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海韻理線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海韻理線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海韻理線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海韻理線梳產品中有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只說「能有機會寫下這篇專訪的我,覺得非常開心」是有些不負責任。完稿之後,來往調整最多的是引句裡的用詞,什麼會讓一個人面臨危險,什麼會讓一個人身邊的人面臨危險;之間,又確實摻著「希望更多人看見」的心情。 ⠀ ⠀ 我常常覺得需要透過嚴格才能實踐的溫柔是不幸的,但終於有一天我需要選擇接受我們偶爾要被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1的網紅UrbanCat二本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7年榮獲第28屆金曲獎GMA 最佳客語歌手獎 最佳客語專輯獎 金曲獎兩項大獎肯定。 ”這是一張 城市人聽的鄉村魅力, 鄉村人聽的城市浪潮。" 對貓來說,白天就是黑夜,晚上不睡覺的貓,經常在不打烊的咖啡廳做果醬。 二本貓UrbanCat第一張母語創作專輯【光亮徬徨的閃耀年紀The Go...

海韻理線梳 在 Sharis.C Beauty shop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1-12 08:34:33

近日天氣寒冷,介紹一下帶有暖調的香水-上海姑娘,古典貴氣的白花香氣帶點奶香粉粉的化妝品香感覺,散出細膩木質香,溫柔細暖,復古而清新,溢出繁花交叠的層次感,就像穿越古代到現代! 很適合知性而溫柔的妳🥰 🌹Oriental Perfume Series東方香調系列🌹 💃🏼SHANGHAI LADY上海姑...

海韻理線梳 在 Sharis.C 崔楚琳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12 08:49:35

近日天氣寒冷,介紹一下帶有暖調的香水-上海姑娘,古典貴氣的白花香氣帶點奶香粉粉的化妝品香感覺,散出細膩木質香,溫柔細暖,復古而清新,溢出繁花交叠的層次感,就像穿越古代到現代! 很適合知性而溫柔的妳🥰 🌹Oriental Perfume Series東方香調系列🌹 💃🏼SHANGHAI LADY上海姑...

海韻理線梳 在 Sharis.C Beauty shop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1-12 08:34:33

近日天氣寒冷,介紹一下帶有暖調的香水-上海姑娘,古典貴氣的白花香氣帶點奶香粉粉的化妝品香感覺,散出細膩木質香,溫柔細暖,復古而清新,溢出繁花交叠的層次感,就像穿越古代到現代! 很適合知性而溫柔的妳🥰 🌹Oriental Perfume Series東方香調系列🌹 💃🏼SHANGHAI LADY上海姑...

  • 海韻理線梳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3 19:19:25
    有 238 人按讚

    如果只說「能有機會寫下這篇專訪的我,覺得非常開心」是有些不負責任。完稿之後,來往調整最多的是引句裡的用詞,什麼會讓一個人面臨危險,什麼會讓一個人身邊的人面臨危險;之間,又確實摻著「希望更多人看見」的心情。


    我常常覺得需要透過嚴格才能實踐的溫柔是不幸的,但終於有一天我需要選擇接受我們偶爾要被這種嚴格所保護。世界容易用言語判決使用者的心意,忽略言語和立場之間還隔著動機。明眼人或許看出這篇專訪每一個小標都脫胎自一首詩,而詩是我和阿報說話之後第一個感覺。


    為什麼是詩?上好稿之後丟網頁連結給他,結果在訊息匣中點擊連結的時候跳出視窗:「网页存在安全风险,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 已停止访问」。意思是,這個世界將有許多人看不見這篇訪問吧?有些事情可以改成暗號,有些事情一旦改成暗號就再也不是原來的事情。什麼事情是前者,什麼事情絕對不能改變,我知道詩就是思索這件事情的事情,然而詩往往不能消滅問題。詩只能給我們面對問題的姿態。


    阿報給了我一種姿態。能有機會記錄這種姿態的我,覺得非常開心。


    ⋯⋯
    ⋯⋯


    ——— 这里是原来的『湾湾独立音乐速报』,现在的 @小岛音乐速报,主要发布台湾原创音乐、独立音乐新歌、MV、演出等等相关资讯,如果你也喜欢台湾音乐,欢迎关注我(愛心)


    點進小島音樂速報微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置頂文中這段自介。


    這介紹不到一百字,明眼人卻能看出端倪。2020 年 11 月 21 日,當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隨主席李安步上星光大道揭序,這是中國全面撤出金馬的第二年,這邊觀眾習慣入圍名單裡不見中國作品的同時,那邊觀眾大概也習慣了轉播這檔事檯面上是看不見了。那晚,灣灣獨立音樂速報同步圖文轉播得獎動態,幾則發文都被新浪下架。速報頁面隨後出現一則新貼文,大意是對待一個頒獎禮,封殺到這般地步,真的至於嗎?


