才告知我沒貨了,等於我若只跟這位賣家交易,那等於是浪費了時間並白忙一場
不過,一點值得台灣所有購物網站借鏡的,不只Yahoo!網拍,更包括PChome、博客來、及所有在遠見服務業調查購物網站類榜上交易而我交易過的網路業者在內,它們的交易保障和退款賠償看來都不及淘寶;之前不及,現在更是不及。其中一個關鍵,正如我在附圖中所展現的,是淘寶願意且希望我們針對每一次客服體驗予以評分,藉此它們就能不斷提升服務水準並指出可能的服務漏洞
至於台灣呢?你不妨試試看,當你和博客來或Yahoo!的客服(不是站上賣家而是Yahoo!公司的客服人員)求助而氣得要死後,你能用什麼方式反映自己不愉快的經驗呢?恐怕只能再循原管道而再寄一封客服信件去,然後等著讓這封電子信件石沉大海吧!
不能面對自己的錯誤或疏失,老把顯性不滿的客人當奧客、又將隱性不滿的客人視若無睹,那要怎麼改進呢?
台灣的購物網站們,拜託多為我們爭口氣,不要在服務的軟實力上輸人!
#雙11光棍節 #玉山銀行 #服務
淘寶信用卡退款到哪裡 在 水瓶鯨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支付寶與第三方支付一點私人小感想】
晚上看《數字台灣》提到台灣的「第三方支付鬆綁條款」終於要進入立院,等待九月會期通過,勢必對電子商務產生影響等等。
唉,好慢喔,大陸都發展「餘額寶」了。
之前居住在台灣,網上購物,我多半使用能以信用卡支付的大型網店,如果遇到需要ATM轉帳的交易,幾乎敬謝不敏,因為不知道是否一去不回。
後來搬到大陸,才體會到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寶》魅力,它協助了我生活裡的大小事務,除了購物以外,可以幫我繳水電、煤氣、網路費用,在大熱天或大雪天的日子,只要能上網,我根本不需要出門。
每次,我只要轉一點錢到我的支付寶帳戶,就可以處理大小事和購物。和信用卡不同的是,我購買物品只是先從「我的帳戶」付給「支付寶」,等到收到物品,才把這筆錢從「支付寶」轉給「賣家」,沒收到物品或物品太差,就不轉帳、退貨,然後向「支付寶」申請退款。
物品不如心意,賣家也寧可你退貨退款,千萬不要不退貨又給差評。「差評」是淘寶網對賣家最嚴重的打擊,因為他們辛辛苦苦經營,為了差評,將在同類型幾百家幾千家店的搜尋排行榜留下悲慘的紀錄。
支付寶這第三方功能,減少了所有單方支付之後可能產生的詐騙問題,包括買演唱會票,甚至是黃牛票。在大陸,我通常等看完演唱會,我才會把錢從「支付寶」轉給賣方,表示票是真的,不是假的,哈哈哈。
支付寶超級方便,這應該是共產國度中比資本主義還資本主義的電子產品。
當然,也因為支付寶跨越的平台太多,不單淘寶網可使用,食衣住行育樂各大網站都可以使用;通常退款也極快,比如訂機票、訂民宿,這一分鐘支付給支付寶之後,對方下一分鐘就可以查閱錢是否到了支付寶,若發現機票沒有座位、民宿客滿,若買方不換日期,就是簡單申請退費,退款通常也很快,因為退款太慢也會留下壞記錄,哈哈。
我在北京認識了一些自己賣自己種的有機蔬菜、自己釀的米酒、自己提煉的有機天然保養品的朋友們,他們是小量製作、小額付費,大家都是透過網路或電話下單、支付寶交易,非常便利。
去年搬回台灣,哎,發現我們仍是信用卡和ATM時代,先付錢、再確認。雖說台灣到處都是便利商店,轉帳很方便,可是都非第三方支付法,隨時得看遇到的賣方是否誠善。也有些網路錢包,但能使用平台都太窄,不如使用信用卡或便利商店貨到付款,但退貨又麻煩起來。
為了怕買賣雙方溝通有問題,支付寶附帶的阿里巴巴即時通訊軟體,可以作為文字溝通記錄,來保障買賣雙方。
無論你喜歡或討厭大陸,作為簡易又不麻煩的生活要件,我是很喜歡支付寶這玩意。
當然,若未來「第三方支付條款」通過,我期望各業者能夠有效的整合,通用於各平台,讓消費者感覺便利,而不是各方爭霸、讓消費者選邊站,那又失去了功能性。
此外,我衷心期望台灣各電子購物網站的服務也能改善,使之更良好,因為單一產品的集合性評論和各方評價太少,這些評論會讓我更明確這樣的店家與產品是否適合我。
比方說,某個北京大雪天晚上八點鐘,我發現浴室蓮蓬頭管子壞了,大雪天裡我辛苦走了一公里走出小區搭出租車去宜家,沒想到老遠到了宜家,宜家竟不賣這種管子,所有店家也都關門,打電話給小區水電工說:「妳買了管子,我才能幫妳修。」
