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活動碳排放量計算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活動碳排放量計算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活動碳排放量計算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活動碳排放量計算器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MIT Tech》8/1 * 【改善空氣污染能降低患阿茲海默症風險】 根據 7/26 日在美國丹佛舉行的 2021 年阿茲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上發佈的多項研究報告,改善空氣污染會改善認知功能,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此前報告曾顯示,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腦斑有關。而此...

活動碳排放量計算器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25 04:51:26

#promo #科基百科 我們常用功過相抵、正負相消來形容事物達到一個新的平衡,你知道碳排放量或許也能用這招喔! 這,其實就是「碳中和」,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簡稱:IPCC)的定義,碳中和指的是一個企業、組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透過使用低碳能源或是植樹造林等節能減排的方式,期待能與因為活...

活動碳排放量計算器 在 朱凱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2:32:48

在世界各國積極減碳以減緩氣候變化之際,政府終於在今年六月開展長遠減碳策略「公眾活動」,諮詢公眾意見,聽日截止。當中最具爭議一項就是為了增加可再生能源而要向大陸買電,先不論大陸的電到底會可以有幾乾淨,要長遠減碳就要幾條腿走路,我和團隊提出以下的意見: ◆減排目標過低,應重新調整向各先進城市看齊◆ 現時...

  • 活動碳排放量計算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1 14:31:54
    有 1,412 人按讚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MIT Tech》8/1

    * 【改善空氣污染能降低患阿茲海默症風險】

    根據 7/26 日在美國丹佛舉行的 2021 年阿茲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上發佈的多項研究報告,改善空氣污染會改善認知功能,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此前報告曾顯示,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腦斑有關。而此次會議是第一次累計證據表明,減少污染,特別是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和燃料燃燒產生的污染物,與降低全因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風險有關。

    * 【MIT科學家研究了如何減少一次性口罩對環境的影響】

    據估計,COVID-19大流行期間每天產生多達7200噸的醫療廢物,其中大部分是一次性口罩。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項新研究指出,通過採用可重復使用的口罩可以大大減少這一損失,該研究計算了幾種不同的口罩使用方案的財務和環境成本。研究人員表示,完全可重復使用的硅膠N95口罩能更大程度地減少浪費,而他們現在正致力於開發這種新型口罩。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刊登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

    * 【新發明的的尿液或血液測試方法可以發現腦腫瘤】

    劍橋大學的醫學研究人員開發了兩種新的測試方法,能夠檢測最惡的腦癌膠質瘤。使用新開發的測試可以在病人的尿液或血漿中檢測到腫瘤,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此類測試方式。 ​​​

    * 【歐洲科學家開發出可低成本製造發光材料的新技術】

    劍橋大學和慕尼黑工業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將一種材料的每 1000 個原子中的一個換成另一個,他們能夠將一種被稱為鹵化物鈣鈦礦的新材料類發光體的發光能力提高兩倍。該發現有益於製造更有效的低成本發光材料,這些材料具有柔性,並可使用噴墨技術列印。相關研究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 【哈佛科學家發起伽利略項目,致力尋找宇宙中的外星科技文明】

    哈佛帶領的一支科學家團隊,已經發起了一個旨在宇宙中尋找外星生命證據的伽利略項目(Galileo Project)。結合地面望遠鏡、人工智能等方案,這項研究將著重於外星智能的物理例證,而不是源自遙遠文明的電磁信號。 ​​​

    * 【科學家發現潛在療法能提高人類免疫系統在體內搜索和消滅癌細胞的能力】

    近日,南安普敦大學和米蘭國家分子遺傳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法,可以提高人類免疫系統在體內搜索和消滅癌細胞的能力。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確定了一種限制調節免疫系統的一組細胞的活動的方法,這反過來可以釋放其他免疫細胞來攻擊癌症患者的腫瘤。目前,這項研究已經發表於《PNAS》。

    * 【美國研究團隊在太陽能制氫方面獲得新突破】

    數十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利用太陽能來制氫的關鍵反應方法,即如何將水分子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儘管大多數努力以失敗而告終,且少數成果也面臨著成本過高的尷尬。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支研究團隊,還是設法找到了一種通過厚二氧化硅層來創建導電路徑的方法來有效從水中分離氧分子。該方案能夠低成本地運用,並擴展到大批量生產流程中。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 【現近 20% 的原始森林景觀與採礦、石油和天然氣等採掘業特許地相重疊】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近 20% 的熱帶原始森林景觀(IFLs)與採礦、石油和天然氣等採掘業的特許地相重疊。重疊的總面積約為97.5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埃及的面積。採掘業特許地與熱帶國際森林公園重疊最多,佔總面積的 11.33%,而石油和天然氣特許地的重疊面積佔總面積的 7.85%。該研究發表在《森林與全球變化》上。

