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法文數字念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法文數字念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法文數字念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法文數字念法產品中有8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為什麼法文的70要念成60+10 ?❓』 在隔壁優質棚看到有人在討論,順手貼個舊文來幫法國澄清一下🤣 法文數字真的很累人。雖然並不是沒有邏輯性。 法國人唸號碼是真的不會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唸,例如郵遞區號,987我們台灣就直接唸九八七。法國人會唸九百八十七,法文唸法就是九個百、四個二十、加七。ne...

 同時也有6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的網紅長笛玩家鄭宇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erek Charke - 《七拍拉格》(Raga Sept) 長笛四重奏 「拉格(#Raga)」源自於梵語,意為「色彩」。 它是印度古典音樂的旋律調式,是構成音樂的基礎。每首拉格都有獨特的感情和氣氛,賦予印度音樂源源不絕的靈感。 #DerekCharke Charke創作了一系列的拉格作品...

法文數字念法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1:14:04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奧運難民代表隊#藉由奧運來看難民議題〕 在這次的奧運開幕式中,第二順位進場的難民代表隊,你曾注意過他們嗎?近幾年難民問題在國際上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也引起不少先進國家的關注,但是難民議題在台灣一直以來都較為冷門、較少被討論。而這次要探討的是全球難民情況,以及難民代表隊跟奧...

法文數字念法 在 Flute Gamer Studio | 長笛玩家工作室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7:56:40

Derek Charke - Raga Sept for flute quartet - 「拉格(#Raga)」源自於梵語,意為「色彩」。 它是印度古典音樂的旋律調式,是構成音樂的基礎。每首拉格都有獨特的感情和氣氛,賦予印度音樂源源不絕的靈感。 #DerekCharke Charke創作了一系列...

法文數字念法 在 柯采岑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09:49:31

趁穴居期間,學基礎日文,語言起始,常是數數—— 從一數到十,從十數到百,學月份,學分秒,學這個多少錢。 我一邊因為日文的一號到十號難以預測煩惱,接著發覺,我們生活大部分,都有機會用數字表示,數字是度日基本,也是武力展示,諸如按讚數、追蹤數、訂閱數,人類總是喜歡創造規則,受惠規則,接著再討厭這個規則...

  • 法文數字念法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0 19:07:21
    有 1,474 人按讚

    『為什麼法文的70要念成60+10 ?❓』

    在隔壁優質棚看到有人在討論,順手貼個舊文來幫法國澄清一下🤣
    法文數字真的很累人。雖然並不是沒有邏輯性。

    法國人唸號碼是真的不會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唸,例如郵遞區號,987我們台灣就直接唸九八七。法國人會唸九百八十七,法文唸法就是九個百、四個二十、加七。neuf cents quatre-vingt sept !

    支票的數字寫法也一定要這樣寫。我知道在巴黎很多人拒收支票了,但法國鄉下支票還是很好用的。我一本支票簿在巴黎九年都沒用完,來鄉下一年終於快見底了!(突然開始期待新支票簿🤣)

    還有例如火車班次,都至少四或五個數字,我都拜託左膠一個一個唸🤣。不然98765車次,等他唸完98(4×20+18)個千、7個百、60+5= Quatre-vingt dix-huit mille sept cents soixante cinq,火車都開走了!

    說到郵遞區號, 都是十位數號碼一起唸, 只有一個地區的郵遞區號要一個一個唸, 猜猜是哪裡? (解答請看留言)

    https://www.facebook.com/712039448838630/posts/1890977704278126/

    『為什麼法文的70要念成60+10 ?❓』

    71就是60+11。
    80 是4個20。 81是4個20+1。
    90是4個20+10。91是4個20+11,

    對外國人來說真的很考驗心算能力。

    其實在17世紀之前 (中古世紀末~17世紀),法語中是存在 70 、80 、90 的專屬字彙的
    : septante 70、octante 80 、 nonante 90(其他法語系國家似乎還使用)。

