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涂豐恩簡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涂豐恩簡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涂豐恩簡介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有王佐之才的周瑜為什麼變成了人品低下的庸才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苕 周瑜形象的悲劇是由《三國演義》書中的悲慘命運、歷史與演義對比中的撕裂、以及歷史的大環境中的毀滅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前 言 《三國演義》作為章回演義體小說成書已有數百年,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塑造的四百多個人物形象...
涂豐恩簡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王佐之才的周瑜為什麼變成了人品低下的庸才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苕
周瑜形象的悲劇是由《三國演義》書中的悲慘命運、歷史與演義對比中的撕裂、以及歷史的大環境中的毀滅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前 言
《三國演義》作為章回演義體小說成書已有數百年,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塑造的四百多個人物形象,幾乎每一個都讓我們津津樂道。在這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一百多年中,作者用或誇張或醜化的手法刻畫了諸多臉譜化的歷史人物,也為許多人物匹配了非常經典的性格與命運評語。諸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而作為全書主要配角的周瑜,卻只得到了「既生瑜,何生亮」這樣具有明顯貶低色彩的人物命運之語。這與歷史上「性度恢廓」,有「王佐之資」的儒將形象大相逕庭。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周瑜在大家心目中心胸狹小、忌才妒能的負面形象呢?在《三國演義》中,走向悲劇的周瑜又為何在大家心中也走向了悲劇?
壹
《三國演義》之中無法擺脫的悲劇
根據《三國演義》中對於周瑜的性格描寫與立場定位,周公瑾悲劇形象大概有這樣幾個方面:
1、東吳沒有可以實現周瑜二分天下理想的實力與理由。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孫策託孤的片段裡,有這樣的句子「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這裡可以明顯看出,孫策清晰地判斷出孫權不善於軍事鬥爭,只能夠保住東吳現有的地盤而不能夠更進一步。作者借孫策之口說出這個事實就是為了告訴讀者——孫權是個守成之主,整本書也不會讓他本人在軍事上有很大的作為。也就是說,書中的設定是孫策死後,東吳再也沒有進攻中原的實力,這與孫權「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的後續做法是一致的。
在《三國演義》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強烈的擁劉反曹傾向,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是漢獻帝的叔父,由他來實現匡扶漢室的理想名正言順。戲劇需要衝突,那麼劉備的對手也自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企圖指染神器的曹操。曹魏和蜀漢都能夠與漢政權構建合法性上的繼承,而東吳於漢政權而言始終是君臣關係。在這樣的安排下,東吳的孫權就變成了一個沒有明確定位甚至缺少存在感的角色,那麼東吳自然也沒有爭霸天下的理由。
再來看周瑜出場時對孫策說的「某願施犬馬之力,共圖大業」,就變成了悲劇的伏筆。所以周瑜是一個身處注定悲劇的陣營,為了心中理想而徒勞努力的年輕人。
2、東吳政權核心的年輕化與以周瑜為代表的孫策舊部之間有權力矛盾。孫權上位後,逐步籠絡了自己的一班勢力,比如周瑜推薦的魯肅、還有後期取得夷陵大勝的陸遜等人。在書中,這群年輕勢力多處受到舊部的阻礙,掌權之路並不順利。比如張昭說魯肅「肅年少粗疏,未可用」。包括書中對赤壁之戰東吳文臣諸多阻攔的描寫,也說明了作者在東吳方面的故事主線是孫權如何在一眾元老之中扶持自己勢力,從而達到切實掌握政權的目的。那麼作為孫策舊班底中最被重用的周瑜,客觀上就是東吳政權年輕化的阻力。這樣他本人的悲劇色彩又加重了一筆。
