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海洋教育台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海洋教育台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海洋教育台灣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換日線 Crossi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何吃魚最永續?】#海洋教育 台灣營養午餐最常見的魚類主食喜相逢無刺、但因尚未產卵,不符合海洋永續精神;另外,多數供應商為了壓低成本,或是為了更優良的賣相,便將從國外進口的巴沙魚先浸泡過藥水;而製作魚排的重組肉來源不明,因此潛藏食品安全疑慮。 「在永續海洋研習課程得知,我們已經 20 幾年來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談海洋教育 本集再次邀請到 #羅力,他目前是映像生活工作室的導演,自由媒體工作者,同時熱衷投入海洋保育工作與影像紀錄片的拍攝,現在是多所社區大學與許多縣市推動海洋保育、紀錄片拍攝的講師。以下是這次節目的訪談重點,讓聽眾朋友了解何謂海洋教育。 一、 淺談台灣的海洋教育:台灣海洋立國...
海洋教育台灣 在 我們的小日子|親子共學.親子手作.育兒.美術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14:47
art and painting:寄居蟹的神秘沙灘 這個活動依然是 @boguang00波光粼粼的藝術包,是每到夏天就要去海邊的一個主題!這次先放成品照,因為太漂亮,必須把成品排版在中間才行❤️ 我和傅林玩活動前,照慣例都必須先做功課,我才知道寄居蟹生長在良好的環境下壽命可達20-30年!我看維基...
海洋教育台灣 在 新鮮DJ.Jeff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37:23
#為海洋發聲的故事衣|Story Wear ╳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 新鮮DJ Jeff @storywear_continues 募資上線中👉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story-wear #不忘齊柏林 齊柏林導演,用自己的生命紀錄下這個島嶼的美麗...
海洋教育台灣 在 我們的小日子|親子共學.親子手作.育兒.美術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14:08
在布丁海洋裡的瓶蓋地球 最近天氣真的太熱,我每天都想做一些冰冰涼涼的活動!今天的活動拿了搜集很久但一直沒有用到的瓶蓋來做一個蕃薯台灣,旁邊的QQ海洋是用椰奶布丁粉加一些藍色食用色素製成!布丁海洋我大概用了200克的布丁粉和2500cc的水做成,實際的量還是要看盆子的大小喔! 既然做了一個瓶蓋台灣,...
-
海洋教育台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4-16 10:44:41本集主題: 談海洋教育
本集再次邀請到 #羅力,他目前是映像生活工作室的導演,自由媒體工作者,同時熱衷投入海洋保育工作與影像紀錄片的拍攝,現在是多所社區大學與許多縣市推動海洋保育、紀錄片拍攝的講師。以下是這次節目的訪談重點,讓聽眾朋友了解何謂海洋教育。
一、 淺談台灣的海洋教育:台灣海洋立國2000年,海洋政策白皮書2004年,海洋教育白皮書2007年,2010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公布環境教育法海洋教育也成為環境教育的一個重要內涵。2011年起教育部將海洋教育列為「重要議題之一」正式融入各級教育的各個科目當中。但是回憶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內容中,有多少涵蓋海洋教育,民國97年統計過小學有海洋相關內容只有8%左右,國中部分大約10%,可見我們的海洋教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然而台灣海岸漁村的現況:老人鄉兒童村、外勞代替本土人力、海洋生活技能的沒落、海鮮文化取代了傳統生態平衡的觀念…。台灣海岸大約有70%左右的水泥化,而西部的95%非常嚴重,東部海岸的消波塊,西部海岸的防波堤,除了改變自然生態外,也產生了嚴重後果如:凸堤效應、侵蝕效應~新竹南寮漁港、花蓮鹽寮漁港、台東大武漁港…不勝枚舉。
二、 我心目中的海洋教育不應該只是個議題,而應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應該在下個議題產生後而逐漸消失,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了解海洋、認識海洋、親近海洋、熱愛海洋、善用海洋資源。
三、 如何執行?
1. 從接觸開始:吃海鮮(海洋文化中吃的文化,列舉蘭嶼人的傳統智慧)。
2. 到海邊走走:感受海洋的魅力。
3. 觀察海岸及生態(善用海生館及海科館,探討如何認識海洋生物,介紹自然名的特質)。
4. 選擇適切的海洋遊憩:從遊憩中培養愛海的樂趣。
5. 先感受再求知:海洋教育的定義「普通、專業」。
6. 海洋教育多用「提點少用代勞」。
四、 教育的本質: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來探討教育現場對海洋教育應有的態度。
五、 討論海洋教育中,體制內老師的角色。專業人士的角色。學者專家的角色。
六、 結尾:
海洋教育台灣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吃魚最永續?】#海洋教育
台灣營養午餐最常見的魚類主食喜相逢無刺、但因尚未產卵,不符合海洋永續精神;另外,多數供應商為了壓低成本,或是為了更優良的賣相,便將從國外進口的巴沙魚先浸泡過藥水;而製作魚排的重組肉來源不明,因此潛藏食品安全疑慮。
「在永續海洋研習課程得知,我們已經 20 幾年來都吃這樣的魚,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們不應該(繼續這麼做),⋯⋯ 這不是教育應該做的事情」──宜蘭岳明國小的校長黃建榮這麼說,於是下定決心改變現況!
點進文章看看這所海濱學校如何以「食魚」建立人類與海洋的連結,教會孩子吃魚
● 放下「米其林主廚」光環投身校園,他為貧童烹調營養午餐:「服務孩子比有錢人更難!」 >> https://bit.ly/3wgg9Wo
▍換日線校園大使招募中 >> bit.ly/3s4CaF0
▍春季刊《世界人才在台灣》>> bit.ly/3pQtPE7
▍2021 全年份季刊一次訂 >> bit.ly/3bfZJEW
海洋教育台灣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石滬文化節:保存新屋石滬文化資產,推動社區營造及海洋文化
今天下午我前往新屋海灘出席「2015桃園石滬文化節」時表示,石滬是先民捕魚的方式,在澎湖很出名,而在台灣本島最多石滬群的地方就在桃園新屋,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代表漁民之間的合作分享,也是和海洋潮汐相處的方式,市府會保存石滬文化資產,透過石滬文化節,讓更多人看到石滬文化,並當成社區營造的典範。
台灣需要海洋教育,台灣西海岸的亮點就是新屋;新屋的「綠色隧道」及「永安夕照」相當知名,尤其永安夕照更是桃園十大美景之一,傍晚時看漁民捕魚回家,搭配夕陽,景緻十分美麗。
新屋有「魚米之鄉」、「米倉」之稱,也是重要的漁獲基地,用石滬捕魚是先民的生活方式,要透過海洋教育,讓市民更接近石滬文化,並讓這項文化資產有效保存。我指示文化局擴大石滬文化節的規模,明年也要深化海洋文化教育,推動「千人堆疊石滬」,並讓小朋友體驗「牽罟」的捕魚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海洋文化,把石滬這項先民捕魚的傳統智慧及石滬遺址保存下來。
桃園生態的另外一個亮點是藻礁,市府文化局也正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把觀新藻礁指定為「自然紀念物(自然地景)」,以保護觀新藻礁的自然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