    後來編寫第一本法語字典的L’Académie française法蘭西學院不愛 septante 70、octante 80 、nonante 90,堅持用比較複雜的寫法。 據說也有提升心算能力之考量。(但法國人數學還是一樣爛啊)

    至於現在使用的複雜數字寫法, 來自中古世紀時期的賽爾特或諾曼第(有人說高盧)。當時的算術以20為單位,方便做生意的人計算貨品數量:
    (台語也有「一手」為單位,十二進位,兩手就是12個)

    vint et dis 20跟10 (30),
    trois vins 三個20 (60),
    trois vingt-dix 三個20 跟10 (70),
    quatre vingt 四個20 (80),
    quatre vingt dix 四個20 跟10 (90).

    另外,巴黎有一家很古老的醫院叫 「quinze-vingts 」(15個20),以眼科聞名。是1260年由國王saint Louis 建立的 。
    以前都不解其意, 它既不在15區也不在20區,也不是1520年成立。
    後來才知道 quinze-vingts就是15個20=300,代表有300個床位(現在應該不只300吧)。

    (圖文不符之蜜蜂採蒜頭花)
    (臉書最近很惱人,要貼好幾次才成功🤷是我批評某些特定東西太多次?🤦)

  • 法文數字念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7 00:00:15
    有 32 人按讚

    【俠義風骨阿富汗,生活可以平靜下來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塔利班重新奪取阿富汗,一名戰地記者感觸良多。自然先要批判西方國家扶植的北方聯盟亦相當殘暴、貪腐,即使內戰再燃,「但一般阿富汗人卻認為,不用面對北方聯盟統治期間的姦淫擄掠,兵荒馬亂,至少生活可以平靜下來,有一種久違的安全感。」新成立的阿富汗酋長國如果用這種邏輯去搞公關就很妙,好向國內外表示阿富汗重新出發,迎來重定繁榮。人民接受酋長國安排的訪問時,表示「感覺良好」、「我們最幸福」、「已經恢復正常」,而進食瀨尿牛丸之後,連成績都變好了。

    但阿富汗變天之後,恐怕食瀨尿牛丸也不會成績好,因為連讀書的機會也相當少。

    The National 消息指,塔利班攻入首都之後,已經開始強娶 13 歲少女,有年輕女兒的家庭要漏夜逃走。有聖戰士在各地清真寺公告,命令所有人都要「申報」家中有多少個女人。塔利班所到之處,女人的待遇也一夜變天,現在需要包頭而且有男人陪同才可以外出。阿富汗一些產業的女員工,也已經被勒令回家,不准工作。

    基於美國佔領之前阿富汗已經受過塔利班神權統治,女人待遇基本可以預料到。女人讀書都好大罪。巴基斯坦也有人成立了塔利班組織,於是巴基斯坦部份人口也要面對塔利班統治和那一種法律。2014 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巴基斯坦小學生馬拉拉。馬拉拉因為在家鄉發聲反對塔利班禁止女孩上學,遭報復槍擊,聖戰子彈打入頭部。馬拉拉在祖國做手術治療之後,又去了英國繼續治療,這才幸好撿回性命。

    究竟獲得平靜和安全感的「一般阿富汗人」是甚麼阿富汗人?阿富汗女人是不是「一般阿富汗人」?這位滿懷感概的女士,反美還是排行最頭,忘記了物傷其類的本能,第一感嘆似乎未想到中東女人的命運。

    在敘利亞的伊斯蘭國,還會直接推基佬落樓處死,拍成處決影片。在伊斯蘭國的佔領區,的確有很多地方經歷了無政府狀態到有政府狀態,與外界印象不同,聖戰士在那裡了建立精密有效的稅收、生產和統治,但他們的恐怖統治也變得更有組織力。這一刻就算有「平靜」,恐怕也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可能之後有慘叫聲都傳不出來,鎖國了,mute 了聲。可能有人覺得自己入到去才是正經,就是對外開放,互相溝通,但途中人民的奇觀式慘狀也可以成為好材料,到時又是表達人文關懷的素材。

