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液壓油號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液壓油號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液壓油號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液壓油號數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格外樓神 】 有瓦遮頭,是否等於安居樂業?當然不! 「再鋒利嘅刀都會有生鏽嘅一日!」一幢由水泥鋼筋建造而成的大廈,就算結構再嚴謹,用料再優質,經過長年累月日曬雨淋,都會日漸破損變殘舊,需要維修保養,否則隨時會有發生意外,導致人命傷亡。 這是港台電視31上周六(2/1)首播的新劇《格外樓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詳情請見: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62572/ 復航機械故障 迫降北海道 12號上午11點左右,復興航空一架飛往北海道的客機,在降落時,液壓系統故障,無法順利滑行,所幸客機平安降落在日本新千歲機場。目前已經平安疏散機上272名旅客,但因為怕有漏油的...

液壓油號數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12 08:10:46

【 格外樓神 】 _ 有瓦遮頭,是否等於安居樂業?當然不! _ 「再鋒利嘅刀都會有生鏽嘅一日!」一幢由水泥鋼筋建造而成的大廈,就算結構再嚴謹,用料再優質,經過長年累月日曬雨淋,都會日漸破損變殘舊,需要維修保養,否則隨時會有發生意外,導致人命傷亡。 _ 這是港台電視31上周六(2/1)首播的新劇《格外...

液壓油號數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7-02 20:15:09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先進科技】兩隻手不夠用?加拿大究發出人人可裝的「第三隻手」 . 兩隻手還不夠用?現今高科技陸續研發製造「第三隻手」,可大幅節省力氣也可作為手臂殘疾人士的「再生手」。最近,加拿大社布魯克大學(Université de Sherbrooke)研究...

液壓油號數 在 Sam Li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17:43:32

@esteelauder @esteelaudertw ESTÉE LAUDER 雅詩蘭黛🏼 全球熱銷 NO.1 底妝霸主【 粉持久完美持妝粉底 】& 超實用的底妝輔助神器【 CNW玩色美妝蛋組 】~ ESTÉE LAUDER 雅詩蘭黛自 1997 年推出全球第一支持妝 24 小時的【 粉持久完美持...

  • 液壓油號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09 00:52:49
    有 445 人按讚

    【 格外樓神 】

    有瓦遮頭,是否等於安居樂業?當然不!

    「再鋒利嘅刀都會有生鏽嘅一日!」一幢由水泥鋼筋建造而成的大廈,就算結構再嚴謹,用料再優質,經過長年累月日曬雨淋,都會日漸破損變殘舊,需要維修保養,否則隨時會有發生意外,導致人命傷亡。

    這是港台電視31上周六(2/1)首播的新劇《格外樓神》第一單元「真相」劇情,改編自2010年1月發生的「馬頭圍道45J號唐樓倒塌事件」,指2011年1月旺角新填地街656號一座樓齡達50年的唐樓倒塌,一人當場死亡,另外有多名失蹤者遭活埋,消防員到場搜救。事發後,屋宇署助理署長緊急召開會議,要求一班結構工程師、屋宇測量師、技術主任立即善後,包括派人到事發地點一帶現場勘察,檢查有沒有其他樓宇出現結構性危險之餘,亦要想出方法,防止已倒塌樓宇旁邊的大廈。

    為了增加可觀度,加上劇集由屋宇署兼香港電台電視部聯合製作,劇組在相對豐厚的資源底下,製作上不惜工本:圍繞故事主線的演員已有十數人,又邀請隸屬消防處的坍塌搜救專隊客串;全數實景拍攝,更誇張到在旺角封街兼搭建綠幕,以電腦特效營造倒塌現場頹垣敗瓦的畫面。整體而言,拍得住同樣由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火速救兵IV》(2018),但看過第一集之後,發現《格》劇仍然難以擺脫「功能劇」的局限。

