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資產配置
🎈
資產配置主要精神是,在個人可忍受的風險範圍內追求最大報酬
,因此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追求資產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資的風險
🎈
我認為投資理財要長期、避免短期風險。
高風險相對能有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但很多人想要避免短期風險又想追求高報酬。
不斷地換投資標的或工具藉此想要提高投資報酬率。...
關於資產配置
🎈
資產配置主要精神是,在個人可忍受的風險範圍內追求最大報酬
,因此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追求資產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資的風險
🎈
我認為投資理財要長期、避免短期風險。
高風險相對能有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但很多人想要避免短期風險又想追求高報酬。
不斷地換投資標的或工具藉此想要提高投資報酬率。偏偏很多投資人是處於投資訊息下游,最終結果是沒賺到錢反而賠了不少,因此,太保守或太積極都不是好的投資理財法則。
🎈
建議,投資股票掌握二原則:
一是要定期檢視
二是要資產配置
其中,定期檢視的頻率約每季一次,投資人可檢視單筆投資績效,例如過去三、五年每次單筆進場都是進在市場高點或低點,若每次都是反市場指標,進在高點、出在低點,那麼自己就不適合單筆投資。另外,透過資產配置來分散風險也是投資成敗的關鍵。
🎈
投資人若是距離退休還有一段時間,建議可用基金搭配股票的方式來做投資。
🎈
對於理財資產配置有一套簡易通則︰「100減去年齡=投資股票的比例」,假設風險屬性積極型投資人可用「100-年齡=高風險性資產的投資比例」。
ex:一個三十歲的年輕人可以把70%(100-30=70)的資產投資於風險、長期報酬較高的股票上,另外30%則放在定存、債券之類較安全的投資工具;至於風險屬性保守投資人則是「80-年齡=高風險性資產的投資比例」。
🎈
進一步說明,高風險資產可透過分散個股及基金達到分散原則。面對黑天鵝事件頻傳可能對投資帶來的影響,若已做好資產配置,就可以適度規避風險,分散投資標的就是抵禦黑天鵝事件影響的最好方式。
🎈
善用標準差 留意投資風險
至於如何達到投資組合分散,小凱老師建議可透過投資股票,以投資不同產業或區域來分散風險,對於投資不熟悉的投資人,可以選擇新興市場或未開發市場。
對於某些地區產業可以視經濟趨勢情況加減碼,例如生技醫療產業,今年以來表現落後世界指數將近10%,落後的主因是原先市場擔心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上台後會推動藥價管控,壓抑製藥&生技類&股疫情疫苗的獲利成長,讓醫療產業利空出盡,因此,看好生技醫療產業可以順勢加碼。
🎈
一般人在踏入投資領域時,通常會選擇股票為首先進場的工具,但投資人常會遇到的迷失是,投入資金時「定期定額」與「單筆投資」的操作。一般的投資人常常遇到的操作瓶頸就是,在非適當時機時運用單筆投資,導致績效不佳。
在此也提醒,運用定期定額的投資人,須留意投資時間拉長,投資金額也會逐漸累積跟單筆投資差不多,此時要依據個人風險屬性做「再平衡」資產配置。
🎈
除了報酬外也要留意風險波動,投資人除了注意股市報酬率表現外,還可參考一些指標,像是看公司財報可以參考年化標準差,年化標準差就是標準差衡量波動度,代表投資人要冒的風險通常標準差超過10%就是高風險。
#股市#越南市場#資產配置
#找小凱老師#華爾街之狼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波動度標準差 在 99啪的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去年我有分享過一個保守操作的帳戶,主要用大範圍、原型的ETF做動態資產配置,有人好奇今年績效如何?
.
查一下IB帳戶的統計,過去一年約+33%,至於同期標普500、VT分別約+15%、+13%,有贏過大盤,而且有達到當初預設目標,就是要低風險、高回報、容易執行。
.
一、低風險
.
投資一定要先處理風險,再談獲利。
.
首先,不使用個股,就分散非系統性風險。再來,做好風險對沖來降低系統性風險。
.
至於效果如何?
.
一般都是用投資組合的最大回撤跟波動度來衡量風險,而這次股災就是最好的檢驗機會。
.
在疫情股災期間,主要指數如標普500、VT、EFA都大跌超過30%,
.
至於這個投資組合則少跌9~10%,一整年的波動度(標準差)也比這三個指數還低,風險控管有做好。
.
投資,一定要先學習把風險降低,最好要能禁得起長期回測的檢驗,這樣才敢把部位放大,長期投資,用時間累積複利。
.
二、高回報
.
這裡並不是說一定要追求高報酬,而是希望在承擔一樣的風險下,能得到額外的收益(回報),白話講就是投資的CP值要高。
.
這部分通常是用Sharpe Ratio或Sortino Ratio來衡量,而這個投資組合,過去這兩項數據也都長期領先大盤。
.
其實一般固定比例的資產配置就有機會辦到,但透過動態調整還可以將這個數字拉高,用更低的風險,取得或超越大盤的報酬。
.
主動投資人最好定期檢驗這些數據,因為主動投資或操作的目標就是要產生超額收益,如果沒有那還不如直接去投資指數。
.
三、容易執行
.
最後我希望能簡化操作,而這種方法抓投資大方向就夠了,不用選股或研究總經,交易次數也少,每個月只要花一點時間,卻能產生不錯的效益。
.
所以這種我會當核心部位投資,因為可以用很少的時間精力去管理大資金,績效也符合需求。
.
投資到後來你會發現越簡單越好,因為這樣才容易堅持下去,也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來享受生活,追求更均衡的人生財富。
.
其實裡面很多觀念以前講座都已經分享過,希望對大家今年投資有幫助,以後有時間會再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
去年文章(最後績效約+25%):https://reurl.cc/avov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