    * 【MIT研究人員用紅外攝像機和人工智能來預測「沸騰危機」】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MIT)核科學與工程系的研究人員,通過訓練一個神經網絡模型來預測「沸騰危機」。研究人員表示,該模型能夠從具有不同形態和潤濕性(或吸濕性)的表面上的氣泡動力學的高分辨率紅外測量中預測沸騰危機的餘量(即偏離核沸騰比,DNBR)。這項研究成果或將應用於冷卻計算機芯片和核反應堆。目前,該研究已經發表於《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英國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創新方法來「逆轉」與年齡有關的記憶衰退】

    英國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提出了一種創新的方法來治療與年齡有關的記憶衰退。臨床前研究顯示,通過「操縱」大腦中被稱為神經元周圍基質網絡(PNNs)的結構組成,可以逆轉衰老小鼠的記憶衰退。 ​​​

    * 【中國科學家利用簡單的 RNA 微調讓馬鈴薯和水稻產量提高 50%】

    北京大學的研究小組將一種叫做 FTO 的單一基因插入到馬鈴薯和水稻植株中。由此產生的植物是更有效的光合作用者,這意味著它們長得更大,產量也更高 —— 在實驗室中產量提高了 3 倍,在田間產量提高了 50%。它們還能長出更長的根系,這有助於它們更好地忍受乾旱。

    * 【歐盟提出一攬子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歐盟委員會近日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一攬子計劃提案,旨在實現到 2030 年歐盟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與 1990 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 55%,進而到 2050 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份提案涉及交通、能源、建築、農業和稅收政策等諸多領域,具體內容包括收緊現有碳排放交易體系,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效率,盡快推出低碳運輸方式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和燃料,制定與脫碳目標相一致的稅收政策等。

    * 時間晶體即將誕生?當地時間 7 月 28 日,谷歌在一篇預印本論文中表示,其首次使用 「懸鈴木」 (Sycamore)量子計算機創造出了 「真正的時間晶體」。
    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超過 80 人,分別來自Stanford 大學、普林斯頓大學、MIT 和德國德累斯頓馬普固體化學物理學研究所(德累斯頓)等科研院所,論文標題為《在量子處理器上觀測時間晶體的本徵態序》(Observation of Time-Crystalline Eigenstate Order on a Quantum Processor )。

    * 【新分子圖譜揭示腦細胞發育軌跡】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和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繪制了胚胎大腦細胞在成熟過程中遵循的遺傳和發育軌跡。這份分子圖譜不僅可幫助人們識別與神經發育狀況有關的基因,確定腦癌中惡性細胞的來源,還可以作為評估實驗室中乾細胞產生的腦組織的參考,同時能改進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細胞替代療法。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日的《自然》雜誌上。

    * 【液體填充光纖設計可實現更可靠的數據傳輸】

    瑞士 Empa 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光纖,該光纖由連續的液體甘油芯和透明含氟聚合物護套組成。這種光纖以光脈衝的形式傳輸數據的能力跟固體塑料光纖差不多,另外它還擁有更高的抗拉強度。

  • 活動碳排放量計算器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7 20:00:20
    有 760 人按讚

    #promo #科基百科 我們常用功過相抵、正負相消來形容事物達到一個新的平衡,你知道碳排放量或許也能用這招喔!
     
    這,其實就是「碳中和」,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簡稱:IPCC)的定義,碳中和指的是一個企業、組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透過使用低碳能源或是植樹造林等節能減排的方式,期待能與因為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平衡。
    _
    💨 不過要如何判定企業或組織達成「碳中和」呢?
     
