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海邊的卡夫卡書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海邊的卡夫卡書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海邊的卡夫卡書評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重點就在括號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也許以前人人都只叫她「天才子役」,毒舌的人只會說她不再像小時候可愛了,而理應該在旁邊寫上「女優」(女演員)15歲的少女,偏偏卻又沒有這麼簡單。這幾個月以來,新聞媒體給她了更專精的頭銜──「読書家」。 在專訪裡她說會開始喜歡讀書,是因為父親的緣故,父親從小就會唸書上的文字給她聽(她6歲的生日禮物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影片由 村上春樹《1Q84》深度解析系列編號1、2、3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諾貝爾文學獎的資深陪跑者村上春樹歐吉桑在想些什麼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
海邊的卡夫卡書評 在 畫說有一天 / 閱讀隨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6:24:39
#2019booklist #2019best9 又到了每一年尾分享年度好書的時刻,今年相較於前兩年看的書更少,但寫的書評更加用心(長篇)了,也很感謝 #時報出版思潮線 在今年的邀請,一月一書的分享,讓我每個月都不會鬧書荒😆 今年想玩點主題性選書,都是對2019的我具有深刻意義的,或是一些社會觀察,...
-
海邊的卡夫卡書評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04 22:15:13本影片由 村上春樹《1Q84》深度解析系列編號1、2、3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諾貝爾文學獎的資深陪跑者村上春樹歐吉桑在想些什麼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生命有意義嗎?人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嗎? 人生的意義,難道就是「每天工作養活自己」這麼無聊嗎?或許你沒想過,其實村上春樹的《1Q84》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本集我們要來講述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伊格言說,村上春樹的《1Q84》中,有兩則虛構文本,也就是小說中的小說,關鍵性地支配整部小說的世界觀。一篇是《空氣蛹》,而另一篇則是德國小說〈貓之村〉。兩篇都是我們理解《1Q84》很好的切入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貓之村〉的故事。
熱愛旅行的青年背著背包獨自上路,開始他漫無目的的旅程。他搭乘列車,隨機挑選任一小站下車,投宿旅店,愛待多久便待多久,直至失去新鮮感,再搭上火車,前往下一隨機目的地。
某天,青年來到一個古老小鎮。他獨自下車進站,發現車站中並無任何服務人員。出站後漫步大街,發現所有商店都拉下了鐵捲門,整個小鎮一個人影也沒有。青年誤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座被人們遺棄的廢城,正打算離去,但車班有限,別無他法,只能在此過夜,等待明日上午的早班車。可是當白日逝去,夜幕落下,各樣花色品種的貓兒們便紛紛出現。商店裡的貓兒們拉起鐵門開始營業,市場上的貓兒們彼此討價還價,辦公室中的貓兒們穿上了體面的制服開始辦事。牠們吃食,交談,行走,爭執,飲酒作樂。然而貓兒們似乎對除了貓自身之外的其他生物萬分忌諱。青年害怕極了,連忙躲進鎮上最高的鐘樓塔頂。一夜過去,白晝臨至,貓兒們魚貫離城(只一瞬間,貓之村又回復到原先萬徑人蹤滅的廢城模樣),青年趕忙來到車站,卻眼見列車飛馳駛過月台,對他視若無睹。青年無處可去,只能回到鐘樓塔頂,繼續躲藏。如此日復一日,直到貓兒們聞到了人的氣味,組成搜索隊,進入鐘樓塔頂,來到隱蔽於黑暗中,恐懼不已的青年面前──