    那則新貼文當晚即在微博遭到圍攻,相關博主及眾多網民紛紛開始舉報,認為他的微博名稱夾帶私貨;數天後,他甚至收到了新浪站台要求改名否則對帳號進行官方處理的私訊。


    消息一出,三年來受灣灣獨立速報的資訊餵養、三十多萬追蹤者中,不少人挺身而出。有人是承著自己在這裡認識數不清台灣好音樂的情,有人是見得區區頒獎轉播被動刀的不平。這抗議竟真傳到新浪某位高管耳中,高管點了頭,不對這個匯集無數樂迷的站台下手。


    然而一週後,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名字依舊被改成亂碼。


    介紹寫「原來的」,是因這回終究不敵壓力,「灣灣獨立音樂速報」這個自 2017 年開站時就使用的名字,改姓成了小島。而之所以短短八十字裡「獨立音樂」、「原創音樂」並用,起因仍是「台灣」後面不能接「獨立」的潛規:


    「你要跟他們解釋斷句是 台灣 獨立音樂,要找你碴的還是找,後來很多媒體省麻煩,就用了原創音樂這個詞。」原創音樂,使用時概念幾乎等於獨立音樂,為避文字獄而衍的新名目,到頭來簡介卻還得反過頭把這詞給列上才完整。


    眼前螢幕裡的男子,唸「誰」的時候聽起來是「ㄕㄨㄟˊ」,說「年」的時候聽起來是「連」。他是原來的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現在的小島音樂速報始終唯一的經營者,更常把自己稱作編輯。熟的人都叫他阿報。



    ▍天線給了我天線的耳朵


    2021 年 4 月,阿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聽見對岸」發表了〈台灣「獨立音樂」簡史〉。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獨立音樂四個字要加引號了。


    該文從台灣的熱門音樂時期開始,順著解嚴後地下音樂萌芽、再轉化為如今獨立音樂概念的過程,約三十多年的歷史進行爬梳。文章一發,台灣社群上轉發者眾,除了史料本身激起的興趣,多少還有「這主題的文章出自中國人手筆」的詫異。


    這不是阿報第一篇掀起討論的寫作。2019 年,他在〈年終總結之現場篇〉一文中,統計該年度有多少台灣樂團到中國演出,得出「台團批量上大陸」的結論,數據被報導者〈那些席捲亞洲的台式浪子與浪漫──獨立樂團唱出厭世代的微抵抗〉一文採酌;2020 年 6 月,緊跟當年台灣文化部補助名單公佈,阿報另一篇文〈在台團熱潮背後,了解下台灣的音樂補助是怎麼一回事〉,則向中國聽眾說明台灣音樂圈習以為常的制度,「音樂補助是大陸沒有的嘛,對於大陸很多網友來說,政府居然發錢給樂團做音樂,他們想都不敢想。」


    不過,每篇長文末,總會導回小島音樂速報微博,「那裡比較熱鬧」。原有正職工作的阿報,寫長文是一年只幾次的事情,「聽見對岸」被他稱為年更號,比起小島音樂速報多時一天近十則台灣音樂情報的頻率,寫這樣有學究精神的論述,不是阿報最想做的事。


    1992 年,他在福建出生。因為當地方言與台語高度相似,少年時期的阿報完全聽得懂電視上五月天唱的台語歌是什麼意思。阿報口音裡那份熟悉咬字,也原來是連上了我們對台灣國語的印象。


    為什麼福建電視上有五月天?原因之一,是那個台灣音樂仍在中國舉足輕重的年代。阿報回憶 2006 到 2010 年間,身邊的人聽的是五月天、F.I.R. ,唱片行裡賣的是陳綺貞。


    另一個原因乍聽有點玄,想想卻有道理:「就,我們家的電視天線,那時候收得到台灣電視的訊號。我可以看中視看台視看華視,我記得這三個電視台最主要⋯⋯」不對、先等一下,這合理嗎?


    「不是,我們離金門很近你知道嗎?那個電視信號到福建都清楚,大概就和廣東那邊常看到香港的電視是一樣的。」


    青春期的阿報和家人搶遙控器,想看的是台灣樂團上節目打歌、廣告間的新曲 MV。為什麼想看?他說新世紀之初五月天《搖滾本事》演唱會,是自己第一次在螢幕上看見樂手操著樂器,有鼓、有吉他的舞台。


    因為帥吧,阿報說。就像許多少年少女。


    他要到二十多歲時,才發現台灣所謂「聽團仔」不少已把五月天劃到商業樂團的那一邊,這一點和阿報身邊的中國樂迷不同。包含阿報自己,至今都還對五團抱著當年獨立音樂啟蒙的好感。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沒有社群、自媒體,阿報心中的台灣音樂地圖描製除了電視,靠的是蝦米音樂和豆瓣兩大平台的音樂導介。


    「以前只知道五月天陳綺貞這種大名字,什麼絲襪小姐,什麼女孩與機器人、法蘭黛、先知瑪莉,都是因為蝦米音樂的推薦機制做得很好,我才知道的。」


    今年辭去工作回到福建的阿報,電視台不再收到台灣訊號。養成他品味的蝦米音樂,也在今年二月終止營運了。


    其實,誰還看電視呢?中國的唱片行一樣在倒,台灣音樂的影響力也在中國漸弱。少年阿報上了大學,那時躺在宿舍床上聽癡了的透明雜誌、甜梅號、回聲樂團,至今還是他的最愛,彷彿有什麼停在那裡。



    ▍你看團時很近


    從速報發文消息之速、簡史鑽研之執著,很難想像阿報本人只來過台灣兩次。2018 年,回聲樂團休團後睽違兩年重聚《巴士底之日十週年》演出,26 歲的阿報心想,是時候了。


