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洞悉同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洞悉同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洞悉同義產品中有47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蜂蜜檸檬哥吳蕚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日看張亞中接受趙少康專訪(感覺在修理張亞中),趙少康在節目裡讓人感覺不到善意,張亞中一不小心就落入他的語言的陷阱,當然,人各有其喜歡之候選人,沒有對錯,厲害的人會將惡意化解變成更好的資糧。昨天看許多綠營媒體就以這個專訪內容來攻擊張亞中,不過,從綠營媒體大力的批判,也確定張亞中絕對變成民進黨最擔心的...
同時也有6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有口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6道美味的墨西哥料理 — 墨西哥以香辣美味的料理聞名。我們用這些最受歡迎的食譜,來詮釋墨西哥菜。無論是香脆的墨西哥法士達、美味的塔可或安吉拉捲...等等,你將在這裡,洞悉墨西哥的料理精髓。 謝謝觀看,別忘了訂閲我們的頻道並分享給大家,收看我們最新發布的食譜。訂閱頻道⬇️ https://bit.l...
洞悉同義 在 DSE 7科5** | IELTS 9分 | 線上補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10 20:51:33
《英文必背同義詞寶典精讀》針對學生背誦同義詞的3大痛點設計: ⠀⠀⠀⠀⠀⠀⠀⠀⠀ 1. 未能洞悉同義詞之間的細微分別 字典中同義詞的解釋非常相似,更不會告訴你一個字在何種語境下使用才是適合,以致應用字詞時表達意思不精確 –> Melody憑藉深厚的英文功底已經為同學在備註部分列出某組字詞所強調的意味...
-
洞悉同義 在 有口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2-27 18:00:146道美味的墨西哥料理 — 墨西哥以香辣美味的料理聞名。我們用這些最受歡迎的食譜,來詮釋墨西哥菜。無論是香脆的墨西哥法士達、美味的塔可或安吉拉捲...等等,你將在這裡,洞悉墨西哥的料理精髓。
謝謝觀看,別忘了訂閲我們的頻道並分享給大家,收看我們最新發布的食譜。訂閱頻道⬇️
https://bit.ly/2vCwfMy
完整食譜:https://www.yokofu.tw/6-mexican-recipes/
******************************************************
1. 雞肉起司法式達
墨西哥薄餅傳統上是由玉米餅麵包製成,通常裡面是牛肉和辣椒。但隨著此料理越來越受歡迎,裡面的配料也越來越多變。今天食譜示範了它可以有多靈活:用平底鍋煎墨西哥薄餅,然後搭配美味的蔬菜和雞肉餡料。烘烤時間結束後的最終結果是:外部奇妙酥脆,內部多汁美味!
雞肉起司法式達作法請參考這裡。https://www.yokofu.tw/fajita-chicken/
2. 酥脆的墨西哥薄餅蛋糕
奶油圓蛋糕是歐洲特產的甜食品。其特點在於其用一種中空螺旋紋形的模子作成皇冠形蛋糕。吃起來有點像是戚風蛋糕:綿密感。但是這個食譜要將其大改造,只保有該有的形狀,變成酥脆的驚喜!
