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浸會大學校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浸會大學校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浸會大學校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浸會大學校訓產品中有15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混血小孩的媽媽有感 #中秋節必備的蛋黃酥 #來一點不一樣的棗泥紅豆黑糖餡 #蘋果派 #Boskoop品種 #森永牛奶糖與十三香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9/boskoop.html 部落格的照片有多一點! 以下全文轉貼: 這兩...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4集 ☞IG:https://www.instagram....

浸會大學校訓 在 窮瘋流ChuiKaLok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23:14:19

💁🏽‍♀️💁🏽‍♀️💁🏽‍♀️學員真情剖白💁🏽‍♀️💁🏽‍♀️💁🏽‍♀️ 「計算一下我接受體能訓練已持續有5年多了。起初是為了減肥,塑身,等我可以靚靚地穿起貼身運動服。在開始後3個月已見成績,亦可算是目標達到。同時發現自己愛上了體能訓練。原因係它除了幫我減肥控制體重之外,還幫助我練成強壯嘅身體,不...

浸會大學校訓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6 22:50:59

【 周潤發獲浸大頒發榮譽人文學博士 】 _ 現年66歲的「發哥」周潤發,周六(7/8)獲香港浸會大學頒授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表揚他的專業成就,以及對社會的卓越貢獻。這是「發哥」繼1999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2001年獲香港城市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之後,第三次獲專上教育學院頒授榮譽名銜。 _...

  • 浸會大學校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5:30:33
    有 189 人按讚

    #混血小孩的媽媽有感
    #中秋節必備的蛋黃酥
    #來一點不一樣的棗泥紅豆黑糖餡
    #蘋果派
    #Boskoop品種
    #森永牛奶糖與十三香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9/boskoop.html
    部落格的照片有多一點!
    以下全文轉貼:
    這兩周沒有甚麼心思在寫文. 忙著幫兒子準備要搬家的東西. 大致妥當後卻開始睡不著. 因為想到他要離家就很難過...
    還是要做一些他喜歡的或是有季節性的東西....
    說到這個我一定要講我兒子身上發生的糗事. 我爸非常喜歡森永牛奶糖. 所以他小時候總可以拿到阿公的森永牛奶糖吃. 這應該是他小時候很深的記憶. 很久沒回去. 每次回去也待沒很久. 好像就忘記這個森永牛奶糖.
    小孩雖然跟我都說中文. 但真的都只會寫自己的名字了. ( 我一直都不是逼迫小孩學中文的媽媽. 不是因為中文不重要, 而是他們當初來這裡時有很多的壓力及不同的環境要適應. 尤其是女兒,小二的年紀是這裡教加減乘除的年紀. 結果因為要中文轉換成德文換算. 常常"心" " 手" 不一. 兒子. 當時再過半年就得入另一個中學讀書. 如果成績不好. 可能就得讀技職學校. 不是覺得技職學校不好. 但覺得以他的平時表現. 是可以去普通中學的.
    事實是, 他們都考取了實驗數理中學, 這已經很不簡單~ 我已經非常非常滿足. 而且, 我覺得他們的德文造詣也算高. 那也就夠了. 對於中文, 我相信他們等這時候想學時再學還是會有優勢. 例如我那個去年醫學系畢業的中德混血語伴. 她會讀會說也會寫. 不是在中學時被母親強迫學的. 是她有興趣, 大學以後, 回台灣上暑期班, 平常也想練習中文( 從入醫學系到畢業都跟我交換) 這樣學來的.
    我們總是要求別人比較高標準. 很多父母自己覺得可能是家庭環境不好讓他們沒好好學習. 所以賺錢後要給小孩好的環境. 有機會學習...殊不知, 也有可能是, 就算你以前的家庭環境好. 也不一定能學得好. 因為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都不同. 只是你去抱怨父母沒給你學習環境比承認自己能力不足還要容易罷了!

