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流量計用途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流量計用途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流量計用途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流量計用途產品中有1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961的網紅凌子楚 最清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日市政】都發處、工務處結案感謝狀(1955) 案由(735+736+874) 案由:【一日市政】工務處 都發處 (735) 頂庄里里長反應,台林街120巷,連結義教街585巷,有8米計畫道路,如圖示,中間只剩下兩道圍牆,和一塊私人用地阻隔,其他都是既成道路,建議可以考慮交通需求,徵收作為...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340的網紅Wataru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令人聞之色變的究極形態霸氣登場!這次影片還是老西主題,應該是會持續一陣子,本期內容主要是統整洛克人X3的西格瑪,包含聖徒西格瑪、凱薩西格瑪,並介紹兩個形態在洛克人X3當中的各項特色與招式細節,當然這次也有一些個人的實測內容,想看更多洛克人X系列角色介紹的朋友們,訂閱給他按下去就對啦! ※9:19有錯...

流量計用途 在 CUP 媒體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03 02:06:15

【我多想跳上車子離開傷心的台北】⁣ ⁣ 據吳明益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天橋上的魔術師」在台熱播,故事以 1960 至 90 年代的中華商場作背景,勾起不少上一代台北人封藏多年的集體回憶,年輕讀者亦不妨藉此機會一窺老台北的風味。⁣ ⁣ 1949 年國共內戰結束後,大陸流民不斷湧入台灣,台灣政府遂在台北中華...

流量計用途 在 LILLIA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1-12 06:50:21

要有心理準備又是長文~回答觀眾近期提問+繳交近期生活照🥰先來生活照解說! 1-這算是去年的飛機日常生活照提供(真實用途:排版) 2-跟朋友新年烤鴨鴨包皮聚餐 3-跟朋友新年烤鴨鴨包皮聚餐第二彈 4-跟朋友新年烤鴨鴨包皮聚餐第三彈 5-跨年追煙火變攝助之與我想像中的約會不同why 6-下班好累等接送...

  • 流量計用途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30 21:43:59
    有 21 人按讚

    【一日市政】都發處、工務處結案感謝狀(1955) 案由(735+736+874)

    案由:【一日市政】工務處 都發處 (735)

    頂庄里里長反應,台林街120巷,連結義教街585巷,有8米計畫道路,如圖示,中間只剩下兩道圍牆,和一塊私人用地阻隔,其他都是既成道路,建議可以考慮交通需求,徵收作為開通8米 都市計畫道路用途。
    -
    首先,感謝都發處陳副處長,立即幫我們完成圖面清查,確認台林街120巷,連接義教街613巷,為8米都市計畫道路,如圖示。

    案由:【一日市政】工務處 感謝狀 (736)

    根據市民反應,義教街706巷,交通運輸頻繁,有拓寬為8米道路的必要。
    -
    首先,必須向都市發展處確認,義教街706巷,是否為都市計畫8米道路,否則,必須由都市計畫處,提交道路規劃,送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後,由工務處推動執行。
    -
    感謝都市發展處陳副處長,劍及履及,立刻完成圖面清查,確認義教街706巷,已經是8米都市計畫道路,如圖示。
    另外,感謝工務處郭處長,單科長,王科長,和工務處全體同仁,為我們所作的說明和解釋。

    依據目前道路開闢和拓寬的法定程序如下。
    第一,由 申請人向工務處申請,召開所有權人說明公聽會。
    第二,市政府為保障土地所有權人權益的最大善意,是徵收價格,採公告現值1.4倍,協議價購徵收。
    第三,最重要的關鍵是,必須所有權人100%同意,協議價購 內容,簽署同意書。
    第四,完成道路施工計畫,編列下年度預算,議會通過後,隔年實施。
    目前最大的瓶頸,還在於100%的同意權行使,公開透明,缺一不可。

    我會繼續追蹤列管,要求工務處,盡一切的可能,召開說明公聽會,讓土地所有權人,了解交通運輸的公益需求,和市府用公告現值1.4倍,協議價購,保障私有財產權的最大善意,同意道路開發或拓寬,保障私人權益,解決交通運輸問題,達成雙贏的善意與目的。

    【一日市政】工務處 結案感謝狀 (874)
    根據市民反應,新生路連接台林街,連接義教街,連結保成路、保義路、忠孝一街、工業路等道路,已然成為忠孝路,進出嘉義市與民雄之間,重要分流的車道。加上頂庄、中庄、後湖里社區人口成長快速,車流量大,有必要開闢12米都市計畫道路台林街120巷,和義教街706巷,作為舒緩台林街,連接忠孝路的分流道路,和社區內部疏散交通需求的引道。感謝工務處郭處長,黃副處長,劍及履及,派員會勘,確定台林街120巷,和義教街706巷為都市計劃道路,可排入道路徵收計畫。但是,還需要道路私有土地所有權人,利益大眾,100%的同意,才能功德圓滿,解決交通問題。這還需要莊里長,洪里長,調和鼎鼐,幫忙溝通,還有我們社會大眾,給與道路計畫土地所有權人,更多的掌聲和更高的肯定,才能讓利益眾生的交通建設,圓滿成功。再次代表市民朋友,感謝市政府工務處全體同仁,將人民的小事當作證的大事,讓政治可以落實到每天的生活,解決問題。我們會繼續追蹤列管。

