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話常被解釋成追求夢想,但今天我不聊這個。
⠀
⠀
什麼樣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回想過去面對分離的自己,很痛,猶如行屍走肉,僅僅是被一個人疏遠,就彷彿找不到活著的意義,甚至對方並沒有做出傷害自己的事,就能因為失去而好一陣子陷在沈寂;今天如果是換作一群人呢?
⠀
⠀
克暉是一個成績不錯的孩子,正值...
⠀
這話常被解釋成追求夢想,但今天我不聊這個。
⠀
⠀
什麼樣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回想過去面對分離的自己,很痛,猶如行屍走肉,僅僅是被一個人疏遠,就彷彿找不到活著的意義,甚至對方並沒有做出傷害自己的事,就能因為失去而好一陣子陷在沈寂;今天如果是換作一群人呢?
⠀
⠀
克暉是一個成績不錯的孩子,正值國中三年級,從暑假開始便進入了備考的狀態;學校為了讓榜單好看,最後一年將學生依照成績分隔出了前段班,克暉是第一班的學生。
⠀
⠀
克暉國中前兩年的成績並沒有特別突出,他像是那種大考型的孩子,並不在意平時成績,但準備起考試倒很有自己的一套;他比較害羞一點,從小時候就不擅長和別人交際,休息時間喜歡獨自在校園的一隅晃悠,或是在座位上對著小張的便條紙畫些抽象的圖案。
⠀
⠀
其實他心地很善良,掃地時間看著身邊同學用竹掃把,將石頭下的小蟲挖出來玩弄,總覺得很不忍心,但他也沒敢說什麼,畢竟自己好像不太能融入人群,就一直靜靜地做著自己的事。
⠀
⠀
克暉有一個朋友叫冠麟,或者應該說,在前兩年他們同班時還能算是朋友。
⠀
⠀
那兩年,冠麟是唯一會聽克暉說話的人,但克暉很識相,他發現其他同學並不這麼歡迎他,便不在冠麟與其他人打成一片時介入,而冠麟也不太會主動找他,總是在冠麟身邊沒什麼人時,克暉才會找上他搭話;其實時間很短,兩個人的交流並不多,主要都是克暉在抱怨一些瑣事,當時他以為這樣就能稱為朋友。
⠀
⠀
國三的分班結果出來了,克暉跟冠麟又同班了,但冠麟卻顯得沒有什麼開心。
⠀
⠀
冠麟很快跟班上同學打成一片,漸漸的不再有空閒時間能和克暉聊天,他試著找過冠麟說話,但卻越來越疏遠。
⠀
⠀
「他們說你很怪。」
冠麟說克暉發呆時總是會眼神空洞的看著旁邊,也不會跟同學打鬧在一起,在其他人眼中就是個怪人。這是他們兩個之間最後一次單獨說話,此後克暉只剩下自己課本上貼滿的抽象畫,能作為紓解壓力的對象。
⠀
⠀
很快迎來了第一次的模擬考,克暉一如既往地拿了不錯的成績,雖不到名列前茅,但也是在平均之上了;後來半年內,他的成績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有幅度很小的進步,但不足以讓同學察覺。
⠀
⠀
克暉對數據很執著,或者說是著迷,每一次模擬考的成績,學校都會做出一張前50名的表,他會幫所有人按照名次的區間塗上不同顏色的螢光筆,貼在房間的牆上,看著自己一直以來的進步,眼前還有什麼人需要超越。
⠀
⠀
他不擅言語,這件事從沒有跟別人分享過,但他很樂在其中,這些五顏六色的單子就像是功勳表,紀錄著自己的時光。
⠀
⠀
畢業紀念冊向來都是學生自己設計,今年也不例外,班導詢問有誰願意加入製作小組,克暉沒有勇氣舉手。
⠀
⠀
後來他找到班長,拿出了自己為班級設計的圖樣,想試著在畢冊上留下自己的痕跡;班長把克暉的圖放在了小組的群組裡給大家看,所有人都覺得很出色,表決後一致通過,要把克暉的圖放在班級頁的第一張,班上同學也很驚嘆他竟然有這樣的天份,便不時會誇他。那是第一次,克暉在這個班級找到歸屬感。
⠀
⠀
年假回來馬上又是一次模擬考,或許是因為班上同學的關係與他變得稍好一點,克暉這次考試很進入狀態,大部分的題目都提早寫完,檢查了幾遍後仍有些時間,便自顧自地發呆,又開始用空洞的眼神看著旁邊,什麼都沒有思考。
⠀
⠀
但克暉沒發現,隔壁桌的怡蓁用懷疑的神情斜視著他。
⠀
⠀
那天放學,克暉被班導留了下來,帶到辦公室裡問話。
「怡蓁說你偷看他的答案,有沒有這回事?」
⠀
⠀
克暉嚇得說不出話來,他從沒有想過自己會被懷疑,因為對他來說,根本就沒有偷看別人答案的必要。