    18 歲的阿報,大學上的是物理系,一入學就加入吉他社。「這邊的吉他社,相當於台灣的熱音社,是玩樂團、搖滾那種的。」社團裡都是音樂同好,只不過大家聽的多是中國搖滾,痛仰樂隊、萬能青年旅店,聽台灣樂團的有但不是很多。阿報只能靠著網路來尋找台樂同夥。


    「一開始都是打關鍵字,比如你在微博搜個安溥,搜到很多博文,那基本上提到的人都是喜歡安溥的,你就循著這些內容認識一些網友這樣。」


    有了點和線,總會想到面。微博上,阿報找得到日本音樂速報,找得到英國音樂速報,就是沒有台灣。


    然而,他並沒有立刻著手一個以台灣音樂為主題的自媒體。他最早創的是一個發表「洋蔥新聞」的站台。


    洋蔥新聞語出美國一家生產諷刺新聞的媒體「The Onion」,後來詞彙延伸用於描述基於嘲弄目的所生產的新聞,多少包含造假和誇張的成份。阿報以音樂為題,寫了幾篇洋蔥,覺得沒意思。


    「很多所謂音樂媒體,也就跟內容農場一樣,它可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我想說沒有一個比較正規的音樂媒體來說一些事情,就覺得可以往這方面努力一下。原來那個號比較搞笑,寫了幾篇之後就放掉了。」


    2017 年 10 月,阿報滿志躊躇,下定了決心。站台名字,他早在註冊前就擬好:台灣獨立音樂速報。他沒想到申請第一關就被系統自動拒絕,原因是「台灣獨立」不能使用。


    「靠,我完全沒想到這件事吔!那時我很急,想說哇靠那怎麼辦,我要改什麼名字,一下子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就想那把『台灣』改成『灣灣』好了,結果就這樣註冊下來。」


    誰能逆料灣灣獨立這名字也只撐了三年。


    隔年,他循自由行買好了機票,回聲演唱會的票約在台灣面交。第一次到台灣,一切新鮮,和合購門票的台灣歌迷一起排隊時,連坐下也讓阿報震驚。


    「我們在這邊排隊都是站著的,因為我們覺得說地板可能比較不乾淨。那個台灣樂迷就拉我說你要不要坐著、要坐著嗎?我還猶豫了。」


    還有許多。比方他和那人聊起自己當年在上海看了四十幾場演出,那人竟回「所以,上海那邊是只有台灣樂團可以看嗎?」比方他提起法蘭黛,那人竟回:「沒聽過欸,誰啊?」


    訪問時我向阿報嚴正澄清,上述行徑可能屬於該名歌迷的個人問題,從中倒仍延伸探討不少觀察:阿報直言,相對於他身邊的中國樂迷對台灣樂團的認識,台灣樂迷對中國獨立音樂的了解在他看來確實遜之;此外,台灣聽眾的分眾程度也更高:


    「我問他頑童是不是在這裡很紅,他說對,但那是聽說唱的人在聽的,他們是聽團仔,不怎麼聽頑童。但對我來說不是這樣,我聽台灣音樂不管你說唱還是搖滾還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台灣音樂我都聽。反而在台灣,你們好像有分聽團仔是聽團仔,然後說唱仔是說唱仔?」


    我沒告訴阿報,這群人在台灣更常被叫做嘻哈仔。


    幸好這趟台灣之旅的經驗不只有距離。走進 Legacy,阿報在台前熾熱,意外發現台灣歌迷比中國聽團仔冷靜太多,「特別像北京這類的搖滾重地,或者迷笛這樣的音樂節,在大陸聽現場大家是狂叫狂撞的,歌與歌之間會問樂手等等晚餐要吃啥,」在中國,衝撞喚作「POGO」,音樂節若辦在一片草地,演出結束後大家會站在一片泥地上,「我覺得台下大家好安靜啊,我在大陸是最冷靜的,在這裡變成最熱情的。」


    「然後柏蒼在台上問說『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人從新竹來?有沒有從桃園來的啊?』我就看說怎麼沒人舉手啊?在大陸假如台上喊到哪個地名,肯定就很多人舉手比大聲的。忽然心血一來,柏蒼問完一輪我就超大聲喊:我是從上海來的!!!」


    他說,柏蒼嚇到了。那瞬間的阿報和身邊的人多不一樣,卻又多麼近。



    ▍為了避免開始


    對聽團仔而言最幸福的事,或許就是待在音樂的世界裡。然而,現實是世界上永遠有音樂之外的事。


    隨著社群趨勢,音樂人及其團隊也發展自媒體,將聲量與話語權從傳統媒體握回手心。對經營速報的阿報而言這一則以喜,他可以藉由翻牆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追蹤音樂人,即時獲得新訊。阿報樂於在社群上追蹤台灣的樂評、音樂媒體,同時也信奉人肉推薦勝過音樂播放平台演算法。樂評在媒體的撰述、音樂人在社群上的互粉互推,對還有正職時一天頂多花一到兩小時整理速報題材的阿報而言,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一則以憂,是中國對社群的管制再加上兩岸箭弦的繃緊,讓音樂圈裡的人常常彷彿是即將射出的箭。