    想要確認是否達成「碳中和」的目標,就必須記錄與盤查從營運過程、生產製造到產品運輸的「碳足跡」。
     
    盤查後就要針對各種溫室氣體產生的狀態進行分析,多出來的就盡可能減去;無法減少的則要想辦法找其它資源替換。
     
    以經常提倡「環保」的純電車、油電車為例,其碳足跡的計算就必須從汽車零件製造開始,一直到汽車上路後充電所使用的電,同時也要考量所在地使用的是「灰電」還是「綠電」。
    _
    💨 乍聽之下似乎關卡重重,又該如何具體執行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多出來就減少、無法減少的就抵換,也可以採用「碳補償」(Carbon offset)或相關低碳技術。
     
    舉例來說,比較普遍的碳補償方式有植樹(像是避免去森林化、復育天然林、在農場栽種特定木材供應人類所需等等)、發展再生能源,或是盡可能的節約能源等,藉此達成碳中和的目的。
     
    在製造生產時,也可以選擇添購碳足跡較少的新型器械,汰換老舊、耗電的機具,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碳足跡。
     
    不過,碳補償的具體作法仍會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純電車的「環保」與否,也端看各國家或地區發電的碳排係數。根據研究顯示,現行台灣仍以火力發電為主,有近 4 成為高碳排的燃煤發電,若全面轉換成純電車,暴增的充電需求可能加劇碳汙染影響,不一定是最環保的選擇。
    _
    🚘 TOYOTA PRIUS PHV,替想換車、想買車的你提供環保新選擇!
     
    以現階段台灣的電力結構推廣純電車,不一定是最佳選擇,也可多方參考減碳車款:TOYOTA PRIUS PHV 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採用油電驅動系統,利用雙馬達驅動車輛,純電行駛最高時速可達 135 km/h,無須啟動引擎;具備油、電雙動力,油耗高達 109.9 km/l,短程省油、長程也免除你的里程焦慮。
    _
    正確用法:省電、節能,努力達成碳中和
    錯誤用法:用電、用水,我全都沒在省的
    _
    本內容由 TOYOTA Taiwan 委託,泛科學企畫執行
    _
    參考資料:
    PanSci《永續發展從哪裡來能往哪裡去?減碳還不夠,下一站是「碳中和」》CSR 天下《什麼是淨零、碳中和、氣候中和?一次搞懂Net Zero、Carbon Negative、Climate Neutral》、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綠學院《罵電動車不環保?那得看你餵他吃什麼電!》、台灣地球日《什麼是碳補償(Carbon offset)?》、台灣電力公司《火力發電概況》
    _
    延伸閱讀:
    永續發展從哪裡來能往哪裡去?減碳還不夠,下一站是「碳中和」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9833
    巴黎協定 5 年了,來看看它有沒有好好運作
    https://pansci.asia/archives/293731

  • 活動碳排放量計算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11 07:00:01
    有 1,449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生態學教授Thomas Crowther,九月投書《自然》雜誌,稱種樹也許是目前最低成本且有效處理氣候問題的解決方案。地球還有超過16億公頃空地可以種樹。現在有超過600名YouTube網紅,聯合發起了YouTube有史以來最大的募款挑戰,要在2020年1月之前籌集2000萬美元,種植2000萬棵樹。目前已經募集到1735萬美金了】

    {內文:
    地球正在燃燒。單單加州,自2017年起就燒掉了300萬英畝森林,自2019年新年伊始,巴西就發生12萬1000場林火,其中近半數發生在亞馬遜雨林裡,這些火燒掉了數百萬棵樹木,燒掉了為人類抵擋氣候變遷的屏障,在2018年加州野火季節,粗估產生了6800萬噸二氧化碳,幾乎等於加州全年二氧化碳量的15%,也就是說,人類對抗氣候變遷最有力的武器,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消失。

    根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也就是ETH Zurich的最新報告稱,在全球範圍廣泛種植新樹木,將有助於捕捉大氣中,會導致氣候變遷的二氧化碳。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生態學教授/Thomas Crowther)
    樹木能捕捉二氧化碳大家都知道,但是你從未想像過,如果以全球的規模來看森林,能夠捕捉的二氧化碳有多驚人,所以各國才一直沒有把種植新樹木,視為打擊氣候變遷的首要解決之道。地球上還能種植新樹木的空地,多到超乎你的想像,地球還有超過16億公頃空地可以種樹,其中9億公頃並不在市中心,也不在農耕用地範圍內,也就是有9億公頃的空地,實際上可以用來種出新森林,而且是現在立馬可以實行

    9億公頃,相當於美國的面積,足夠種滿一兆棵樹,依照Crowther教授計算,這些樹可吸收超過200吉噸二氧化碳,這個量等同於人類自工業革命以後,所製造出的所有二氧化碳總和的32%,事實上,當這份研究報告首次發布後,像是衛報就以斗大的標題稱,"種植新樹木有驚天動地的潛力","可以對抗氣候變遷"。

