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羅嬰童》 我老公塊佛牌有啲唔妥 (12) .
.
我們這次坐泰國航空,我本以為大部分空中服務員也是泰國人妖,但原來並非如此,除了一些相貌標緻的華人年輕男女,也有一位笑容親切的年老男人為我們服務。 .
.
大學時我修讀經濟及副修語言學,所以對世界各地語言都感興趣,以前跟曉楠討論泰語發音,我們都只會...
《暹羅嬰童》 我老公塊佛牌有啲唔妥 (12) .
.
我們這次坐泰國航空,我本以為大部分空中服務員也是泰國人妖,但原來並非如此,除了一些相貌標緻的華人年輕男女,也有一位笑容親切的年老男人為我們服務。 .
.
大學時我修讀經濟及副修語言學,所以對世界各地語言都感興趣,以前跟曉楠討論泰語發音,我們都只會多嘴獻淺地合掌說「สวัสดี」(你好S̄wạs̄dī)。曼谷對許多人來說是個保存不少文化傳承和遺風的城市,除了建設不少現代繁榮的商業中心也保留許多歷史悠久、金碧輝煌的建築,因而得到「東方威尼斯」的美名。但香港人對泰語實在短見薄識,對泰國文化當然是坐井觀天,不過說實話,我自己何不是一樣無知,畢竟從未在當地居住,日常也沒有機會使用泰文書寫或交談。所以,我對泰國這地方真的一所無知。 .
.
聊起泰國文化時,曉楠開始跟我分享她腦內的百科叢書。 .
.
她說合掌的問候方式叫「威」,正確的做法是雙手在胸前合並但不貼合,面對不同人的做法也有所不同,對同輩時指尖不高於下巴,而對長輩時則要低頭輕觸鼻尖,對德高望重的人則要抬高至額頭,對僧侶和佛像更要下跪投地膜拜,以示尊敬。 .
.
「咁係咪所有泰國人都咁打招呼?我地見面個陣都唔一定會揮手啦。 」我問。 .
.
「梗係唔係啦,長輩對後輩可能只會點頭微笑,同埋泰國嘅皇親貴族都唔會用『威』嘅。」曉楠說。 .
.
「哦……」真不知道她平時都在看什麼書,連泰式問候方法也如此瞭解。 .
.
「喂,你估下泰國人信咩宗教多?」她喝了一口熱茶。 .
.
我想到了答案,但不想回答。 .
.
「喂,聽唔聽到我問你嘢?」 .
.
「唔知啊!」是佛教吧?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佛牌? .
.
她似乎要開始滔滔不絕:「九成嘅泰國人係佛教信徒。」 .
.
我就說嘛。 .
.
「其餘嘅係伊斯蘭教、基督教同其他宗教。而回教教徒呢,主要就住係南部嘅北大年府、陶公府同惹拉府。」 .
.
「究竟你點知呢啲嘢架?你平時睇乜嫁你?」 .
.
「無啊,上個月無聊睇咗個講宗教嘅Documentary咋嘛。」 .
.
「你咁都記得嘅?嗰啲……咩咩府啊?咩野拉府?咩圖咩府?你個腦係咪真係多容量成咁啊?」 .
.
「唔知喎,記得就記得嫁啦。」 .
.
阿佑聽見我們的話,便問道:「啊!曉楠啊,你咁熟泰國嘅?」 .
.
「唔係啊,我都係睇下紀錄片咋嘛。」 .
.
「哈哈,不如我問吓你丫,啊唔係,係請教下你──你知唔知泰國實際嘅地理位置係邊?」看來阿佑始終不相信「曉楠知天下事」的超能力。 .
.
「你唔係想我比個坐標你啊嘛?最多都係知鄰近有咩國家姐。」 .
.
「哦,係啊?咁係邊啲國家啊?」他繼續問。 .
.
「呢啲咁簡單嘅問題,不如你問你老婆啦。」梓傑說。 .
.
他們同時瞧我看,我愣住了。 .
.
「你咩意思啊?」我不耐煩地問。 .
.
