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沼王梗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沼王梗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沼王梗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沼王梗圖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近收到一本非常妙的書,叫做《752隻兔子》。作繪者是兩位法國人:François Blais和Valérie Boivin,翻譯為尉遲秀老師。 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在遙遠的國度裡,有一位公主養了752隻心愛的小兔子,每隻都是她獨一無二的寶貝。有一天,其中1隻跑進森林裡失蹤了,鄰國的國王紛紛建議...

沼王梗圖 在 Ya-ching Y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9:26:14

最近收到一本非常妙的書,叫做《752隻兔子》。作繪者是兩位法國人:François Blais和Valérie Boivin,翻譯為尉遲秀老師。 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在遙遠的國度裡,有一位公主養了752隻心愛的小兔子,每隻都是她獨一無二的寶貝。有一天,其中1隻跑進森林裡失蹤了,鄰國的國王紛紛建議...

  • 沼王梗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4 11:30:58
    有 325 人按讚

    最近收到一本非常妙的書,叫做《752隻兔子》。作繪者是兩位法國人:François Blais和Valérie Boivin,翻譯為尉遲秀老師。

    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在遙遠的國度裡,有一位公主養了752隻心愛的小兔子,每隻都是她獨一無二的寶貝。有一天,其中1隻跑進森林裡失蹤了,鄰國的國王紛紛建議公主別找了,但公主依然很思念那隻兔子,於是公主前往一位據說有神奇力量老婦人的家,問老婦人該如何找到她的兔子。老婦人說:「你的兔子已經跑很遠了,想要找到牠,你必須對付一個巨人,爬過幾座高山,還要越過一個有很多蛇出沒的沼澤。你必須挨餓受凍,還要面對內心的恐懼⋯⋯」
    聽了老婦人的話之後,公主回到城堡裡倒了一杯檸檬水、泡個熱水澡⋯⋯

    然後你猜猜發生什麼事?我這邊就不破梗了,但我看到結局的時候拍案叫絕。不愧是法國人的作品,好法國喔,笑翻我。

    《752隻兔子》是親子天下小小思考家系列叢書,透過法式幽默包裝反傳統童話,讓小孩跟家長一起思考「失去」和「選擇」的旅程。
    選擇從來沒有對錯,結果好壞全看作選擇的人願不願意承擔。故事的結局公主怎麼做都可以,生活中的我們要怎麼做也都可以,比如公主可以採納鄰國國王的意見,也可以採納神奇老婦人的意見,但無論如何都要自己承擔結果。他人的意見是為了協助我們做出決策,而不是讓我們拿來當共同承擔結果的分母。

    到底所謂的勇敢,是如神奇老婦人建議那樣不計一切找回兔子,還是如鄰國國王建議的,放棄那七百多隻當中的一隻,繼續過日子?對我來說,為自己的決定負完全責任、完全承擔,不推罪給他人,就是勇敢。

    繪本的結局不僅讓小孩換個方式思考,也同樣給父母一個機會學習為特別的結局做出特別的詮釋。繪本有時就像小小孩的教科書,透過故事中給出標準答案,然而當遇到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繪本,我們又該如何反應呢?真實生活中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不管怎麼選擇、怎麼做,最終都能創造出有所收穫的結果,才是每個小孩與大人都受用無窮的本事。

    《752隻兔子》博客來購書連結(現正9折)
    https://cplink.co/Yg31iN49
    ◎顛覆經典童話的公主與英雄情節,反思一段最貼近現實的人生經驗
    ◎用輕鬆幽默的文圖,帶領孩子多方思辨「失去」、「愛」、「犧牲」、「同理」等議題
    ◎書末設計思考活動與遊戲,開放式延伸討論,帶領孩子在故事中探索人生價值觀

    (今天交給爸爸當主角吧,媽媽我今天也反傳統我不想動~)

    #752隻兔子 #親子天下

  • 沼王梗圖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4 21:00:01
    有 316 人按讚

    聲音的戲劇—— 看楊牧敘事詩〈林沖夜奔〉、〈妙玉坐禪〉中的敘事聲音的轉調 ◎謝政融

        
    一、前言

    楊牧在其一生持續創作的各個時期,都分別發表了具代表性的敘事詩。要窮盡研究其所有敘事詩實屬難事。為求討論面向的豐富度,筆者挑選了〈林沖夜奔〉和〈妙玉坐禪〉二首,前者是詩人較早期的作品(1974),並以男性為主角;後者則相隔十年有餘(1985),且是用女性角色的角度切入。