天啊,北京的五金行在哪裡?我正頭痛呢,這麼冷的冬天,我好想洗熱水澡。
然後,我想到淘寶什麼都賣,說不定有這管子。
我上網查,真的有賣,標明各尺寸和價錢,我列出北京地區所有賣管子的店家,在一些分數都還不錯的店家中,再查「發貨速度最快的」,我在半夜下單,第二天上午,快遞就送來管子了,也不需要水電工,我自己裝好了,接著我才從支付寶,按了「付款」按鈕,把款項付給賣家。
當然啦,台灣比起地大物大的大陸,生活各方面都很便利,水電行、五金行到處都是,大街小巷林立的24小時便利商店也充滿各種功能,只是在付款交易部分,我真心覺得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寶很讚,並且有管帳與記錄功能,手機app的使用度也很方便。
希望未來台灣的第三方支付法可以發展便捷,配套措施也能夠完善。
淘寶信用卡退款到哪裡 在 水瓶鯨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來台灣沒有支付寶的原因是這樣,好慘~~】
看到這篇訪談,才懂。
和弟弟媽媽聊起我在大陸買的東西,95%都在網路購買,媽媽和弟弟一定會囑咐我:「小心被騙錢!」
如果在台灣,我就會擔心被騙錢,又拿不到貨,因為若不刷卡,就需要ATM先轉帳;可是在大陸網路買東西,我只擔心貨品品質,倒不擔心被騙錢,因為我都使用網路銀行《支付寶》。
《支付寶》真的很好使,先用銀行卡轉一點錢到《支付寶》帳戶,網路買東西就使用帳戶支付到「支付寶的銀行」,等到收到貨,才把這筆錢從銀行轉給賣家的《支付寶》帳戶。若沒收到貨或貨品有損毀,就不給錢,申請退款。
《支付寶》還可以支付水電、瓦斯、電話、網路費,所以冬天零下十幾度、暴雨或大風雪,我都無需出門(北京某些區塊例外,需要親自去北京銀行買電、買煤氣,幸好銀行有24小時購買煤電的ATM機器,帶電卡、煤氣卡去儲值,回家刷卡就能立即使用)。
總之,網路買賣,支付款功能真的需要有公信力並讓人放心的單位,對於賣家和買家都是保障,買家付錢給支付寶,賣家才發貨,買家收到貨,把把錢從支付寶給賣家,可減少詐欺行為。
至於,產品品質則要看購買經驗和心得,於是在大陸看到什麼不錯的東西,朋友之間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快分享一下連結!或給我連結!」意思就是網店或單項產品的網路購買地址。
可惜,台灣卻沒有「適用於各家購物網站的第三方通用銀行平台」,或許因為台灣太方便,網路無法購買,就去實體商店買;大陸卻太大,若沒有【支付寶】,說真的,我可能生活艱難。
話說有一天傍晚,我浴室的蓮蓬頭管子壞了,我打電話叫小區水電工來,他說:「管子破了,你要先去買一條管子,買好再告訴我,我再幫你裝。」我瞬間思考許久該去哪裡買,北京不像台灣到處都有五金行、水電行……
我盯著窗外的大雪,大冬天無法洗熱水澡,很痛苦,大家都說去宜家購買吧,幸好宜家離我的住處不算遠,六公里吧,我小心翼翼走出小區結冰的路,招了一輛計程車去了,竟然沒賣。最後,我深夜上了淘寶網,選擇北京區域、發貨速度評價最高的店家,第二天中午送到了,就自行更換。
這時代,許多人都在網路買賣,無論是開店或買東西,有各種選擇,非常便利;但對於收款和付款,雙方多少都有疑慮——賣方不願先給你產品,買方也不願意先付錢,信用卡資料怕洩漏怕被盜刷。
多年前我搬到大陸之前,大家都使用信用卡刷卡、ATM轉帳或貨到付款,沒想到多年後,我搬回台灣,依舊還是刷卡、轉帳和貨到付款。
習慣了支付寶,回台後為了整頓新居,逛了一下數家網店,老實說,超不習慣。就算某些網站有其網路銀行與貨幣,可是換了另一家網站,又是不同機制,無法各家通用。
一直覺得很遺憾,也一直好奇為什麼台灣無法發展《支付寶》?看到詹宏志忍無可忍的火氣,終於瞭解了。
不是台灣人才無能,是台灣政府官員無感。
可能因為他們不需網路購物,也無須網路開店,他們只要打通電話就有人服務,他們只和銀行高層吃飯。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WebArticl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