    「以前沒有社群,很多事情是大家都不知道。那現在,大陸樂迷如果平常不會翻牆的話,可能並不會特別清楚台灣樂團在一些政治或者社會議題上的表態,結果就造成一些認知分裂的情況。例如前幾年,脆弱少女組在社群上發佈了台獨相關言論,消息鬧大之後很多大陸歌迷就哇啊脫粉啊,因為他們原本聽這個團的音樂,感覺就是清新啊可愛啊,不會想到政治立場是對立的。反而是和我一樣常翻牆的人,很多事情早就知道了,反應沒這麼激烈。」


    敏感的也不只對方。2019 年,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身杜鵑花音樂節,上台獻唱音樂節主題曲,身後是傷心欲絕的官靖剛和美秀集團的劉修齊拿著吉他伴奏。阿報當天把影片上傳速報,後來卻看到劉修齊在 Facebook 上表示阿報只因他個人參與活動就把樂團的名字和柯文哲放在一起,會給人不好的聯想。


    「我那個時候真的完全不懂台灣的政治你知道嗎?我想你一個市長出來講話,你樂手彈琴,這個有什麼啊?我完全無法理解。後來才知道台灣人對這個很敏感。」社群催化動輒炎上,但真正刺激神經警醒的仍是政治。兩岸情勢一動一靜,小島音樂速報信箱裡的檢舉信頻率可以說是地震儀了。早前因新疆棉事件,一系列藝人紛紛與品牌解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網民統計解約與沒解約的藝人名單,留言催促藝人解約,阿報發文表示希望藝人不需要被逼迫表態立場,隨即遭舉報禁言三十天;平素裡,發佈拍謝少年、盧廣仲新歌訊,總有人傳訊「台獨藝人的歌不要發了」,數量多寡而已。


    網路外的世界,阿報也並不快樂。音樂推廣工作,在中國環境裡越趨艱難。


    「在大陸做文化產業,在沒有創作自由的基礎上做這件事,經常遇到難以想像的荒唐事。我舉一個台團的例子,有台灣樂團歌詞裡面會寫抽菸,這很單純嘛,它甚至跟政治立場沒有關係,它就是講抽菸啊,但你這首歌在大陸有些城市就是不能演出,因為你報批的時候有關部門的人會覺得對青少年不好。我覺得哇這很莫名其妙吔?為什麼歌曲能在平台聽,演出卻不能演?類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太多了,一次又一次削弱你的成就感。然後你就不想幹了真的。」


    去年秋天,阿報終於遞辭職信。在上海聽了無數演出、度過一整段音樂職涯的他,又回到了福建,他最一開始聽見台灣音樂的地方。


    現在的他接案糊口,經營小島音樂速報的時間多了那麼一點點。上一份工作留給他的,是他身上的媒體素養與判斷眼光。他懂得某些行規,例如在中國封殺也分等級,「像盧廣仲,他是歌曲可以聽,但演出不能來,這是半封殺;那像滅火器,他是歌不能聽、演出也不能來,那它是全封殺;何韻詩,她歌曲不能聽、演出不能來,人的名字也不能出現,這是徹底封殺,又是分好幾個檔次你知道嗎?」


    近來小島音樂速報的發文稍稍增多,幕後的阿報眉頭皺得也沒少。有些音樂人有流量,有些剛起步,發佈情報時會不自覺大小眼嗎?點閱一定會高的音樂人醜聞八卦,要發嗎?會不會因為每每發政治敏感情報就被罵,而下意識自我審查?這一切,阿報說他不知道,說不定他已經被改變了。至今抵抗著壓力的,是每每他遇難時現身的同等善意,那是對台灣音樂一樣有愛的人們。


    他也還有愛。「有時候你聽到一首歌,覺得幹這真的太屌了,我一定要讓全世界聽到,結果發出去沒幾個人理你,這個沒辦法,沒辦法。你只能承認說,同一首歌真的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只是不管怎樣,你當時肯定會心情不好,肯定會低潮,這麼好的音樂怎麼會沒人給你反饋呢?」


    那怎麼辦?「沒辦法,就今天過了再想第二天的事情啊,就這樣。」



    ▍因為我錯過命運


    此刻,小島音樂速報微博有近 39 萬人追蹤。變現的可能,阿報是想過,但沒多久就放下了。


    「本身我就是一個搬運,我只是通過翻牆,把台灣的資訊轉移到大陸而已。我覺得這個稱不上是什麼多高明的技術,我只是做這樣一件事,讓更多人獲得資訊更方便而已。」


    他自己成為了收到台灣訊號的那副天線。


    天線的幸福是什麼呢?〈台灣「獨立音樂」簡史〉完成半年,阿報依然滿意,準備功課時他讀到「台客」一詞原來在台灣語境中經歷流變,從二十年前帶有土氣、流裡流氣的負面意涵,到如今大多偏向正面、支持台灣本土意識的形象,這是他原本不知道的。而因為他寫下,許多中國聽眾才知道。


    訪問時,他說還有幾個詞他不懂,例如 8+9 和 1450。「你寫中文我還查得到,你寫數字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意思啊!」我向他說明,他哦了好幾聲,說他懂了。他明白的表情,讓這場訪問其中的幾分鐘,也成為了他因愛而獲得的東西之一。


    那篇簡史,其實是在他被禁言三十天的期間寫的。


    他還有很多想寫的,比方台灣說唱的發展,台灣電子搖滾的發展,但辭職以來也還沒有時間完成。他也依舊想念台灣——第二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來台灣時,他除了參加簡單生活節,還看了好幾部電影。「我除了是音樂迷,還是電影迷。很多電影大陸看不到啊。」原來轉播金馬獎也是為了愛。今年,疫情成了另一道看不見的牆,和金門很近的福建忽然又顯得很遠。