酥脆的墨西哥薄餅蛋糕食譜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taco-torte/
3. 墨西哥甜椒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氣溫還不夠高,那麼這道食譜,可以給你身體輕微的熱度。辣椒粉和莎莎醬將會讓你的舌頭產生愉快的刺熱感。
墨西哥甜椒作法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yours-pods/
4. 甜椒、雞胸肉和玉米片料理出的法士達
墨西哥烤肉,有時音譯為:「法士達」、「法西塔」、「法吉它」、「法基塔」等,是西班牙殖民地時代下的產物。將蔬菜、肉、墨西哥薄餅和辛辣醬的結合,口味是獨一無二的。在這個食譜中,我們調整了一下,將甜椒與多汁的雞胸肉和墨西哥玉米片混合在一起。
這道用甜椒、雞胸肉和玉米片料理出的法士達作法在這裡。https://www.yokofu.tw/fajita/
5. 鳳梨豬里肌肉塔
墨西哥菜就像這個國家一樣:色彩繽紛,辛辣而歡快。如果你正在尋找帶有多汁且具有果香的辛辣肉料理。你應該嘗試這個食譜。每個肉食愛好者都會得到滿足感。
鳳梨豬里肌肉塔詳細作法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tortilla-mit-fleisch/
6. 墨西哥牛肉安吉拉捲
天氣漸漸轉涼時,焗烤特別受到歡迎。因為它會讓人由內到外地溫暖起來。除了經典的焗烤食譜,例如:焗烤義大利千層麵,焗烤義大利麵或焗烤馬鈴薯等,還有另一種非常美味的選擇:墨西哥安吉拉捲。
這道墨西哥安吉拉捲,是用墨西哥薄餅包裹著香濃的辣醬、牛絞肉,白飯和大紅豆捲成螺旋狀,並倒入香濃的辣醬後,再撒上起司焗烤。這道特別的焗烤食譜,每個人都得收藏在私房菜單中。
墨西哥牛肉安吉拉捲食譜請看這裡。https://www.yokofu.tw/beef-enchilada/
火熱、多彩和香辣的墨西哥美食,一旦嚐過之後,將永遠無法抵抗它的魅力。你要先要做哪一道菜呢?法士達、塔可還是安吉拉捲?無論你選擇哪一道墨西哥食譜,吃起來都會感覺就像在墨西哥一樣。
******************************************************
想知道更多的美味食譜嗎? 請訂閱我們的頻道,不要錯過任何新影片。有口福每天為你帶來不同的食譜影片。 與您的朋友和家人分享!
這裡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com/有口福
Facebook關注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yokofu.tw
有口福網站:https://www.yokofu.tw/ -
洞悉同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1-09 09:03:56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洞悉同義 在 孫在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18 12:30:1320200922-商業智慧power BI應用-10.戰情中心與智慧 3
Power BI,擁有您無法想像的數據分析能力,值得深入探索,掌握數據的內涵。透過幾個簡單的指令,複雜繁瑣的資料,讓你輕輕鬆鬆洞悉資料的內容。本課程將介紹常用的方程式、統計分析、排序、篩選、樞紐分析、圖表呈現、雙軸圖、人口圖,還有趨勢線與預測,保證讓你脫胎換骨,成為數據分析高手。
課程影片、範例、講義、成品都在https://goo.gl/ytzRxT
洞悉同義 在 蜂蜜檸檬哥吳蕚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日看張亞中接受趙少康專訪(感覺在修理張亞中),趙少康在節目裡讓人感覺不到善意,張亞中一不小心就落入他的語言的陷阱,當然,人各有其喜歡之候選人,沒有對錯,厲害的人會將惡意化解變成更好的資糧。昨天看許多綠營媒體就以這個專訪內容來攻擊張亞中,不過,從綠營媒體大力的批判,也確定張亞中絕對變成民進黨最擔心的對手,希望藍營支持者能洞悉這「眉角」。
節目裡面趙一直要引誘校長說自己是統派,當然,校長最後真的被誘入甕,承認是統派,但是用「派」這個詞就很不好,統獨是種主張,本就無派別,用派來定義就是窄化張亞中的格局,台灣沒有真正的統派或獨派,只有和平解決問題與不想解決的兩種作法,張亞中只是提出一個積極的作法,大陸同不同意與台灣接不接受等同立場,沒有誰大誰小,我在上次選台北市長時就說過,談不是只有談統一,說不定談到後來大陸也不想統一了,因為多一塊台灣對大陸也不見得有好處,談判如何談?兩邊都站在對方的立場談就對了。
建議張亞中不要被誤誘,要維持其一貫的高度,遇尖銳問題時,先吸一口氣想一下再回答會較理想。
最後再強調,統獨沒有派別,是種主張,是種理想,都是在為人民未來找最好出路的方法,兩岸終究要談,彼此都站在對方的立場談,先釋出善意者當然取得優勢位置,就看對方接不接招了。
洞悉同義 在 經理人月刊MANAGERtoda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走過這波疫情,相信所有經理人都體悟到:「營收是虛榮,獲利是理智,現金為王!」當景氣不穩定之時,幫助企業度過難關的,正是常備現金;然而若現金用罄,真的只有死路一條嗎?還是有什麼其他解方?