    當你養一頭貓久了,牠每次抬起尾巴你都知道裡面的小心思,雖然反過來說亦是一樣。美軍匆忙撤走的畫面,對全球反美人士和競爭國家都似乎是喜事,因為這可能說明了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美軍也仆倒在帝國的墳場。但阿富汗對美國的價值沒有高到美國要繼續接濟,是很多年前已經決定的吧,當然拜登政府具體上為甚麼要搞到這樣,是力有不逮,還是根本 don’t care?阿富汗現在的人間悲劇,是大國政治的無情一幕。看來美軍早就把人力、情報和錢都移到了東方,於是拜登才剛說到情況沒有問題,幾日之間連首都也投降了。整個阿富汗的西式民主建國實驗,因為美方選擇「節約預算」而遭火速放棄。

    美國進入阿富汗二十年,對習慣和開始信奉西式人權觀念的(可能是少數)該國人來說,命運充滿殘暴和嘲諷。我想像那些十幾至三十歲幾的阿富汗青年一代,可能是他們的父輩祖輩經歷過神學士統治,他們長大了,又輪到神學士再度回歸,大地上又有一套全新的生殺法則。對於任何人來說,一時要你信資本主義,一時要你信社會主義,錯亂和痛苦極了。如果那些年輕人相信神權那一套,那現在就喜迎了,但習慣了美國來臨之後的那個阿富汗,就會很痛苦。

    這其實都不太難以想像。在大海或高山的另一邊,中南半島、日本、韓國、南海諸國,包括香港,都籠罩在英美輸出的後二戰秩序,西方文化、制度、器物和意識早就進駐。以前我們學到那套是學英文、出國讀書或移民,就是提升了層次,因為這些行為幫助第三世界人口擠進文明中心、文明上遊。越南人在法殖時,學法文就好有用。中國以前都有一些人學俄語,因為在困難時期會跟蘇聯經商。在很多地方,學英文肯定有助出人頭地、貧脫貧窮。以前江澤民跟華萊士談笑風生,也要說幾句英文證明自己有國際感。現在你不卻容易找到補習英文的機會,你的世界觀面對晴天霹靂的巨變。

    曾有網友提起「Cargo cult」(貨物崇拜)的歷史,說二戰期間美軍曾經在一些太平洋小島部署軍備,土著看見戰艦和美軍,以為遇到神,於是開始敬拜外星人以求風調雨順。土人以為「天人」會帶領他們進入魔法和文明的新時代,但有一天二戰打完了,美軍飛走,土人們見不到活神的面,只好將神跡流傳下去,繼續敬拜美軍留下的設施、裝備甚至美國國旗。在土人角度而言,「天人」從來不到凡間,還是到過一次比較殘忍?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場無意的降雨可能令很多新物種茁壯成長,但雨就這麼下一次,新物種又十分自然地煙滅無跡。

    今晚美國國務卿才說阿富汗政府軍要重振士氣,翌日就連首都的飛龍兵也聞風而降。就是這樣的狀態。他鐵了心要撤走,顧不上被視為敗軍之將、承擔「阿富汗戰爭徹底失敗」的責任,也要執行到底。美國有多大決心結束阿富汗這盤蝕本生意,同時也是顯示她有多大決心進行「戰略轉移」。

    雖然政權無論在哪一方手中,很多阿富汗人還是一樣要依靠種鴉片來開飯。據路透社報道,美國阿富汗重建特別督察長辦公室(SIGAR)曾在 2018年發表報告,指美國雖然在 2000 年代撥款超過 86 億美元試圖減少阿富汗的鴉片生產和貿易,但禁之不絕,阿富汗鴉片產量從 2002 年的 3,400 噸,增加到 2017 年的 9,000 噸,這還只是在美國「任內」的數字。這可能都側面展示了美國對阿富汗的控制有多鬆散,有很多勢力在美國的禁毒政策之下繼續賺了大錢,這些錢肯定不會不用在軍火之上。美軍在那裡二十年,現在如此,證明那裡的「地方勢力」隱藏地活得好好的。

