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法鼓山禪修心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法鼓山禪修心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法鼓山禪修心得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法鼓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東初秋節法團圓 方丈和尚細說「止觀禪」 當身心動盪不安時,如何能善用禪法來安身、安心、安家、安業?紐約東初禪寺於北美時間9月19日上午9點半,禮請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通過網絡講座,與當地信眾們分享方丈和尚多年修學止觀禪的心得和方法。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法鼓山禪修心得 在 法鼓山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7:00:21
📰東初秋節法團圓 方丈和尚細說「止觀禪」 當身心動盪不安時,如何能善用禪法來安身、安心、安家、安業?紐約東初禪寺於北美時間9月19日上午9點半,禮請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通過網絡講座,與當地信眾們分享方丈和尚多年修學止觀禪的心得和方法。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方...
法鼓山禪修心得 在 法鼓山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21:37:03
【心靈小品】與法相會,後會有期 ✒文:施伊庭(快樂學佛人寶雲班) 來寶雲寺參加「快樂學佛人」,緣於兩年前家庭旅遊前往法鼓山園區。循著山路看到來迎觀音、藥師古佛,整座山沒有香火裊繞,卻非常寧靜莊嚴。受到這樣的氛圍所感動,開始對法鼓山產生興趣,上網瀏覽聖嚴師父的講課影片,並依循教導,開始於家中...
法鼓山禪修心得 在 法鼓山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08:46:22
📰心的翻轉學習 教聯會分享《大智慧過生活》 4/10法鼓山教師聯誼會舉辦「教師心靈環保教學研習營」。來自全臺各地20多位教師齊聚北投雲來寺,分享《大智慧過生活》套書的使用方式,也體驗禪修放鬆、心靈咖啡館、桌遊、微笑禪等輕鬆多元的課程,期使教學工作忙碌的老師,都能適時放鬆身心,心靈沉澱充電後再出發,...
法鼓山禪修心得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東初秋節法團圓 方丈和尚細說「止觀禪」
當身心動盪不安時,如何能善用禪法來安身、安心、安家、安業?紐約東初禪寺於北美時間9月19日上午9點半,禮請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通過網絡講座,與當地信眾們分享方丈和尚多年修學止觀禪的心得和方法。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方丈和尚首先帶領體會佛教心法,以及法鼓山的「心五四」運動。從 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四要「需要、能要、想要、該要」、四感「感化、感動、感恩、感謝」,以及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來面對疫情、面對全球的危機。
勸請大眾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仍須要時時照顧身心。方丈和尚特地闡述「安心」之方,透過案例來提醒,學習通過放鬆,把注意力、心力,從所關注的工作、對象抽一部份出來,將不必要的心力節省起來。此外,心還要慢,節約心力,不要消耗心力,不須每件事都去關注,對於使不上力的事,要懂得放下,才能提升自己的心力。
對於修習止觀禪,方丈和尚則從「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切入,指出日常生活中身心合一的重要性,希望大眾多練習#禪修 16字心法,即「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達到放鬆和集中的平衡,將心的品質提升。而為能及時覺察身心,即時回到當下,方丈和尚也傳授「三三二二」的十稱念佛法,幫助信眾從中領略觀照。