曉楠連忙為我回答:「咪馬來西亞、柬埔寨、緬甸、安達曼海同老撾囉。有咩好請教啊呢啲嘢?上Google都搵到啦。」 .
.
「無,我見你成日都教我老婆咁多嘢,講咁多嘢比佢知,咪睇下你係咪真係樣樣都識,定係亂咁噏當秘笈姐。」 .
.
「咁你無啦啦問我一個地理問題,都唔代表你會知我識幾多嘢嫁喎……」曉楠往窗外看。 .
.
我打圓場,說:「欸!咁曉楠識嘢多就人人都知嫁啦,老公你都好叻嫁,同你地兩個一齊我咪識多啲嘢囉。」 .
.
「最弊係人地講完,映兒你都唔記得姐。」梓傑又再嗆我,「你貴人善忘丫嘛。」 .
.
大家都不禁笑了,我也尷尬地笑了笑。 .
.
他真的很討厭,我完全不想搭理他。我知道我記憶力沒有他女朋友那麼好,我也知道我沒有她那麼學識淵博,可是他不需要這麼說啊!不過算了,反正我當一次醜人,大家就不會吵。 .
.
到達泰國廊曼國際機場後,跟隨指示牌取回行李箱。阿佑取出了他的手機,連接了機場免費無線網絡,向他的叔叔發送短訊表示我們已到達泰國,然後走到一樓的的士站,工作人員從櫃台過來詢問我們的目的地,然後把泰文地址寫在紙上,將紙條遞給的士司機,然後司機把紀錄了車牌和司機資料的紙條交給我們,細閱也發現紙條上有列明額外服務費的細節。 .
.
上車以三十五泰銖起價,約四十五分鐘到達叔叔的家花費一共五百泰銖。 .
.
-
筆者:葵倩鈴
網頁:www.kwaisinling.com
Facebook 專頁: www.facebook.com/kwaisinling/
Instagram:kwaisinling
泰國華人最多的城市 在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難忘旅伴系列 #4:一年只返三個月工的追夢者】
這位澳洲人是我一趟和歌山「無人之旅」中,某夜於Guesthouse的同房。在這個地方旅遊,絕大部份時間不單是「包房」,甚至是「包Guesthouse」(我不能說這些是Hostel)。真的,離開和歌山市後,你跑到那些深山或村落,住進Guesthouse沒有旅客,正常不過。一整天在熊野古道獨個兒走,晚上來到Guesthouse連屋主都離開了,只剩下你一個人,甚至有刻覺得世界獨我一人般。沒想過,有天竟會遇上了同房。
永遠都有旅伴的人,或許不會明白為甚麼我那麼喜歡住Hostel,也不明白獨個在外,有個同房是多期盼的事情--當你長時間一個人走遍大江南北,來到晚上想找個人跟你分享所見所聞也沒有時,那是多麼沒趣。
這位澳洲人也跟我一樣。當我用最經典的「開場白」打開話匣:「Where do you come from」後,他已經大叫。原來他已經足足十天沒有旅伴,甚至,沒有遇過許多個人。他在熊野古道走了一星期,採露營的方式,日間登山看不見一個人,入夜後也是一個人在營地看星星。即使我是將熊野古道分開了一截截走,理論上跟著某架巴士一同上下車,總會有其他遊客,事實上也沒有看過甚麼人,還是一個人來來回回。他肯定比我更沒趣了。
如是者,我們竟然促膝長談,談至通宵達旦。
這個澳洲人並非大家眼中的「廢青」,他也是有固定職業,只不過做得較為輕鬆。昔日,他是個「餐廳顧問」--一個我從沒聽過的職業。他在街上走著,跑到不同的餐廳當類似神秘顧客,然後跟餐廳老板分享意見,例如餐牌怎樣改善可令上菜速度加快、例如餐廳怎樣設計可以吸引最多人流、例如廚房怎樣運作可免卻無謂的人手。他從小就在不同的廚房內幫忙,訓練得這種專業技能,憑自己的經驗為餐廳提供意見。雖然,這種行為明顯是「踩場」,也曾遭受到許多白眼,但當他的意見被接納後,一般都會開個價錢給餐廳,寫一份詳細的計劃書;若為小店,甚至會聘請他工作一段時間,將他的意見實際套用在餐廳中。
