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派蒙日文配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派蒙日文配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派蒙日文配音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26的網紅旅行熱炒店Podca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回程的飛機上 6月17日,回到美國的飛機上幾乎全程都在看電影——自從8年前搬離台灣之後,每次坐飛機似乎都成為固定的補看電影時間,尤其是美國看不到的亞洲電影。一口氣連看了4部日本片:《跨越8年的新娘》(8年越しの花嫁)、《乒乓少女大逆襲》(ミックス。)、《鎌倉物語》(DESTINY 鎌倉ものがた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夢幻光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還是日語有味道 老實說,日本的聲優都是怪物。 在講聲優的聲線,跑去文化去了? 有這麼可笑的嗎? 就事論是罷了 我沒否定中配呦? 中配我也認為配得很好哦 但大多數情況上,日配在我的觀感中是更優的哦? 要說中配有更好的,我的感官當中只有鐘離而已,其他都還是日配好吧。 我看你是愛國心切,只要是日本的...
-
派蒙日文配音 在 夢幻光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22 07:52:17還是日語有味道
老實說,日本的聲優都是怪物。
在講聲優的聲線,跑去文化去了? 有這麼可笑的嗎? 就事論是罷了 我沒否定中配呦? 中配我也認為配得很好哦 但大多數情況上,日配在我的觀感中是更優的哦? 要說中配有更好的,我的感官當中只有鐘離而已,其他都還是日配好吧。
我看你是愛國心切,只要是日本的東西就一概否定是吧? 日本聲優發展多久了... 且在語種發音上,日語的五十音發音上,本來相較於中文上,就更有情緒上的起伏性,感情性? 不過也因此,很多習慣中配那較為"平線"的玩家,會認為日配在情緒表達上 有點太過誇張就是了
人物介紹,語音那一頁,隨便選一個,同樣都是甘雨的,體驗感最好的是日文。
因為依照不同的台詞,角色的心境,日本聲優會在在語調和語氣以及音量大小上,會有很大幅度。
其次是中文。
聽起來都有些生澀,不過還能接受。
最糟的是英文配音。
給我感覺好像是從路邊隨便抓幾個聲音還可以的人去讓他們捧讀。
你有空也可以去聽聽純水精靈的中配和日配吧
明明是被侵犯 /逃亡 而中配就像是在炫耀自己手伴一樣 絲毫憤怒都沒(這點也是B站網友 很多自己都吐槽了)
日配和英配等,才有真正的被侵犯的BOSS憤怒感。
更不想說派蒙在酒館對溫迪的吐槽了,中配明明完全不對臉,而一堆還在那護航。
尤其是初遇雷神將軍的劇情,派蒙面對雷神要來斬旅行者那害怕的時刻,那慌張到破音的情況,反而中配就完全沒啥情緒,這句也是只有我說,B站有上百萬觀看的視頻對比,這也是不少大陸網友也認為的事情,自己去看彈幕和評論區吧。
日配好啊,配的每個角色都符合性格,符合當時的心情,不像中文,我不想噴,就比如說派蒙和可莉的,雖然聲音很可愛,但說話的語氣基本全是一個調調,開心也是生氣也是,沒什麼情緒波動的感覺,還有一些角色說話有點像讀書一樣,我也沒覺得所有角色的中配不好,刻晴的中配就不錯
總有人覺得日配齣戲到桐人,但松岡禎丞對演技的雕琢絕對是頂尖的。 PV裡的一些吐氣聲就不說了,建議聽聽遊戲內的語音。因為背負著殺戮帶來的業障,魈的對很多事的看法是消極的,有點自暴自棄;因為長期遠離人世,魈面對凡人的搭話和邀請,顯得比較生疏,甚至不耐煩;同時,身為仙人,又對凡間有一份責任感。松岡是唯一一個配出這種混合起來的高冷輕傲嬌感的人。中配聽起來就像少年俠客,過於淡然、乾脆,但對於深藏其中的感情的表達略微欠缺;英配聽起來有點邪惡、狂氣,但配出了改邪歸正的感覺;韓配其實很不錯,就是吃了語種的虧。話說,幾種配音對“斷除業障”那句的處理都很吸引人!