    辦理情形:本府業於108年9月10日府工土字第1082114682號函與108年9月11日府工土字第1082114744號函請里辦公處協助取得土地協議價購意願書,迄今尚未徵得100%所有權人同意協議價購,部分土地所有權人未同意,爰未能續辦理。

    處理結果:

    感謝都發處已經完成台林街120巷、義教街706巷,兩條8米道路,都市計劃道路用地設定。如圖示。

    同時,感謝工務處盡力協調土地所有權人,同意市價徵收,聯通和拓寬8米道路,但是,因為無法取得百分之百土地所有權人同意,為尊重私有財產權,只能暫時結案。

    再次代表市民朋友,感謝都發處、工務處全體同仁,將人民的小事,當作政府的大事,讓政治可以落實到每天的生活,解決人民的問題。

  • 流量計用途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6 14:17:31
    有 57 人按讚

    【從學員練習影片觀察到一個關於 TDD 的有趣現象】

    極速開發的課後練習作業,雖說重點是放在極速開發要學習的技巧與刻意練習的模型,但開發的方式、順序也是刻意安排成類似 TDD 的進行方式,來讓生產力最大化(TDD 本來就是幫助開發的,不是幫助測試的)

    我從2位第一次上我課的學員(當然就是 #極速開發,代表他們沒上過#單元測試 跟 #TDD與持續重構),雖然他們是照著示範影片、上課教學用 TDD 在寫整個 tennis 的過程,但從他們執行測試的時間點就可以發現:

    「他是用測試來驗證 production code 的正確性」,即使他先寫了測試,也不先執行,沒有看到紅燈,每次都等到 production code 寫完了,應該要綠燈時,才執行測試。

    而其他上過 TDD 課的同學 ,或是上過單元測試的同學,知道測試是用來描述情境,如果現在「加入的這個情境是新的需求或需求異動,代表目前 production code 還不支援這個情境,執行測試跑出的紅燈,就是等等 production code 要完成的 #目標」

    test-frist 從來都只是 TDD 其中一個小小的衍生產物,而不是全貌。TDD, 測試驅動開發 從來都是一種開發方法,而不是測試方法。

    總有些人老愛把 TDD 拿來跟測試相提並論,就總是喜歡把 test-first 當作靶子打,覺得違反人性跟直覺,覺得先寫測試在很多情況下是浪費時間或是不 work,可能拿來跟一堆測試的方法論相提並論,或總是只拿回歸測試的效益來當作 TDD 的整體。抑或是陷入 isolation unit test 與 integration test (其實就是非 isolation 等級、有實際依賴的自動測試)之爭。

    ```
    註:TDD 事實上是可以不是單元測試等級的。
    ```

    要比較正確看待 TDD 的角度,首先要知道它是幫助開發的、它是一種開發方式(當然不是唯一一種,甚至也不會是最好的一種,因為根本沒有最好,只有剛好)

    接著要了解 TDD 可能用 IPO 模型還比較貼切,input-process-output,在你開發任何功能之前,你總要先想過這件事。而先想這件事,才是 TDD 的最基本精神。

    接著是怎麼把你想好的東西,變成可執行的 spec,我們只是用測試程式來「描述」你腦袋中的「IPO模型」,把 process 的過程當作一個黑箱子。

    而這個 IPO 模型在結合成「使用情境」,就會帶來「高易用性 API 的好處」,只有在一開始就先想好怎麼給別人用,最後才會好用。所謂的一開始想好,指的不是預先設計一堆 class,而是 input/output 想清楚期待(一般會結合實例化需求,搭配 Given/When/Then 的 gherkin style 來把前置條件、資料、前提想好,當發生什麼事,應該是怎樣的結果),然後描述它。在紅燈定義清楚目標,綠燈完成 input/output 關係且沒弄壞前面的所有情境後,來針對 process 進行重構(事實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更多是用 refactor 來 #完成 process。

    ```
    註:所謂的 output 不一定只有回傳值,包含外部依賴狀態、資料的改變,甚至顆粒度小一點,針對物件導向設計的話,物件內部狀態的改變也算,只是物件內部狀態改變,驗證點要嘛是拿得到內部狀態,要嘛就是要驗證物件哪個行為會因這個內部狀態而有所不同。
    ```