    有人問點解會搞成咁。用最簡單的表達方式來說: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無心戀戰,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部份「現代文明」都低估神學士深入到每一個鄉村的組織力、那一套在千萬人口中的意識形態權威,以及長老對教法和日常事務的解釋力。人心向背,就像美國多支持那時的中華民國,還是迅速瓦解。有人會固執認為可以分開「阿富汗人」和阿富汗神權意識形態,或者認為經濟發展起來之後,阿富汗聖戰士就不會再有平民支持。可惜經濟就沒有搞好,政府很爛,神學士政權都變了這一刻的 lesser evil,而新世界的人已經認不得古老的宗教,低估了人們「信仰」的組織力量。

  • 法文數字念法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7 00:00:04
    有 88 人按讚

    【俠義風骨阿富汗,生活可以平靜下來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塔利班重新奪取阿富汗,一名戰地記者感觸良多。自然先要批判西方國家扶植的北方聯盟亦相當殘暴、貪腐,即使內戰再燃,「但一般阿富汗人卻認為,不用面對北方聯盟統治期間的姦淫擄掠,兵荒馬亂,至少生活可以平靜下來,有一種久違的安全感。」新成立的阿富汗酋長國如果用這種邏輯去搞公關就很妙,好向國內外表示阿富汗重新出發,迎來重定繁榮。人民接受酋長國安排的訪問時,表示「感覺良好」、「我們最幸福」、「已經恢復正常」,而進食瀨尿牛丸之後,連成績都變好了。

    但阿富汗變天之後,恐怕食瀨尿牛丸也不會成績好,因為連讀書的機會也相當少。

    The National 消息指,塔利班攻入首都之後,已經開始強娶 13 歲少女,有年輕女兒的家庭要漏夜逃走。有聖戰士在各地清真寺公告,命令所有人都要「申報」家中有多少個女人。塔利班所到之處,女人的待遇也一夜變天,現在需要包頭而且有男人陪同才可以外出。阿富汗一些產業的女員工,也已經被勒令回家,不准工作。

    基於美國佔領之前阿富汗已經受過塔利班神權統治,女人待遇基本可以預料到。女人讀書都好大罪。巴基斯坦也有人成立了塔利班組織,於是巴基斯坦部份人口也要面對塔利班統治和那一種法律。2014 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巴基斯坦小學生馬拉拉。馬拉拉因為在家鄉發聲反對塔利班禁止女孩上學,遭報復槍擊,聖戰子彈打入頭部。馬拉拉在祖國做手術治療之後,又去了英國繼續治療,這才幸好撿回性命。

    究竟獲得平靜和安全感的「一般阿富汗人」是甚麼阿富汗人?阿富汗女人是不是「一般阿富汗人」?這位滿懷感概的女士,反美還是排行最頭,忘記了物傷其類的本能,第一感嘆似乎未想到中東女人的命運。

    在敘利亞的伊斯蘭國,還會直接推基佬落樓處死,拍成處決影片。在伊斯蘭國的佔領區,的確有很多地方經歷了無政府狀態到有政府狀態,與外界印象不同,聖戰士在那裡了建立精密有效的稅收、生產和統治,但他們的恐怖統治也變得更有組織力。這一刻就算有「平靜」,恐怕也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可能之後有慘叫聲都傳不出來,鎖國了,mute 了聲。可能有人覺得自己入到去才是正經,就是對外開放,互相溝通,但途中人民的奇觀式慘狀也可以成為好材料,到時又是表達人文關懷的素材。

