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淘大花園座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淘大花園座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淘大花園座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淘大花園座數產品中有6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Being Hong Ko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自官涌戲院在2011年關閉後,油麻地只剩下百老匯電影中心唯一一間戲院,亦是現時全港唯一的單幢式戲院。 120年前當九龍出現第一家戲院,即位於油麻地和佐敦交界的普慶,當時油麻地已發展成九龍人口最多的社區,不但多次填海增闢土地,避風塘及上海街一帶在五十年代更是九龍最繁盛的地段。 在普慶戲院建成後,單...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

淘大花園座數 在 beinghongko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1:41:00

自官涌戲院在2011年關閉後,油麻地只剩下百老匯電影中心唯一一間戲院,亦是現時全港唯一的單幢式戲院。 120年前當九龍出現第一家戲院,即位於油麻地和佐敦交界的普慶,當時油麻地已發展成九龍人口最多的社區,不但多次填海增闢土地,避風塘及上海街一帶在五十年代更是九龍最繁盛的地段。 在普慶戲院建成後,單...

淘大花園座數 在 LamK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02 10:11:07

原文高登訪問同訂購link喺bio❗️❗️❗️ 最後四日! ! ! 去年 7 月 7 日「九龍區大遊行」晚上,警方在彌敦道驅散示威者期間,一名的士司機被指把的士橫泊在彌敦道,沒有按警方要求將車駛走,期間並涉嫌踢警員。他早前承認一項醉酒駕駛罪,經審訊後另被裁定阻差辦公及襲警兩罪罪名成立,被判監 6...

淘大花園座數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12:01:40

【@girlstyle.mag】理大安排2000名內地生住Hall隔離⠀ . ⠀⠀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個案持續不斷,病毒已擴散至全球各國,令到大家每天出門都載上口罩,做到防疫措施,世界各地也實行「封關」行動,而香港暫未做到「全面封關」,每天仍有不少內地人可以自由出入,令港人質疑政府防疫的成...

  • 淘大花園座數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3 12:06:34
    有 62 人按讚

    自官涌戲院在2011年關閉後,油麻地只剩下百老匯電影中心唯一一間戲院,亦是現時全港唯一的單幢式戲院。

    120年前當九龍出現第一家戲院,即位於油麻地和佐敦交界的普慶,當時油麻地已發展成九龍人口最多的社區,不但多次填海增闢土地,避風塘及上海街一帶在五十年代更是九龍最繁盛的地段。

    在普慶戲院建成後,單是油麻地區內戲院已多達十家,當中大部分在戰後仍然營業。爾後戲院雖然此起彼落,但油尖旺仍然是本地戲院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光景一路走到九十年代。

    在數十年間戲院生生滅滅的過程中,油麻地也從繁華走向衰落,變成一個夾在尖沙咀與旺角鬧市間老去的舊區。身在屋苑駿發花園之內,又跟古舊社區地標包括果欄和廟街等毗鄰而處,走藝術電影院路線的百老匯電影中心顯得別具一格。

    回顧最初,它在油麻地的出現,原來跟本地早期市區重建有密切關係。在七十年代開始,政府委託香港房屋協會推行「市區改善計劃」(Urban Improvement Scheme),油麻地六街便是最早期的項目之一,範圍包括由東莞街、利達街、祥瑞街、眾坊街、廣東道和澄平街等六條街道構成的112幢戰後早期唐樓群,將之重建為駿發花園。

    在重建過程中,曾預留電影院作為社區設施一部分——在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城市規劃中,會因應社區人口比例劃定區內電影院座位的數目,為當時各區電影院的蓬勃提供了有利條件。八、九十年代後,電影院不再被視為必備的文康設施,相關做法也漸被淘汰,再加上盜版等其他因素影響,本港電影院數目在九十年代大幅下降。百老匯電影中心卻在這個時期在油麻地揭幕,對業界固是奇峰突出,對於九十年中後期的社區規劃而言,也是難得再有的例子。

    夏季號《就係香港》「區區有戲院」專題,深入剖析油麻地戲院生態的轉變,以及百老匯電影中心在過去式25年如何推動本地的電影文化,同時為油麻地社區帶來另一種活力。

    《就係香港》試閱及訂購詳情:https://bit.ly/3C4gJZj

    #2021就係香港夏季號 #戲院 #社區 #油麻地 #百老滙電影中心 #broadwaycinematheque

  • 淘大花園座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0 19:05:17
    有 21 人按讚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解讀貨幣的重點,一本搞定
    ★貨幣是經濟的血脈,血往哪裡流,世界往哪裡走。洞悉貨幣體系,你的視野從此完全不同