    所謂「功能劇」,其實就是為不同政府部門、政府機構或公營機構「Soft Sell」(軟性宣傳)以及附帶公民教育性質的劇集,多數採用單元劇的方式創作,每集故事不同。除了在無綫播放的《廉政行動》系列之外,《IT行者》、《賭海迷徒》、多輯《非常平等任務》、三輯《證義搜查線》、兩輯《隱私何價》、五輯《女人多自在》和四輯《火速救兵》等等,都由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畢竟這家公共廣播機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很大程度上要背負這種商業傳播機構不會有的宣傳責任。

    既然今次《格外樓神》是由屋宇署和香港電台電視部聯合製作,在創作故事方面,有必要達到一種效果:面向普羅大眾,屋宇署有甚麼社會責任,以及作為部門職員應有的專業精神,包括辦事能力和態度,稍一不慎,即會招致人命和財物損失。「真相」的故事橫跨兩集(之後每集故事不同),即約一集港劇的長度。

    用最簡單方法介紹「真相」,就是有座唐樓突然倒冧,有人死,有人失蹤,屋宇署人員需要善後,乍聽不難明白,但編劇張飛帆參考真實案例,再改編成「真相」,當然不是純粹為「屋宇署嘅人好專業呀!」這種硬銷的說法服務,而是更希望透過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包括袁富華飾演的屋宇署結構工程師趙宇琛、張蔓姿飾演的出事現場住客李穎珊,還有陸駿光飾演的流浪漢等等,帶出何謂「家」:兩夫妻住在一起,但貌合神離,他們身處的地方能否稱得上一個「家」?流浪漢看似無處容身,但街頭巷尾,只要找到一個遮風擋雨的角落,那裏就是他的「家」。

    但因為要切合宣傳功能,所以劇本設計上,必然會放大屋宇署的專業範疇,令觀眾明白,他們這班人的日常工作包括甚麼,而角色對話裏,亦有必要加插一些關於樓宇結構的討論。最易入口的例子,是袁富華,以及三位同事(泥鯭@RubberBand飾演的屋宇署結構工程師曾近平、李任燊飾演的屋宇署技術主任詹柏林、趙善恆飾演的屋宇署技術主任白偉琳)談論,到底出事大廈倒塌之後,旁邊的兩幢大廈會不會出事?袁富華跟泥鯭,借用工作用的筆記本、茶餐廳內的膠杯和過膠餐牌解釋,如果一幢大廈四支樁柱其中一支倒塌,大廈會向前傾倒,但假如是地基出問題,情況就會嚴重得多,相信觀眾一看便會明。

    不過縱觀第一集,全長不足22分鐘,上述程度簡易的對白出現得不算多,反而更多涉及專業用語,觀眾很難立即消化。譬如袁富華跟李任燊事發後在出事現場周邊的樓宇檢查,發現其中一層出現Column Buckling(柱壓曲),假如觀眾不認真細看字幕,是真的不會知道這種鋼筋和石屎柱彎曲得看似懷孕的狀態,代表這種大廈有可能會出現倒塌機會。參考韓劇《沒關係,這是愛情》,由於劇情不斷出現醫學用語,每當角色講出涉及相當字詞時,劇組都會在畫面下面加插註解。

    另一個更高階的例子,是屋宇署決定在塌樓現場設置類似書架般的鋼架,支撐左右兩邊的大廈,惟涉及保險和安全問題,工人不可以在地盤範圍施工,最終袁富華和張松枝(飾演屋宇署總結構工程師莫永康),想到先用繩索,將重達兩噸的鐵架吊進工地,再利用一條喉,將液壓油注入油壓積,然後藉此微調鐵架位置,而他們所講的「微調」,是用「積」字,在看這一段時,竟然前後看了兩三次,才約莫估計他們想做甚麼 ── 想起中學時代於明珠台看《仁心仁術》(ER)經常因為學不懂而要倒帶再看的日子 ── 我猜,演員唸對白時也不會完全明白吧,翻查資料,大概只有擁有香港城市大學物理及材料系碩士學位的泥鯭才知道這一大段對白是甚麼意思,據了解,部份專業對白是屋宇署要求加插,以達致「宣傳」的終極任務,可惜《格外樓神》無論篇幅及每集長度,都並非如《仁心仁術》的那種規模(每集一小時,長達15季),就算編劇和導演功力有多深厚,劇本主線與宣傳功能兩者失衡的問題依然無法避免。