沒事。居然沒事。貓兒們居然什麼也看不見。牠們聞聞嗅嗅,搖頭晃腦,無比疑惑(奇怪,明明有人的氣味呀);但終究放棄,轉身下樓,回到小鎮各自的居所,回到牠們原先豐富熱鬧的日常夜間生活之中。青年恍然大悟,帶著巨大的孤獨與悲哀──他明白,這就是「我」浪遊旅程的終點,這就是「我」該消失的地方;那白日的車班終究不會再來,而「我」從來便不曾存在。
故事在此結束。
伊格言說,青年「漫無目的的浪遊」正是生命旅程的隱喻,同時也反映了人的存在本質:虛無。這其實是存在主義的標準說法:人生沒有預設的目的;生命,其實本來就沒有什麼意義。
村上春樹的作品裡,時常縈繞著類似這樣「生命沒有意義,而我也什麼都不是」的主題。在《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這樣的概念化身為一句比喻:「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而在《挪威的森林》中,是女主角直子憂傷的請求:「請你永遠不要忘記我,記得我曾經存在過」。為什麼直子會希望男主角渡邊「永遠記住我」呢?因為那就像《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對沙漠的描述:「雨下了花就開,雨不下花就枯萎。蟲被蜥蜴吃,蜥蜴被鳥吃。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家總有一天都要死。死了就變屍體。一個世代死掉之後,下一個世代就取而代之。大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活,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死。但那都不重要。最後只有沙漠留下來。真正活著的只有沙漠而已。」。。。。
────
於《《1Q84》之後──特集:村上春樹Long Interview長訪談》中,村上大叔罕見地發表了一段關於小說史的看法,於此整理複述如下:十九世紀寫實主義小說的關鍵是鮮活地呈現「我們」──在彼一時代快速成熟的中產階級大眾,小說的閱聽人;而二十世紀小說的關鍵變化則在於「自我從自己之中脫離出來浮上表面」(雖則有些拗口,但我想對卡夫卡、喬伊斯、吳爾芙等現代主義作者有一定程度熟悉的讀者們或許都看得懂這句話──二十世紀上半葉,現代主義的年代,小說之筆尖正試圖深入「我」之內心捕捉一切可能的意識瞬間,「自我浮上了表面」)。而此刻,當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村上高度懷疑「時代又變了」:「像《1Q84》這種小說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賣出上百萬冊,是難以相信的事情喔」、「這跟《挪威的森林》的暢銷是不同的兩回事」。
何以如此?村上大叔給出的意見是,「有過現代,有過後現代,那後現代的軌道繞了一圈之後,是不是一個局面已經又宣告結束了?」、「我有這種明顯的感覺。我個人正在籠統地思考,類似『神話再造』的事,或許會成為關鍵語」──不僅僅關乎小說史,村上在此展現了他的理論素養(笑)。有趣的是,這似乎與米蘭‧昆德拉(藉由對《百年孤寂》的討論)所標舉的小說史斷代若合符節(詳見本書第 頁)。未來將會是個什麼樣的時代呢?未來的小說(以「神話再造」為關鍵詞?這話聽來野心勃勃)其樣貌為何?一九四九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寫出《發條鳥年代記》、《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等暢銷長篇,喜愛跑步,偶爾開車到郊區電影院買一千日圓敬老票進場看電影的村上大叔,似乎也對這件事非常有興趣──個人以為,觀諸村上本人的小說創作,此亦顯為一理解村上之關鍵。
#村上春樹 #小說 #書單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