⠀
⠀
「很多人都說他們也看到你偷看了。」
班導又補了一句。
⠀
⠀
怡蓁是班上的大姐頭,幾乎所有女生都跟他很好,他可以說是情報集散中心,彷彿沒有他不知道的八卦,也沒有他傳不出去的醜聞。
⠀
⠀
週末過去,回到班上的克暉發現一切都變了,他的木質桌面很明顯是濕的,旁邊還丟著一根馬桶刷,他盡力保持鎮定,坐到位置上打算把桌子擦淨,不料椅子不知被誰動過了手腳,一坐上去就全垮了,克暉跌在地上,同學間並沒有笑聲,甚至所有人連看都不看他一眼。
⠀
⠀
抽屜裡的課本也都濕了,便條紙上的畫也浸爛了,克暉找到班導,卻只得到一句「證據呢?」
⠀
⠀
過兩天,模擬考的成績單到了克暉的手上,他的分數排名全校第3,怡蓁排名40,但克暉的名次成了一個「*」號,而分數和名字卻依然在表上的第三順位;成績單每個人都會有一份,複印出來的每張都一模一樣,這彷彿是在告訴所有人「這傢伙的分數是假的。」
⠀
⠀
後來的日子裡,克暉每天就是先把桌子擦乾,再檢查椅子夠不夠牢固,偶爾把抽屜裡或桌面上,不具名的紙條揉作一團丟掉;回家後盯著牆上那張帶有「*」號的成績單,眼裏都是憤怒。
⠀
⠀
畢業紀念冊提早發下來,克暉害怕地翻著,果然找不到自己的圖,甚至除了大頭照之外,自己的照片連一張都沒有。
⠀
⠀
畢業典禮那天克暉沒有到,但班導連通電話都沒有打,同學們彷彿更完整了一般在慶祝。
⠀
⠀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是克暉最後留在桌上的字條。
⠀
⠀
告別式那天全班只有冠麟過來,是他媽媽逼著他來的。
⠀
⠀
克暉的班導和同學裡有誰是無辜的嗎?
⠀
⠀
又有多少人仍然選擇活下來,承受著一輩子的陰影,而我們全然看不出來。
⠀
⠀
圖中文字|改編自#dcard 留言
⠀
#古柏聊天室
活著的意義dcard 在 我在旅行 I Am Travel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為什麼出發?
來看看以前的旅人們怎麼說吧!
#火車大富翁
他說:
大四以前的生活都沒有甚麼特別的,所以想出發旅行,感受一些新的刺激 。
他說:
想放鬆、想出遊、想跟不認識的人,出去走走。
他說:
想認識不一樣的自己,想逃離現況。
他說:
高中畢業後即將出國留學,希望在這之前,利用這樣的機會更加貼近我所生活的島嶼、更認識雖靠近卻陌生的人事物,離開之前,好好地和台灣培養一次「感情」。我很愛旅行,希望自己的足跡能踏過世界的大小角落。但面對於眼前展開的浩瀚世界,我知道在翱翔之餘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我希望自己在世界闖蕩時仍能存有對台灣的愛和熱情,因此想透過這樣難得的機會,好好感受土地上人們的呼吸、土地的律動。 此外,也想在18歲的這一年給自己一個挑戰和禮物,在這可能是人生中最長的假期,不光是累積知識,更期許自己能踏出舒適圈體驗不同的事物。我也算是個怕生、難以適應變化的人,所以也希望火車大富翁的旅行,帶給自己一些轉變。
他說:
離職前想把積假用掉。
他說:
想要挑戰一下自己、認識不同領域的新朋友。
他說:
我快畢業了,想在出社會前給自己一個特別的旅行。我習慣自己一個旅行,自己決定所有事情,不需要商量和妥協,對我來說是最舒服的旅行方式。偶然在Dcard看到有人分享參加《我在旅行》的故事,他說:「一個人走你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所以我想試試看打破自己的框架,看可以走多遠。也趁這機會想一想自己未來的方向,為我最後的暑假劃下有點瘋狂但不失內涵的句點。
他說:
知道這個活動很久了,終於排到假可以來參加。
他說:
因為在大四迷惘的階段,希望能透過旅行認識新朋友,聽聽大家對生活或是人生的想法,還有調適自己即將出社會的心態,還有透過旅行更了解台灣,這麼美的地方💕
他說:
想要冒險,不想要讓自己的生活繼續一成不變。
他說:
想把自己拋出舒適圈,覺得自己是個喜歡到處參加活動的人,在學校參加了好幾個社團跟活動,但是最近卻漸漸有種把自己框住的感覺,所以想做點甚麼來讓自己有點改變!