    當你養一頭貓久了,牠每次抬起尾巴你都知道裡面的小心思,雖然反過來說亦是一樣。美軍匆忙撤走的畫面,對全球反美人士和競爭國家都似乎是喜事,因為這可能說明了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美軍也仆倒在帝國的墳場。但阿富汗對美國的價值沒有高到美國要繼續接濟,是很多年前已經決定的吧,當然拜登政府具體上為甚麼要搞到這樣,是力有不逮,還是根本 don’t care?阿富汗現在的人間悲劇,是大國政治的無情一幕。看來美軍早就把人力、情報和錢都移到了東方,於是拜登才剛說到情況沒有問題,幾日之間連首都也投降了。整個阿富汗的西式民主建國實驗,因為美方選擇「節約預算」而遭火速放棄。

    美國進入阿富汗二十年,對習慣和開始信奉西式人權觀念的(可能是少數)該國人來說,命運充滿殘暴和嘲諷。我想像那些十幾至三十歲幾的阿富汗青年一代,可能是他們的父輩祖輩經歷過神學士統治,他們長大了,又輪到神學士再度回歸,大地上又有一套全新的生殺法則。對於任何人來說,一時要你信資本主義,一時要你信社會主義,錯亂和痛苦極了。如果那些年輕人相信神權那一套,那現在就喜迎了,但習慣了美國來臨之後的那個阿富汗,就會很痛苦。

    這其實都不太難以想像。在大海或高山的另一邊,中南半島、日本、韓國、南海諸國,包括香港,都籠罩在英美輸出的後二戰秩序,西方文化、制度、器物和意識早就進駐。以前我們學到那套是學英文、出國讀書或移民,就是提升了層次,因為這些行為幫助第三世界人口擠進文明中心、文明上遊。越南人在法殖時,學法文就好有用。中國以前都有一些人學俄語,因為在困難時期會跟蘇聯經商。在很多地方,學英文肯定有助出人頭地、貧脫貧窮。以前江澤民跟華萊士談笑風生,也要說幾句英文證明自己有國際感。現在你不卻容易找到補習英文的機會,你的世界觀面對晴天霹靂的巨變。

    曾有網友提起「Cargo cult」(貨物崇拜)的歷史,說二戰期間美軍曾經在一些太平洋小島部署軍備,土著看見戰艦和美軍,以為遇到神,於是開始敬拜外星人以求風調雨順。土人以為「天人」會帶領他們進入魔法和文明的新時代,但有一天二戰打完了,美軍飛走,土人們見不到活神的面,只好將神跡流傳下去,繼續敬拜美軍留下的設施、裝備甚至美國國旗。在土人角度而言,「天人」從來不到凡間,還是到過一次比較殘忍?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場無意的降雨可能令很多新物種茁壯成長,但雨就這麼下一次,新物種又十分自然地煙滅無跡。

    今晚美國國務卿才說阿富汗政府軍要重振士氣,翌日就連首都的飛龍兵也聞風而降。就是這樣的狀態。他鐵了心要撤走,顧不上被視為敗軍之將、承擔「阿富汗戰爭徹底失敗」的責任,也要執行到底。美國有多大決心結束阿富汗這盤蝕本生意,同時也是顯示她有多大決心進行「戰略轉移」。

    雖然政權無論在哪一方手中,很多阿富汗人還是一樣要依靠種鴉片來開飯。據路透社報道,美國阿富汗重建特別督察長辦公室(SIGAR)曾在 2018年發表報告,指美國雖然在 2000 年代撥款超過 86 億美元試圖減少阿富汗的鴉片生產和貿易,但禁之不絕,阿富汗鴉片產量從 2002 年的 3,400 噸,增加到 2017 年的 9,000 噸,這還只是在美國「任內」的數字。這可能都側面展示了美國對阿富汗的控制有多鬆散,有很多勢力在美國的禁毒政策之下繼續賺了大錢,這些錢肯定不會不用在軍火之上。美軍在那裡二十年,現在如此,證明那裡的「地方勢力」隱藏地活得好好的。