我觉得日配对角色的理解才是最符合可莉故事的,可莉语音里有“嘿嘿嘿”,“全都可以炸飞”这样的坏笑,是很调皮的人设,并不是个纯粹的乖孩子。相比之下,我觉得花玲配的委屈声音就有点太做作了,跟她配的其他几条语音中表现出的人设有点自相矛盾,显得可莉又乖又会闹事,又成熟又幼稚,又胆小又无忌惮,实在是太诡异了,配音应该朝着其中一个方向努力的
而且这跟先入为主无关,我一直玩的中配,但就是听不惯可莉。而且不是不喜欢花玲,她的德丽莎我就非常喜欢,日配10/10,中配只能9/10,因为有瑕疵。不过这次活动的语音倒是配的不错,比如说可莉那些“唉 嘟嘟可去哪里了”我就很不喜欢花玲配的音调,像是小学生朗读课文一样,我接触的小孩子很多,说话没有这样带哭腔的
原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fCYoTJJuc
夢幻光の原神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ZL0jQwbR1UEk02KXBEeOr-V6xebknFH
派蒙日文配音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回程的飛機上
6月17日,回到美國的飛機上幾乎全程都在看電影——自從8年前搬離台灣之後,每次坐飛機似乎都成為固定的補看電影時間,尤其是美國看不到的亞洲電影。一口氣連看了4部日本片:《跨越8年的新娘》(8年越しの花嫁)、《乒乓少女大逆襲》(ミックス。)、《鎌倉物語》(DESTINY 鎌倉ものがたり)、《覆面系NOISE》(覆面系ノイズ),個人覺得都不算超級好看,但也都各有些打動我的地方,心得容後分享;而最後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是路上看的第5部、多年後重看的迪士尼動畫:《花木蘭》。
為什麼要重看迪士尼動畫?因為這些動畫在飛機上通常有多國語言配音甚至字幕,而且可以看到一半自由切換,對白也相當口語化,其實是非常好的語言教材。我嘗試用日文和西班牙文看了幾段比較熟悉的劇情,其他則用以前沒有聽過的英文配音來複習。再看《花木蘭》,會注意到許多小時候未曾留意的細節,其中最明顯的大概是迪士尼如何把一大堆英雄主義元素、還有西方動作電影一定要具備的一對一生死決戰橋段,強加在這個原本完全不強調戰事的故事裡(請和以前讀過的《木蘭詩》比較一下),其次,則是匈奴人在迪士尼版本中的形象。
北亞的草原民族匈奴人,是《花木蘭》裡的反派群體,他們在劇中被描繪成一群未開化的野蠻人,不講道理、見人就殺,例如花木蘭以火箭炮轟炸雪山而第一次戰勝匈奴那幕,首領單于從雪堆裡爬出時,發出如同野獸一般的嘶吼。當然我們可以說這些都是被迪士尼加油添醋的劇情、原本《木蘭詩》裡面並沒有,但也不得不承認,從小我們所讀的、以漢人為中心的史觀與文學裡,所描述的草原民族形象其實大致上也是這樣(所以魏晉南北朝時的草原民族南遷,在漢人史觀裡被稱為「五胡『亂』華」)。但真實的他們真的是一群只會整天惹事生非的化外之人嗎?
我想起了這幾週相遇的許多人,尤其是在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新疆碰到的突厥族群,或是在內蒙古與俄羅斯東部碰到的蒙古族群,他們就是所謂的草原民族。這些人是我旅行至今碰到過最友善的人,有些人明明知道語言不通,卻還是主動來確認你是不是需要幫忙;有些人只會一點最基本的英文,卻毫不膽怯的找你搭話;一起坐火車的時候,他們分享食物的慷慨程度無人能及。那他們有沒有比較野蠻的一面?當然還是有,例如上下車時不太排隊、秩序混亂時爭先恐後,但我認為那是他們在資源稀少環境中的生存之道,絕對不是因為他們比較野蠻或未開化。
草原民族並非化外之人,這件事情或許隨著年紀漸長就會開始認知到,不需要特別跑中亞一趟;但當我在飛機上想起這趟旅行裡親自感受了他們的熱情,特別是在我碰到困難時得到他們的幫助、甚至成為臉書上的朋友,就更覺得我們這些漢人們真的是欠他們一個公道,也更加慶幸自己旅程的前半段可以與他們中間的許多人相遇。
(照片攝於6月1日,從寧夏銀川到內蒙古包頭的火車上,前景是河套平原,背景是陰山山脈,也就是《木蘭詩》裡提到的黃河、燕山、黑山頭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