    換著想~ 我自己的德文這幾年來. 就是因為得接觸才有好一點的聽力. 但說, 寫, 實在很不行. 不是因為沒興趣. 而是我的環境及時間沒有支配給這一塊. 語言是拿來使用的. 如果你沒機會用. 當然就會荒廢. 但會不會以後就全忘? 以母語來說. 是不可能的... 我的小孩有兩種母語是不變的. 反倒是有些混血小孩的媽媽到了異國生活. 當地語言也沒很好. 但只跟自己小孩講當地語言. 結果小孩沒有跟媽媽的連結. 那個比較可惜. 所以, 在台灣有很多娶外籍新娘的家庭. 強制規定媽媽要對自己小孩講中文是很不對的. 他們會永遠在這個混血的角色下失衡. 因為生活中, 不是只有你自己一個人. 尤其是台灣. 如果你的母親來自德國, 但你完全不懂德文. 那你跟你的母親就無法有好的連結. 不是很可惜嗎?

    聽, 說, 讀, 寫 .... 聽跟說在前. 以前的人沒有文字就是用聽, 說來溝通. 那個就是情感交流了. 讀, 寫. 是小學才開始的事!

    反正~ 因為老爺幫我訂貨出包. 他不知道怎麼的. 訂了10包13香@@
    真的很傻眼. 我兒子一看以為是森永牛奶糖. 還給我默默拿了一包出來. 可能發現不太對. 看了一下背面的說明才沒有開. 哀~ 希望他會以此為教訓. 開始好好想一下學中文這件事! ( 不過~ 不難想像, 小朋友手上的森永牛奶糖感覺是13香的大小!!! )

    說說這次的蛋黃酥吧! 這次把重心放在桿捲的折數,烤溫及紅豆餡上。 因為這麼簡單的食材要不簡單就是在這些細節上。
    跟國外的可頌麵包一樣,桿捲多並不會層次多!太過密緻的分層相同烤焙時間,並不會有比較好的膨脹度,反而容易因為水氣黏成一片。中式的酥皮點心不是大家都是要千層折數,而是用什麼樣的摺疊讓它有千層的樣貌!
    烤溫這次調高190度慢慢十分鐘後降至180度,再十分鐘後掉頭轉向。烤到這樣的金黃色約再過6分鐘。
    紅豆餡我另加了紅棗十多顆,去籽,在煮軟紅豆後加入去吸收紅豆湯汁,因為紅棗的味道很適合去平衡黑糖的酸味,所以這次的糖我用了1:2黑糖與紅糖。
    炒乾加奶油絕對比較香。

    比例是: 300 g紅豆, 15~20顆小的紅棗( 味道比較濃) 50 g 黑糖,110 g 紅糖. 180 g 奶油.

    因為沒有高粱,我用這裡高濃度泡水果酒的白酒來先浸泡再烤製。效果不錯。
    烤溫是190 度10分鐘. 降到180度. 再10分鐘後掉頭轉向烤. 大約過6分鐘可以烤到這樣的金黃色就出爐.

    身在國外凡是自己動手製作後,對於食材裡相依存的關係及如何讓它變得更好,有很多時間去想。就像自己的人生一樣...盲從已經慢慢消失. 如果你對這個餡有興趣. 強烈建議試試看! 不會太甜膩. 很香!
    我昨天一整天爆卡吃了一個半的蛋黃酥

    關於蘋果派, 我應該是上周做的? 但週二去露天市場買回了村友建議的一個蘋果品種Boskoop..哇! 驚豔! 因為光拿著就想到豐水梨或鳥仔梨的厚皮!

    雖然不很脆. 但是酸度很夠! 也充滿蘋果香! 我買了這麼一堆回家( 參雜另外兩個品種).

    被兩個小孩取笑. 因為他們都認為這裡的蘋果品種太多. 不能看外型很酸就是酸的!
    ㄟ~ 我可是有高人指點的耶! 另外的兩個就是那個比較黃一點的甜一點. 但大致都是有酸味的蘋果.
    這個蘋果的食譜來自這裡: Use Every Bit Of Fruit In This Peel-To-Stem Apple Pie 他把蘋果切片狀. 並且先用糖及肉桂醃製去水. 另外還把蘋果皮及果核( 我沒使用)煮出果膠濃縮之後倒回...