    除去上述不同,這兩首敘事詩又不無共通點:此二首都承自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當中的人物原型與故事梗概。分別是《水滸傳》和《紅樓夢》當中的故事,在小說當中對於該二人物以及所發生的事件都已經有其描述。

    既然如此,詩人如何在當中找到書寫的空隙,使創作得以成立?經典帶給文化無窮的養分,卻也是所有創作者的陰影。詩人如何透過獨特的敘事策略,注入自己對角色的想像和投射,而不是只重複於前人塑造的角色形象。

    其中,筆者認為楊牧詩中敘事聲音的使用策略,就是我們可關注的重點。詩人擅長透過不同的角色發聲,或是同個角色聲音的轉折,豐富角色的層次,並增加讀者的閱讀體驗。之所以能夠讓敘事詩中的角色發出如此豐富的聲音,也和詩人獨樹一格的戲劇獨白體有關。

    「戲劇獨白體」是楊牧的敘事詩被廣泛研究的重點之一。詩人也曾撰文闡述過這個概念:

    ……從個人這樣對照的創作過程,我發覺為了達到以詩的密度維繫故事結構於不墜,更保證詩的抒情或言志功能可以發揮到極限,同時預留足夠的想像空間給與讀者,我最好的策略就是採取一種獨白的體式,逕取一特定的第一人稱之位置,置於稍不移易的場域,通個文字語氣之指涉逐漸揭開前因後果,使之交集於一舞台之當下,故稱之為戲劇獨白體,相當於英詩的dramatic monologue。

    根據詩人自己的闡述,「戲劇獨白體」是一種以第一人稱,於特殊時空場域發話,以獨白之語氣敘事的體裁。詩人特別提及英詩中的dramatic monologue,顯見這樣的寫作手法並不是憑空而來。

    劉正忠在〈楊牧的戲劇獨白體〉一文當中,指稱這種體裁和英國自莎士比亞以降的戲劇傳統有關,並受到英國詩人如葉慈、龐德、勃朗寧、艾略特等英國詩人的發展及轉化。而楊牧的重要性在於「持續將戲劇獨白體『漢語化』及『現代化』」,他對角色「所繫的文化系統、倫理價值有所理解,深入摹寫特定時刻的心思,並提出自己的解釋」。如同在〈林沖夜奔〉中,詩人試圖融入舊戲曲的形制。評論者張松建則認為這樣的寫作主題和方式,是有意「避免建構宏大的歷史全景圖,專而聚焦於歷史性的時刻和瞬間」,並且有「把歷史轉化為個人的戲劇性體驗,主體介入,移情感應」的企圖。

    而按照詩人的說法,採用「戲劇獨白體」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維繫故事結構,這便是敘事詩和純粹的抒情詩不同之處;其二,卻仍然需要保存詩之所以為詩,所需要具備的言志以及抒情功能。如果以本文要討論的〈林沖夜奔〉、〈妙玉坐禪〉來看,原文本提供了基礎的故事結構,而詩人以自己的聲音介入腳色,企圖兼顧原文本的精隨和身為創作者的主體。

    既然楊牧的「戲劇獨白體」是一種將人物置放於專屬他的特定時空,而使其以獨白的方式訴說內心轉折的文體。那麼本文在探討人物塑造的議題時,便不能將「人物」與「動作」分開。既要探討人物特殊的心理結構,也要將人物的行為在他專屬的關鍵時空下剖析。

      

    二、切換敘事聲腔

    敘事詩當中,敘事佔十分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如同〈林沖夜奔〉、〈妙玉坐禪〉兩篇,都有原章回小說的文本,講述原文本的故事是寫作者的任務之一。以〈林沖夜奔〉為例,為使講述情節的詩句不流於死板,詩人在每一折當中,都採用不同的觀點敘事。

    〈林沖夜奔〉分為四折,每一折皆有不同的敘事者,順序分別為:風、山神、林沖和雪。其中以第三節林沖的獨白長度最長,並且又分為三小折,整體來看富有層次,也相當具有現代戲劇的味道,距離由風聲、山神聲次第拉近,直到特寫林沖本人的內心世界,最後再拉遠至旁觀而默默的風、雪、山的混雜聲音。

    在每一折當中,敘事的角色都擁有自己的敘事基調,這樣的基調不但是角色獨特的聲音,與戲劇的結構也互相發生作用。如同第一折風聲以「我是風」拉開序幕:

    我是風,捲起滄洲

    一場黃昏雪——只等他

    坐下,對著葫蘆沉思

    我是風,為他揭起

    一張雪的簾幕,迅速地

    柔情地,教他思念,感傷

    此折雖然並不多寫林沖的內心,卻也自外在環境緩慢迫近,直逼他的心緒。當讀者閱讀到「教他思念,感傷」時,雖然明白是由風的意志發話,卻很難不感覺到林沖的感傷情緒。

    而在林沖出現之後,故事就緊接著展開。然而若是直接進入〈水滸傳〉的故事敘事當中,則故事不免乏味且缺乏創意。詩人以「我們是滄州今夜最急燥的風雪」帶領詩句。

    我們是今夜滄洲最急躁的風雪

    這樣一條豹頭環眼的好漢

    我是聽說過的:岳廟還願

    看那和尚使禪杖,喫酒,結義

    一把解腕尖刀不曾殺了

    陸虞候。這樣一條好漢

    燕頷虎鬚的好漢,腰懸利刃

    誤入節堂。脊杖二十

    刺配遠方

    這一折當中出現了三次類似的詩句,分別是「我們是滄州今夜最焦灼的

    /風雪」、「我們是今夜滄洲最急躁的風雪」以及「你是今夜滄洲最關心的雪」不斷複沓,不但在詩中形成類似樂曲之主旋律的效果,也製造出懸疑感。每個段落風雪的聲音出現,山雨欲來的懸疑感悄悄醞釀。

    第二折中的山神的聲音中,複沓的句子則是「我枉為山神看得仔細」。旁觀的山神與其說是神,更像是在場觀看、見證一切的自然,作為精神的存在並不會直接現身。

    那一座猛惡林子

    夏天的晨烟還未散盡

    林沖雙腳滴血,被兩個公人

    一路推捱喝罵,綁在

    盤蟒樹上,眼看水火棍下

    又是一條硬朗崢嶸的好漢……

    我枉為山神只能急急

    這樣旁觀而無能為力的山神,營造了戲劇的緊張感。無論故事中的人物陷入怎樣的危機,都只能依靠自己或透過其他人物出手解救才能逃離。再次應證楊牧的敘事詩中是以人物為關注的焦點。

    詩的結尾,風、雪、山混雜的聲音,則又是聲音轉折的另一個層次。第四折,敘述又恢復為旁觀者的觀點,憂傷落寞的調性。透過重複的句子如「風靜了,我是/默默的雪」、「山是憂戚的樣子」等句子反覆迴繞。彷彿向我們建構了舞台背景,而當中的人物林沖的心情又被刻意拉開距離側寫。敘述者「雪」和舞台下的觀眾一樣,都只能透過故事線索,以及林沖的表情來揣想。

    風靜了,我是

    默默的雪。他在

    敗葦間穿行,好落寞的

    神色,這人一朝是

    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如今行船悄悄

    向梁山落草

      山是憂戚的樣子

    ……

    風靜了,我是

    默默的雪。他在

    渡船上扶刀張望

    臉上金印映朝暉

    彷彿失去了記憶

    張望著烟雲:

    七星止泊,火拼王倫

      山是憂戚的樣子

    透過敘事者的旁觀,我們彷彿能看見林沖生命中的大起大落。在一連串事件之後,他顯然成為一個完全和以往不同的人,他臉上的金印就是最好的說明,象徵他早已是一個被朝廷認定的罪犯。而他也只能試著遺忘過去,迎向屬於自己的未來。在此一折中反覆吟詠的句子,也讓我們感受到這的確是一個人在和自己過去告別的過程。

      

    三、轉折聲音基調

    相較於〈林沖夜奔〉多個聲道的切換,〈妙玉坐禪〉雖也取材自章回小說,卻只用單一人物,也就是《紅樓夢》中女尼妙玉的聲音完成篇幅和前者篇幅相近的敘事詩。

    〈妙玉坐禪〉相對於楊牧大多數的敘事詩不同,是以女性做為主角。劉正忠在〈楊牧戲劇獨白體〉一文當中,稱為「跨越性別的獨白體」(cross-gendered monologue)。其中針對跨越性別所做出的調整及處理,值得我們觀察。

    全詩分為五個小標,分別為魚目、紅梅、月葬、斷絃、劫數。相對於〈林沖夜奔〉在原小說中的分量,以及被改編為戲曲的過程所衍生出的書寫材料,妙玉在《紅樓夢》中所占的篇幅並不多,也沒有相關的戲曲作品,我們因此可以看見詩人在此調動了更多想像。

    貫穿〈妙玉坐禪〉全詩的主調是「甚麼聲音在動?」,如同:

    甚麼聲音在動?是柳浪千頃,快綠

    翻過沉睡的床褥。

    ……

    那是甚麼聲音?