    有人問點解會搞成咁。用最簡單的表達方式來說: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無心戀戰,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部份「現代文明」都低估神學士深入到每一個鄉村的組織力、那一套在千萬人口中的意識形態權威,以及長老對教法和日常事務的解釋力。人心向背,就像美國多支持那時的中華民國,還是迅速瓦解。有人會固執認為可以分開「阿富汗人」和阿富汗神權意識形態,或者認為經濟發展起來之後,阿富汗聖戰士就不會再有平民支持。可惜經濟就沒有搞好,政府很爛,神學士政權都變了這一刻的 lesser evil,而新世界的人已經認不得古老的宗教,低估了人們「信仰」的組織力量。

  • 法文數字念法 在 長笛玩家鄭宇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08 22:00:13

    Derek Charke - 《七拍拉格》(Raga Sept) 長笛四重奏

    「拉格(#Raga)」源自於梵語,意為「色彩」。

    它是印度古典音樂的旋律調式,是構成音樂的基礎。每首拉格都有獨特的感情和氣氛,賦予印度音樂源源不絕的靈感。

    #DerekCharke
    Charke創作了一系列的拉格作品,並統一以印度數字命名標題。此系列樂曲並非以傳統拉格的方式呈現,而是作曲家借用其基礎,嘗試創作出一種冥想概念的的音樂形式。

    #七拍拉格
    這首《七拍拉格》為7/8拍節奏。長笛在控制氣音與樂音的比例上本來就有高度的自由。利用此特性結合鮮明的字詞發音,使得層次豐富且多元。
    透過明確的在吹奏時發出"cha"這個字,能創造出較為粗糙混沌、卻更富個性的聲響效果。

    #RagaSept
    此首曲名本應使用印度語的saat(7)題名,但為了避免與另一首四重奏作品撞名,最後以法文的sept (7)來代替。

    影片來源 Video credits:
    【力晶2021藝文饗宴】第六屆TIFF國際長笛藝術節
    the 6th Taiwan International Flute Festival
    2021/05/08 於國家演奏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lease email for business enquiries only: flutegamer@myrflute.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停課不停學

    ▬▬▬▬▬▬▬▬▬▬▬▬▬▬▬▬▬▬

    精彩影片回顧
    - The Pink Panther [Beatbox Flute Trio] 頑皮豹 長笛重奏
    https://youtu.be/RuTIu3BJ4P0

    - Shakira - Try Everything (Zootopia) - Beatbox Flute Cover | 長笛玩家 feat. 孩童絕技長笛團
    https://youtu.be/_BiKIcAhab8

    - Ariana Grande - POV - flute duet
    https://youtu.be/-ojdcI3-v5A

    - Eminem - Rap God - Flute cover
    https://youtu.be/YxJJyHDDhm8

    -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Flute cover
    https://youtu.be/m6374PHM-_o

    - 循環換氣怎麼做?長笛教學10分鐘解密 所有管樂都通用的「循環呼吸」秘訣免費大公開
    https://youtu.be/9FGNXhdoryc

    - 【長笛四重奏全部自己吹】一人樂團,Beatbox flute “Mission Incredible” one man band at home
    https://youtu.be/AgeBH34FpK4

    - Beatbox flute《Beat Beats》flute duo 長笛二重奏 | 長笛玩家工作室
    https://youtu.be/-2Sb_yn79-c

    - 最好玩的跨界長笛演奏、最完整的長笛教學|長笛玩家工作室
    https://youtu.be/X2XaKjhv1sE

    ▬▬▬▬▬▬▬▬▬▬▬▬▬▬▬▬▬▬▬▬▬▬▬▬▬▬▬▬
    CONNECT WITH ME ON SOCIAL MEDIA
    #長笛玩家工作室​ #FluteGamerStudio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FluteGamer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yrflute
    ▸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flutegamer
    ▸ Website: https://myrflute.com​
    ▸ TikTok: https://tiktok.com/@flutegamer (NOT my main account)
    ▸ E-mail: flutegamer@myrflute.com

