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泰雅族貝珠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泰雅族貝珠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泰雅族貝珠衣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959的網紅台灣服飾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雜談──尊爵不凡的貝珠衣(lukkus-kaxa'&lukkus-pintoan)| 泰雅族群是台灣分布地區最廣的原住民族,在傳說中,泰雅族發祥於巨石(也有些傳說是老樹根),巨石迸裂後,走出了男性與女性的祖先。 「泰雅」譯自族語「Atayal」,指的是意思是「人」、「真人」或「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泰雅族貝珠衣 在 台灣服飾誌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09:21:23
|#雜談──尊爵不凡的貝珠衣(lukkus-kaxa'&lukkus-pintoan)| ⠀⠀⠀ #泰雅族 群是台灣分布地區最廣的原住民族,在傳說中,泰雅族發祥於巨石(也有些傳說是老樹根),巨石迸裂後,走出了男性與女性的祖先。 ⠀⠀⠀ 「泰雅」譯自族語「#Atayal」,指的是意思是「人」、「真人」...
-
泰雅族貝珠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4-12 23:46:14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泰雅族貝珠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2-05 21:58:45本集主題:「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介紹
專訪:黃冠龍 說明員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同時也是本館預定陸續推出的三場常設展中之「首部曲」。作為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首部曲」,本展覽將時間回溯至臺博館的源起,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當時稱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初創立的20世紀初,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擅場的「發現年代」,重新審視那些奠定今日臺博館收藏基礎、形塑臺博館風貌的博物學發現、發現者、與發現傳統。因此,這不是一部介紹臺灣自然世界的博物學展覽,而是一個回顧臺灣自然世界是如何被近代博物學所「發現」的展覽。故展名為「發現臺灣」。
「發現臺灣」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
發現之道
第一單元「發現之道」聚焦於20世紀初博物學家的調查傳統。透過兩位傳奇採集調查者: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的田野故事與蒐藏,勾勒出那一代博物學家強調親身實地踏查—即所謂「知識是人走出來的」之調查傳統。
另一方面,田野調查者所現地採集的物質憑證,構成了博物館的「標本世界」。標本並非調查的紀念品,而是物種的代表,許多不同標本的集合讓博物館體現出一個微型的自然界,在博物館裡重現了自然物種的分類階序與演化秩序。「標本中發現自然秩序」因此就構成另一個當時博物學傳統的重要特色,也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
臺灣新象
本展第二單元:「臺灣新象」則以專題方式細數臺博館歷史上重要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重要發現。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主導調查的臺灣高山植物、臺灣昆蟲研究開創者素木得一所發現的「寬尾鳳蝶」、博物館的傳奇標本採集者菊池米太郎所採集的「黑長尾雉(帝雉)」、臺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發現的「北投石」、全能型博物學者堀川安市採集的貝類標本與其發現的新種蝸牛:堀川氏煙管蝸牛、戰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其學生梁潤生所採集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獨幟一格的歷史博物學者尾崎秀真所蒐集的原住民籐編器與珠衣,還有在1910年代由森丑之助指導製作的臺灣原住民各族「博多人偶」、1920年代末蒐集的「佐久間財團蒐集品」、1960年代造成萬人空巷的深海活化石—「龍宮翁戎螺」,與1970年代臺灣化石大發現出土的「早坂犀」等,館史上重要的發現者與發現,莫不在本單元的展場中翩然現身。
過去的未來