3、性格缺陷導致能力不能完全發揮。書中對於周瑜描寫最多的就是他同諸葛孔明之間的智鬥。比如初見時,周瑜想要諸葛亮去烏巢劫曹操的軍糧,借曹操之手除掉孔明。但孔明立馬點破借糧必然被擒的結果,讓周瑜不得不自引軍去斷曹操的糧道。此時周瑜自負妒忌的性格完美地反襯了大度機智的諸葛孔明。之後在為難孔明交十萬隻箭未果後,周瑜帶兵埋伏,欲在孔明借東風之後將其殺掉,卻早已被孔明知曉,孔明讓趙雲守在江邊從而完美脫身。這些行為又使得周瑜容不得人,不顧大局的形象躍然紙上。當然,在「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書中周瑜有著很強的個人能力,但是心胸狹窄、恩將仇報和忌才妒能的性格讓周瑜不能掌控全局。他想殺諸葛孔明既是公怨——「孔明早已料著吳侯之心,其計畫又高我一頭,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又是私仇——「此人如此多謀,使吾曉夜不安。」這樣的公私不分使得周瑜始終未能發揮出真正的能力,反而被諸葛亮以三次棋高一著的勝利而氣得口吐鮮血、金瘡迸裂而死,如此無能為力的結局實在是悲劇。
4、戰爭年代個人的渺小與無奈。無論是周瑜還是諸葛亮亦或者是劉備和曹操,都是那個年代的英雄。他們都想要建功立業,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戰爭給予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他們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縱橫廝殺,在一方天地裡指點方遒,然而誰也沒有辦法憑藉一己之力拯救這亂世。魯迅先生曾說「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戰爭就是將這些英雄們的壯志豪情展現給我們這些讀者看,讓我們與他們的義無反顧執著追求產生共情。然後看著英雄在戰爭中一個接一個地走向毀滅,將他們之中最有價值的感情毀滅在大時代的無情之中。這就是英雄人物悲劇的內核——求而不得,飛蛾撲火。
貳
隨著時代變化而逐步走向負面的形象
在陳壽的《三國志》中,陳壽對於周瑜有著諸多讚美性的語句,他的形象也是非常正面的。「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正是陳壽對於周瑜的評語。陳壽是西晉王朝的官員,而西晉承自曹魏,所以《三國志》中尊曹魏為正統。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晉早已滅亡。就有很多人對於三國中的正統地位提出異議,比如北宋的蘇軾曾在《涂巷小兒聽說三國語》中提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時期的民間話本裡就已經有擁劉反曹的傾向了,那麼可能對於《三國志》中的立場就以相反的態度看待了。東吳就成為了遊走在善惡之間的角色,周瑜的形象也遭到了諸多加工。比如宋代話本《三國志平話》和元代雜劇《劉玄德醉走黃鶴樓》中,周瑜因為襯托主要角色而被加工成了一個只是貪戀美色而無所作為的反面角色。
到了南宋,政府偏安一隅,為了彰顯自己宋政權的正統性,朱熹寫了《通鑑綱目》,強調了尊劉反曹的思想。他本人是宋代最出名最有權威的大儒,自此擁劉反曹的思想深入人心,那些帶有擁劉反曹思想的話本一下子就擁有了更多的可信度,周瑜確立了在市民階層眼中的負面形象。《三國演義》成書在元末明初,元朝入主中原的近百年,在異族統治下的漢族文人得不到重用、懷才不遇,民族矛盾空前嚴重,他們將對朝廷的不滿發洩在文字創作中。他們尊蜀漢為正統也正是對於漢族正統地位的呼喚。
周瑜歷史形象與演義形象的反差讓現在的讀者更為其感到悲劇。年少成名,容貌出眾,多才多藝,風流儒雅,甚至屢建奇功,卻在大眾心中是個脾氣暴躁,目光短淺的小人形象,這實在是周瑜個人歷史的悲劇。
結 語
周瑜形象的悲劇是由《三國演義》書中的悲慘命運、歷史與演義對比中的撕裂、以及歷史的大環境中的毀滅三方面共同形成的。雖然《三國演義》醜化了周瑜的性格,但是也豐富了周瑜的人物形象,讓周瑜作為歷史人物的知名度遠遠大於各時代的明君賢相,促使了更多人瞭解和研究周瑜。兩種形象的強烈對比也讓周瑜這個歷史人物充滿了色彩,得到了無與倫比的戲劇張力。
「一張薄紙也可分正反兩面,箭垛也都能兩邊承受羽箭。一方面事情取決於人的策劃籌謀,一方面上天早把命運鑄就。哪裡能找到一枝生花妙筆,一張紙上寫盡這兩層道理?」不可置否,羅貫中等人在對於周瑜這個人物形象上存在想要兼顧民間話本與歷史形象的兩重考慮,他們想要盡善盡美,但終究不可能做到完美地無縫銜接。魯迅先生說「孔明多智近妖」,書中的人物不止周瑜一個出現了誇張又不合邏輯的矛盾,但瑕不掩瑜,《三國演義》依然是老少咸宜的經典。
參考文獻:
1、陳壽《三國志》
2、羅貫中《三國演義》
3、石觀海《中國文學簡史》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周瑜 #三國演義 #王佐之才 #庸才