    重溫第一集《格外樓神》:https://bit.ly/2Xo7cKE

    (0901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格外樓神 #港劇 #港台電視31 #屋宇署 #袁富華 #陸駿光 #方健儀 #歐陽偉豪 #張松枝 #陳子豐 #李任燊 #張蔓姿 #張飛帆 #火速救兵IV #趙善恆 #RTHK 做乜膠睇電視 港人講電視 港女講劇 RTHK 香港電台 屋宇署 Buildings Department 我係 "橙葉測量師" 陳曾寧Tsang Ning Chan 方健儀 Akina Fong 張松枝 Deon Cheung 趙善恆 恆仔@ToNick Kyle Li 李任燊 袁富華 Ben Yuen 張蔓姿 陸駿光 Alan Luk

  • 液壓油號數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31 15:50:48
    有 871 人按讚

    42年前的今天,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你曾在這條國道上遇過什麼印象深刻的事呢?

    1978年10月31日,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全線(基隆-高雄)通車典禮在中沙大橋北端舉行,交通部部長林金生主持剪綵,翌日(11月1日)公路局最新型的國光號客運也展開營運。在這段影片裡,可以看到當時國光號客運的外觀及內部設備,以及國道沿途的風光,其中包括了已走入歷史的國道收費站(泰山收費站)。

    1978年,公路局引進美國美西艾灰狗巴士(MCI-MC8V8),總數50輛,取名為「國光號」,車上有美麗的隨車服務人員(國光小姐)沿途廣播行程,並會遞送報紙、茶水與紙巾給乘客。

    國光號為平頭前懸,具備冷暖氣恆溫空調設備、後置式V型8缸二行程柴油引擎,車皮與底板為不鏽鋼板材質,車身原廠保用三十年以上,全車配備防火材料,內裝為整體式全空調,車身兩側每扇車窗皆為可外推式的逃生窗設計,冷氣出風口由窗緣底下向上吹出,座位排列為非字型,可搭載42人(不含司機與服務人員)。

    手排檔變速箱為四速前進檔一倒檔,使用 Detroit 8v-71 柴油引擎,最大馬力為 285bhp/2150rpm,最大扭力為 770ft-lb/1200rpm,後輪為兩軸式液壓避震器氣墊式懸吊系統。車身全長12.177公尺,車寬2.34公尺,車高3.3公尺,總重量16.756公噸。

    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通車,當時公路局因應國道運輸需求,從美國引進50輛MCI客車MC8,從1978年到1992年,共引進491輛灰狗巴士。

    灰狗巴士特點是車身結構扎實,底盤是整體式鋼骨不鏽鋼外皮,車身使用特殊焊接鋼骨架構加上氣壓懸吊系統,整體車身由原廠組裝,乘坐起來平穩舒適,隔音效果也很好;因為堅固穩重,即使是颱風天,美製「國光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仍穩如泰山。

    首批引進的「國光號」配有8汽缸引擎超大馬力,根據台灣巴士文化協會提供的資料,中山高剛開通時,政府官員常搭「國光號」參觀十大建設,當經過泰山收費站時,「國光號」馬力大,在林口上坡路段,立即甩開其他隨扈車隊,後方車隊一下就看不到「國光號」蹤影。

    當年台灣引進美製「國光號」有一項重要考量是平衡與美國間的貿易,而耐用的「國光號」造價非常高,當年高匯率及高關稅,首批每輛新台幣1400萬元,所以享有「勞斯萊斯大客車」之稱號。