    ## 戰 TDD 之前該先做好的功課
    要戰 TDD,是不是至少要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看完?

    要戰 TDD,請不要拿它跟測試方法論來比,那只是一下就被人看破手腳。因為它是個開發方法論。

    要戰 TDD,請不要把它的好處只限縮在跟回歸測試、自動測試的比較,因為那只是它的衍生好處,當你試過在白海報紙上 TDD 就懂,TDD 是在釐清你的思緒的同時,又可以以終為始,確保你在 production code 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滿足某個期待的情境。

    要戰 TDD,請不要去把 單元測試、整合測試捲進來,那是測試的顆粒度,那是測試的分類,TDD 從來都不是只能限於單元測試。

    要戰 TDD,請不要在那邊戰他是 bottom-up ,是直接從程式/class 的角度出發,事實上 TDD 既不是 bottom-up, 也不是 top-down, (書裡面就有講這件事咩),實務上的 TDD 結合倫敦派(GOOS)跟芝加哥派(Classic TDD),會更像 Outside-In 的進行方式,先定義好驗收情境,接著從最外部(也就是使用者看得到的部份)一路把依賴往另一邊的系統邊界推,直到推到系統以外的依賴資源(persistence 或 external API/service)

    ```
    註: ATDD by Example 中 ATDD by Example, Kent Beck 寫的序最後的一段話。

    Kent Beck:
    「就像我曾說過的,TDD的一個缺點是,它可能會退化為一種用來滿足開發人員需求的編程技能。某些開發人員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待TDD,輕易在他們測試的不同抽象級別間跳躍。然而在ATDD中不存在歧義,這是一種加強與非編程人員溝通的技術。我們之間良好的協作關係,以及作為這種關係基礎的溝通,能夠使軟件開發更有效率。採用ATDD是向著溝通更清晰這個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而此書是一本全面又平易近人的入門讀物。」
    ```

    要戰 TDD,請不要只關注在 test-frist,因為他只是用 test 來幫助你 think-first,不要邊寫邊想。然後不要過份依賴或相信你腦袋的能力,把你想好的東西具體化出來,最好可以被直接執行,最好除了你以外每個人執行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

    要戰 TDD, 請不要把論點放在見樹不見林,如果你有看 TDD by Example 的 Part 1, Part 2 那兩個加起來共 24 個章節,就知道一開始就得把當下想到的全貌紀錄在一個「紙本」的 backlog (所謂的紙本,只是要講這並不依賴於任何工具)

    而這個需求輪廓的全貌,會隨著你逐漸完成一部分一部分的情境,設計逐漸浮現後,而隨時跟著增減調整。

    但不代表 TDD 就是先想到一個測試案例,就直接先幹下去了,那根本是亂搞。

    以上這些,都還不是在列 TDD 的好處,而是針對那些從來沒搞懂 TDD 但又愛戰 TDD 的人一點提醒,你戰的很可能是「你誤解的 TDD」。

    TDD 還有許多實務上的用途,列上我在譯者序中的一小段:

    >>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一種以測試為開發輔助、以測試來描述需求情境、以測試來當作目標、以測試來表達期望、以測試來驗證疑問、以測試來實驗學習、以測試來溝通協作、以測試來協助設計高易用性 API 的「開發方法」。

    譯者序有開放給大家看,請見:https://tdd.best/book/tdd-by-example/

    拜託,要戰之前去看一下祖師爺 Kent Beck 對 TDD 的原始見解:https://www.tenlong.com.tw/products/9789864345618?list_name=srh

    如果你想正確的使用 TDD 來幫助你在實務上產生許多的價值,帶來許多的好處,尤其是需求釐清、持續重構、小步快跑的部份,最好理解的培訓課就在這:https://tdd.best/courses/classic-tdd-by-example-video-training/

    最後我想講一段話:
    TDD 從來都不該被導入到團隊中,但它是一種很好的自我鍛鍊與學習的方式,也是一種能用很低的成本來帶來很多好處的開發方法(見下方註腳),然而它也不是適用所有的情況,但它可以讓『完美』變成一個動詞,而非不變的形容詞。

    ```
    註:
    Kent Beck 在 DHH 靠腰:《TDD is Dead》 之後寫的一篇反串文:《RIP TDD》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63422864115918/

    我幾年前的簡易翻譯,通常也是 TDD 可以幫助你解決的問題,如下:

    - Over-engineering (過度設計)
    - API feedback (改善API的設計與可用性)
    - Logic errors (想的跟寫的不一樣,寫的跟需求不一樣)
    - Documentation (寫跟維護文件是痛苦的)
    - Feeling overwhelmed (找不到切入點)
    - Separate interface from implementation thinking (抽象設計)
    - Agreement (確保已修正問題的證據)
    - Anxiety (改東壞西的擔心受怕)

    ```

    很久沒對 TDD 發表這種長篇大論了,因為不理解、不想理解、不同角度理解的人居多,能真的到各自的塔上用不同角度來看原義,以及實務上用它來幫助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的人,真的太少。