最後,名為「過去的未來」的本展第三單元,則始於一個問題:究竟這些臺博館典藏的歷史性標本在當代有何意義?換句話說,博物館的標本除了能夠帶我們回到過去,是否也能讓我們反省當下,甚至展望未來呢?。展場裡以三個物件回答此問題。第一件是臺灣雲豹標本,臺灣雲豹的野生族群已經在2014年正式宣告絕跡,因此博物館收藏雲豹標本就不再只是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同時也成為一把通往未來的鑰匙—透過其中保存的遺傳資訊而提供未來重建物種的可能線索。
另一方面,博物館裡的老標本同樣也能提供當代創作者充分的素材與靈感。本展場最後兩件「標本」是兩件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泰雅族織藝師尤瑪・達陸的《古虹新姿》與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的創作:《過去的未來》,分別取材自博物館內古老織品的紋樣與各種標本的型態,衍生發展出兩件匠心獨具、新舊交融的裝置藝術作品。在博物館裡,「過去」也就是「未來」。
回歸收藏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也是一個回歸博物館收藏的展覽。展場內總共展出367件的博物學標本及文物,其中屬於臺博館藏品者共計265件,在這265件臺博館藏品中,其中不乏出自於著名發現者本人所親手採集並標註的歷史性標本,如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在上個世紀初所採集的泰雅長衣、史前石器、與鳥類標本;更有一些雖非經名家採集,卻是屬於首度亮相的「歷史性首展」,如近年發現的佐久間財團在1920年代末所收藏的莫那魯道之貝珠踝飾。
同時,為了忠實呈現這些藏/展品作為「標本」的採集入藏脈絡,許多當時採集或入藏時的「歷史標籤」,都「破例」隨著其「物主」一起於展場中展出,細看其上不難可發現一些著名的調查採集者,如森丑之助、岡本要八郎、堀川安市等人的親筆墨跡,至今仍斑斑可識。
泰雅族貝珠衣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雜談──尊爵不凡的貝珠衣(lukkus-kaxa'&lukkus-pintoan)|
泰雅族群是台灣分布地區最廣的原住民族,在傳說中,泰雅族發祥於巨石(也有些傳說是老樹根),巨石迸裂後,走出了男性與女性的祖先。
「泰雅」譯自族語「Atayal」,指的是意思是「人」、「真人」或「同族人」,其中又主要分為賽考列克(Seqoleq)與澤敖列兩群(Tseole)。
而泰雅族裡,最引人注目、貴重的服裝,莫過於是俗稱「貝珠衣」的lukkus-kaxa'了(或稱lukkus-pintoan)。
lukkus-kaxa'指的是「寶貴衣裳」或「金衣裳」,是將現在已經是保育類的「硨磲貝」,磨成綠豆大小的「貝珠(qaxa/ 'axa)」(據說qaxa大多與靠海的族群交易得來),再將之穿綴在服裝上。
除了貝珠衣以外,也有像是:珠裙、珠帽、綁腿等,珠裙常使用於訂婚或女子生產後男方送給女方家長的答謝禮,珠帽則為頭目所佩戴,此外,織上貝珠的服裝,也可以當做貨幣。
這樣的工藝又被稱為「織貝」,是泰雅族的重要工藝之一,在沒有貨幣的年代,織貝服裝常作為交易的媒介,可以用來購買東西,聘禮、罰金、報酬等等。
像是研究者悠蘭·多又就曾收錄一個情況:在古代時,假設乙誤殺了甲,和甲同行的人就會向乙的家人索賠,乙就會沿路掛著珠裙。如果甲的家人滿意的話,就會收下走人。若不滿意則乙會將自己的一個孩子給對方,以消解仇恨。
另外,lukkus-kaxa'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它可以代表一個人的榮譽。
泰雅族社會階級組織並不明顯,因此lukkus-kaxa'也是判別身分地位的一種方式,最尊貴的貝珠衣通常只有頭目、mrhuw(智者、有智慧的人)或獵首勇士才能穿著。
雖然如此,但平常時是看不到lukkus-kaxa',因為lukkus-kaxa'鑲滿了貝珠,有些甚至可以達到六、七公斤,日常活動非常不方便,因此更像是祭典(如獵頭祝祭及凱旋舞踊)榮耀的禮服,有時候也會被稱為「凱旋衣」。
在殖民統治與進入工業化社會的情況下,貝珠衣的製法曾一度斷層,如今許多泰雅族族人開始尋回自己的文化與工藝,然而替代「硨磲貝」的「硬碟貝」在現代被列為瀕危物種,因此若要重製服飾,尋求新的材質也成為了一門課題。
這張照片拍攝自2018年的故宮南院,當時因為驚嘆而忘記拍下lukkus-kaxa',所以只記錄到腰帶的部分,但其中的精緻已讓我們深深震懾。我們過去因緣際會接觸過現代復原的貝珠長衣,非常敬佩織造者的工藝與背後的文化意函,即便一些製作方法有所差異,但仍不減其光彩。
或許原物料可能改變,也許文化的追尋需要時間,然而永遠不變的是其中精神的傳承。
參考資料:「臺灣原住民族委員會:泰雅族」,王昱心〈返本與開新:泰雅族貝珠衣之研究〉、官文慧〈風華再現的貝珠衣──談泰雅族貝珠衣的歷史和工藝之美〉、悠蘭‧多又〈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貝珠之社會意涵〉、:李莎莉〈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貝珠衣〉
※文章篇幅有限,各方文章與資料都略有不同,如有未盡或有誤之處,煩請體諒也歡迎補充指正。(´・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