    美製「國光號」於1978年11月1日正式在國道上行駛台北至高雄的直達車,當年不僅開啟了國道客運的新契機,亦象徵了台灣經濟起飛期的開始。

    早年的「國光號」還配有挑選過的隨車服務員,很多人仍記得斜戴著招牌圓帽的「國光號」小姐,當車輛在國道高速行駛中,有美麗的國光小姐沿途廣播行程,並為旅客提供茶水。

    第一代「國光號」MC8型在使用了22年(1978-2000)之後報廢,第二代「國光號」MC9型於1980年引進,從2008年起也陸續汰換,至於第三代「國光號」96A3型則是在1989年引進,於6年前陸續汰換,而目前剩下的33輛將在明年全部淘汰,國光號也自此走入歷史。

    灰狗巴士「國光號」在台灣走過36年風雨路,其營運單位經歷台灣省公路局、台灣汽車客運公司兩個公營時期,以及現已民營化的國光客運公司。

    國光客運坦言,面對國際油價高漲、公路法對車齡限制及高鐵衝擊,只好汰換成本較高的「國光號」,而由韓國製造的「國光假期」新車取代之。

    台灣巴士文化協會發起人陳信誠表示,在鐵路未電氣化年代,很多人都是搭著灰狗巴士北上尋夢打拚,灰狗巴士記錄的不僅是台灣的交通史,更是台灣經濟發展縮影;而美製「國光號」堅固的特性,也不是現在其他以進口引擎搭配自製車廂的大客車所能比擬的。

  • 液壓油號數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15 00:42:39
    有 2,367 人按讚

    Joe:「我認同文章作者的論述」

    作者何清漣

    這個世界一點就著的火藥桶只有兩個:1)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共同發源地中東;2)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共同爭奪的巴爾幹半島,也即點燃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的前南斯拉夫地區。火藥桶和世界其它戰爭熱點地區的根本不同就是:多方之間錯綜複雜的種族關係、歷史悠久的深仇大恨、無法妥協的宗教情懷。

    在別的地區敵人的敵人很可能就是朋友,火藥桶裡敵人的敵人還是敵人,和自己不一樣的就是敵人。在這種地方推進和平談何容易。如果幾年前有人提問人類會先攻克癌症還是先贏得中東和平,我想很多人會選擇攻克癌症。

    然後呢?然後不可思議的事情就發生了:在川普政府的斡旋下,以色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於2020年8月13日正式建立關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承認以色列為國家,兩國建立公共外交和經濟關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為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海灣國家,很多人預測它打開了一個閘門,其它海灣國家,比如沙烏地阿拉伯,也將陸續承認以色列。8月31日實際控制加薩走廊的哈馬斯宣布與以色列達成諒解協議。

    人類朝著實現中東和平的方向邁出了巨大的一步,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川普政府的斡旋功不可沒。罵川普是瘋子、傻子的人可以休矣?好像還是不服氣哦?什麼,也許是運氣?好吧,世界的火藥桶只有兩個,解決一個你們不服氣那就把剩下的一個也解決了。

    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2020年9月4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與科索沃總理霍蒂在美國白宮,在川普總統主持下,簽署一項「經濟正常化」協議,等於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同時塞爾維亞承諾將其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而科索沃也承認以色列為獨立主權國家。川普的這一招很絕,既解決了巴爾幹半島的一大難題,也幫了中東的以色列一把,順便還拆了俄羅斯的台。

    難道這次又是運氣?歐巴馬曾認定川普任內必挑起戰爭的北韓怎麼也消停了,伊朗也老實了很多。歐巴馬興起的伊斯蘭國已被消滅,美國卻沒有興起新的戰爭。這些都是在川普這個政壇素人當政短短三年多的時間裡實現的。有人可以繼續不服氣,但那也只是煮熟的鴨子--嘴硬。

    當然另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人無法理解老謀深算的職業政客們和無數外交方面的專家都無法解決的難題,為何能被川普解決,川普不但是政壇素人,而且「粗魯」、 「情緒不穩定」。怎麼可能會是他?

    其實很多人被媒體帶歪了,川普是政壇素人不假,但他有極佳的直覺,而且他雖然給很多人大嘴巴的感覺,但在必要的時候他非常沉得住氣,很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多人看走眼了又不願意承認而已。很多人說川普自大自戀,可他畢竟有很多自大自戀的資本。我倒是想問問,和那些看川普看走眼了卻打死都不肯承認的人,誰更自大自戀?我發現一個規律,川普很像一面鏡子,罵川普是什麼的,比如無能、無知、自戀、情緒不穩定、不像真基督徒、等等的人,其實看到的是鏡子裡的自己。上帝真的很有幽默感!