    莫不是鼙鼓和號角

    在神話世界齊鳴,在我不能感受的

    幻境?……

    詩是我能的

    秋夜的管絃我理解

    ——那是甚麼聲音在動?

    ……

    結跏趺坐禪牀

    妄想必須斷除

    一心一意趨真如——但那是甚麼聲音?

    ……

    以上的四個引用的段落,分別出現在詩的第一、二、三、五小節,也就是魚目、紅梅、月葬、劫數。可謂貫串全詩,唯一沒有出現類似句子的小節,是第四小節「斷絃」。以「你從何處來?」替代前者成為敘事主調。

    〈妙玉坐禪〉講述的是女尼妙玉無法靜心坐禪的當下,因此「什麼聲音在動?」不僅暗示其受到凡塵俗事的侵擾,也恰好可以預示妙玉最後遭強人擄去的命運。

    往往「什麼聲音在動?」的句子後面,引出大段對於聲音的想像。而這又是另一種詩人表現聲音的方式,這種對於聲音的描述,透過不同種類的意象表現人物的心理層次與轉折。

    ……甚麼聲音?

    或許是鼷鼠在屋樑上磨牙,是睡蓮

    在水缸裏悄悄延長它的根

    蠹魚游過我心愛的晚唐詩

    是冷霜落瓦,燭蕊爆開兩朵花——

    我聽到聲音在動?是甚麼?

    莫非是蟾蜍吐舌,蜥蜴搖尾巴?

    梔子簷下新添了喜悅的雀巢?

    這一段出現在第一小節「魚目」當中的聲音,以規模而言比較細微。無論是鼷鼠、睡蓮、蠹魚,動作都是微乎其微的,發出的聲音常人甚至不見得聽過。在一首詩的開頭,這些聲音無疑是整個事件從無到有的緣起。以這些細微的聲音暗示妙玉在打坐時,所受到的最初驚擾。相較於第二小節之後的聲音,又是截然不同的規模。

    那是甚麼聲音?

    莫不是鼙鼓和號角

    在神話世界齊鳴,在我不能感受的

    幻境?又好像旂旗迎風旆旆

    像快箭自三百步外呼呼中的

    戰車如輊如軒碰撞着,激起火花

    以雷霆的姿勢飛馳過莽原

    鷹隼鼓翼盤旋於沼澤之上

    俯視驚駭的大地,以兇猛之眼

    看我疊手閉目,終於動搖委

    倚無力地仰臥下來

    等待利吻襲擊

    第二小節「紅梅」當中,聲音的規模倏忽變成巨大的鼙鼓與號角,以戲劇的角度來看,是極富戲劇性的轉折。

      

    四、小結

    楊牧的敘事詩擅長將進入不同角色,敘說其生命最具戲劇的轉折時刻。透過切換敘事的聲腔和轉折聲音的基調,達成豐富的敘事層次。

    以〈林沖夜奔〉以及〈妙玉坐禪〉這兩首詩的詩題來說,二者都是以「人」加上「動作」所組成。若我們返回閱讀原文本會發現,這兩個時刻在章回小說當中,對人物都極為關鍵且有重要的象徵意義。《水滸傳》中的林沖夜奔,是林沖被小人所陷害之後走投無路,不得不向梁山落草;《紅樓夢》的妙玉則是聆聽黛玉彈琴斷絃之後走火入魔,在打坐期間被賊人擄去。詩人也曾在自己的散文〈抽象疏離〉當中,提到自己是刻意選取這樣的題材:

    ……但我確定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想到這個體式,回到那樣一個我選擇的人物正處在一截取的生命情境裏,正從事他必然只屬於他的工作。……

    筆者認為詩人所採用的「人」加上「事」的寫作主題,就是無論脫胎於歷史或是小說,楊牧的敘事詩都有不亞於原文本的戲劇張力關鍵所在。凝縮在特定時空、戲劇化地處理人物的關鍵轉折,使得他的敘事詩既不顯得冗長拖沓,也不易喪失焦點。利用帶上人物「面具」的敘事策略,並透過聲音的轉調,讓其敘事的聲音更加豐富。

    徵引資料

    1.楊牧〈抽象疏離〉
    2.劉正忠 〈楊牧的戲劇獨白體〉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4.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林沖夜奔 #妙玉坐禪 #敘事聲音 #聲腔