海邊的卡夫卡書評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16 21:30:13諾貝爾文學獎的資深陪跑者村上春樹歐吉桑在想些什麼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4/27/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生命有意義嗎?人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嗎? 人生的意義,難道就是「每天工作養活自己」這麼無聊嗎?或許你沒想過,其實村上春樹的《1Q84》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本集我們要來講述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伊格言說,村上春樹的《1Q84》中,有兩則虛構文本,也就是小說中的小說,關鍵性地支配整部小說的世界觀。一篇是《空氣蛹》,而另一篇則是德國小說〈貓之村〉。兩篇都是我們理解《1Q84》很好的切入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貓之村〉的故事。
熱愛旅行的青年背著背包獨自上路,開始他漫無目的的旅程。他搭乘列車,隨機挑選任一小站下車,投宿旅店,愛待多久便待多久,直至失去新鮮感,再搭上火車,前往下一隨機目的地。
某天,青年來到一個古老小鎮。他獨自下車進站,發現車站中並無任何服務人員。出站後漫步大街,發現所有商店都拉下了鐵捲門,整個小鎮一個人影也沒有。青年誤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座被人們遺棄的廢城,正打算離去,但車班有限,別無他法,只能在此過夜,等待明日上午的早班車。可是當白日逝去,夜幕落下,各樣花色品種的貓兒們便紛紛出現。商店裡的貓兒們拉起鐵門開始營業,市場上的貓兒們彼此討價還價,辦公室中的貓兒們穿上了體面的制服開始辦事。牠們吃食,交談,行走,爭執,飲酒作樂。然而貓兒們似乎對除了貓自身之外的其他生物萬分忌諱。青年害怕極了,連忙躲進鎮上最高的鐘樓塔頂。一夜過去,白晝臨至,貓兒們魚貫離城(只一瞬間,貓之村又回復到原先萬徑人蹤滅的廢城模樣),青年趕忙來到車站,卻眼見列車飛馳駛過月台,對他視若無睹。青年無處可去,只能回到鐘樓塔頂,繼續躲藏。如此日復一日,直到貓兒們聞到了人的氣味,組成搜索隊,進入鐘樓塔頂,來到隱蔽於黑暗中,恐懼不已的青年面前──
沒事。居然沒事。貓兒們居然什麼也看不見。牠們聞聞嗅嗅,搖頭晃腦,無比疑惑(奇怪,明明有人的氣味呀);但終究放棄,轉身下樓,回到小鎮各自的居所,回到牠們原先豐富熱鬧的日常夜間生活之中。青年恍然大悟,帶著巨大的孤獨與悲哀──他明白,這就是「我」浪遊旅程的終點,這就是「我」該消失的地方;那白日的車班終究不會再來,而「我」從來便不曾存在。
故事在此結束。
伊格言說,青年「漫無目的的浪遊」正是生命旅程的隱喻,同時也反映了人的存在本質:虛無。這其實是存在主義的標準說法:人生沒有預設的目的;生命,其實本來就沒有什麼意義。
村上春樹的作品裡,時常縈繞著類似這樣「生命沒有意義,而我也什麼都不是」的主題。在《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這樣的概念化身為一句比喻:「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而在《挪威的森林》中,是女主角直子憂傷的請求:「請你永遠不要忘記我,記得我曾經存在過」。為什麼直子會希望男主角渡邊「永遠記住我」呢?因為那就像《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對沙漠的描述:「雨下了花就開,雨不下花就枯萎。蟲被蜥蜴吃,蜥蜴被鳥吃。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家總有一天都要死。死了就變屍體。一個世代死掉之後,下一個世代就取而代之。大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活,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死。但那都不重要。最後只有沙漠留下來。真正活著的只有沙漠而已。」。。。。
────
於《《1Q84》之後──特集:村上春樹Long Interview長訪談》中,村上大叔罕見地發表了一段關於小說史的看法,於此整理複述如下:十九世紀寫實主義小說的關鍵是鮮活地呈現「我們」──在彼一時代快速成熟的中產階級大眾,小說的閱聽人;而二十世紀小說的關鍵變化則在於「自我從自己之中脫離出來浮上表面」(雖則有些拗口,但我想對卡夫卡、喬伊斯、吳爾芙等現代主義作者有一定程度熟悉的讀者們或許都看得懂這句話──二十世紀上半葉,現代主義的年代,小說之筆尖正試圖深入「我」之內心捕捉一切可能的意識瞬間,「自我浮上了表面」)。而此刻,當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村上高度懷疑「時代又變了」:「像《1Q84》這種小說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賣出上百萬冊,是難以相信的事情喔」、「這跟《挪威的森林》的暢銷是不同的兩回事」。