    我問,現在的台灣音樂,和當年他隔海聽見的台灣音樂有什麼不同呢?他穿過鏡頭看著我,說下面這段一定要寫:


    「就,現在疫情下到我們這邊演出必須要先隔離,然後你回台灣也要隔離,不像從前那麼方便,導致很多音樂人必須做選擇,要嘛長期待在大陸,要嘛長期待在台灣。」他說,「從前是有些流行歌手會常駐大陸發展,現在有少量獨立樂團也走上這樣的路,在這邊一待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兩年的時間,把幾乎所有的事業都放在大陸。那就會導致一種現象啦,說真的:台灣是一個創作自由的環境,就像 Leo王在金曲獎說的,他想唱什麼唱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但有的樂團只單純依賴大陸市場,就不得不順從大陸這邊的規矩。比如剛剛講的抽菸,你寫一首抽菸的歌不能在大陸唱,以後你就不會寫抽菸的歌了⋯⋯」


    「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很可惜。在台灣的話你可能會寫一些別的,但你在大陸你只會寫這些歌,你就變得跟⋯⋯其實跟一般的大陸樂團沒什麼兩樣說真的。除了你身份證拿的是台胞證之外,你跟其他大陸樂團又有什麼區別了?我覺得台灣人你要分析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你之前能寫那些歌⋯⋯我不反對正常的文化交流,但是音樂人自己的路要怎麽走,還是要好好思考。」


    不為自己可惜的,阿報為這些可惜了。因為那是他追逐著很久的地方。長大是發現原來自己想去的地方也有人想離開,這時到嘴邊的話倒只有淡淡一句「可惜了」。


    或許不該說他是天線,天線是不懂追逐的。那年甜梅號到上海交通大學演出,阿報穿越幾十公里,從上海這頭追到那頭,只為了聽一場學生辦的音樂節裡在校園禮堂的演出,「我不是那個學校的人,沒有座位可以坐,只能站在很邊角的地方聽。那個場景想起來滿寒酸的,但還是很感動。那個時候音樂響起來,一切進入那個氛圍⋯⋯」


    那是他唯一一次聽到甜梅號現場,因為後來甜梅號解散了。


    他懂得錯過的滋味,直到今天仍努力不讓更多人錯過。






    在福建,他聽五月天和陳綺貞長大 ——
    專訪台灣獨立音樂微博「小島音樂速報」
    facebook.com/biosmonthly/posts/4910417448988329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插畫_ Penn⠀IG@yanjin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文中標題皆改自顧城詩作: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遠和近〉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避免〉

    一切仍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錯過〉

  • 海韻理線梳 在 goodfori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3 12:43:10
    有 5 人按讚

    來自原宿的話題理髮店舖MR.BROTHERS CUT CLUB由主理西森友彌領軍創立於2015年,鍾愛美國西海岸、改裝老車及復古文化的一群壞男人依循傳統日式職人精神,積極與各地業者切磋心得並不斷精進受到矚目,日前SUPER HARD GEL改良式極黏髮膠再到貨,由被稱為「力怎頭日本第一人」的青之別珍理髮店親自監製,不論自使用手感、外觀甚至香味都顛覆以往的跨時代配方,奧秘黏性連青之別珍理髮店主理人垣野內大師都驚呼:太神奇了!商品注入濃縮高黏效能,延續品牌經典清新古龍香韻,滑順手感可輕鬆塗抹開,均勻推散於全髮,有別於傳統髮膠,不僅可壓制亞洲人稍微自然捲特殊髮質,更可打理出具流線感及豐厚髮型,適量使用亦可展現柔順感造型,可搭配髮油商品以梳具整理,包裝搭載浮雕處理,配置BROSH品牌貓頭鷹及青之別珍理髮店經典Barber Boy元素,象徵兄弟情宜的玩味設計為生活空間再添獨特氛圍,訂價$980元(7.05OZ) ,全程日本製造,追求優越定型力的朋友請至The Goodforit Barberclub(新光三越A11、漢神巨蛋)購買。(台灣總代理goodforit)

    goodforit官網APP-https://bit.ly/3eHwg6U
    goodforit官方奇摩-https://bit.ly/2UbZLEC
    goodforit蝦皮商城-https://bit.ly/32uFA9u

  • 海韻理線梳 在 貝殼放大 Backer-Found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6 11:01:54
    有 3,154 人按讚

    【來自貝殼放大執行長 #林大涵 的一封信】
     
    我的朋友們,和曾經參與過群眾集資的你,
    請借我三分鐘分享這幾年來我們碰到的挑戰,
    以及一件重要的事情。
     
    --
     
    #你相信群眾集資嗎
     
    「寫寫文案就能割大批韭菜,佩服佩服。」
    「噢,眾籌(集資)就是在圈錢,沒什麼道德可言。」
    「做眾籌還能被選進名單裡?你不簡單哪。」
    「這行業遲早會被整改的,早點做別的,別投入太深。」
     
    2016 年,跟安婷一起參加富比世名單在新加坡的發布會時,英文不好的我一直躲在她背後,好不容易在頒獎會場滿滿的菁英裡找到一群操中文的獲獎者,進去自我介紹完,得到的回應讓人除了錯愕,還是傻眼。
     