    大部分人只想針對這個詞彙來攻訐以博得流量跟吸引目光,而不是想著「我可以用它來幫助我什麼」

    問題跟需求是中性的,解決問題跟滿足需求的手段與方式有千萬種,不會只有一種,也不會有所謂的對錯,多點角度去了解不同的方法、方式,然後融會貫通,發揮綜效,在實務上用最少的成本與風險來產生最大的價值,這才是真正的目標。

    導入敏捷不該是目標,導入 TDD 也不該是目標,目標永遠都是在實務上產生價值、解決問題、滿足需求。

  • 流量計用途 在 吳軒 Wu Xuan 手工皮包創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7 18:49:32
    有 474 人按讚

    【抄襲?模仿?侵權?不要偷換概念~~】
     
    好好的為什麼要突然PO這篇文?

    最近除了[刻在]這首歌抄襲風波外,

    又陸續有不同領域的作者被爆出疑似有該情況,

    最大的就屬某LINE插畫貼圖的事件。

    因為當事人可能的抄襲對象,是美國動漫公司,

    所以就有某爆料人FB的PO文中(好像其他人在Dcard也有)

    用我的事件來舉例,說迪士尼對侵權有多嚴~~~

    我也是朋友剛剛跑來貼給我看才知道。
    -
    -
    對一個創作者或設計師來說,

    被指控、影射「抄襲」是很嚴重的指控、恥辱。

    你說我史迪奇包「侵權」OK呀,

    但你在罵的人他是「抄襲」耶?

    乾我屁事啊XD?

    不過我相信該PO文者對我並沒有惡意,

    或者只是對「抄襲、模仿、侵權」的定義不是那麼明確。

    並且他發文針對的對象與事件也不是我,

    應該只是剛好PO文時拿我來舉例而已~~

    但我覺得擺在一起討論,難免容易被聯想、劃上等號,

    所以想想還是要來解釋一下這個概念,

    並且做為跟迪士尼打過交道的老前輩(被打),

    來順便跟大家科普一下XD
    (該文章我貼在留言處)
    -
    -
    首先,「抄襲」、「模仿」、「侵權」

    是完全不同的三件事,我們一個個說:
    .
    .
    .
    「抄襲(plagiarism)」

    像是論文發表抄襲、歌曲旋律抄襲、服裝設計的抄襲等等。

    看到人家作品的手法技術、核心概念的成功,

    或者是其商業模式、產品的市場反應很好。

    就偷偷摸摸的、換湯不換藥的搬來用,以謀求更大的利益。

    並且最好不要被人發現。(重點)

    比較接近於「剽竊」,是一種在職業上比較不道德的挪用,

    所以「抄襲」這個詞,通常是比較貶意的。

    更甚者,像是喬X體育這種,

    LOGO故意搞得很像,讓想買NIKE的人買到他們的東西,

    這也是比較接近抄襲的定義,或者我們會叫他「山寨」XD。
    -
    -
    -
    「模仿(imitate、mimic)」則是中性的詞語。

    例如最近有個網路主播模仿柯文哲唱歌,

    (請搜尋:柯文哲 105度 真的超像XDDDD笑死)

    或是媽媽做HelloKitty的菜色讓女兒帶便當、

    萬聖節扮成無臉男、Cosplay成海賊王拍照等。

    你不會覺得這些東西很不妥、很丟臉,甚至可能自己都曾做過,

    因為這就是一種廣義上的「二創」。

    也就是把他人既有的作品當作主題元素,

    用不同形式的作品去延伸、表現出來。

    前提是大家都知道你的東西從何而來,

    所以大家看你的角度也跟抄襲完全不同,

    抄襲時會很怕被抓到,還要遮遮掩掩欲蓋彌彰;

    但模仿時(或者說二創時)卻是完全相反,

    你模仿的越像,或者在其基礎上融入自己創意,

    反而代表你越有才華。

    就像你也不會說陳漢典在抄襲DJ Dennis吧?
    (他就是故意要模仿啊,他還怕你不知道他在模仿誰勒~)

    不然《貓》劇的演員就是在抄襲一隻貓了。
    -
    -
    -
    所以,同樣都是學火影忍者:

    『大量將該動漫角色,融入自己的插圖創作,還出馬克杯、滑鼠墊、LINE貼圖等周邊,說我這是"台影忍者"。』
    v.s.
    『學火影忍者雙手擺後面跑步,大喊:「我是佐助!!」然後還用手裡劍扔你。』

    你覺得,兩者的意義會是相同的嗎?

