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浮標一分是幾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浮標一分是幾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浮標一分是幾克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公布史上第六次全球暖化報告》 #人類十年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排放量過去幾年沒有下降 #地球升溫至1.5度不可避免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未來三十年暖化加劇 #我們可以阻止它變得更糟 #全球十億人口將不斷面對熱浪野火乾旱水資源爭奪 #格陵蘭冰層融化及南極冰棚崩塌不可逆轉...
浮標一分是幾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公布史上第六次全球暖化報告》
#人類十年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排放量過去幾年沒有下降
#地球升溫至1.5度不可避免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未來三十年暖化加劇
#我們可以阻止它變得更糟
#全球十億人口將不斷面對熱浪野火乾旱水資源爭奪
#格陵蘭冰層融化及南極冰棚崩塌不可逆轉
#地球上一些動植物將從此滅絕
#珊瑚礁白化將大規模死亡無法保護魚群
2007年與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一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公共最新近期最重要的一份報告,全球變暖的一些破壞性影響已不可避免。但人類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全力阻止狀況變得更糟。
聯合國IPCC此份重要的新科學報告指出,各國推遲控制化石燃料排放(煤炭及天然氣)的時間太長,以至於人類已無法再阻止未來 30 年全球變暖加劇,儘管我們仍有很短的時間,阻止最悲慘的未來結論。
自 19 世紀以來,人類的活動已經將地球升溫度大約 1.1 攝氏度或 2 華氏度,主要是原因還是燃燒煤炭、石油,其次天然氣,獲取能源。其後果目前已經可以在全球上演衝擊各地,的氣候災民。
光是今年夏天,熾熱的熱浪在美國和加拿大造成數百人死亡,洪水摧毀了德國和中國,而西伯利亞、土耳其和希臘的野火燎原,已經失控。
根據這份由聯合國召集的科學家團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周一發布的新報告,這只是一個開始。
即使各國今天開始,大幅減少排放,未來二十年內全球溫室氣體總量仍然可能會使地球氣溫上升 1.5 攝氏度左右,我們可以説:人類現在基本上已經鎖定、無法逃避,更熱的未來。
科學家們發現,在地球升溫 1.5 度時,危險會大大增加。
全球近 10 億人可能會在更頻繁危及生命的熱浪中,傷害健康及一大部分老人死亡。
由於嚴重的干旱,還有數億人將爭奪水源。水資源,可能引發戰爭。
今天地球上一些動植物物種,將滅絕消失。
全球大片海域維持漁業的珊瑚礁,將遭受更大規模死亡。
英國利茲大學的氣候科學家、此次為IPCC撰寫報告的數百名國際專家之一皮爾斯·福斯特說:“我們可以預期,在未來 20 或 30 年內,極端天氣將大幅增加。” “不幸的是,我們必須了解,情況只會比現在更糟。”
然而,人類仍然可以防止地球變得更熱。但這將需要各國協調努力,到 2050 年左右停止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
這代表我們需要立即開始迅速擺脫煤炭等化石燃料,並從空氣中快速去除大量碳!
IPCC報告總結:如果全球真誠的合作,全球變暖可能會停止⋯⋯並穩定在於升溫於1.5 攝氏度左右。
但如果各國的努力失敗,全球平均氣溫將繼續上升——與工業化前時代相比,可能會超過 2 度、3 度甚至 4 攝氏度。
IPCC報告描述了變暖程度每增加一次會如何帶來更大的危險,例如更嚴重的洪水和熱浪、惡化的干旱和加速的海平面上升,這些都可能威脅到一些島國的生存。
地球越熱,越過危險的“臨界點”的風險就越大,例如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巨大冰棚,將出現不可逆轉的崩塌。
“地球氣候系統發生了一些變化,沒有回頭路,”該小組副主席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高級顧問 Ko Barrett 說。但是,她補充:立即和持續的減排“確實可以改變我們面前的氣候絕望。”
此次公布的IPCC的報告共獲得了 195 個政府的批准,基於共14,000 多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氣候變遷物理學最全面的總結。
此報告將於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峰會上成為各國領袖高峰會的討論焦點。
包括拜登總統在內的越來越多的世界領導人支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的目標,儘管主要污染國家目前的政策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很遙遠。溫室氣體的 10 大排放國是中國、美國、歐盟、印度、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伊朗和加拿大。
這份新報告毫無疑問地認為人類應對全球變暖負責,並得出結論認為,自 19 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基本上都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和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國家驅動的。和吸收熱量的甲烷。