    「原來集資產業在台灣以外的中文圈是這樣被評價的。」
    「幸好,在台灣的人不會這麼想。」
     
    幾年過去,即使優質的專案一點都沒有變少,
    但對於集資,輿論的風向悄悄改變了。
     
    不論在論壇或社群網站,一看到集資相關的文章,
    下方很快就會出現許多嘲諷和不看好的尖刻評語。
     
    作為最早投入也投注最多資源的產業從業者,看了的確非常受傷,但遺憾的是,這些負評和冷言冷語,還真的不是沒有根據。
     
     
    ⚠ 淘寶貨變成了平台的主旋律 ⚠
    2020 年,集資平台上的原創專案正式被非原創超車,
    超過一半的金額來自於進口、代理和貼牌產品。

    ⚠ 假限時限量變成被鼓勵的SOP ⚠
    明知有假卻宣傳的規格、不斷加開的假限量、
    喊了最後倒數後又「好評延長」,提案者被鼓勵無所不用其極。

    ⚠ 發生爭議卻被放生求助無門 ⚠
    延遲出貨、品質爭議、贊助爭議屢屢登上媒體
    提案者神隱、業者消極處理,非得要走上法庭才有人理你。
     
     
    進口好產品,沒有錯。
    認真的行銷,沒有錯。
    集資有不確定性,很難一切照預定實現,沒有錯,
     
    如果一切都「沒有錯」,那又是因為誰、因為什麼原因,
    讓理應充滿正向期待的群眾集資,
    變成了看似爭議滿滿又不負責任的吸金產業?
    我們還能相信群眾集資嗎?我們能怎麼做?
     
    --
     
    #比起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不如用自己的行為改變他們
     
    七年前,在 flyingV 任職的最後幾個月,達到工作量的最高峰。
    同時間三十個案子在線上、以及差不多同樣數量將上架和待結案的專案。
     
    看到許多很棒的專案創意,
    但自己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協助專案好好的推進,
    是當時最痛苦的事情。
     
    雖然有向公司提出建立「顧問部門」的提案,
    但在離開前都沒能實現。
     
    沒來得及實現的想法,很快就有了機會,在許多貴人的協助和支持下,貝殼放大終於成立了。
     
    一群由平台和相關行業出身,對群眾集資有著高度期待的年輕人,選擇了不同於平台的另一條路,把時間、知識、專業投入在精緻而負責的完成每個群眾集資專案裡。
     
    七年來,貝殼放大參與的案子只佔了台灣總量的十分之一,累積的總金額卻有將近一半。
     
    執行過的專案不是沒有遲到,但沒有不到的回饋,不是沒有瑕疵,但沒有被忽視的爭議。
     
    感覺起來蠻不錯的,不是嗎?
    這個超出市場平均五倍的成果,卻可以說是理所當然。
     
    幾乎所有貝殼放大參與的專案,都花上了從前在平台時期工作時絕對無法想像動輒數百上千小時的奢侈人力。
     
    評估國內或海外市場、從頭開始梳理客群與邏輯、製作內容素材影片網站、宣傳推廣策略擬定和執行、到後續的客服與履約跟進等等,我們盡力把每一個專案當成自己的作品來經營,絕大多數時候也收獲了彼此都滿意的成績。
     
    從創立到現在,「集資顧問」這個產業曾經稀缺的角色,如今已經開始有了許多不同的選擇。彼此專長領域各有不同、執行專案風格各異,但我相信,僅以顧問角色來看,貝殼放大無庸置疑的是最全面、最專業、能同時以高道德標準行事又能達成商業目的的最好選擇。
     
    為了繼續透過群眾的力量,讓有價值的事物得到更好的機會,我們更進一步的與文策院共同成立創投(天使放大)、整合行銷(加貝)、貿易進出口公司(海龜),也即將在下半年開始開展實體店面,繼續打通整個產業鏈乃至於產業圈。
     
    我們一直努力,希望能尋找既務實又聰明的方式改變這個日漸複雜的產業與市場。但,三年來不論是公開或私下的倡議停止不當的宣傳行為、鼓勵提高篩選基準和後續處理的積極性、又或自己發動具體案例示範沒有道德負擔的行銷方式,在遲遲沒有得到平台方的認同、響應下,成果坦白說都相當有限。
     
    我們所看到的狀況,一天一天日益增長,
    我們所身處的產業,正面臨關鍵的叉路。
     
    於是,今年年初,我們決定要成立新的集資平台,
    並在第一季開始邀請了近百組優質提案者,舉辦閉門說明會分享平台成立的初衷、理念和核心機制,希望用務實的方法,獎勵做好事的人、解決既有的難題,實現理想的目標。
     
    --
     
    #因為我幸所以我信
     
    投入群眾集資近十年,就像一場夢。
    熱血紛擾彷彿還在昨天,回頭一看已經走的這麼遠。
     
    火箭的阿伯,當上了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手機隨身碟,被蘋果高層譽為台灣之光;
    獸醫的鮮乳,變成了最被信賴的乳品牌;
    南澳的茶樹,落地五年後終於成熟長大。
     
    中文的字型,迎來前所未有的開發盛況;
    台製工具機,成為全球創客的第一選擇;
    網路脫口秀,北流錄影票能被瞬間秒殺;
    齊導的理念,在淡水的紀念館靜靜傳達。
     