    何者是抄襲?何者是模仿呢?
    -
    -
    -
    好,上面兩個搞定了。

    至於第三個「侵權」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喔。

    侵權是種比較偏向法律上的用詞,

    跟抄襲、模仿可以並存,也可以完全無關。

    例如你走在路上拍人家臉,拿去做商業用途,

    不是抄襲,也沒模仿,

    可是侵犯了肖像權,那他可以告你,

    這種東西就叫「侵權」。

    而在法律上要認定是否侵權,

    是看既定的事實,而不是你大眾的觀感。(重點喔)

    所以很多山寨貨,一看就知道他是在抄襲某某某,你知我知大家知,

    但他一定侵權嗎?不一定。

    他可以巧妙的避開LOGO、註冊過的印花、或者專利,

    再硬坳說:這好像有點像,但還是不一樣啊!

    這會讓受害品牌很難在法庭上舉證指控他侵權。


    所以極端來說,

    即使律師主張:「作品沒有明確的侵權事實。」

    也不代表,你沒有抄襲的意圖或行為。
    (可能只你抄得有技巧,沒讓人抓到把柄罷了)

    反之,判決說:「作品有明確的侵權。」

    也不等於你就有抄襲、或剽竊了人家概念來用。

    例如你在Youtube上cover別人歌曲,

    可能尚未跟原作、唱片公司、詞曲創作人談好版權問題;

    或者你做電影懶人包解說影片,節錄原作大量的影音素材等等。

    這些行為都可能有侵權疑慮,

    但跟「抄襲」這件事其實比較無關。

    以古X莫來舉例,

    大家可能說他侵權,但你見過有誰說他是抄襲的?

    事實上,他侵權的方式也是侵的挺「原創」的,

    都是別人在抄襲他XDDD
    (畢竟這種詼諧、嘲弄式的電影解說,他可能是最早出來做的)

    所以,以上就是「侵權」與「抄襲」的不同。
    -
    -
    -
    P.S.我當時在事務所與兩個律師聊了一下午,

    幾乎把抄襲、版權相關的問題能問的都問了,

    我想我的轉述的說法,應該是有說服力的吧XD
    (只差請律師們來背書ㄌ,但感覺要錢ㄟ==)
    -
    -
    -

    好,最後給新朋友補充我與迪士尼的懶人包:

    去年我用"史迪奇"與"鴨嘴獸泰瑞"做了兩個造型皮包,

    我當初覺得作品的觀賞性應該很強,

    並且要把2D的圖像,用皮革這種平面素材,去做成3D的包款,

    還要把精品流行皮包,做成卡通風格,

    這是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的事。

    不但要能做得出來、還要夠像、神韻到位。

    光是那個超大耳朵,要怎麼做才能不垂下來,我就搞了非常久,

    我只能說,我最後成品那是真的像。
    (我無法貼圖或影片,自己GOOGLE吧)

    作品做好後我就PO到FB跟Youtube給大家看。
    (影片沒開營利,作品也沒販售、也沒用它來教學。)

    然而後來過沒幾個月,

    迪士尼的律師就發函過來,說這樣是侵權請我配合下架。

    即使我沒有營利行為、自己也下了很多苦心,

    可是在「未經原作、或版權持有者的同意下」,

    的確就是有侵權疑慮嘛~~

    畢竟,這個作品會受到大家喜歡,

    很大程度上,的確沾了他們的光,

    佔人家便宜,還跟他們上法院輸贏,也太荒謬ㄌㄅ?

    所以最後我們就和談收場,算是皆大歡喜。
    -
    -
    -
    那我想解釋的就是:單就迪士尼事件來講,

    確實有嚴重的侵權嫌疑,

    但我的模式跟「抄襲」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把皮革換成紙筆,史迪奇換成蠟筆小新,

    想像我拿紙筆畫好一張圖後,然後拿給你說:

    「你看我畫ㄌ蠟筆小新。很像吧?」

    ……這哪門子抄襲XD

    所以,請不要把這兩種概念混唯一談啊~

    我可不想被扣一個抄襲的帽子啊,很冤啊~~
    -
    -
    -
    這一年來,我繼續做我的事,其實這事也沒再拿出來講過,

    因為事情始末就很單純:

    雙方當時透過律師聯繫,我也覺得對方言之有理,

    接著我就發聲明解釋,隨後把東西下架了~

    迪士尼既沒告我、也很友善,大家積極處理、握手言和。

    雖然說有些公司鼓勵二創,支持Cosplay、同人誌這類作品,

    例如前陣子網路上各種作品洗版的「天竺鼠車車」,

    網路上一堆有用羊毛氈、用保麗龍、

    甚至還有把整台車包住的作品。

    我也有朋友去問過,

    他們官方對於二創的態度就是樂見其成,

    因為這也是間接幫他們作品宣傳。

    但迪士尼這種量級的企業,自有他們的考量,
    (他們哪缺你那點小流量haha)

    捍衛企業價值也好、角色形象也好,

    人家不想要你二創,我們該做的就是尊重~

    哪有什麼好坳的?