方丈和尚提出三項總結,一是隨時隨地「放鬆」身心,無論遇到什麼緊急的事情,都要先放鬆。再者是每天能將身心「歸零」,學習做定課,每天都是從心(新)出發。最後則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事情做完後,馬上放下與默照相應,如《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東初禪寺監院常華法師在問答環節中,轉達信眾想瞭解止觀禪與默照禪的異同。方丈和尚簡述,默照是從止觀而來,止觀是中階的禪法,默照是高階的禪法。默與照是一起的,止與觀一開始是可以分開的,從觀進入止,止觀是心,具一體兩面的功能。默照是同時的,一下要做到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實是不容易;還是要從體驗呼吸、觀照呼吸入手。
此次線上特別講座,共有近3百位信眾全程參與。住在紐約的蔡居士表示,聽講對他而言非常受益,特別是方丈和尚分享的十稱念佛法便利好用,感恩東初禪寺的規劃,讓大眾能在中秋之時以法團圓,還有當面向方丈和尚請益學習的機緣,日後會善加練習止觀的修行方法。
文/史敏 20210921
圖/東初禪寺 20210921
#法鼓新聞
#中秋節
#禪修
#疫情
法鼓山禪修心得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的翻轉學習 教聯會分享《大智慧過生活》
4/10法鼓山教師聯誼會舉辦「教師心靈環保教學研習營」。來自全臺各地20多位教師齊聚北投雲來寺,分享《大智慧過生活》套書的使用方式,也體驗禪修放鬆、心靈咖啡館、桌遊、微笑禪等輕鬆多元的課程,期使教學工作忙碌的老師,都能適時放鬆身心,心靈沉澱充電後再出發,一起將心靈環保觀念,推廣至校園生活。
營隊邀請臺北醫學大學張育嘉教授,以「心靈環保的理念與精神」為題,分享如何將心靈環保,運用、落實在教學工作上。接著由法鼓山僧團演本法師帶領,以動禪和靜坐體驗放鬆的感覺,覺受「身在哪裡,心在哪裡」的益處,讓學員們獲益良多。
李翠芳老師首先介紹《大智慧過生活》套書共3冊,內容以認識自己、人際關係、築夢踏實為主題,引領莘莘學子找到心的方向,歡迎學校及教師索取使用。隨後在分享《大智慧過生活》的使用模式中,簡國樑老師以吸引學習動機和專注力為發想,試將此套教材融入資訊課程,讓學生製作成有趣的動畫;另也融入生活科技課程,將故事文章與手作的迷你摩天輪結合,因有助於家人的交流,故取名為天「輪」之樂。
「心靈咖啡館」單元中,學員以輕鬆的方式,聆聽兩位新北市國中教師使用《大智慧過生活》的心得。周孟君運用第3冊〈我是地球人〉,讓學生在多元的社會中,學習異中求同的心量,進而學會認同包容和尊重;林佳儒則是運用微笑禪和第2冊〈拒絕整型的少女演員〉,幫助學生對自己更有信心。
學員們交流分享討論十分熱烈,林慧貞老師讚歎「哇!悟卡」帶動多種的桌遊玩法,有趣又實用,很適合融入教學中。大學教授劉秋固表示,會將《大智慧過生活》運用在教學場域,也很適合在教授「莊子」課時舉例說明。陳秀青老師則對「心靈咖啡館」中分享的影片有感而發,平日只看到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卻忘了好好珍惜自己,肯定自己的美。
活動圓滿前,教聯會會長丁畢汝也大力推薦套書中的小故事,除了國中生,也適合給國小到大學的師生延伸閱讀。教聯會表示,鼓勵教師們能踴躍參與各項活動,近期還將舉辦4/24(六)心靈環保教學營─心靈環保教育動畫,以及4/30~5/2教師禪二,廣邀教師們揪團一起參加。歡迎報名請上網( https://reurl.cc/0DXQnx ),或電02-2896-6119轉202洽詢。
#教師心靈環保教學研習營
#大智慧過生活
#教聯會
法鼓山禪修心得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照亮心方向 青年體驗3日農禪生活
法鼓山「農禪生活體驗營」於3/19~3/21,以3天2夜的寺院生活,引領近50位來自各地的青年朋友,在融合觀景兼具修行內涵的農禪寺,感受不同於想像的農禪家風,讓青年族群拉近和佛菩薩的距離。
從農禪寺導覽解說「即景觀心」的禪悅境教,到「認識梵唄」的修持、參與早晚課,體驗修行生活的清淨安樂;並在清涼夜色進行「星空夜話」,捧燈環繞水月池畔後,眾人在戶外的佛前供燈,點點明燈映照在每個參與學員的臉龐,也讓心的方向更加清晰。
法鼓山農禪寺表示,規畫這個營隊,就是希望從寺院的建築功能、早晚作息、法器梵唄、禪修體驗,接引年輕人善用寺院,希望能藉由寺院清雅的氛圍,在輕鬆的修行體驗課程中,沉澱身心,發現寺院的不同樣貌。
在活動尾聲的分享時間裡,許多學員也分享了自己這幾天的心得感受,有學員表示,參與其中才知曉佛法更像是一種生活哲學,只要用心,就能感受到禪修為身心帶來的正向變化。學員們也善用此次機會,對於在營隊中默默付出奉獻的義工隊輔們,致上最誠摯的感恩謝意。
出於對寺院生活的好奇心,生平第一次走進道場的羅瑾瑄,來到農禪寺就感覺到宛如世外桃源的平靜氛圍。兩天的活動中,對於鈔經、吃飯禪等禪修體驗都印象深刻,未來也想參與更多禪修的體驗活動。
同樣也是首次參與寺院活動的李佳成說,對於梵唄體驗感受到的專注,那種身心沒有任何雜念的感受,讓自己受益良多,也希望能透過之後其他的佛學課程,讓自己更加深入體會佛法的善巧奧妙。
法鼓山農禪寺期望想瞭解佛法、親近善知識的社會大眾,都能前來寺院共同學習。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至寺方官網報名、查詢各類禪修活動及課程( https://ncm.ddm.org.tw/),開啟不同的生命歷程。
#農禪生活體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