      整個世界的今昔洪流、未來走向,
      只要一枚小小錢幣就能解答。

      .波斯遊牧民族只靠硬幣,就打造全世界第一座帝國?
      .每個月最期待的「薪水」,原來是古羅馬人的發明?
      .為何中華文化圈的貨幣不是金銀,而是銅鐵?
      .荷蘭之所以成為大航海霸主,全拜鯡魚所賜?
      .全球政經一團亂,追根究柢都是美元的問題?
      .比特幣為什麼無法成為合法貨幣?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

      至今,我們對世界史的理解皆以民族、國家,甚至當權者的意識形態為出發點。我們熟讀戰爭年表、各國外交關係,卻忽略足以左右世界潮流的兩大基礎——貨幣與經濟。

      日本歷史學家宮崎正勝說:「當今,貨幣是最強的武器,經濟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經濟由人類的交易行為所構成,而交易行為透過貨幣來推進。自古至今,貨幣是經濟的命脈,牽動著國家的榮盛興衰。從貨幣系統的變化了解世界的變遷,方能窺知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 貨幣,象徵君王權威
      「沒有造錢更賺錢的生意了!」西元前六世紀,利底亞國王首創在錢幣刻印圖紋,賦予其信用與價值的保證,一舉征服商業市場,將經濟的血液注入社會。其後兩千數百餘年,東西方君王皆透過貨幣強化統治、主宰經濟。

      ◢ 貨幣,代表國家野心
      十九世紀,英國運用淘金熱潮來挑戰銀本位制,以英鎊重組世界經濟;二十世紀,美國在戰後趁勢建立霸權,各國貨幣都向美元看齊;一九七一年貨幣價值回歸各國中央銀行,全球走向幣值浮動的不穩定局勢。貨幣是國家的支柱,同時也指向無以計量的劇烈波瀾。

      ◢ 貨幣,反映人心盤算 
      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人們開始不信任過往的貨幣,促成電子貨幣快速發展。其中,比特幣憑藉其能夠祕密且快速轉移資產的特性,一舉成為富人的寵兒,更是時下最熱門的投資遊戲工具。從古至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秩序不斷被貨幣重組,與貨幣連動。

      ◢ 來點貨幣世界史的冷知識 
      ☆十八世紀南海泡沫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泡沫危機來襲,連牛頓也賠了兩萬英鎊。他感嘆:「我雖然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卻算不到人類的瘋狂。」另一方面,音樂家韓德爾卻憑著良好直覺大賺一筆。

      ☆你知道嗎?美國獨立戰爭原來爆發於小酒館 
      北美殖民地民眾從組織激進派到走上美國獨立戰爭,全都在吵鬧的酒館策畫而成。當時殖民地連釘子都要仰賴母國進口,根本沒本錢打仗。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奮勇赴戰,這可說是藉酒壯膽的結果。

      ☆十七世紀的荷蘭:「世界就是我的後花園~」 
      有人這麼形容:荷蘭人就像蜜蜂般吸取各國花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加隆河、多爾多涅河畔是他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羊牧場,波斯、波蘭是穀倉,印度、阿拉伯是他們的庭園。 

      從西元前到近現代;從黃金、白銀、紙幣再到電子訊號的金錢革命,世界史上每個驚心動魄的轉折背後,都由貨幣主宰一切。
      現在翻開本書,讓我們從錢包裡那枚小小硬幣開始俯瞰世界。
            
    作者簡介:宮崎正勝(Miyazaki Masakatsu) 
      1942年出生,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系畢業。曾任都立三田高中、都立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設高中教師,以及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等職,現於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著作豐富,尤其擅於透過「經濟」「貨幣」等角度重新解讀世界史,廣受好評。著有暢銷書《世界史圖解》(商周出版)、《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時報出版)、《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金錢史》(暫譯)、《如何解讀世界史》(暫譯)、《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遠足文化)。         
            
    出版社粉絲頁: 今周刊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淘大花園座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3 22:59:19
    有 16 人按讚