    我用了自己的想法, 煮過後不瀝掉果皮. 把果皮用機器打成泥再回倒. 並且添加了葡萄乾( 我們家的蘋果派習慣) 這樣下去烤...
    會寫我自己的食譜. 因為. 這種方式雖然繁複. 但效果非常好. 是我女兒下午吃完, 晚上消夜, 早上又當怎餐@@ 要求我再做的!

    這個蘋果派溫溫地切會流湯水. 但隔天切斷面會很乾淨! 猜猜12點鐘還是三點鐘方向是隔天切的呢?
    我上上周做了雙倍的米麴種. 沒用完. 也想知道效果( 書上建議一周餵養一次) 我放的是3度冰箱...
    還是有好的結果.

    因為這個食譜我操作已經超出10次. 在發酵及烘焙上的判斷都很熟悉.
    只使用啤酒花米麴種完成的100% 百分百全穀斯佩爾特麥馬斯卡彭乳酪帶蓋吐司 Spelt whole meal Mascarpone toast bread Pullman loaf Dinkelvollkorn Toastbrot only fermented with Hops Koji yeast water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7/100-spelt-whole-meal-mascarpone-toast.html
    下周, 應該我會有比較多時間來研究更多的新食譜... 明天就得出發去蘇黎世兩天. 啊~
    時間飛逝... 但我其實非常感謝有這個疫情. 因為半封城甚至有時封城的這兩年.... 我們一家真的多了很多窩一起在家的時間.
    對了! 這個文: 斯佩爾特與杜蘭小麥完成的Hybrid 啤酒花米麴酵水帶蓋吐司. 第一次接蛋糕單. 簡單蛋糕裝飾修飾 德國小一新生入學必備 Zuckertüte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9/hybrid-zuckertute.html
    的同事. 昨天送了我這盆火鶴. 超級美. 我想~ 他們應該是喜歡我的蛋糕的!

  • 浸會大學校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8 09:36:23
    有 3,499 人按讚

    【 周潤發獲浸大頒發榮譽人文學博士 】

    現年66歲的「發哥」周潤發,周六(7/8)獲香港浸會大學頒授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表揚他的專業成就,以及對社會的卓越貢獻。這是「發哥」繼1999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2001年獲香港城市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之後,第三次獲專上教育學院頒授榮譽名銜。

    從主辦單位提供的現場相片可見,一頭白髮的「發哥」身穿畢挺西裝現身會場,英氣十足,他隨後於台上致謝辭,感謝浸大頒授博士學會。「發哥」早於17歲時已為幫補家計而輟學,對此他笑言講到讀大學,母親最有先見之明。「她很有遠見,60年代帶我飄洋出海到香港(舉家從南丫島搬到九龍區),讀『香港社會大學』,當時我得10歲!」

    回想當時的香港,經濟仍未起飛,大多市民都過着窮困生活,家住舊唐樓,一間屋便住了30多人。「我、家姐、細妹、外婆瞓張碌架床喺廳,亦有啲一家七、八口住一間房,走廊都有三張碌架床,環境好惡劣,對我一個鄉下仔來講,壓迫感好大。」年紀細,無法改變現實,惟有在日常生活中找樂子,「所以我成日去睇五點半公餘場,當時前座(收費)兩毫子、後座四毫子,其實套戲做乜,我只係鍾意歎冷氣。」

    經過長時間薰陶,或多或少影響「發哥」的人生路,去到70年代,他決定報讀邵逸夫爵士開辦的「無綫大學」,即無綫電視與邵氏兄弟合辦的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第三期,當時他不過是個18歲的青年人。入讀藝訓班一年之後畢業,自此「發哥」便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演戲唸對白,「每日不停講,06(早上六時)開始,外景講,返到廠(繼續),連瞓覺都係講對白,九年來都係咁,你問我拍咗乜?真係唔知!」他指出,去到80年代迎來第一個事業巔峰,留在電視台的時間,比在家的機會還要多,「(當時)見到最多嘅唔係我阿媽,係鄭裕玲,日日只係唔見幾個鐘,佢係响電視台陪我最多嘅藝人。」