他從沒想過,自己身為年青人,比那些老板、那些大廚年紀輕一大半,竟然可以幫到他們。他「創業」不過是一次無心插柳與餐廳老板的聊天,意見竟被接納,就此一做就做了幾年,甚至,成為一份工作,更可讓他遊走不同城市。他沒有為此自滿,在不同餐廳中,亦與不同廚師交流,學會更多更多菜式。
那一天,我看他在Guesthouse廚房有限廚具、有限資源、有限材料下,竟然做到一碟超美味炒麵,嘖嘖稱奇。雖說背包客怎樣在有限資源下做出一道菜,是基本的求生技能,但能做出色香味俱全,以至跟餐廳賣相無異的,倒真較罕有。原來,他在Gold Coast某間正宗日本餐廳工作過--對,「正宗」的,在外國無論日本或中國或韓國或泰國菜館,有分「正宗」和「偽」的,我當然明白他說甚麼。
後來,他有點積蓄,便跟父親及弟弟開了一間餐廳。他整家人都很喜歡旅遊,做了兩年後便覺得,這根本沒意思大家同待在一家餐廳中,如是者,他和弟弟各做三個月,父親就做半年。這樣子,餐廳就能夠一年都在營業,而他們也有更自由的時間。
這樣子的分工,我從沒想過,聞所未聞。
他的「九個月假期」快將完結,將由弟弟接手,他們一家人突然想起,好像很久沒有一起旅遊了,便打算把餐廳在聖誕後暫停營業半個月,到泰國玩玩。
他告訴我,在澳洲賺三個月的錢,已足夠他在亞洲、非洲或南美玩九個月,依然有錢剩下。我明白,我當然明白,當年我在澳洲一星期的薪水,已堪比我在香港一個月了。聽來或許匪夷所思,在傳統華人社會中,必會覺得「上樑不正下樑歪」,一家兩代都是廢老兼廢青,但他們又真的這樣子活得來。而且,活得比你和我精彩。他的下一站,將會去沖繩環島登山--我從沒想過去沖繩登山,看他的行程又好像很有趣般。他在某海邊旅館找到了一份交換食宿,做了十年廚房工作,不妨體驗一下旅館吧!他聽完我的故事後,也告訴我,別再留在亞洲吧,這種文化絕不適合你。說易行難,又說中了我內心的糾結了。
整天到處跑的人不代表是無夢廢青,本已是個出色的廚師,他卻希望有天能在街頭賣藝,表演魔術為人帶來歡樂。在這家無人的Guesthouse、附近甚麼都沒有的小鎮中,大家無所事事,他又跟我玩了一個又一個魔術。縱是小型魔術,卻讓我大開眼界。他直言,這是在旅途上學會的事,找點有趣的東西跟別人交流,打開話匣自然輕而易舉。他覺得,做廚師做了十年,開始有點悶了,很想轉個方向,做一些自己更有興趣的事情。街頭賣藝又如何?無需家財萬貫,能夠賴以維生便足夠了。
在這間靜得有點詭異的旅館中,很高興不再一人獨居,能有個人跟你喝啤酒聊聊天。分享背包客彼此的夢,從來是最好的話題,也從此喚醒了我在澳洲最美好的回憶。
身邊朋友常說,聽得太多這些故事,只會令你更加「離地」、不設實際,世上沒有人可以這樣子生活,這些人根本就是無所事事作故事。
大抵,這也是華人社會中最悲哀的事情之一,不獨是不願意面對外面世界有人可以這樣子去活,對於自己想像不來的事情,就會覺得別人作故事。
這樣子的價值觀,也是我很想離開的一個誘因。
同樣地,一如上集分享的「憂鬱同房」,這位澳洲人也結婚生小寶寶了。傳統的社會觀念會覺得,成家以後,再也不能這樣子生活了。最傳奇的是,這位澳洲浪子真能做到,帶著妻子與寶寶在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留影,一家人一同浪跡天涯,原來也非不可能的任務。
澳洲人表示自己超喜歡熊野古道,曾問我今秋會否再去走一回?只可惜一個疫情打消了一切可能性,不然真想聽聽這個人的趣怪故事!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使用QR code:https://bit.ly/3a9wOzy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泰國華人最多的城市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的財經產業趨勢單元,邀請MyGo國際地產總經理 林楠桂來到空中,來聊聊海外資產以及不同階段適合置產的物件,也因應現況談新冠肺炎帶來的全球投資影響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llW_jaJx-5k