何以如此?村上大叔給出的意見是,「有過現代,有過後現代,那後現代的軌道繞了一圈之後,是不是一個局面已經又宣告結束了?」、「我有這種明顯的感覺。我個人正在籠統地思考,類似『神話再造』的事,或許會成為關鍵語」──不僅僅關乎小說史,村上在此展現了他的理論素養(笑)。有趣的是,這似乎與米蘭‧昆德拉(藉由對《百年孤寂》的討論)所標舉的小說史斷代若合符節(詳見本書第 頁)。未來將會是個什麼樣的時代呢?未來的小說(以「神話再造」為關鍵詞?這話聽來野心勃勃)其樣貌為何?一九四九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寫出《發條鳥年代記》、《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等暢銷長篇,喜愛跑步,偶爾開車到郊區電影院買一千日圓敬老票進場看電影的村上大叔,似乎也對這件事非常有興趣──個人以為,觀諸村上本人的小說創作,此亦顯為一理解村上之關鍵。
#村上春樹 #小說 #書單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
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BOrC-jcSM9pE3iOFSBGmLUQo49QVp20TCGbyCRaBgC2iHMkT0AyDwjwI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海邊的卡夫卡書評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也許以前人人都只叫她「天才子役」,毒舌的人只會說她不再像小時候可愛了,而理應該在旁邊寫上「女優」(女演員)15歲的少女,偏偏卻又沒有這麼簡單。這幾個月以來,新聞媒體給她了更專精的頭銜──「読書家」。
在專訪裡她說會開始喜歡讀書,是因為父親的緣故,父親從小就會唸書上的文字給她聽(她6歲的生日禮物是「人体図鑑」),讓她覺得透過「故事」去體驗自己無法接觸到的人生,是件非常有趣的事。也許就是像這樣喜歡沉浸在故事裡的想像力,才會讓她5歲就演活了坂元裕二的故事《Mother》一炮而紅。
問她,妳當時真的能懂角色在想什麼嗎,她搖搖頭,只是說「畢竟當時的我也只是在表演同年齡層的孩子,所以那種對週遭情況的懵懵懂懂,也是角色塑造的一部份吧」。再想想,這少女就是這種從根本上超越同年齡層的思考,非常了解自己是在「表演」,才會讓人不禁對她應該要敬佩(松岡茉優:「不是愛菜ちゃん而是愛菜さん,她是演技老師」)。
從她爆紅的那幾年、曝光率高到開始被人討厭的時候,又或是主演野島伸司劇本的連續劇收視率差到人人都開始說她魅力不再的時候,這少女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怎麼說自己的痛苦,她一如往常的乖乖地努力演藝工作,努力學業,然後投入在自己的興趣──讀書。
問她,妳到底多喜歡讀書呢,聽到這個問題,她爽朗自然的咧開嘴笑了,對於文字,就是閒不下來吧,何時都要找文字來讀,吃飯無聊時會讀調味料上的成份解說,連起床刷牙都要看書,有時太過投入甚至滿嘴泡沬就讀了下去。
今年七月,應該讀了上千本書籍的十五歲的少女,出了一本名為《まなの本棚》(愛菜的書架)的書評集,裡頭挑選她喜歡的、她特別想講的110本書,為這些故事寫下自己的體悟。比方說辻村深月的故事總能讓她非常投入,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也讓她「好きなタイプ」,或是比起太宰治「我應該算是芥川派吧」,又或者是小學時在忙碌的工作空檔時讀完卡夫卡的《變形記》後,一直在思考「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1704238
十五歲的少女,並不像以前新聞媒體說她太過早熟所以城府心機很重,甚至還耍大牌。幾年前總有人說她「未來令人擔心」,害怕她會像因太早接觸演藝圈而過度早熟的童星前輩們一樣不小心走向歧路,但她早就已經不用其他人去擔心她了,她只是一直在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以及想做的事情,好好的去完成。
看著過去跟現今的訪談,小時候那種太專業、有點緊張的微笑說出像是大人跟她說的正解,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變成了對誰都能露出爽朗自然的笑容,被問到問題時,她挑選著自己腦海裡的字彙,再詳細說出自己的想法。