報告稱,迄今為止的氣候變化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沒有相似之處。過去十年很可能是地球 125,000 年來最熱的十年。世界上的冰川正在以“至少在過去 2000 年中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和消退。至少 200 萬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未如此高。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海平面平均上升了 8 英寸,自 2006 年以來上升速度翻了一番。自 1950 年以來,熱浪變得明顯更熱,並且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持續時間更長。野火天氣在全球大片地區惡化。自 1980 年代以來,海洋中的極端高溫爆發——這會殺死魚類、海鳥和珊瑚礁——的頻率增加了一倍。
近年來,科學家們還能夠明確全球變暖與特定惡劣天氣事件之間的聯繫。報告稱,世界上出現的許多致命的新極端溫度——比如 6 月份席捲太平洋西北部的破紀錄熱浪——“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系統的影響,就極不可能發生”。溫室氣體排放明顯使一些乾旱、傾盆大雨和洪水變得更糟。
報告稱,熱帶氣旋在過去 40 年中可能變得更加強烈,這種轉變不能僅用自然變化來解釋。
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危害也會隨之上升。考慮一下危險的熱浪,在過去,這種熱浪每 50 年只在特定地區發生一次。如今,平均每 10 年就會出現一次類似的熱浪。在全球變暖 1.5 攝氏度的情況下,這些熱浪將每 5 年發生一次,而且溫度會明顯升高。在升溫 4 度時,它們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或採取海平面上升。在升溫 1.5 度時,預計本世紀海平面將再上升 1 到 2 英尺,許多沿海城市經常被洪水淹沒,而過去一個世紀只會發生一次。但報告稱,如果氣溫持續上升,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巨大冰蓋可能會以不可預測的方式破壞穩定,在最壞的情況下,本世紀海平面可能再上升三英尺。
可能會有更多不可預測的變化。例如,有助於穩定歐洲氣候的大西洋重要海洋環流系統現在開始放緩。儘管該小組以“中等可信度”得出結論,該系統不太可能在本世紀突然崩潰,但它警告說,如果地球繼續升溫,這種“可能性低、影響大”的結果的機率將會上升。
羅格斯大學氣候科學家羅伯特·科普 (Robert Kopp) 說:“這不像我們可以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如果我們保持在 1.5 度,我們就安全,而在 2 度或 3 度,則遊戲結束。”報告。 “但每增加一點變暖都會增加風險。”
專家估計,世界各國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的政策將使世界在本世紀末升溫約 3 攝氏度。這加大了各國做出更雄心勃勃的承諾的壓力,超出了他們根據 2015 年在巴黎達成的國際氣候協議所達成的承諾。
如果各國兌現最近的承諾——比如拜登先生 4 月份承諾到 2050 年消除美國的淨碳排放量或中國承諾到 2060 年實現碳中和——那麼接近 2 攝氏度的變暖可能是可能的。其他行動,例如大幅減少農業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有助於將變暖限制在該水平以下。
“這份報告讓我深感緊迫,”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副主任簡·盧布琴科說。 “現在是保持 1.5 目標觸手可及的關鍵十年。”
雖然近年來對氣候變化的廣泛科學理解沒有發生巨大變化,但科學家們取得了一些關鍵進展。計算機模型變得更加強大。研究人員收集了大量新數據,部署了衛星和海洋浮標,並通過分析冰芯和泥炭沼澤更清晰地了解地球過去的氣候。
這使科學家們能夠改進他們的預測,並更準確地得出結論,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就可能變暖 2.5 至 4 攝氏度。
新報告還更詳細地探討了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世界特定地區。例如,雖然迄今為止南美洲只有一個角落出現了可能損害農業的干旱,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2 攝氏度,這種破壞性乾旱預計將在整個非洲大陸變得更加普遍。
巴黎薩克雷大學氣候科學家、報告編寫小組的聯合主席瓦萊麗·馬森-德爾莫特 (Valérie Masson-Delmotte) 表示,對區域影響的關注是這份報告最重要的新方面之一。 “我們表明,氣候變化已經以多種方式在每個地區產生影響,”她說。
過去的氣候報告主要關注大規模的全球變化,這使得國家和企業難以採取具體措施來保護人員和財產。為了幫助制定這樣的計劃,該小組週一發布了一個交互式地圖集,展示了隨著全球氣溫上升,不同國家將如何變化。
“為社會、決策者和領導人提供每個地區的準確信息非常重要,”馬森-德爾莫特博士說。
這份新報告是 1988 年創建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主要氣候科學評估的一部分。第二份報告將於 2022 年發布,將詳細說明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例如沿海城市、農場或醫療保健系統。同樣預計在明年發布的第三份報告將探討更全面的戰略,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阻止全球變暖。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今天(9日)發布2013年以來最重大的IPCC第六次氣候科學評估報告(AR6)。報告明確警告,人類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嚴重氣候變遷效應,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幅度,將在本世紀跨越巴黎氣候協定設下的攝氏1.5度門檻,或甚至超過攝氏2度。部分摘要如下:
1. 2011~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相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增加約 1.1 °C。目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至少是 200 萬年來最高(410 ppm)。
2. 自從上一份2014年評估報告(AR5)以來,全球地表溫度強烈地變暖。過去五年(2016~2020 年)是自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3. 海平面上升和冰層流失的速度加快。目前海平面以近3000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中,相較於1901~1971 年,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 2 倍。
4. 極圈冰層流失更快,若以2010~2019 年期間與 1992~1999 年期間相比,格陵蘭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增加 6倍、南極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則增加 3 倍。
5. 更多科學證據歸因溫室氣體排放和極端氣候的關聯性,特別是極端降雨、乾旱、熱帶氣旋和複合極端事件(乾燥/炎熱天氣與野火事件)等。
IPCC報告撰寫人之一的 Helene Hewitt表示,「先前報告中,對北極海冰融解的趨勢略有低估,現在我們綜合多方面的證據顯示,在所有情形下,我們可能在2050年之前,就會首度看到北極幾乎沒有海冰的景象。」
https://www.ipcc.ch/assessment-report/ar6/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9/climate/climate-change-report-ipcc-un.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浮標一分是幾克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6/19 星期五 絕對音樂】
「任何事情,堅持了就是神話,放棄了就是笑話;
這個道理聽來簡單,卻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於是~~
不停的選擇,不停的放棄,回頭卻發現什麼事都沒有做好…」
SO~~堅持,一定能遇到最美的自己~~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我們不能只在乎成功,卻忘了如何在失敗中好好生活…》
「又一位孩子退隊了。」一位基層教練傳來訊息。
教練說,每當有孩子告訴他不打球了,他都要折騰好幾個晚上,自責是不是做的不夠多、教得不好,讓孩子們在競技場上得不到成就、盼不到希望?他擔憂一些孩子們離開優質運動團隊提供的保護傘之後,回到原先就不太健全的家庭環境和社交關係,犯錯所得到的教訓就不再像是Baseball game裡的「出局」,而是真實人生的「OUT」。
縱使兩者都有重來的可能,但後者逆轉的契機,不一定會像運動比賽一樣,有隊友相伴、打氣。
倒不是說成為運動員是孩子唯一的正途,因為未來的路很寬廣,有各式各樣的機會等著發掘。撇開家人規畫,以及少數認真思考過自己將來志向且已付出行動的孩子,令教練徹夜難眠的,是那些只是照本宣科地說自己想轉換跑道的孩子,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如何面對真正造成決定離開的原因—─失敗。
通往成功的路並非來自選擇題,每轉一個彎,挫折就會換上另一件外衣悄然出現。
當彼此再次狹路相逢時,又要逃嗎?「一頁書、幾行字要看一小時的人,跟我說要去讀書?有這麼容易嗎?」字裡行間藏不住教練擔憂又激動的情緒。
沒隔幾日,我們都收到一張照片,相片裡有一群人圍坐在擺滿酒杯的KTV包廂裡,盡是十六、七歲稚氣未脫的臉龐。我們嘗試懷抱希望,想著「要讀書去的他」不要出現在照片裡,但很快就失望了。然後只能繼續催眠自己,杯裡裝的只是麥茶或西打,不是麥子發酵後的飲品。
青春期階段是自我概念發展的重要時期。青少年開始覺得自己是個可以獨立於他人的個體,卻多半沒有獨立自主的經驗與知識。常常會透過模仿和主觀的想法,試圖展現所謂「成熟」的樣子,用以滿足「自尊」與「自信」兩位攣生兄弟。因此,一天到晚有考驗來折騰自己的競技場,顯然不是個容易達到自尊維護,以及自信累積的舒適圈。
在批評這些孩子是軟弱逃兵前,我們先看向自己。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不曾將自己的人生完全託付在競技場上,但我們一定都有過傾心投入的經驗。回想一下,那些曾經認定將為一生歸屬的人或事卻遭逢巨變,面對失意、失業、失戀和心血付之一炬的失落,我們花了多少時間才撫平傷痛呢?又或者,你我是否有過在眾人面前大出洋相,並且事隔多年還一再被評論、嘲笑的經歷呢?這些衝著自己來的心理難關,有過幾次就足以讓人懷疑人生,但卻是運動員們的日常。況且,他們只是孩子呀!
運動員的生活,不是正經歷失敗,就是在避免失敗的航道上,因為「成功」僅是競技汪洋裡的渺小浮標。他們總是浸泡在詭譎多變的惡洋中,面對海平面上周而復始的壓力沖擊,以及海平面下爾虞我詐的算計。長期下來,容易讓挫折與懷疑成為心頭的常客。終究只能靠意志力呵護心志,再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奮泳存活。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憑藉實力勾到運氣,奪標「成功」。
失敗,占據了運動員大部分的內、外在世界。我們卻只在乎怎樣取得成功,而遺漏如何學會在失敗中好好生活?