    甚至至今我都覺得他們有大企業風範,

    不會跟你鑽牛角尖,或借題發揮、獅子大開口、提出不合理要求,

    他就是適度的警告,只要你能理解配合,

    他願意點到為止,也捍衛了他們企業的立場。

    我自己學到一課,也拍成影片跟大家分享這件事,

    這樣事情就落幕了,皆大歡喜,不是很好嗎?

    我的態度在當時的影片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

    關鍵字就是:不要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

    有興趣的自己看,就這樣xd
    https://youtu.be/fSlg70JjHyc
    -
    -
    -
    P.S.
    大家都看過的泰國創作者Lowcostcosplay 低成本Cosplay

    同樣都是二創,

    差別在我用牛皮創作、他則是用自己的肚皮haha

    他的取材對象就比較高招,

    他去模仿鬼滅之刃、模仿海賊王、甚至模仿金正恩,

    但他才不會自找麻煩,去惹你爺爺迪士尼或任天堂XD

    你各位趕快學起來!
    -
    -
    -
    最後,該篇PO文所提到的LINE貼圖抄襲事件,
    我不是他們的粉絲,也沒特別關注這件事,
    所以也沒啥好評論的,
    我只想說:想想怎樣是最好的結果,該幹嘛就幹嘛吧XD

  • 流量計用途 在 WataruB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28 12:00:02

    令人聞之色變的究極形態霸氣登場!這次影片還是老西主題,應該是會持續一陣子,本期內容主要是統整洛克人X3的西格瑪,包含聖徒西格瑪、凱薩西格瑪,並介紹兩個形態在洛克人X3當中的各項特色與招式細節,當然這次也有一些個人的實測內容,想看更多洛克人X系列角色介紹的朋友們,訂閱給他按下去就對啦!
    ※9:19有錯字,損「血」打成損「寫」,特此勘誤。

    洛克人X3最終關卡

    本次整理以單機系列作品為主(不包含其他衍生作品,如方塊遊戲、格鬥遊戲、手機遊戲等)

    ※頻道影片均為親自遊玩
    ※授權使用方式也清楚揭露
    ※希望大家都能以此為標竿,檢視自我,做人真的不要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阿

    聲明:影片資料是採綜合彙整及個人實測後補充,無完全取自某單一網站
    相關資料可參考下方說明:
    本集相關資料來源參考:
    https://bit.ly/3fkGU68
    https://bit.ly/3w3zsSI
    https://bit.ly/3f0CHEf
    https://bit.ly/3qZ85X6
    部分補充則是從遊戲中自行遊玩取得
    資訊若有不完整或錯誤煩請留言指教

    卡普空影像二創政策:
    日文版:http://bit.ly/3pwrv4b
    英文版:http://bit.ly/37rWdVU
    中文說明:https://bit.ly/3dowzVy

    本次各項素材使用方式:
    翻譯使用:
    為我自行翻譯並潤飾。歡迎有需要的人直接取用,無須告知(不嫌我日文差的話)。
    FANDOM介紹文案參考資料來源使用方式:參考後改寫、校訂或補充,以致符合影片主題。
    音樂使用:僅使用遊戲中的BGM,並且依本次主題搭配,亦無直接擷取獨立放置。
    其他補充:
    若由我個人補充的遊戲資料或資訊部分,可以CC授權條款自由取用(你可單獨擷取部分資訊,去做屬於你自己的新影片,就目前創作圈共識,遊戲資料的發現,基本上是一件既定事實,沒有人可以獨佔,而對我來說,只要能幫助下一個創作者讓他製作出新創作影片,也算是功德一件)。

    真正不可以擅自引用的,是個人主觀上的心得、經驗、或編輯過後的影像內容或素材
    所以如果你直接盜取影片,再上傳到其他平台,是禁止的。

    我知道網路上有一些非常小的文字型部落客或是遊戲玩家會認為,密技是我測試出來的、或是我一個一個去徵求其他玩家的同意並收錄的、攻略是我發現的,沒有我的同意,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使用,雖然說這種心情或許可以被理解(可能他是靠流量謀生的,想要保護自己的實測財產),但這卻是不合理且沒搞清楚狀況的錯誤觀念;遊戲密技與攻略之所以不會被法律保護,這是因為遊戲本身就是需要玩家去玩,密技與攻略是一個增加遊戲樂趣或加速破關進程的操作,並非是一個智慧財產要保護的標的,因此密技的應用,若被公開了,不管是誰發現的,誰最先開始討論的,收錄的,本來就是可以被其他玩家拿去實測,或基於這些密技,再添加新的玩法與測試,這道理應該不難理解,因此如果只是使用到其收錄的密技(或剛好部分雷同),就要被汙衊成抄襲仔,實在是說不太過去(當有利益衝同時,採取這種汙名化競爭對手的網路操作,是不難理解,但有必要嗎?我不是靠搞洛克人維生的,把我視為競爭對手幹嘛?很多影片都是綜合自己玩出來的親測結果產製而成,純粹是把這個系列當成影視作品在製作,再分享給有興趣的玩家看而已,再者表現形式也不只是單純展示畫面或照抄文字資料,我是有加入自己的改寫、改編、美編設計、親玩、剪輯等要素,不懂之前在炒作這個點的意義在哪?)。