涂豐恩簡介 在 飛碟聯播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的閱讀單元,邀請聯經出版總編輯 涂豐恩來到空中,帶大家導讀書籍《永不滿足:我的家族如何製造出唐納.川普》/ 聯經出版。身為唐納.川普唯一的姪女,臨床心理學博士瑪莉.川普在本書中坦言不諱,完整揭露自己家族的黑暗歷史,解釋她的叔叔為何會成為今天的模樣,又如何間接對全球社會、經濟與健康造成了巨大影響。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EhMsc1kTqrk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內容簡介:
「沒有一位川普的手足能安然無恙擺脫我祖父的反社會人格和我祖母的生理心理疾病,但我的唐納叔叔和我父親佛瑞迪受害最深。要了解唐納的全貌、他的精神病狀和失常行為意義,我們必須讀通家族史。」
「在我祖父的引導、共謀、沉默、對手足漠不關心下,唐納摧毀了我的父親。我不能讓他再摧毀我的國家。」——瑪莉.川普
一部引人入勝、但也令人顫慄的家族傳奇,川普姪女娓娓道來家族往事,描繪混亂又殘酷的成長環境,從心理學角度,揭開川普擁有太多卻永不滿足的個性成因。
身為唐納唯一的姪女,臨床心理學博士瑪莉.川普在本書中坦言不諱,完整揭露自己家族的黑暗歷史,解釋她的叔叔為何會成為今天的模樣,又如何間接對全球社會、經濟與健康造成了巨大影響。
川普家族位於紐約的雄偉大宅,是唐納.川普與兄弟共同的成長環境。從她祖父母獨特的教養方式開始,瑪莉.川普細數此地發生過的災難與創傷,以及長輩偏頗、平輩競爭、晚輩排擠的扭曲氣氛。她也剖析虐待般的父子關係,如何創造出這位狂人領袖的獨斷獨行,形成他無法對人憐憫、不願展現脆弱,更不願承擔任何責任的個性。
過去有許多冒牌專家與八卦記者爆料批判,試圖解釋唐納.川普的致命缺陷,但唯有瑪莉.川普擁有足夠的學養與洞見,加上親身見聞與局內人的視野,讓她得以揭露養成川普性格的實際緣由,深入他的內心世界,寫出這本震撼人心、引發全球矚目的話題鉅作。
◎作者簡介:瑪莉‧川普
美國德納高等心理學研究所(Derner Institute of Advanced Psychological Studies)博士,曾教授創傷、精神病理學和發展心理學課程。目前與女兒定居於紐約。
涂豐恩簡介 在 大人的世界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個週日要到臺史博演講,講題圍繞著關東大地震與之後的東京復興。1923年關東大地震,讓東京面目全非,很多我們今天熟悉的東京,其實是在那之後才出現的。
不過,這個題目還有個重點,就是對於台灣史有點了解的人都不會不認識的後藤新平。話說不久前才跟出版社的朋友談到,臺灣的書市當中,應該要有兩個人的傳記,一個是林獻堂,另一個就是後藤新平。
一般講到後藤新平,大都不脫提提他的「生物學統治」理論(所謂比目魚是比目魚,鯛魚是鯛魚,兩個天生構造不同,統治的手法也應該不同。)但也就僅止於此,他對臺灣之後歷史的影響,我們談的實在太少。
我總覺得,後藤新平不只是日治臺灣史的關鍵,還可以是我們理解近代東亞歷史的一把鑰匙。後藤離開臺灣之後,顯示到了滿洲,後來又回到日本帝國內部,擔任東京市長、內閣高官。關東大地震之後,他出任帝都復興院的總裁,一手擘畫東京的重建。
這樣一個豐富的人物,我們對他的了解卻這麼少,不是很可惜嗎?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台灣的幕僚與班底,後來有許多人都跟他繼續高升,到了帝都復興院的時代依舊扮演他的助力。換句話說,這群人在台灣的經歷,在後來日本帝國的歷史,也扮演了相當程度的影響。
這是這次演講中,除了地震與復興之外,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的主題之一,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參加!
【地震與復興:後藤新平與現代東京的誕生】講座
時間:2017.8.27(日)14:00-16:00
講師:涂豐恩(《大人的日本史》作者、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候選人)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階梯教室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請先網路報名 http://www.nmth.gov.tw/activityreg_50_154.html (8.25截止)。
須知:網路報名者請於講座前20分鐘報到,名額未滿將開放現場報名。
■臺史博即將於8.28(一)~9.4(一)進行年度維修,大家不要白跑囉!
■展名:「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臺日震災」特展
■展期:2017年6月27日~12月3日
■特展簡介:http://www.nmth.gov.tw/exhibition_236_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