▶飛碟聯播網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內容介紹
2020年開春,新冠肺炎侵襲市場,全球股市重挫,引發投資者避險意識,資金紛紛自風險性資產撤離,轉往黃金、債券美元、房地產等固定收益資產,房地產除擁有穩定的投資回報率外,更能享有該國的醫療、教育、養老資源,成為國際投資者新寵兒。以投資者的角度來看,資產能自由進出及擁多國居住所,才能充分規避風險,保全自身安全與資產安全!其中亞洲地區的日本、馬來西亞與泰國與台灣、中國鄰近,且移居成本低廉、醫療高水平、國際學校充足、華人文化互通,吸引許多亞洲高淨資產投資者競相進入市場投資、置產、參與移居計劃。
MyGo國際地產提供「馬來西亞、泰國曼谷、日本東京與大阪、及中東黃金之城-杜拜」的房地產投資項目,平假日不定期舉辦稅務、投資、趨勢講座。在挑選置產標的時,除考量投資成本、移居配套、投資報酬,標的未來性更是需要關注的指標。自中美貿易戰後,中國資金、工廠大量轉往東協,可見未來商機與錢潮在東協,投資者應對東協進行積極的資產配置。
其中,泰國產業供應鏈相對完整,對中國企業與資金具強大吸引力,根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統計,2019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泰國最大投資國,金額高達 2,620億泰銖,是日本投資額4倍之多!泰國是一個擁有充沛年輕勞動力人口,多元文化、不停歇的交通建設、極具生命的城市,再加上外來的充沛資金,生產力大增,泰國將成為下一座世界工廠,泰國曼谷更是連續第4年蟬連最多觀光客的城市,商機、人潮、交通這對房地產將產生強勁的支撐力道,遊客、外商人士更能有效拉升房產租金回報率!待疫情結束後,觀光客回流泰國經濟動能依舊樂觀強勁。
◎MyGo國際地產
MyGo國際地產耕耘國際房地產市場約8年,旗下擁有MyGoNews房地產新聞平台、MyGo.com國內房產刊登平台及海外置產平台等,目前具有「馬來西亞、泰國曼谷、日本東京與大阪、及中東黃金之城-杜拜」的房地產投資項目,及提供客戶從買屋、交屋、管理到出售一站式服務。平假日更不定期舉辦稅務、投資、趨勢講座,讓客戶能安心、安全置產。
泰國華人最多的城市 在 泰國清邁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就要說明一下了
所說的華人就是我們所認知的漢人、唐人
有著相同的大中華文化思想
至宋朝開始不斷由中國各沿海城市出走
到達世界各個角落,落地生根
飲水思源、不忘本、有著禮義廉恥的美德
讓各處華人在地方文化下
仍然團結且保有自己的中華文化特色
而泰國是全世界最多華人非華人國家
根據維基百科的海外華人頁面紀錄
泰國境內有近千萬的泰籍華人
有潮州人、客家人、海南人、廣東人、福建人、和最後來的雲南人(大概由多至少順序排列)
佔了泰國人口的14%
甚至有學者稱整個泰國國家
泰國人有超過40%具有華人基因
時間上從13世紀就已經有華人來泰的紀錄
目前上在泰國的華人都稱自己為泰國人
且也認同泰國的文化而漸漸與其融合
而事實上泰國本來就是個多原民族的混血國家
華人確實是泰國其中一個且非常重要的族群
就連泰族也非中南半島原來的的民族
至於這個下次再說
#比特我就雲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