這2年,老天給了世界一場危機、同時也是一次學習、調整的機會,能夠看懂局勢,並借助挑戰往上爬的企業,在未來的路上,勢必越來越強;就像2008年的金融海嘯,讓世界正視了銀行體系的問題,而這次的疫情,讓我們學到了什麼?又有哪些是與我們所處的企業息息相關的?
數字是最好的警報系統,從財報上能洞悉企業實況及未來發展,在這快速變動的時代,有太多可以借鏡、學習的實務案例;由經理人商學院舉辦的《活用財報做管理》,專門為企業經理人及財務人員設計,從財報解讀,到實務應用,帶你檢視公司財務狀況,建構出完整的財務知識,並掌握企業營運關鍵,讓你能主動發現問題,做出最適決策。
----------------------------------
🔎【10/5 從財報學管理】
看懂財務報表,準確診斷核心獲利模式,強化財報分析力
📈【10/28 從財報學決策】
深入解析財報重點,理論與案例對照應用,提升管理決策品質
👇點下方圖片看完整雙日課程介紹👇
#早鳥倒數⏰ #優惠只到0929🔥
#防疫優先 #跨網域限制 #線上直播課
洞悉同義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引領全球半導體科研五十年 施敏教授獲頒未來科學大獎
被譽為「華人諾貝爾獎」、每年每獎項均頒百萬美元獎金的未來科學大獎9月12日公布獲獎名單,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施敏教授因提出基礎性的金屬與半導體間載子傳輸理論,引領全球半導體元件開發,獲頒2021未來科學大獎之「數學與電腦科學獎」,11月將於北京受獎。
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大中華區第一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共同創立的民間科學大獎,設立「數學與電腦科學獎」、「生命科學獎」與「物質科學獎」,授予具科學突破、重要科學發現的科學家。2021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登場,國際頂尖科學家將齊聚分享科學成果,探討科學研究發展、洞悉未來趨勢。
施敏教授1963年取得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進入知名研發重鎮貝爾實驗室(Bell Labs) 。但在1968-1969年度,特別請長假回國,指導他的第一位博士生張俊彥(我國第一位工學博士),提出金屬與半導體間的電荷流動理論和傳輸模式,奠基過去五十年在積體電路元件中最為關鍵之歐姆與蕭特基接觸,使得晶片產業能夠依照「摩爾定律」持續擴展,成為各類電子系統不可或缺之要件,也不斷大幅度的提升了人類的生活和文明。
在此之前(1967年),施敏教授和貝爾實驗室同事姜大元博士,共同發現了「浮閘記憶體效應」(Floating-gate memory effect)。由此理論的基礎概念衍生出多種記憶體,其中「快閃記憶體」為目前所有移動電子產品的核心元件,但因此項工作在美國完成,並不在此次未來科學大獎獲獎範圍。
此外,施敏教授於1967-1969年所撰寫的《半導體元件物理學》(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起先用於交大電子研究所上課講義,很快受到全球矚目,翻譯成六國語言、發行超過300萬冊,被全世界半導體和積體電路領域師生、研究人員及相關產業不斷地引用,為全球最暢銷的「半導體界聖經」。
施敏教授的成就與貢獻備受國際推崇。1991年獲IEEE J.J. Ebers獎、2017年獲IEEE最負盛名的Celebrated Member Award;是少數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的三院院士;也曾獲工研院院士、全球「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終身成就獎」。
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輪值主席、國立交通大學前校長張懋中表示,科委會由國際知名科學家組成,評選過程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全方位了解獲獎人的研究成果與國際科學界的地位與影響力,每一位獲獎人的誕生,都來自科學界客觀公正的評選與推薦。施敏教授的成就奠基相關領域,半世紀以來,對積體電路科技進展與社會的貢獻深遠,實為舉世同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