對於我們這些看著她長大的觀眾來說,看到這樣的變化,我想這真是令人感到非常棒的成長了吧。喜歡讀書喜歡故事的少女,我想在未來也一定會成為很棒的女演員吧,不,就算不成為女演員,踏上了別的路途,她也一定會成為很棒的大人。
海邊的卡夫卡書評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也許以前人人都只叫她「天才子役」,毒舌的人只會說她不再像小時候可愛了,而理應該在旁邊寫上「女優」(女演員)15歲的少女,偏偏卻又沒有這麼簡單。這幾個月以來,新聞媒體給她了更專精的頭銜──「読書家」。
在專訪裡她說會開始喜歡讀書,是因為父親的緣故,父親從小就會唸書上的文字給她聽(她6歲的生日禮物是「人体図鑑」),讓她覺得透過「故事」去體驗自己無法接觸到的人生,是件非常有趣的事。也許就是像這樣喜歡沉浸在故事裡的想像力,才會讓她5歲就演活了坂元裕二的故事《Mother》一炮而紅。
問她,妳當時真的能懂角色在想什麼嗎,她搖搖頭,只是說「畢竟當時的我也只是在表演同年齡層的孩子,所以那種對週遭情況的懵懵懂懂,也是角色塑造的一部份吧」。再想想,這少女就是這種從根本上超越同年齡層的思考,非常了解自己是在「表演」,才會讓人不禁對她應該要敬佩(松岡茉優:「不是愛菜ちゃん而是愛菜さん,她是演技老師」)。
從她爆紅的那幾年、曝光率高到開始被人討厭的時候,又或是主演野島伸司劇本的連續劇收視率差到人人都開始說她魅力不再的時候,這少女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怎麼說自己的痛苦,她一如往常的乖乖地努力演藝工作,努力學業,然後投入在自己的興趣──讀書。
問她,妳到底多喜歡讀書呢,聽到這個問題,她爽朗自然的咧開嘴笑了,對於文字,就是閒不下來吧,何時都要找文字來讀,吃飯無聊時會讀調味料上的成份解說,連起床刷牙都要看書,有時太過投入甚至滿嘴泡沬就讀了下去。
今年七月,應該讀了上千本書籍的十五歲的少女,出了一本名為《まなの本棚》(愛菜的書架)的書評集,裡頭挑選她喜歡的、她特別想講的110本書,為這些故事寫下自己的體悟。比方說辻村深月的故事總能讓她非常投入,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也讓她「好きなタイプ」,或是比起太宰治「我應該算是芥川派吧」,又或者是小學時在忙碌的工作空檔時讀完卡夫卡的《變形記》後,一直在思考「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1704238
十五歲的少女,並不像以前新聞媒體說她太過早熟所以城府心機很重,甚至還耍大牌。幾年前總有人說她「未來令人擔心」,害怕她會像因太早接觸演藝圈而過度早熟的童星前輩們一樣不小心走向歧路,但她早就已經不用其他人去擔心她了,她只是一直在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以及想做的事情,好好的去完成。
看著過去跟現今的訪談,小時候那種太專業、有點緊張的微笑說出像是大人跟她說的正解,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變成了對誰都能露出爽朗自然的笑容,被問到問題時,她挑選著自己腦海裡的字彙,再詳細說出自己的想法。
對於我們這些看著她長大的觀眾來說,看到這樣的變化,我想這真是令人感到非常棒的成長了吧。喜歡讀書喜歡故事的少女,我想在未來也一定會成為很棒的女演員吧,不,就算不成為女演員,踏上了別的路途,她也一定會成為很棒的大人。
海邊的卡夫卡書評 在 李英宏 aka DJ Didil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謝小白兔通訊~第五期封面~
李英宏 封面人物
高密度 專題
《小白兔通訊》第5期,2018年4月10日發刊。
-------------------
訂閱12期:http://news.wwr.com.tw/site/news/460
-------------------
封面人物
直直撞,靦腆又酷帥的李英宏 aka DJ Didilong專訪
高密度專題
0.01mm 的公差與綿延六十公里的黃金縱谷
在吉他手腳下的自己
超高密度的咖啡廳,和數位社群需求的交互作用 -Cafe Nomad
在你喜歡的城市、用你喜歡的生活方式生存下去-專訪9Floor Co-Living Apt. 玖樓
產地直送
Greville Records-搖滾明星最愛的澳洲墨爾本唱片行
專輯介紹
張惠妹 A-mei/A-mit / Nightcap 睡帽樂團 / 渣泥 ZANI / SHIGETO / SUUNS / RIDE and more...
