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油腔滑調的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油腔滑調的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油腔滑調的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油腔滑調的話產品中有26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地圖 立體書》就是你了!😍📖】 前幾天,我們家八年生問美媽: 「妳歷史地理哪個部分最厲害?」 ……… 八年生也問過我這個問題 雖然大學後努力讀台灣史地 但也只敢回答:中國史地 畢竟若考我,歐買尬 竟然還記得廣東省盛產錳礦…… (那到底是什麼? 嗑下去晚上會變得猛猛der?!)🤔 …...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30的網紅Della & Joey 過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兩全甜不辣 第一站就到仁愛市場裡面買了兩全甜不辣,我們買的時候,所有的魚漿都已經是炸好放在攤位上的狀態,我們買了2個芋頭魚丸、1塊牛蒡甜不辣、1塊原味甜不辣,總共是 $ 魚漿的味道不會太鹹,吃起來可以嘗到鮮甜味,口感滿紮實的,整體很厚實,冷掉吃也不會有噁心的油膩感,不過熱熱的吃一定會更好吃,我滿喜...

油腔滑調的話 在 香港九十後大食女生?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22:21:18

續上回 繼續介紹#中環蘇豪區 的新餐廳#Fireside 1️⃣首先介紹係全晚我最喜愛菜式😍 “Smashed Potato” w/ 煙燻白鱔&#Caviar 薯仔鹹鹹的調味同魚子醬鹹鮮襯托出鱔的鮮味 #whiteEel 保留清淡原味 中和上下層的濃度 出色😍 2️⃣世上最幼嫩的小牛 年僅30日🥲...

油腔滑調的話 在 謝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18:46:45

如果被問及看起來幾歲這種問題 對方不是真的好奇他外表問題 只是要藉由你的答案去了解你 猜對方30-35歲 你即使猜的超準 正負零歲 大概也就覺得你這個小柯南 講話沒意沒思 千萬不要在這個陷阱題中展現觀察力 觀察力爆表這件事情只有你爸媽會替你開心 除非對方年過45開始有效。 猜對方25歲,可以微逗...

油腔滑調的話 在 咖啡因的地圖 Els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5:09:18

根據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定義,「 餐點卓越,為了它來場旅行也心甘情願」,這趟我們開了5個多小時的路程翻山越嶺最大的重點就為了一家餐廳,滿心期待主廚楊柏偉的料理,Sinasera 24已經是我們的米其林三星了,因為一家餐廳認識台灣的一個地方- #長濱鄉 ,位於台東最北處在過去就是花蓮了,一個面向 #太平洋...

  • 油腔滑調的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7 20:25:01
    有 92 人按讚

    【《台灣地圖 立體書》就是你了!😍📖】

    前幾天,我們家八年生問美媽:
    「妳歷史地理哪個部分最厲害?」

    ………

    八年生也問過我這個問題
    雖然大學後努力讀台灣史地
    但也只敢回答:中國史地

    畢竟若考我,歐買尬
    竟然還記得廣東省盛產錳礦……
    (那到底是什麼? 嗑下去晚上會變得猛猛der?!)🤔

    ………

    收到邀約
    二話不說就請行銷寄來《台灣地圖 立體書》
    一看,真是我童年時就該有的夢幻逸品😍
    (天啊 我這則推薦文好油腔滑調😂)

    可完全展開,雙面立體
    從自然到文化的多元主題:
    好高好高的台灣、生命力無窮的台灣、愈挫愈勇的台灣…

    這不是一本知識百科
    卻足以向人展現台灣之美
    無論是自行認識、還是介紹台灣
    這本書都能滿足需求

    出版社影片介紹及預購優惠連結在留言處
    難得的自用送禮兩相宜
    推薦給你!👈🥳👍

    #台灣地圖立體書
    #台灣之美
    #猛與錳的距離

  • 油腔滑調的話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3 19:31:07
    有 376 人按讚

    醬汁哲學是一個謎團,至今我仍未能理解我弟為何奉行不蘸醬主義至今。薯條不沾茄汁,齋吃白飯,白腸粉走醬,在乾旱的飲食沙漠上過着無沾聖心的苦行僧修練。

    不過換照他們的角度,叫多汁的食客才是怪異,無法諒解這種原始的氾濫崇拜。流奶與蜜之地是不可進入的,因為那裡有可怕的巨人。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不吃流心蛋,不要跟他們吹噓豉油蛋撈飯的美味,他們只會覺得嘔心。是滑潺潺的觸感令他們反胃嗎?後來我想到大概可以這麼分類:有些人喜歡分開吃,有些人喜歡和着吃,這就是個別味道及混合味道的「汁着」對立。

    同一碟餸,各有各吃,沒有對錯。沒有對錯?