    幾乎所有人都同意植樹救地球這個概念,雖然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計算出,地球上仍有9億公頃的空地可以種新樹,可是要把樹種滿在那些空地的機率極小,因為9億公頃空地中許多屬私人土地,你必須先說服這些地主,把地捐出來讓大家種新的樹。

    在解決土地取得問題之前,地球上的森林正在迅速消失。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署(INPE)11月份公布的最新統計,亞馬遜的雨林在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的一年間,消失了9762平方公里,相當於29.5%,創下2008年以來最糟糕紀錄。

    亞馬遜雨林面積非常大,占地約有200萬平方英里這麼大,包括巴西西北部一大片區域,還有一部分在秘魯 哥倫比亞 委內瑞拉 厄瓜多 玻利維亞 圭亞那 法屬圭亞那和蘇利南,自2019年1月以來,巴西記錄到12萬1000場林火,其中半數就在亞馬遜雨林,是當地農民從事火耕而放的火,為的是整出種農作物和放牧的地,亞馬遜雨林的前景恐怕會更加不樂觀,因為現任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支持農民燒林整地,總計巴西在2001至2018年間,有5380萬公頃林地消失,也就是自2000年以來,亞馬遜雨林面積消失了10%,大規模鏟除雨林還有另一項壞處,當樹被砍下的同時,原本被樹木吸收的二氧化碳會全數釋放到大氣中,NASA估算每年大約15%-20%,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自於砍伐樹林回到巴西,大部分遭鏟除的雨林,之後用來耕種大豆以及養牛,合計巴西這些被鏟除的亞馬遜雨林,其中有八成都用來放養牛隻,巴西也是現在全球最大大豆和最大牛肉出口國之一,再加上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對氣候變遷持懷疑態度,暫時看不出有阻止摧毀雨林的打算。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全球超過600名網紅,最近募集了1600萬美元,要在全球種樹,這項活動由網紅Jimmy Donaldson發起,他較為人知的是他的網名MrBeast。

    *前NASA工程師/Mark Rober)
    那是因為MrBeast突破2000萬戶訂閱,一位網友就提議說,"為了慶祝2000萬訂閱","你應該種2000萬棵樹",這條留言得到廣大迴響,之後有人就留言給MrBeast,讓他跟我還有一些網紅合作,來實現種2000萬棵樹的任務,讓我想想...,就因為這個原因,我就和MrBeast的的團隊合作了,要一起來種2000萬棵樹

    種好一棵了,現在還剩下19999999棵。這個#TeamTrees活動,在開始頭兩天,就募到了超過500萬美元,之這些錢將捐給一個專門種樹的非營利保護組織,植樹節基金會(Arbor Day Foundation)。

    (網紅/MrBeas)
    我們需要您的幫助,您每捐一塊美金,我們就種一棵樹,看 這是一塊錢,我捐出去了,您捐一塊錢,我就種一棵樹

    就連Tesla創辦人Elon Musk都認捐了100萬棵樹,這2000萬棵樹預計要在3年內種完。其他還有「波昂挑戰」(Bonn Challenge),目標是在2030年以前,種滿3.5億公頃樹林,「波昂挑戰」目前也正在進行,種下十億棵樹的計劃,這項計劃始於2018年,一開始的目的,是要種回巴西消失的森林,這個活動從美國開始,擴展到墨西哥和中國。

    重新重植樹林,也是《巴黎氣候協議》的內容之一,但是美國總統川普已經宣布退出,美國將在2020年底完全退出,雖然砍掉一片樹林不用多少時間,要長成一片樹林,要耗去數十年。

    前NASA工程師,同樣也是#TeamTrees參與者之一的Mark Rober說,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這些網紅願意站出來,實行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為的就是向政治家傳遞出強大的訊息。

    (前NASA工程師/Mark Rober)
    我們知道#TeamTrees活動,要在2020年種2000萬棵樹木,無法解決氣候變遷,但這是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而且是一個積極有建設性的方式,傳遞出一個信息
    我們懂科學 我們在乎地球

    (網紅/MrBeast)
    我個人親手種下10萬棵樹,也就是捐了10萬美金,我已經盡我一切努力達成目標,現在是你們出一份力的時候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SrcuM96Hgs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