現場回顧
所有人的生命都被EggPlantEgg 茄子蛋 茄子蛋攪和在一起了
RIDE 2018 台北演唱會
黑羊白羊
Achtung Baby!!跨越世代的U2經典!
副刊
逆柱 IMIRI / Urban Nomad 城市遊牧 / 書評《華麗島の鍵》
-------------
訂閱12期:http://news.wwr.com.tw/site/news/460
-------------
「小白兔通訊藝文友善空間」
台北市
1+1 Toghther Republic|中山北路2段26巷10之1號2F
Caffè Le MANI 琢手咖啡|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234-5號
Cycle Dummies Pitstop|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13巷6弄7號
Good Food You|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2段189號
homey's cafe|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36巷36號2樓
Mangasick|台北市羅斯福路3段244巷10弄2號B1
Vvoo_art|台北市松山區寶清街22號3樓
Wooso Cafe kitchen|台北市大同區華陰街65號
Yaboo鴉埠咖啡|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41巷26號1樓
荻達寓見 diida ART BOX|民生東路三段130巷18弄10號
加煒電子JM-PLUS|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134號3樓
玖樓共生公寓|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86號四樓
佳佳唱片中華店|台北市中華路一段110號3F
小木屋唱片金工雜貨店|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76巷10號-1
藝風巷|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90巷2號
角公園咖啡|台北市大同區太原路131號2樓
混hun Coworking space|玉門街1號 CIT台北創新中心
個體戶唱片行|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97-5號3樓
薄霧書店|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02號3樓
微貳獨冊|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46巷56號
旬印 Anemos Cafe|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311-1號一樓
離線咖啡 Offline Cafe|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一號
戲台書店|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國家戲劇院內)
海邊的卡夫卡 Kafka by the Sea|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244巷2號2樓
永楽座|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123巷6號
水牛書店 www.buffalo1966.tw|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222巷2號
浮光書店|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7巷16號2樓
青鳥 Bleu&Book|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一號
欒樹下書房|台北市溫州街24號
有心咖啡 A Thoughtful Place|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03巷38號
BRIDGISAN 橋下大叔|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一段62巷16號
朋 丁 pon ding|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
SNAPPP寫真私館|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16弄8號1樓
河邊生活 Liv'in Riverside台北|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1號
小路上。|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77巷7號1F
in89豪華數位影院|台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89號
新北市
No. 337早餐店|新北市泰山區明志路2段337號
小麻雀二手衣|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二段125巷46號
飛翔羽翼樂器行|新北市中和區景平路317號1樓