    月釀杯的誕生解放了台灣法規、
    紀錄片透過集資宣傳成為了常識、
    教科書要有美感變成出版社的標配、
    瑞莎有了群眾支持完成了韻律體操場館、
    掃海機器人的概念被上市櫃公司支持肯定、
    臺灣吧的角色甚至成為大型建案的主要號召。
     
    從台灣到國際,
    從在土耳其興建中心到在尼泊爾種植教育,
    群眾力量不只支持在地許多夢想,
    也真正實踐了國民外交的定義。
     
    從科技到設計,
    環保概念商品、大型家具再到遊戲出版品,
    學生的作品除了得到第一桶金,
    更變成了各個通路上暢銷的商品。
     
    那些被認為很難實現的事,
    如今以更好的方式一一實現了。
     
    數以千計的專案、幾十億的累積金額、上百萬的贊助人。
    有幸能參與其中的半數以上,是何等幸運。
     
    我衷心希望,在這個領域裡努力的夥伴能把這樣的幸運和滿足帶給更多人,而不只是把自己的資產建立在外部的成本上。
     
    說明會上,遇見了許多提案者,聽到了許多感動的回應,知道產業很多的問題跟狀況,其實其來有因。
     
    一直以來的堅持,是有意義的,
    一直以來的行為,是被看見的。
     
    幸好我們沒有改變過,
    幸好我們決定要改變。
     
    --
     
    #往對的路走就不怕人多
     
    昨天深夜很多朋友敲我,告訴我:
    「有平台搶先發佈了你們提倡的計畫、主張是全台首發。」
    「你們的優質提結案制度被抄走了,這樣不會太委屈嗎?」
     
    不算太委屈,因為這證明了這些行動終於產生的影響,如果我們不推出平台,這些事情很有可能都不會發生。
     
    制度沒有專利,更多人做也不是件壞事。無論如何,都非常高興嘖嘖跟進了這個艱難的決定。
     
    我們彼此心中都很清楚,這些問題的起源和改變的契機是因為什麼原因開始的。而要扭轉過往選擇種下的因,還需要更長的時間證明。
     
    九年前,我參與的第一個集資平台就要成立。
    九年後的今天,貝殼放大即將成立一個新的集資平台。
     
    除了針對優質的提案結案當然的獎勵外、這個產業還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從機制、認證、服務到前後台工具等等,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敬請期待。
     
    歡迎繼續跟進每一項我們想改變的事情,
    也鼓勵 flyingV 和所有從業者一起加入。
     
    期待從此之後,這個產業比拚的將不再是下限,
    而是比誰能帶領大家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而我們會一如既往的願意比別人走得更快一點。
     
    https://landing.wabay.tw/
     
    謝謝看到這裡的你,希望你也跟我們一樣對未來的日子充滿熱情。
    期待你能把這段話分享給同樣對群眾集資仍然有所期待的朋友們。
     
    #挖貝
    #貝殼放大
    #群眾集資
     
     
    ▬▬▬▬▬▬▬▬▬▬▬▬▬▬▬▬▬▬▬▬▬
    🙌🏻 追蹤 #貝殼放大,告訴你更多集資新知!🐚
     
    我們也有 YouTube:https://backme.tw/ref/bfyt/
    Instagram 追起來:https://backme.tw/ref/bfig/

  • 海韻理線梳 在 UrbanCat二本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12-31 13:38:42

    2017年榮獲第28屆金曲獎GMA
    最佳客語歌手獎
    最佳客語專輯獎

    金曲獎兩項大獎肯定。


    ”這是一張
    城市人聽的鄉村魅力,
    鄉村人聽的城市浪潮。"
    對貓來說,白天就是黑夜,晚上不睡覺的貓,經常在不打烊的咖啡廳做果醬。

    二本貓UrbanCat第一張母語創作專輯【光亮徬徨的閃耀年紀The Golden Age】,2016/10/15全球發行。

    專輯實體販售/博客萊訂購: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194857

    專輯實體販售還有還有還有這裡:
    誠品書店,佳佳唱片,五大唱片,小白兔唱片,元氣唱片,奮死唱片,博樂唱片。

    數位購買:
    =INDIEVOX=
    https://www.indievox.com/disc/11417

    =KKBOX=
    https://www.kkbox.com/tw/tc/album/nP1gYpr30hMyn0F193Id009H-index.html

    =OMUSIC=
    http://www.omusic.com.tw/webplayer/webplayer.php

    =MYMUSIC=
    http://www.mymusic.net.tw/ux/w/album/show/408047

    =MOOV(香港)=
    https://moov.hk/#/album/VASI00188208A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tw/artist/er-ben-mao/id1167524863?l=zh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rtist/6Mg1zgRMbaqOHpLJffoYg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電答鈴下載

    中華電信-下載二本貓UrbanCat-光亮徬徨的閃耀年紀
    https://rbt.emome.net/WEBRBT/searchResult.html?keyword=%E4%BA%8C%E6%9C%AC%E8%B2%93&isRecd=0

    遠傳電信-下載二本貓UrbanCat-光亮徬徨的閃耀年紀
    http://www.fetnet.net/RBT/public/SearchAnnFileKeyWord

    台灣之星-下載二本貓UrbanCat-光亮徬徨的閃耀年紀
    http://m.rbt.tstartel.com/TSTWeb/searchResult.html?keyword=%E4%BA%8C%E6%9C%AC%E8%B2%93&isRecd=0