    老實講就法律上是可以提告妨礙名譽(正當的使用密技測試,卻被說是抄襲的話),只是想說若是同好,真的不想這樣去小題大作,大舉告人,畢竟我個人信奉的價值就是以和為貴,良善交流,以謙和前提來待人處事,我知道我無法用這種比較寬宏的道德價值,去要求每一個人,有些小部落客就算依法無據,也非常保護自己,這些我都尊重(只是讓人感覺無奈),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爭,我想我還是依照官方的授權使用規範來製作影片以及使用素材會比較好,然後把自己怎麼運用素材的方式,都清楚揭示,這樣一來也可以比較沒有爭議,這也是為何後來我影片說明欄,都會把相關使用材料標示清楚的原因。

    也提醒未來有想要製作遊戲影片的玩家,盡量是使用官方提供的影音授權規範來創作,會比較沒有問題,至於碰到有人來說,你用到他收錄的密技的這種偶發事件,甚至想用這個理由來檢舉你的,我是認為禮貌上可以去溝通一下,如果對方堅持持續不講理,建議還是把聲明寫清楚,讓對方知道他於法無據,若再繼續以此借題發揮,騷擾、搞公審,你也會採取其他行動(因為於法無據的檢舉,YT也是不會受理),以上是一些關於製作遊戲影片時的經驗談,有需要的可以了解看看。

    本次節錄遊戲為PS版洛克人X3
    #聖徒西格瑪
    #洛克人X3
    #凱薩西格瑪

    セイントシグマ/Saint Sigma、カイザーシグマ/Kaiser Sigma

    00:00經典片頭
    00:06片頭音樂Megaman X3 [PSX] music sigma 1st
    00:35洛克人X3-聖徒西格瑪
    05:50洛克人X3-凱薩西格瑪
    09:59洛克人X3-西格瑪病毒
    11:48片尾音樂Megaman X3 [PSX] music sigma 2nd
    12:02經典再會片尾

    喜歡麻煩按個讚,並分享給你所有的朋友~

    FANDOM授權宗旨請看以下:https://bit.ly/3iqcflu
    以CC-BY-SA發佈的FANDOM社區
    為了增加知識與文化的自由溝通和交流,任何人在以CC-BY-SA授權的Fandom網站所貢獻的內容,都允許其他人在公眾範圍內進行以任何目的的免費重新使用、傳佈、改作,包括商業用途在內。內容歸屬權的使用是被允許的,同時,也允許對傳播內容或衍伸作品的自由版權發佈。

    畫面為親自遊玩取得,遊戲內容、畫面版權均為卡普空所有。

    片頭設計:蛙他露B
    影片剪輯:蛙他露B
    影片特效:蛙他露B
    腳本設計:蛙他露B
    遊戲遊玩:蛙他露B
    翻譯校正:蛙他露B
    字幕製作:蛙他露B
    音樂著作權:CAPCOM所有
    遊戲著作權:CAPCOM所有

    片頭音效:
    https://bit.ly/2ZuFSuY
    歌曲名:優美的遊戲鈴聲
    歌手:免費音效
    所屬專輯:未知

  • 流量計用途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19 18:00:15

    【摘要】
    來蹭個流量,發表一下我對最近吵很大的愛莉莎莎 vs 蒼藍鴿事件!

    【課程平台連結】
    👉 https://changhsumath.com

    【加入會員】
    歡迎加入張旭老師頻道會員
    付費訂閱支持張旭老師,協助本頻道發展並獲得會員專屬福利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Bv4eDVLoj5XlRKM4iWj9g/join

    【購買下學期微積分教學影片】
    本頻道僅公開張旭微積分上學期教學影片
    若你需要下學期微積分影片,請參考我們的方案
    👉 https://changhsumath.1shop.tw/calculus2nd