溫叨惦惦|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二段330-2號11樓
九份寧靜海芳療民宿|新北市瑞芳區九份石埤巷12號
桃園市
in89統領影城|桃園市中正路56號
日和 . まいにち|桃園市桃園區民富三街1號
慢食堂|桃園市桃園區鎮三街52號
習作咖啡部|桃園市林森路6巷37號
地下伏流Underflow|桃園市中壢區環中東路708巷102號
新竹市
江山藝改所|新竹市東大路二段65巷50弄11號
彌聲Mixing Studio|新竹市東區南大路79-2號
泊藝空間 / Art-Park LOFT|新竹市東南街167巷32號
新竹縣
或者書店|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號
MR Book Cafe 月讀。書咖 |竹北市成功十街105號
台中市
BPM音樂工作室|台中市大里區東明路521號
浮現音樂|台中市龍井區新興路55巷12號
答默咖啡工作室|台中市西屯區國安一路165號1樓
別嗆大叔 |台中市西區公益路119號12樓之22
感傷唱片行|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564巷12號
仰望書房|台中市北區英士路140號
彰化市
The Planet星球咖啡|彰化市中華路260號
南投縣
週日公園唱片行 |南投縣南投市中正路152-3號
嘉義市
Moor Room 荒屋|嘉義市忠義街197巷1號
傲頭厝Our Town|嘉義市西區中山路616號2F
嘉義縣
Maker Village|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大學路1段168號(活動中心一樓斜角巷)
台南市
BORN 2 HER Cafe|台南市中西區西華南街28號
DORM 1828|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8巷28號
LOLA蘿拉冷飲店|台南市中西區信義街110號
Room335 Live Music Bar|台南市中西區康樂街47號B1
加工廠台南店|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33號3樓
鼓的樂器|台南市勝利路55-4號
蜂鳥巢|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128號
大乱步|台南市中西區忠孝街116巷5號
小聚|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124號
台南文創園區|台南市北門路2段16號
漫步日光|台南市新營區中山路93-2號
夢劇場樂器|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一段四號
唐恩Down House|台南市中西區衛民街70巷28號
高雄市
LIVE WAREHOUSE|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1號4樓609
in89駁二電影院|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5-1號(駁二藝術特區c1&c2倉庫)
Parlare Coffee|高雄市鳳山區文化西路7號
百樂門酒館|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70號
三餘書店|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二路214號
有型玩具一号館|高雄市苓雅區忠孝二路26巷14號
叁捌地方生活|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226號
有。咖啡|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二路126號
叁捌地方生活|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226號
酷麵|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三路54-1號
同‧居 高雄With Inn Hostel|高雄市新興區文橫一路5巷28號
曾記 TSENG's|高雄市鼓山區華榮路401號
路人咖啡Ruh Cafe|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三路217號
草舍 The Locals Inn|高雄市左營區立文路46號
屏東縣
嗨海集會所 Hi Hai|屏東縣恆春鎮恆南路二巷86弄49號
放空間|屏東縣恆春鎮砂島路208號
留下旅舍|東港鎮船頭路24-78號
花蓮市
choco choco|花蓮市忠孝街70號
海闊天空民宿|花蓮市秀林鄉秀林村秀林35-8
花蓮縣
紅色スペシャルSPACE|花蓮縣鳳林鎮中山路23號
勝利248|花蓮縣光復鄉林森路628號
惦惦 lab:tiamtiam|花蓮縣吉安鄉中興路345號
正當冰|花蓮縣花蓮市中福路147號
澎湖縣
澎湖in89豪華影城|澎湖縣馬公市同和路158號4樓
葉宛青, Yi Chun Wu, Tree Chen, 李明璁, 陳德政, 葉雲平, Infong Chen, 李嘉芳, 蔡政忠, 桑杉學, 賴佳韋, 藍祺聖, Dave Oh Yeah, 林軒朗, Shiu An Lin, 方晧宇, 宋 義威, 戴居, 黃鴻硯, 周蜜, 許瀧尹, LM Studio, Cloudy Ku 庫巧兔, 暗角咖啡, 破地獄 Scattered Purgatory, 阿飛西雅 APHASIA, Super Nap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