    台灣大哥大-下載二本貓UrbanCat-光亮徬徨的閃耀年紀
    http://music.taiwanmobile.com/nmp-web/home/home00/Controller.jsp?todo=search_song&toURL=%2Fgeneral%2Fsong%2Findex.jsp&type=1&searchBtn.x=0&searchBtn.y=0&thisPage=1&_flag=&search_type=1&keyword=%E4%BA%8C%E6%9C%AC%E8%B2%9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輯裡第三首歌,【青青黃黃的】,是唯一【客語+河洛語】的寫作。

    予喬: 「客語對我們很多年輕人而言,是又新、卻又帶點熟悉的語言文化。我的父母親都是客家人,但是他們彼此之間一直無法用客語溝通。在我有印象以來,父親和叔叔姑姑們總是用客語聊天,母語講得哈哈大笑,而孩子輩的我們卻總是鴨子聽雷。

    當年父親隨口一句“學校不會考“而沒有與我分享說母語的樂趣,如今這一年,我卻有幸,一字一句向父親請教客語的美麗聲韻,這份探索的意義是前所未有的。我也是在這一回合的重新學習中,才能懂得『欣賞完世界的風景,只想回到最初的光亮。』」

    創團剛滿一年又多一點的超級新生代 『陽光狂潮知性派』樂團二本貓UrbanCat,以一首母語創作【真正的自由是】入圍2016年亞洲電視獎Asian TV Awards最佳主題曲Best Theme Song國際殊榮。

    以木吉他(王瑋)、低音提琴(乃涵)、爵士鼓(潘維)、女主唱(予喬),共同編織獨特的音樂旋律與符號,充滿質樸味道與當代細語成人童話的魅力,令人難以摸清二本貓的音樂類別,以自然和諧的旋律和乍聽慵懶的嗓音,唱出母語即將失傳的動聽方言,成就清新的都會民謠。

    2016年的最後一天,首播二本貓UrbanCat首張專輯的主打MV【青青黃黃的】。

    透過一位舞者/演員/藝術家/平凡女子的日常,表達即使同時能平衡不同的身份認同,幾經創作反芻、思辯世界、靈肉的高潮迭起,MV女主角許倩瑜一個人的獨白戲,細膩詮釋一顆純靜的靈魂,呼應著每一個旁觀者幾度茫然的心,必然的寂寞與自我奮起。女主角和大部份的人又有什麼不同呢?在台北城的山林與水泥林中,刻畫著意志、信念與最終的期待。

    MV導演Evan Lin說:「創作是寂寞孤獨的,是和自己對話,遙望內心深處靈魂的時刻,轉化成為養分,
    對此希望能夠激勵自己, 青青黃黃的,獻給正在努力的你。」

    --


    二本貓UrbanCat
    吉他:王瑋
    鼓:潘維
    低音提琴:乃涵
    電貝斯:乃涵/王瑋
    主唱:予喬

    發行:三十而立Sincerely Music
    製作人:陳品先Stanley_C
    合聲編寫:林依霖
    合聲:林依霖/賴予喬/陳品先/王瑋/潘維瀚
    無琴格貝斯:林克安
    鼓組錄音:陳柏州
    錄音師:陳品先/錢煒安
    錄音室:112F Studio/Sincerely Music
    混音師:陳品先@Sincerely Music/錢煒安 @112F Studio/陳維翰 @Stereo-Paradise
    母帶後期製作:陳維翰 @Stereo-Paradise
    製作助理:孟欣亞
    錄音助理:陳毓婷/陳祺龍
    專輯包裝與視覺:羅懿君
    企製協力:趙沁琬
    客語指導:王旻瑛/賴德鴻

    導演:Evan Lin
    副導:Unya Chang
    攝影:Evan Lin
    Unya Chang
    製片:有家攝影工作室
    後製剪輯:有家攝影工作室
    錄音師:陳帥印
    動態字型設計:冏津
    梳化:Kristine Peng
    舞者:許倩瑜
    --



    青青黃黃的
    詞/曲:予喬
    編曲:二本貓UrbanCat /陳品先Stanley_C

    一個 永遠的故鄉山
    一個 永遠的願望海
    有一個 永遠的 希望風
    有一個 有一個 有一個


    你看那邊 日出 黃黃的
    你看那邊
    孩子祝福的笑聲
    不要說 你不知
    你看你看


    別說
    你不敢想
    不要說
    不會


    每一滴汗 每一滴血
    果子的甜 甜蜜
    輕鬆的夢 一輩子
    光線 舒服(台)


    時間他 飛啊飛
    怎樣過日子
    感謝有你的眼淚
    請問你 世間夢 世間繁華
    請問你 最美的花



    別說 你不敢想 不要說
    你真的不會
    別再說
    別驚別驚平凡
    好嗎好嗎好嗎

    你的你的每一滴汗
    你的你的每一滴血
    都是青青果子的甜
    甜蜜
    那都不是輕鬆的夢
    浮浮沈沈 一輩子
    海海 黑暗中的光線(台)
    舒服(台)

    無情的 愛
    青春不再來
    我都在這
    感謝你 思慕你(台)



    --
    二本貓UrbamCat官網:
    https://www.facebook.com/urbancaturbanca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