    【張旭人生雜談目錄】
    EP01:為何小考行,大考卻不行 (https://youtu.be/X8G6uCH0TZU​)
    EP02:一言不合就筆戰的 5 個數學問題 (https://youtu.be/UdBUnkelEEk​)
    EP03:高中微積分和大學微積分的 5 個差別 (https://youtu.be/FqxnQ90DpPk​)
    EP04:感謝個為支持,我們開會員制囉 (https://youtu.be/zGFE56E7TUk​)
    EP05:酒精微積分大賽規則說明與題目講解 (https://youtu.be/Cz7cmj-TtUQ​)
    EP06:我清大數博入學考只有4分? (https://youtu.be/b19kbL0pAFQ​)
    EP07:是時候公佈這個計劃了? (https://youtu.be/0lJ10W8K_z8​)
    EP08:你想當老師嗎?那你來看這個! (https://youtu.be/gWhIydAN4nU)
    EP09:張旭線上教學平台正式上線!(https://youtu.be/twA-P6p4ftU)
    EP10:張旭微積分上學期課程介紹 (https://youtu.be/DQKAPa0FrFQ)
    EP12:如何求 π?割圓術!(https://youtu.be/eVLeTHQPRN8)
    EP13:我大學時成立讀書會的故事 (https://youtu.be/5vwToeO_zIM)
    EP14:愛莉莎莎 is isomorphic to 鍾明軒 and 館長 but not 蒼藍鴿 👈 目前在這裡

    【版權宣告】
    本影片版權為張旭 (張舜為) 老師所有
    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如果有學校老師在課堂使用我的影片的話
    請透過以下聯絡方式通知我讓我知道,謝謝
    FB:https://www.facebook.com/changhsu.math
    IG: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hsu.math

    【張旭老師其他社群平台】
    Twitch:https://www.twitch.tv/changhsu_math
    LBRY:https://odysee.com/@changhsumath:b
    Bilibili:https://space.bilibili.com/521685904
    SoundOn:https://sndn.link/changhsu_math
    Discord 邀請碼:6ZKqJX9kaM

    【贊助張旭老師】
    歐付寶:https://payment.opay.tw/Broadcaster/Donate/E1FDE508D6051EA8425A8483ED27DB5F (台灣境內用這個)
    綠界:https://p.ecpay.com.tw/B3A1E (台灣境外用這個)

    #張旭人生雜談 #歡迎留言討論想法 #喜歡請按讚訂閱分享

  • 流量計用途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1-17 19:18:25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Photoshop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像我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Photoshop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
    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這系列 Photoshop 教學影片
    是由初學到深入,專為初學者設計
    後半部進階內容與範例並非一般商業用途
    而是針對 Photoshop 與 3ds Max 之間的整合教學
    包含無縫貼圖製作、建築合成調色、室內設計合成調色、遊戲貼圖製作方面

    如果這部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
    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Photoshop CC 2020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u0WwWG
    Photoshop CC 2020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bitly.com/2FTNygJ
    JC-Design 網站:http://jc-d.net/
    JC-Design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cdesign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
    筆刷工具 、鉛筆工具 :
     ● 「筆刷」工具和「鉛筆」工具在影像上塗繪目前的前景色。
     ● 「筆刷」工具會建立柔和的彩色筆畫。「鉛筆」工具會建立硬邊的線條。
     ● 可以畫出類似筆刷的筆觸功能,依前景色填色,直接畫幾個圖給學生看
     ● 按下Alt鍵可以暫時轉換為滴管工具(吸取顏色)
     ● 筆刷可設定大小及樣式
     ● 加按Shift並拖曳可以做垂直水平繪圖,加按Shift並單點可以做不規則連續直線繪圖
     ● 不透明度可以設定透明度
     ● 模式:設定筆刷色彩與下方像素色彩的混合結果
     ● 噴槍、流量:可以模擬噴槍效果與噴出顏色的多寡
     ● 鉛筆工具和筆刷工具唯一的差別就是一個有柔邊一個沒有柔邊
     ● 筆刷浮動視窗可以做進階的設定,提一下就好,用「草」的筆刷示範
     ● 自動擦除:依據起始點的顏色有不同工能,如果起始點已用鉛筆工具畫過,那就會填色背景色,如果沒有畫過就會填入前景色

    筆刷設定
     ● 筆刷預設集:
      ▲ 可以選擇內定的筆刷以供使用
      ▲ 在圖示上按右鍵,可以新增筆刷、刪除筆刷、重新命名
      ▲ 在圖示上連點2下,可以重新命名
      ▲ 主要直徑可以設定大小
     ● 筆尖形狀:
      ▲ 直接拖曳縮圖上的點,可以設定角度與圓度,亦可用輸入的
      ▲ 間距:定筆刷圖案的距離
      ▲ 使用樣版尺寸:回到預設大小
     ● 形狀動態、散佈、紋理、雙筆刷、動態色彩、雜訊、噴槍、平滑化…皆可自行設定
     ● 更改過設定值後,預設筆刷並不會改變,只會改變該次筆刷

    定義筆刷:
     ● 白色為透明,有色彩則為灰階色
     ● 先繪製圖案,再選取範圍,編輯 / 定義筆刷
     ● 要做筆刷的圖按不要太大大改100*100,不用太仔細,背景要清楚


    ---------------------------------------------------------------------------------------------------

    ==延伸線上教學連結==
    Photoshop CC 2017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A9PH3B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AutoCAD 2015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m6Y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