    演罷《上海灘》(1980)許文強之後獲得超高人氣,1981年他接拍許鞍華執導的《胡越的故事》,1984年再演許導的《傾城之戀》,事業版圖漸漸由電視界轉向電影界。「發哥」說:「80年代新浪潮(導演)回流香港,1984年我入咗『電影工業』呢間大學,而呢班新浪潮導演帶畀我嘅,係以前電視台導演畀唔到我,對白亦唔使講咁多,好好彩!1986年拍咗吳宇森導演嘅《英雄本色》,打後10年都响『槍林彈雨』下過,我可以講,(當時)我開槍用嘅子彈,多過當年『一哥』(警務處處長)。」

    及至1994年,「發哥」與電影公司的合約結束,他去了美國進修,1996年接拍第一套西片《血仍未冷》(The Replacement Killers/1998年上映),之後再拍《再戰邊緣》(The Corruptor/1999)和《安娜與國王》(Anna and the King/1999),惟發展未算順理。「好彩到99年,李安導演保薦我去咗北京大學,拍咗《卧虎藏龍》,一拍就拍到而家。」他總結這些年來在影圈打滾經歷的轉變,由講廣東話,到荷李活講ABC,再到中國大陸講Ji Qi Xi,適應能力如此強,是現實使然,「其實係迫出嚟,嗰陣時要搵食,响片場百幾,甚至幾百人等住你,冇得做唔到。當然,香港人畀咗好多鼓勵、包容、愛錫!仲有好多謝香港呢個地方,賦予我智慧同愛我,要多謝香港呢個地方,香港人,多謝各位!」

    頒授典禮結束後,「發哥」隨即出席閉門分享環節,有大約200名浸大學生出席,惟院校方沒有安排傳媒採訪。

    *圖片由香港浸會大學提供

    **原文以特約記者身份刊於《眾新聞》 眾新聞
    https://bit.ly/3yDbpuY

    緊貼「游大東影視筆記」最新資訊:
    ▇ facebook專頁: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 instagram: instagram.com/yautaitung
    ▇ MeWe專頁: mewe.com/p/yautaitung
    ▇ Telegram:https://t.me/yautaitung
    ▇ Medium:https://yautaitung.medium.com

    (08082021)

    #游大東影視筆記 #游大東 #周潤發 #香港浸會大學 #HKBU #榮譽博士 #香港 #鄭裕玲 #眾新聞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香港浸會大學

  • 浸會大學校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4 13:18:57
    有 81 人按讚

    黎緊8月23-25將會同puma
    搞一個中學生既訓練營,希望無左學界比賽都打翻個3人賽,有興趣可報名選拔呀😊
    可看ig profile連結到報名表格登記
    報名表格: https://hk.puma.com/explore/hoopscamp21
    @PUMAHK
    #PUMAhoopsHK

    PUMA HOOPS CAMP 詳情

    日期 : 8月23-25日(3日2夜)
    教練團隊:Coach Fui 及專業團隊
    訓練內容:核心力量個人技巧訓練
    7-9 技巧課 / 11-1 體能訓練 / 3-6技巧/ 8月25日 3x3比賽
    訓練營地: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烏溪沙青年新村
    訓練場地: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體育館
    參加年齡:18歲或以下中學生
    參加人數:30人
    費用:$1600 包括訓練、住宿、早午及晚餐
    裝備:PUMA HOOPS PACK (籃球服一套及籃球鞋一雙)
    截止報名日期: 7月31日(星期六)

    選拔詳情

    日期:8月4日(星期三)
    時間:下午3:30 - 5:30
    地點: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體育館 (王廖惠文大樓2樓)
     
    選拔時間組別,將於報名後再以電郵方式通知。

  • 浸會大學校訓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9-21 21:45:13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4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解說 #影評 #諾蘭 #解析
    ─────
    上一集我們以一種不嚴密但直觀的思考方式大致走完了本系列的第一個論證:「時間」可能並不存在──或者至少可以確定,時間是個「怪怪的」,很不尋常的物理量。它和長度、重量等其他物理量是截然不同的東西。然而問題來了:這和「因果律」或《天能》又有什麼關係呢?