  • 沼王梗圖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4-24 12:19:39
    有 217 人按讚

    【腦中小劇場 臨床心理師節宣傳影片 海報預告場】
      
    阿昌現在很困難,不只生活困難,還呼吸困難。跟一般上班族一樣,阿昌也有三個「永遠」,永遠不會拒絕人,事情永遠做不完,而且永遠升不上組長。於是這半年他開始莫名焦躁、呼吸困難,更糟的是,身邊居然還冒出個像背後靈的女人。
      
    阿昌不知道該怎麼走下一步,比起尋求治療,他更想找人聊聊。口袋名單一字排開,卻沒料到眾人各有盤算:油條的上司、犀利的妻子、崩潰的麻吉、老派的叔叔,以及抱團取暖的網友們。這群隊友中,究竟誰能給他答案?他的身體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最重要的是,那神祕的女人究竟是誰?
      
    到最後阿昌才發現,原來這年頭想找人說話,比想像中難多了。
      
    以上三段,是「 2019臨床心理師節 」宣傳短片—《不只聽你說》的劇情梗概。既然是宣傳心理師節,在上面的劇情簡介裡,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見,臨床心理師這幾個字,
      
    完全沒提到。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支宣傳影片,用意不在宣傳「臨床心理師有多威?」畢竟再威也威不過驚奇隊長。然而職場險巇人心苦逼,面對有苦難言的勞工朋友們,「臨床心理師究竟能為大家做什麼?」才是我們的宣傳重點。
      
    因此大夥請放心,這絕不是一部官樣衛教片,裡頭沒有尷尬的藍色蜘蛛網,也不會秀出那些根本沒人在意的的數據折線圖,我們想做的,就是確保快轉鍵不會發揮任何作用。這是一部關於職場人的內心小劇場,我們想讓你知道,面對生活的苦,你並不孤單,除了聽你說,我們還會在影片尾段,建議大家該怎麼做。
      
    在「臨床心理師節」正式擺上行事曆的第一年,小劇場很榮幸受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之託,拍攝了這支宣傳影片。在劇本開發階段,全聯會便充分授權,感謝理事長郭乃文教授相信專業,也感謝黃天豪心理師合力發想劇情。我倆當時的想法很一致,就是想方設法讓臨床心理師五個字,押後到影片末段再登場,畢竟這齣戲的主角並不是心理師,而是主人翁阿昌。
      
    小劇場的讀者們,應該還對去年三月那支失智症短片《2分58秒》記憶猶新,阿昌正是影片主角,當時他父親罹患了失智症。時隔一年,我決定把阿昌推向另一個泥沼,瞄準他的職場人生,將阿昌系列完整串連。既然人家老外有「漫威宇宙」(MCU,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憑什麼我們不能有「阿昌宇宙」(ACU,A-Chang Universe)?我知道阿昌宇宙四個字聽起來十分丟臉,我也不會說這是男主角自己的主意。但重點是,我們希望讓觀眾逐步進入主角有苦說不出的生活困境,一起感同深受,繼而尋求適當的協助,而不是對著泥沼揮空拳。
      
    在此,小劇場要感謝永遠的男一,雙和醫院社關員陳奕昌 八風彩 ,他這次表演十分具有感染力,拍攝後半段更是數度淚灑片場,久久無法抽離情緒,因為導演發現記憶卡滿了卻忘記換新的,因此許多片段只能重拍。感謝獻出生涯首秀的一眾心理師們:氣場無敵的曾心怡心理師(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豁出天際的黃天豪、王偉信心理師( 新田心理治療所 ),背詞機器潘奕瑄心理師 Pan Yi Hsuan (台北慈濟身心科),以及臨危受命,拿本後立刻進入狀況的黃揚名副教授(輔大心理系, 心理學博士陪你輕鬆育兒 ),但為保持影片鮮度,在此就不提前破哏演員角色。另外感謝 True Colors 初色心理治療所出借拍攝場地,感謝丁郁芙心理師( 心理師想跟你說)繪製影片插圖。
      
    我們可以驕傲地說,這支影片從劇本開發到後製,台前幕後,悉數由臨床心理師合力完成,演員盡皆義務演出,完全不假他人之手。但我們也必須謙卑地說,礙於預算,我們沒有專業的拍攝團隊,若成效不如預期,小劇場責無旁貸,但也請讀者們包容海涵,我們會努力不讓大家失望。
      
    再過七天,五一勞動節,《不只聽你說》正式定檔,暖心上線。
      
    #2019臨床心理師節
    #不只聽你說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