    好吧,他確實是政壇素人,但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他才能跳出前任們的條條框框,憑直覺和常識解決世界的歷史難題。我也不是外交方面的專家學者,我憑我的直覺和常識給大家分析一下,看看是否有道理。

    -)釜底抽薪,戰略上不能受制於人

    道理很簡單,中東很多產油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和美國的相悖,那裡的很多人骨子裡仇恨美國,但美國卻不得不和他們打交道,即使美國軍事上如此強大,也不得不先讓它們三分,因為美國的能源長時期以來依賴從中東進口。其實美國本不缺石油天然氣,只是被自己的政策困住了手腳而已,不但限制自己開採,連鋪一條從加拿大到美國的輸油管道都被歐巴馬以環保的理由暫停,自己掐住自己的脖子,然後使勁給仇恨自己的國家送錢,這就是專家們研究出來的治國方略?

    川普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給美國的能源產業鬆綁,隨著美國的液壓技術越來越成熟,川普上任後不久美國的石油產量就大幅上升,並於2019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不但可以自給自足,還成為能源凈出口國,從此不需再給骨子裡仇恨美國的國家送錢了,美國也更沒必要去蹚中東的渾水。

    伊朗是支持恐怖主義的頭號國家,以美國的實力,為何要向伊朗妥協給它送錢?歐巴馬給不出合理的解釋,所以他連把協議拿到國會討論表決的信心都沒有,所以協議沒有真正的法律效應,川普不喜歡就可以退出,道理也很簡單,不應該給美國的敵國、恐怖主義的頭號資助國送錢,而應該搞垮它,對它進行最嚴厲的經濟制裁,這也正是川普所做的。

    美國從敘利亞撤軍很多人反對,卻不知不是100%撤,幾個重要的油田美國留下少量兵力守護,不讓敵對勢力掌握石油,不能給敵人送錢。

    川普上任後訪問的第一個國家為何是沙烏地阿拉伯?為何沙烏地阿拉伯還邀請了周邊五十幾個穆斯林國家的元首來參加?川普的發言像不像訓話?他警告這些國家不可以繼續資助恐怖主義,然後呢?ISIS很快被消滅了吧?這幾年各國的恐怖襲擊是否也大幅減少?不切斷恐怖分子財路的反恐戰爭和守著糞坑打蒼蠅有什麼不同?為何以前的總統想不到?也許是沒有魄力做不到?

    二)美國不再是免費國際警察,更不是上帝

    美國很強大是沒錯,但美國絕不是上帝,忘記了這個根本就會犯輕易在全世界到處插手的錯誤,很多人說川普狂妄自大,說他不像真基督徒,可偏偏是他沒有犯他的很多前任都經常犯的這一嚴重錯誤,他當年就反對伊拉克戰爭,上任後沒有興起新的戰爭,消滅ISIS後頂著各方壓力從敘利亞撤軍,並和塔利班談判從阿富汗撤軍,等等。歐巴馬時期則是既要推翻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又要防範ISIS做大,然後還要消減軍費,真以為自己是上帝?結果阿薩德沒有被推翻,ISIS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製造了大量難民,嚴重衝擊歐美社會,而出發點竟然只是為了推翻阿薩德政權?戰略家們真的那麼蠢,還是軍火商太想打仗了?

    北約的例子更有代表性,各國協議好的軍費開支不可少於GDP的2%,結果除了美國和個別東歐國家外,其它國家都達不到。德國更是奇葩,國家富有發達卻不肯花錢在軍事上,非常害怕俄國的軍事威脅卻堅持不買美國的能源而買俄國的、給俄國送錢。川普把矛盾公開前一般人根本不知道,知道後很多人當然支持他,但也有人怪罪他破壞北約團結,好像美國保護歐洲是天經地義的。有人號稱美國需要盟友勝過盟友需要我們,是嗎,那為何川普揚言撤軍後美國有駐軍的韓國和日本都願意提高給美軍的補償以保留美國駐軍?為何美國最終減少在德國的駐軍德國會很不爽?為何波蘭願意出高價求著美國在其國家永久駐軍?