他說:
已經大二了,但還不知道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想總是活在茫然之中,因此期待能透過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找到生命的意義,擔任過影展志工,也參加過城市浪人,希望火車大富翁能幫助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
他說:
想要成為有故事的人。
他說:
當時不知道她參加完後口中的那種興奮的感覺,後來我們漸行漸遠,我希望能透過這次參加,彌補我心裡在分手前的遺憾,也想看看她那時眼中的風景是甚麼。
他說:
想突破,想在20歲的這一年做點不一樣的事情,留下美好的回憶。
他說:
想認識其他人,想聽聽別人的生命故事,然後創造自己的生命故事。
他說:
想在旅行中遇到不一樣的人群,找到更多面對未來的勇氣。
他說:
一開始是想一個人環島,但完全沒有任何經驗家人不放心,在爬文的過程中也就發現了這個活動,文中提到「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或許這個旅行計畫可以看到更多我平常一個人走在路上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的。因為我比較慢熟,也想透過這次與一群不認識的人一起旅行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挑戰自己,也希望能經由這次的旅行好好沈澱,找出自我。
他說:
覺得這個企劃真的很棒,值得一再回味。
他說:
想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不再讓自己當說說哥,想練習自己和他人溝通的能力,希望自己可以從中獲得自信。
他說:
很少為自己做決定,這一次想突破自己,想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生日禮物。
他說:
一直都有想要環島的想法,但是畢業後就投入職場,常態性的加班,工作壓力大到身體狀況亮紅燈,暫時離開目前的工作,也開始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子的人生。
他說:
因為總是不滿足於現狀,很容易對規律的學生生活感到厭倦,所以總是會希望多嘗試一些不同於以往的東西。
他說:
平常上課又上班的我,其實很少時間能抽空出去玩、好好放鬆,甚至好好認識台灣。自從發現這個活動,當時還在準備考試的我,就下定決心這暑假一定報名參加。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挑戰性,挑戰的不只下一站要去哪、要吃什麼,最有挑戰性也最好玩的絕對是跟不認識的人一起玩。
他說:
想離開舒適圈 給自己來趟壯遊,去親近這片生活了18年的土地,去認識瞭解這片土地的地方感。
他說:
高二的時候我送給自己兩個字「勇敢」。我喜歡冒險,但往往少了真正執行的勇氣,因為我對未知感到焦慮,18歲的這一年我想要有新的突破。 在陌生人面前,我可以丟掉很多包袱。旅行的時候,我可以找回早已被生活麻痺的情感。我期待一個全新的自己。
他說:
其實一直很想嘗試各種事情跟不同的體驗,但都僅止於腦袋想而已,都沒有跨出行動,總是處在舒適圈,連在大學裡也是,總喜歡一個人獨處,所以想要跳脫目前生活,做一點不同的事,嘗試不一樣的體驗,認識新的一群人,找到生活的平衡。
他說:
這個活動已經關注好幾年,最近的生活有點迷茫,對自己毫無自信,不是當初以前的那個自己。想藉由旅行跟不認識的人一起完成任務,藉由挑戰找到最好的自己,並且這趟旅行送給自己一份畢業禮物。
他說:
在剛好20歲左右的現在,想做一些不一樣的人生體驗,藉由這個活動更了解台灣,同時也想認識更多的人甚至是自己。我覺得或許我有顆想到處挑戰的心,對每個事物都想到處去闖,或許就是覺得都好新鮮好有趣。
他說:
聽其他朋友參加過《我在旅行》的經驗,非常喜歡他們提到與旅伴分享當天旅行所見所聞的過程。同時因為工作的關係,非常渴望認識更多也喜歡旅行的志同道合的夥伴,所以想參加此次的旅行計畫,分享自己的故事!
他說:
這是我的最後一次暑假,我想要趁這個假期,給自己一個不同的回憶,一個完美的回憶,不留下任何遺憾!
他說:
想給給自己一個成年禮,替高中畫上一個句點,讓自己有更多勇氣面對大學生活。
他說:
一年前班導邀請許律雯學姐來我們班分享過,聽完他的人生故事,覺得這世界值得我們出去看看,不要只是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從那時候就一直有在關注我在旅行,也決定暑假一定要去一次,我也很想要環島,但因為家長擔心自己去比較危險,雖然要參加我在旅行出去六天媽媽也是擔心,但有分享給媽媽看整個活動,媽媽也有在追蹤我在旅行的ig,讓他放心後我也才能參加 。
他說:
因為從小到大被爸媽保護的很好,即使我在別人眼中蠻獨立的,會自己打工賺錢,我還是覺得自己需要走出舒適圈,去看看台灣其他縣市人們的生活,跟陌生人旅行對我而言是很新奇的挑戰,也能讓我接觸到不同個性的人,我想試試看在這樣的環境中,要怎麼好好的跟剛認識的朋友合作、相處,一起感受不同面貌的台灣。
👇火車大富翁夏季六天版
https://bit.ly/2XUjwBQ
#離開以後才有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