    有的。讓我們再次回到《天能》主角的受訓時刻──面對主角的質疑(「**因果律**該怎麼說呢?原因不是應該先於結果嗎?」),女科學家並未正面回答,反而莫名其妙地強調了兩件事。一是,「別試著理解它。去感受它」;二是回應主角,「自由意志還是很重要的」。

    何謂「自由意志還是很重要的」?這是最初當主角尚未掌握將逆轉子彈由桌上「吸回」手中的技巧時,女科學家的指點──「你心中要想像自己正意圖將子彈放下」。而類似心法則重複出現於主角練習射擊時──對的,逆行物質的正確用法是,你同樣必須「想像將子彈射出」;而當你如此想像,亦即試圖**實現個人射出子彈的自由意志**時,子彈便會由牆上硬生生地「時間逆行」回到原本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的手槍彈匣中。

    換言之,作者諾蘭是毫無保留地高舉了自由意志的重要性。這是大白話了。而女科學家的文不對題也同時洩漏了《天能》的斧鑿痕跡──沒錯,這對話不太自然,是以雖然情節上那是一場「教學」,但實際上,我們也可將之理解為作者自己的個人看法。否則你怎麼老答得有些牛頭不對馬嘴呢?

    但讓我們暫時忘卻這些對話的生硬(且認定確實就是諾蘭的斧鑿與失誤吧),回到關於時間與因果律的討論。如前所述,於上一講中,我們論證了**時間並不存在**。伊格言說,事實上,關於此一命題,我們還有個旁證──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其實也早就證實,時間是相對的。換言之,時間是「有觀點」的;先後次序也並非絕對。對你而言,A事實先於B事實發生,但對另一個人而言,A與B的先後次序卻可能並無意義(而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資訊的傳播需要時間,並非瞬間完成,而且無法快過光速這件事)。

    在此讓我們稍作整理:首先,時間並非絕對──至少不是傳統的線性時間觀所預設的那樣,有個固定的、不可更易的先後次序。時間甚至可能並不存在,而自始至終只是人類意識中的想像。當時間變得如此曖昧難定,因果律也就變得無比可疑;因為你總該先有個固定的次序(先有因而後有果),才好判定因果關係吧?

    這正是諾蘭之所以藉主角之口「摧毀因果律」的原因。記得電影結尾Neil對主角的真情告白嗎?永別之前,Neil將演算器的一部分交給主角(且後續即將逆行回到戰場坑道中迎接死亡)時,告訴他,「這是我們美麗友情的結束。我們的友情,對我來說是很久以前的過去;但對你來說,卻是很久以後的未來」──毫無疑問,這正是時間逆行所導致的「因果律的崩毀」。事實上,根據邏輯學家朱迪亞・珀爾(Judea Pearl)著作《因果革命:人工智慧的大未來》(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書中闡述,人類對因果關係的判定,來自於「人類意識的主觀預設」與「人類對客觀事實的實質體驗」二項因素的彼此互動、彼此修正。這並不代表因果關係是不理性的,而是指,因果關係顯然無法脫離人的主觀預設;它必然帶有主觀色彩。換言之,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客觀的因果。但這是另一大題了,有機會我們會另做一組影片來討論 ( ←老高上身 )......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 浸會大學校訓 在 Arm Channel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17 19:00:02

    對於好多Freshman黎講,New U Life可能有好多誘惑,包括你嘅組爸組媽? 大家真係要睇真D...

    不過買電腦就唔同,揀部多功能,又抵嘅Notebook 就要趁早喇!

    由即日起至10月31日,指定大專院校*學生、 職員及舊生購買 Microsoft電腦產品折扣高達 28%,Surface Pro 7 低至 HK$6,999,
    仲有高達HK$1200 Cash Dollars 回贈及超過 HK$7,000 豐富禮品及3大 New “U” Life 增值支援 !