    是的,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侵犯人權的事情,但千萬不要忘記美國不是上帝,美國既沒有責任也沒有能力消除全世界所有侵犯人權的事情,各國老百姓需要自己負起自己該負的責任,否則不要說解救別國,美國自己也撐不下去。一場勞民傷財的伊拉克戰爭激化了美國的各種矛盾,當年很多人對小布希發起伊拉克戰爭深惡痛絕,現在有了個真正反戰的川普當總統卻對他恨之入骨,是否很滑稽?

    當然川普是以實力反戰的,必須以強大的軍力作後盾讓對手不敢有非分之想,這是真保守派的一貫策略,里根也是這樣,只有愚蠢的左派才會一邊使勁搖橄欖枝,一邊裁減國防開支,一邊又全世界到處插手干涉別國。左派骨子裡以為自己就是,至少應該是,上帝。

    三)戰爭應該是有代價的,挑起戰爭一方應該付出代價

    以前一個國家發起戰爭是要承擔相當責任的,輸了需要割地賠款,天經地義的。可現在不同了,自從聯合國成立以來,仗打輸了的不但不需要賠款了,被占領的土地聯合國還會不停地通過決議要求戰勝國退還給戰敗一方,這樣一來,戰敗的一方不但風險大大減小,還可以通過輕易占領的道德高地,通過對戰勝的一方進行譴責、博取各方的同情和支持而獲利,甚至可以對戰勝一方搞恐怖主義而不被譴責。這樣戰敗的一方就完全失去了妥協讓步的動力,而讓戰勝的一方無原則妥協也很難,所以很多邊界問題就成了看似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

    比如巴勒斯坦問題,原本聯合國1947年就通過了分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方案和決議,是巴勒斯坦一方拒絕接受並和周邊阿拉伯國家一起發動了戰爭,1948年戰敗後又發動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對以色列的進攻,幾乎每一次都慘敗,其中最著名的是1967年的六日戰爭,在僅僅六天的時間裡,以色列就攻克了埃及控制的西奈半島和加薩走廊,占領了約旦控制的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並奪取了可以對以色列造成巨大威脅的敘利亞的戈蘭高地。

    之後還經歷了無數的衝突,也經歷了多次談判。但五十多年過去了,除了埃及和約旦很早就和以色列達和解,其它各方往往一邊暗中支持對以色列的各種恐怖襲擊,一邊要求以色列完全退回到1967年前的實際控制線,甚至是1949年前的實際控制線。這當然是以色列不可能答應的,但目前聯合國仍堅持這個立場,所以以前沒有一個國家敢把自己在以色列的大使館設在耶路撒冷,據說那樣會天下大亂。

    美國前幾任總統都曾答應把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但都只是說說而不敢做。川普不同,他說到做到,結果幾乎什麼也沒發生。後來美國還承認了格蘭高地屬於以色列,以色列把那裡命名為川普高地。

    明明知道回不去卻又不敢往前走的人其實是自欺欺人,川普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不愛偽裝,這樣才能突破,才能不被以前的思路困死。

    四)繞過傀儡或中間人,直接和後台老板談

    巴以談判的另一個關鍵就是不要和不能拍板的人談,那樣浪費時間。美國以前在巴以的調停上沒少花力氣,結果收效甚微,關鍵就是巴解組織的存在本身就是各種反以勢力資助的結果,它完全有理由擔心自己擁抱和平就會被歷史淘汰。因為屢戰屢敗的經歷,最後變成了既不敢打、又不敢和的和平的阻礙者。美國要調停必須繞過它和背後的資助國直接談,這也就是川普政府所做的,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等海灣產油富國達成共識,讓它們先和以色列達成和解,巴解組織最終也沒有別的選擇。