  • 法文數字念法 在 Valentine in Pari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1-23 20:00:15

    Les prénoms difficiles à prononcer 最難發音的法文名字

    學法文的朋友們:這個星期的法文影片比較輕鬆(終於!!)因為上幾個禮拜都是在介紹書和電影🎬
    所以這週想跟大家分享最難發音的法文名字😆
    為了這部影片特地找來幾位好友:母語是中文+英文的
    請他們選出最難發音的法文名字(如果你們覺得其實一點都不難也可以留言告訴我🤣)
    或是你們覺得真正難發音的名字有哪些呢?如果比較多的話說不定可以做第二部?!

    希望你們會喜歡這部影片


    ----------------------------------------­-----------------------------------------
    【最受歡迎的20個法文名字】
    https://youtu.be/mMVnQMAMYFw

    【12個歷史和神話故事中的法文名字】
    https://youtu.be/IqFZ2fDjupI

    【睡前學法文】

    EP01🎬法文 電影單字
    https://youtu.be/CWZEaFL5Vzc
    EP02✈️ 法文 旅行單字
    https://youtu.be/BvT4Ks8HcZI
    EP03💻 工作單字【1/2】
    https://youtu.be/YMstOl_7yk8
    EP04 👠 時尚單字【1/2】
    https://youtu.be/4Wx29yur54w
    EP05💻 工作單字【2/2】
    https://youtu.be/Gw98G_95L0w
    EP06👗 時尚單字【2/2】
    https://youtu.be/hBJVklJuc-E
    EP09🍏 蔬菜水果
    https://youtu.be/uhdJb29Mh_Y
    EP10 巴黎景點
    https://youtu.be/OBHvu_NB8MI

    【能夠幫大家學習法文的影片】
    Le rêve de Maman https://youtu.be/4Qw9A5Zg_r8
    Interview de Serge BENSIMON https://youtu.be/vbYTk7ssKW8
    ----------------------------------------­-----------------------------------------

    L I N K S

    個人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ValentineinParis
    學法文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ValentineWords
    個人 Facebook ➭ https://facebook.com/Valentineinparispage

    歡迎追蹤!

    ----------------------------------------­-----------------------------------------

    C O N T A C T

    ➭ Hello@ValentineinParis.com


    #法文 #學法文 #法文發音

  • 法文數字念法 在 法文邂逅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8-22 19:22:15

    🇨🇭說到「瑞士人」,大家腦中浮現的形象是什麼呢?
      
    幾天前,我在臉書上發現這部黑白、有著濃濃「古早味」的影片。
      
    起初看到這篇貼文時我完全不以為意,就在我準備滑開時,吸引我目光的是這篇貼文的轉貼、分享及評論數字,沒想到這部懷舊的短片,竟然受到許多瑞士人的討論與關注。當我點開來看完這段影片時,身為瑞士人的我,心裡是十分激昂的,或許對台灣的朋友們來說這是一部普通的黑白短片,然而我認為,對瑞士人來說,這就是典型的瑞士最傳統的形象。

    這部由瑞士最大的國營電視台(RTS)所分享的一個檔案特輯,大概是在40幾年前拍攝的,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瑞士人的念舊。

    ------------------------------------------------------------------------------------------------------------

    🇨🇭🇫🇷杰宇老師努力分享法文影片,不定期更新中,你一定會喜歡👍
    【五個在法歐洲人對於法國人的看法|法中翻譯小短片】
    點進來看才不會親錯💋🙊👉https://youtu.be/L06wI7Z9eCQ
    【法文面試必考題!但這些真心話...請不要隨意說出口!|法中翻譯小短片】
    求職者的舒壓系列,但不要亂學啦👉https://youtu.be/kRj5se1lVu4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幫我按讚、分享,並且訂閱我的頻道!
    👍N'oubliez pas de vous abonner ! Merci beaucoup et à bientôt !
    ------------------------------------------------------------------------------------------------------------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earnfrencht...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annickstud...
    👉Mail:[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