這份懷疑,正是我身為一位運動心理師,卻看不慣將激勵影片、勵志標語,作為運動員唯一心理教材的原因;也是我為何不將心理技能,擺在指導運動員克服比賽壓力的第一堂課。片面的個別成功經驗,無法類推截然不同的生命背景;實驗方法下的研究結果,沒法概括各式各樣的壓力現象。
你在哪裡?正經歷著什麼?有人能夠聽你說話嗎?始終是我信仰的起始問句。
親愛的運動員,面對失敗,面對隨之而來的情緒,我們可以試著放下過往的矜持,或著停止急著埋葬挫折的慣性,好好感受。終有那麼一刻,我們會發現情緒,是來自我們看見自己努力不已後的疼惜,更是不計得失永遠支持我們的戰友。
如果我們願意將自己的失敗與情緒細細地記錄下來,會看見一篇用生命寫下的真實故事,情節也將推翻我們原以為的空白人生。如果那時我們依舊在意怎麼成功,手中的故事集將搖身成為設計藍圖,給我們足夠的經驗去尋求需要的智慧和技巧,幫助我們換上有別過往的成長心態。
學會在失敗中好好生活,不只是運動員,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作者:洪紫峯
(文章來源:https://www.homeruntaiwan.com/detail/article/862)
***************************
浮標一分是幾克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準確預報颱風不是夢!本校海洋所團隊浮標觀颱研究登頂尖期刊】
本校海洋研究所研究團隊今日(4/26)於科技部召開記者會,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在科技部、臺灣大學、氣象局等多個單位的支持下,研究團隊布建的海氣象浮標,收集到史上第一回超級颱風中心沿路掃過的海洋浮標觀測資料,在此一研究領域裡,這是首次完全由本校團隊、本土人才完成並發表在2019年4月《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也將被轉譯成電腦程式語言,植入颱風數值預報模式,朝準確預報颱風邁進一大步。
當前颱風預報對於颱風路徑的預報已有長足進步,但因對海洋與颱風互動的觀測仍相當缺乏,在颱風強度的預報依然面臨很大的挑戰,尤其如何把握時機在颱風撲臺前派研究船到海上「守株待兔」進行觀測或布放測量儀器,無異是老鼠給貓掛鈴鐺,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若能事先到選定的海域布放錨碇式的浮標去「堵」颱風,用各種先進的探測儀器自動量測大氣和海洋的關鍵性質,並以最快的速度傳回陸上的實驗室進行預報分析工作,安全又有效。然而,市面上並沒有這種能一邊準確測量海氣性質、一邊又能快速回傳資料的商品化浮標,即使能夠重金購得,也還需要一筆請廠商布放、維護的龐大經費。
為了挑戰這個艱難、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海洋所憑藉數十年養成的研究實力輔以海研一號貴儀中心精良的探測技術,2015年 (莫拉克6年後) 由時任所長的魏慶琳教授集合海洋物理專長的教師和電子、機械、錨碇探測和資訊專長的技術人員組成浮標團隊,突破技術瓶頸,拆掉海氣象浮標上的舊品,換裝運用省電科技自力研發之中控系統與即時資料衛星傳輸,連年由楊穎堅副教授領軍於颱風經過最頻繁,而現場觀測資料最缺乏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布放此進階版浮標,捕捉颱風肆虐下的海氣象變化,研究狂風猛浪下的海氣交互作用。兩組浮標在2016年成功地挺過超級颱風「尼伯特」颱風眼掃過前後的摧殘,成功紀錄了「尼伯特」來襲時的資料,不負眾望地即時傳回現場精準的海氣象實測數據,幫忙研究人員解析瘋狂海象下大氣與海洋互動的細膩過程,在夜以繼日進行數據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了限制颱風成長的機制,達成此艱鉅任務中的不可能任務,可謂以小搏大立大功。
另值得注意的是,此篇論文的六位作者有五位是畢業自該所的碩博士,顯示臺灣已有培養海洋科技高階人才的能力;海氣象浮標的應用涵蓋災防、環保、社教與學術研究,甚至在拓展臺灣國際活動空間層面上都能扮演角色,值得政府相關單位關注與支持。浮標團隊計劃將於今年6月前往西北太平洋布放兩組浮標再戰颱風。颱風、海嘯、氣候變遷預警防災不能靠喊口號,決戰第一線也不在陸上,讓海上浮標成為護衛臺灣的前哨!
#NTU #海氣象浮標 #海洋研究所 #颱風預報 #海研一號 #巾幗不讓鬚眉 #讓颱風損害降到最低 #莫忘莫拉克颱風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