    五)談判不是對對方的獎賞,怎麼談都比直接打仗好

    歐巴馬及多位前任都有個奇怪的政策,那就是對手必須先滿足美國的一定條件後才和對手談判,也就是必須先讓對手丟臉,讓它服軟後才和它談,這不是作繭自縛嗎?對方不服軟呢?馬上開戰?很多時候美國又不想開戰,那怎麼辦呢?這樣問題不就沒解了嗎?北韓用試射飛彈來挑釁,歐巴馬既不敢打、也不願談,只會拖,然後把難題交給下一屆政府,告訴川普說他任內和北韓必有戰爭。結果呢?結果川普說和誰都可以談。本來嘛,真要開戰就不需要談了,不願意打才需要談,也就應該談,所以可以無條件和北韓可以談,和伊朗也可以談(伊朗沒答應),甚至和塔利班也可以談,一邊打一邊談,以前又不是沒有先例,美國的面子難道比實現和平、減少傷亡更重要?

    很多政客本末倒置,對川普的做法嗤之以鼻,卻拿不出更好的方案,說川普給金正恩送了大禮,這完全是顛倒黑白。金釋放了美國的人質,歸還了韓戰美軍士兵的遺體,完全停止了中長程飛彈的試射,美國不但一分錢沒花,還保留了對北韓的經濟制裁,這難道不是巨大的收穫?

    除了坐下來談,川普也經常通過媒體甚至是推特這樣的自媒體給對手直接傳遞信息,很多人以為川普是大嘴巴、沒經過大腦就亂說,他剛上任時這麼認為也就算了,現在還這麼想的實在是弱智。

    六)他真的不愛打仗,用經濟手段解決問題合算的多

    川普其實是個很誠實的總統,他言出必行,答應選民的一定盡力做。他說他反戰,我一早就信他,很多人卻說他精神不穩定,將會是個戰爭狂人。結果呢?他真的沒有發動新的戰爭。當然表面上他和歐巴馬使勁搖橄欖枝的方式很不一樣。歐巴馬給人感覺美國軟弱無能,結果麻煩更多,當初給敘利亞劃的紅線被突破後他卻慫了,自己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這樣以後誰還把美國劃的紅線當真?不是廢了自己的武功?川普的高明之處是他連明確的紅線在哪裡都不告訴對手,對手太過分直接軍事打擊,比如發現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後對其進行的轟炸,猛烈而短暫,點到為止,既展示敢於使用武力的決心,也沒有讓事態擴大。然後就是敘利亞撤軍、阿富汗撤軍、伊拉克撤軍,等等,現在還以為川普愛打仗的人一定有病。

    他不愛打仗不等於美國好欺負,除了重建強大的美軍威懾對手,除了偶爾使用定點清除的手段,川普更喜歡使用經濟手段。他堅持從敘利亞撤軍,土耳其馬上乘虛進入敘利亞,結果川普馬上用最刻薄的語言公開威脅土耳其,讓它的股市和貨幣大跌,然後呢,土耳其馬上老實了,別的國家也有自己的利益不希望土耳其做大,最後各方角力就達成了一種平衡,很多人預言的天塌下來沒有發生,美國把駐敘利亞的部隊從幾千人降到四百,就只留四百美軍在那裡,你們誰敢碰它試一試!

    美國對委內瑞拉、對伊朗等也是一樣的,以強大武力作後盾,但盡最大努力用經濟手段解決問題。

    七)減少炮灰,讓戰爭決策者負責,讓恐怖分子恐懼

    斬首伊朗的蘇拉曼尼改變了未來戰爭的模式。以前戰爭狂人輕易發起戰爭,讓別人當炮灰,自己卻是很安全的,川普徹底改變了這一點,也改變了未來戰爭的形態。他在阿富汗戰場也採用同樣的方式,使得塔利班不得不坐下來和美國和談,並作出了很沒面子的讓步,答應把自己的勢力範圍限制在阿富汗境內,等等。