    樓上滲水唔認數? 漏水應對法及回應買樓按揭提問 by 諗Sir【按揭講場#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5sohn2HgE

    淘大花園為何最值錢是IJK座 德福vs淘大買邊收租掂? by 諗sir 真 樓盤傳真 15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9H-zfx3UKk

  • 淘大花園座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20 18:45:09

    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解讀貨幣的重點,一本搞定
    ★貨幣是經濟的血脈,血往哪裡流,世界往哪裡走。洞悉貨幣體系,你的視野從此完全不同

      整個世界的今昔洪流、未來走向,
      只要一枚小小錢幣就能解答。

      .波斯遊牧民族只靠硬幣,就打造全世界第一座帝國?
      .每個月最期待的「薪水」,原來是古羅馬人的發明?
      .為何中華文化圈的貨幣不是金銀,而是銅鐵?
      .荷蘭之所以成為大航海霸主,全拜鯡魚所賜?
      .全球政經一團亂,追根究柢都是美元的問題?
      .比特幣為什麼無法成為合法貨幣?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

      至今,我們對世界史的理解皆以民族、國家,甚至當權者的意識形態為出發點。我們熟讀戰爭年表、各國外交關係,卻忽略足以左右世界潮流的兩大基礎——貨幣與經濟。

      日本歷史學家宮崎正勝說:「當今,貨幣是最強的武器,經濟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經濟由人類的交易行為所構成,而交易行為透過貨幣來推進。自古至今,貨幣是經濟的命脈,牽動著國家的榮盛興衰。從貨幣系統的變化了解世界的變遷,方能窺知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 貨幣,象徵君王權威
      「沒有造錢更賺錢的生意了!」西元前六世紀,利底亞國王首創在錢幣刻印圖紋,賦予其信用與價值的保證,一舉征服商業市場,將經濟的血液注入社會。其後兩千數百餘年,東西方君王皆透過貨幣強化統治、主宰經濟。

      ◢ 貨幣,代表國家野心
      十九世紀,英國運用淘金熱潮來挑戰銀本位制,以英鎊重組世界經濟;二十世紀,美國在戰後趁勢建立霸權,各國貨幣都向美元看齊;一九七一年貨幣價值回歸各國中央銀行,全球走向幣值浮動的不穩定局勢。貨幣是國家的支柱,同時也指向無以計量的劇烈波瀾。

      ◢ 貨幣,反映人心盤算 
      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人們開始不信任過往的貨幣,促成電子貨幣快速發展。其中,比特幣憑藉其能夠祕密且快速轉移資產的特性,一舉成為富人的寵兒,更是時下最熱門的投資遊戲工具。從古至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秩序不斷被貨幣重組,與貨幣連動。

      ◢ 來點貨幣世界史的冷知識 
      ☆十八世紀南海泡沫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泡沫危機來襲,連牛頓也賠了兩萬英鎊。他感嘆:「我雖然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卻算不到人類的瘋狂。」另一方面,音樂家韓德爾卻憑著良好直覺大賺一筆。

      ☆你知道嗎?美國獨立戰爭原來爆發於小酒館 
      北美殖民地民眾從組織激進派到走上美國獨立戰爭,全都在吵鬧的酒館策畫而成。當時殖民地連釘子都要仰賴母國進口,根本沒本錢打仗。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奮勇赴戰,這可說是藉酒壯膽的結果。

      ☆十七世紀的荷蘭:「世界就是我的後花園~」 
      有人這麼形容:荷蘭人就像蜜蜂般吸取各國花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加隆河、多爾多涅河畔是他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羊牧場,波斯、波蘭是穀倉,印度、阿拉伯是他們的庭園。 

      從西元前到近現代;從黃金、白銀、紙幣再到電子訊號的金錢革命,世界史上每個驚心動魄的轉折背後,都由貨幣主宰一切。
      現在翻開本書,讓我們從錢包裡那枚小小硬幣開始俯瞰世界。
            
    作者簡介:宮崎正勝(Miyazaki Masakatsu) 
      1942年出生,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系畢業。曾任都立三田高中、都立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設高中教師,以及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等職,現於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著作豐富,尤其擅於透過「經濟」「貨幣」等角度重新解讀世界史,廣受好評。著有暢銷書《世界史圖解》(商周出版)、《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時報出版)、《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金錢史》(暫譯)、《如何解讀世界史》(暫譯)、《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遠足文化)。         
            