    立即訂購 : https://aka.ms/u2020

    *優惠只適用於香港恒生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職業訓練局

  • 浸會大學校訓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5-29 21:15:27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隔離 #卡謬
    ─────
    瘟疫來襲,你被隔離了嗎?或者很宅又沒朋友(?)的你,其實已經「自我隔離」很久了呢?
    你知道即使沒有瘟疫,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阿宅,其實也等於長期自我隔離嗎?
    你知道世界文學史上眾多名著都是以「孤獨」為核心的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這是伊格言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你聽過英國間諜小說家勒卡雷(John le Carré)嗎?事實上,「間諜」很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孤獨,最「隔離」的職業之一。
    我們今天要讀的倒不是勒卡雷的小說,而是他的自傳《此生如鴿》(The Pigeon Tunnel:Stories from My Life)。
    沒錯,勒卡雷自己就曾在冷戰時期的德國柏林當過間諜。
    當間諜都在幹嘛?每天都跟007電影一樣飛簷走壁、殺來殺去嗎?當然不是;這是完全錯誤的印象。伊格言這樣寫:

    勒卡雷當然是位大師,你不會懷疑這件事──如果你看得下他的小說的話。這其實是種恭維,因為正是他的博學、精密、旁徵博引、拒絕簡化,遂令我們得以一窺一個隱遁於煙硝之外的,間諜的真實世界。是的,你以為間諜成天都在殺人或被殺嗎?當然不。幹嘛殺人呢?殺人多麻煩,屍體難以收拾,要是在他國領土殺人,還得去「按捺」別人的治安機關和情報組織;稍一不慎,還可能引爆外交危機或戰爭。對,非不得已,間諜當然不殺人──他們的大宗日常工作,也就是在蒐集情報、傳遞情報而已。

    有道理吧?說穿了,驚險、血腥能免則免;我們對情報工作的誤解,其實來多數自於電影的誇大戲劇化效果。
    真正的「間諜日常」,其實非常寂寞,近乎自我隔離,因為那幾乎都是一個人的資訊蒐集作業──
    沒錯,當然是「近乎一個人」,難不成你還能酒後對好友吐露心事說你正在當間諜,蒐集情報很辛苦嗎?

    所以間諜當然是孤獨的──情報員的快樂,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勒卡雷的回憶錄《此生如鴿》英文題名原為「鴿子隧道」(The Pigeon Tunnel)──鴿子隧道是什麼?
    那是蒙地卡羅賭場的娛樂設施。還是個青少年的勒卡雷有一次被他不成材的父親帶去賭場開眼界;那裡養了一群鴿子,配置了隧道。
    鴿子們依序由隧道飛出,此生唯一目的是讓賭累了想活動筋骨的紳士們舉槍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權充娛樂。伊格言如此述寫:

    你覺得鴿子很可憐是嗎?是的,勒卡雷說,許多他尚未定名的小說檔案,在電腦裡都先叫做「鴿子隧道」。為什麼呢?讀者們可以自己想想看:若有一日,大自然或上帝心血來潮,突然決定以病毒對人類進行不定向飛靶射擊,你覺得人類像什麼?

    這是作家勒卡雷的悲觀;也幾乎是所有他小說的共同主題──愛國的疲憊,間諜的虛無。
    為國熱血奉獻的情報員,在過了大半輩子提心吊膽的生活之後,也總會有那麼一瞬間,懷疑起這一切是否值得吧?

    問題是,人真能有選擇嗎?或者其實我們的一生,總像那些依序飛出隧道的鴿子一樣,徒勞且別無選擇呢?
    講到這,伊格言說,我們也該來讀讀法國作家卡謬的名作《異鄉人》了。
    對,此刻我們可能更容易聯想到他的另一本書《瘟疫》;但提到孤獨與隔離,最令人難以忘卻的卻是《異鄉人》。
    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殺人犯莫梭的故事。
    對,莫梭沒什麼朋友,無疑是個孤獨的人;但我們要問的是,在日常中,你難道沒有「不太清楚為什麼」而做了一件錯事的經驗嗎?
    比如,被老闆訓話時,突然覺得自己站在這裡聽訓似乎有點可笑;於是你福至心靈,笑了那麼一下──其實並沒有強烈對上司不敬的意思,但你卻因此被開除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