    為何這幾年世界上的恐怖襲擊越來越少?一是因為資金鍊被切斷,另一個就是因為川普讓恐怖分子的頭頭們感到了恐懼。這一招也不難想到,你讓別人感到恐怖,我就讓你也感覺到恐怖,很公平吧?然後呢?然後誰也不敢了。

    八)要麼公平、要麼別來往

    美國之所以可以這麼強勢當然和美國強大的國力有關,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以前被別國不平等對待慣了,美國要求公平已讓很多對手受不了。很多美國吃虧的事情川普指出之前一般百姓根本不知道,他強調的也只是公平,比如德國車出口到美國只付2.5%的關稅,美國出口到德國的關稅卻是29% (10% duty+19% VAT),這樣美國的車廠如何與德國的競爭?有些人對川普強調美國優先憤憤不平,可他是美國總統,當然必須把美國利益放第一位,要麼你把對我的關稅降到我對你的水平,要麼我加到你的水平,這有什麼錯?Free Trade不是單方面的,所以川普更喜歡說Fair Trade,歐洲對川普加它們的關稅很不滿,川普說有本事我們雙方都零關稅,結果對方不敢接茬。談得來就繼續經貿往來,談不攏就各管各的。

    九)逆全球主義,用可靠的雙邊關係替代官僚而龐大的多邊關係

    全球主義是違反聖經(不要建巴別塔)的教導的。很多基督徒似乎並不在意,卻是川普這個很多人眼裡的非/不合格的基督徒明確反對全球主義,強調各國的主權,美國不要過多干涉別國的事物。

    全球主義的危害已越來越明顯,包括美國中產階級的萎縮、社會貧富的兩極分化,恐怖主義的擴散,疾病的快速傳播,等等。反全球主義是以前兩黨總統都不敢說、不敢想的。川普說了、也做了,效果還不錯。

    全球主義導致過分依賴聯合國來解決問題的思路,可關於巴以問題聯合國沒少操心啊。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分別各通過了近兩百個決議,然後呢?效果幾乎為零。聯合國基本就是一個臃腫、官僚的表決機構,效率極低不說,十萬人口的國家和十億人口的國家都同樣是一票也很荒唐吧?專制國家跑到聯合國參與民主決策也不合理吧?以前的政客們不知道這些問題嗎?當然知道,但他們不願或不敢做出改變。

    很多人反川普是因為被媒體誤導後先入為主拒絕接受新的信息,還有些人是趕時髦。但世人對川普的看法已在迅速地改變,反川已越來越不時髦了,他甚至已第二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得獎希望不小哦。希望此文能把一些人的思路打開,看到川普上任不到四年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重新審視對川普的判斷,並在接下來的大選中投他一票。

    https://rightpoint.site/article-qinglian-200914/

  • 液壓油號數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5-05-12 16:36:30

    更多詳情請見: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62572/

    復航機械故障 迫降北海道

    12號上午11點左右,復興航空一架飛往北海道的客機,在降落時,液壓系統故障,無法順利滑行,所幸客機平安降落在日本新千歲機場。目前已經平安疏散機上272名旅客,但因為怕有漏油的情況發生,飛機還停在跑道上,機組人員將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與維修。

    歐盟提難民配額 英國首先反對

    截至今年,歐盟難民人數已高達18萬,地中海更發生多起移民偷渡而遭遇船難的事件,對此,11號歐盟開會,提出難民配額制,遵照各國情況配給難民人數,並且宣示不會遣返不願回國的移民。對此,英國首先反對,由於連任的首相卡麥隆,選前曾承諾減少移民,如果配額制通過,恐怕將更影響英國留在歐盟的意願。

    希臘還債踩死線 前景仍堪憂

    希臘在12號,截止日的最後一天,償還IMF第一期8.3億歐元的債務,免於違約的困境,但11號的歐盟財長會議,針對希臘紓困案的討論,並沒有達成協議,希臘恐怕很難在短期內獲得金援。目前希臘經濟成長速度,還是跟不上債務,雖然償還了部分欠款,但希臘的前景仍不樂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