    出版社粉絲頁: 今周刊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淘大花園座數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15 21:45:04

    疫情下的香港 純粹記錄一下

    前身係影藝戲院,2018年改裝成UA 戲院

    全 Barco 4K 鐳射投影 + 1 院追加 Dolby Atmos
    3 間影院均改用 Barco 4K 鐳射投影 1 院植入「全景聲」
    UA 淘大戲院設有 3 間影院,合共提供超過 600 個座位,戲院內部全部重新裝修,雖然架構未有「大改」,但所有座椅就改用 Ferco 皮革座椅,與及全部升格採用 Barco 4K 鐳射投影系統。由於銀幕較大,因此 2 院及 3 院採用的均是 Barco DP-4K-23BLP,而 1 號院則為 DP4K-17BLP。除此之外,1 號院更追加 23.4.12 架構的 Dolby Atmos 物件導向(object-based)環繞聲系統,令它成為區內第 5 個「全景聲」影院,對於講究視聽體驗的「淘大」戲迷絕對是一大佳音。
    戲院以九龍灣社區居民作為目標客群,因此小食部旁邊設有多用途活動室,可以舉辦私人派對或生日會,讓參加者在室內欣賞電影、打機或遊玩桌面遊戲。
    共設 3 間影院,其中 1 號院設有 Dolby Atmos 環繞聲系統。

    UA 淘大(UA Amoy)
    地址:九龍灣牛頭角道 77 號淘大商場三期戲院大樓(九龍灣地鐵站 A 出口過天橋往前行)
    開幕日期:2018 年 8 月 30 日
    影廳及座位數目:3 間影廳、逾 600 個座位

  • 淘大花園座數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12 03:00:10

    每個人一生中可經歷幾多次疫症爆發?17年的時間是否能撫平傷痛?我們邀請了四位香港人──扎根淘大花園的居民、自願進入Dirty Team的公立醫院護士、經歷兩次幼稚園停課的幼兒教育者,以及一位經歷母親因癌症去世的女生。由2003年走到2020年,他們各自的經歷和感受,或許能夠啟發你在抗疫時,保持一絲希望。

    「我一出世就住在這裏,淘大R座,已經習慣了,我很喜歡這一區。家人在沙士後曾經想過搬到調景嶺,但最後都沒有這樣做。」

    現已大學畢業、亭亭玉立的 Alice,2003年沙士期間只有6歲。童年最深刻的回憶是淘大花園的社區爆發,「單單是這屋苑已經有三百多人感染。」小小年紀的她困在家中,隔着電視看到E座居民接連被送往隔離營,印象深刻,「腦海中聽過的營就只有集中營,所以聯想到被送到隔離營會失去自由,我可以留在家中,但他們卻要前往陌生地方。」困在家中,電視新聞成為她接收外界的渠道,恐懼往往來自新聞畫面,「比起了解死亡或患病,恐懼更多時候來自新聞報道的語氣和陳述方式,人命變成數字的感覺比一切還恐怖。」

    當年因停課而一直留在家中,Alice每天都會與哥哥看卡通片,媽媽負責購買食糧,「她會特地到樓下買早餐,讓我們不至於吃得太單調。」每次看着媽媽踏出家門,她會怕媽媽一去不返,像士兵要上戰場,冒着極大的風險。

    沙士之後,淘大花園為了復蘇商戶生意,不時舉辦「彩虹大抽獎」,「我好有印象,因為我常常抽到大獎,是100元的現金劵,媽媽會拿去光顧淘大商場的商戶,然後再獲得更多抽獎機會。這是非常成功的宣傳活動。」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尋找以色列 - 足本版】日日炮彈聲送飯 港夫婦耶路撒冷開麵店女兒當兵「呢度係全世界最安全地方!」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yfMJ1OOPK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癌妻疑腫瘤增大再入院】林子博心力交瘁 感激汪阿姐報紙包錢相贈渡難關(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gk83T58fTIs)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頭條動新聞】孕婦被拉跌 社會關注度不及細So與美斯《頭條動新聞》Ep.6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4MaqWS-XFEc)


    #果籽 #淘大 #沙士 #卡通片 #幼稚園 #大抽獎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