    這關乎味之學問,有時分開吃才是對的,因為混和意味互相稀釋,可能將味道削弱,而不是增強。有沒有想過,腸粉混醬也分成兩派?一派要求甜醬、麻醬、辣醬在碟中完全混和,另一種則嚮往那混和的散亂狀態?這就是所謂「層次感」,在它的層層分離,絕對的融合的「棕醬」則同時丟失了甜麻辣三種味道,淪為「味噪」。而為了彌補此等喪失,就唯有添加更多的醬來刺激味蕾,有些人甚至會加上黃芥末。

    若沒有習得這門知識,見到西湯上那一弧白色的忌廉時,可能就會本能地用湯匙完全攪拌才喝,沒法嚐到直接舀來喝的另一番滋味——純粹的忌廉在口腔裡碰撞交融,發揮湯之醬汁的效果。分開吃還是混合吃的問題不再單純,需要視乎個別菜式的本質,才可決定它要在碟上預先混和,還是在咀嚼中混和。一杯黑糖珍珠奶茶的黑糖味是否濃烈,取決於你用飲管撩動它多少轉。

    味道的加減乘除將科學和藝術結合了,而醬汁的問題往往着重於化學層面多於這種物理層面,但在香港吃過碟頭飯的人絕不陌生,碟頭飯正正是問題的精華所在。須知道它是一門加快出菜速度的伎倆,舀一勺白飯或夾一撮烚定的意粉,伴以豬牛雞魚四扒的其中一塊,加上或有或無的配菜或餐蛋腸腿的任何一件,再淋上持續熱着的醬汁,一碟碟頭飯就這樣送到餐桌了。然而,醬汁要澆在扒上還是澆在飯上?怎才算不多不少?這就很考那一勺的功力。有些餐廳為了解決這個難答的物理學問題,採取醬汁另上的策略。有些西廚則會從侍應收回的餐盤的剩汁剩菜檢討和修正出品份量的多少,看也不看的也多。

    碟頭飯汁有以色分門或以國別類,不外乎紅黃黑白啡,代表蕃茄、咖哩、黑椒、白汁和洋蔥/蒜蓉,各有個別的衍生,比如咖哩亦分青紅黃白黑,亦有泰式、馬來西亞、日式、越式(可爭論葡汁是否屬於),偏偏印式最稀少,為甚麼?因為印式咖哩是與主菜一起烹調,而非與肉分開另外淋上。港式的汁作用是彌補肉的寡味,大多數沒有將汁烹入肉中。如有的話,通常稱之為燴,例如紅酒汁牛尾燴飯(查實是紅酒燴牛尾白飯)。

    咖哩汁常有大伏,不是太濃就是太稀,或者過多桂皮豆蔻的死味。白汁時興芝士白汁,多數配吉列魚柳;洋蔥豬扒,黑椒牛扒,蒜蓉雞扒,這些都是慣配,但只要你肯要求,餐廳大都可以幫你轉汁。近年有餐廳採用泰式辣醬作為澆汁,貪圖它原筒即可使用,我就不敢恭維,因為它不是可拌飯的東西。眾多之中紅汁是最詭異,常見是帶蕃茄的茄汁,但它有幾個不同國家的衍生:俄羅斯、匈牙利、西班牙——他們寫水牌的時候,到底是隨便作一個國家下去令紅汁聽起來更加高檔,還是真的煮得出不同國家的風味差異呢?

    我曾讀到用底料分辨國屬的方法,若是洋蔥、紅蘿蔔和芹菜切粒用牛油烹成底料,這便是法式,但換成是橄欖油混蒜,就會變成意式,不加芹菜改配紅椒和蕃茄,就會進入西班牙風情,在這些基本盤之上還可做出各樣的變化。分辨一間餐廳的異國風情的紅汁有沒有欺客,是否普通的茄汁玻璃芡扮上菜,這就考驗各位的味覺。若根本沒有添加紅椒粉和月桂葉,那半準便是冒牌貨。有些紅汁一眼就能看出它缺乏配方,為求方便,不少餐廳已放棄自行調配,改買原筒現成的了。

    不嗜汁的人可以免卻了種種令人失望的汁,某程度比較幸福,因為他們沒有汁着的追求。你有沒有嘗過令人一試難忘的超凡之汁,令到不澆汁的人都燃起拌飯的衝動?這是少有的,對多數為口奔馳的人們來說,汁撈飯純粹是使自己較容易下嚥而已,哪來甚麼執着——誰會抗議海南雞飯沒有黑醬油?

    在流行文化中,Sauce為Source的諧音,時興追問人家有沒有Sauce,這種嗜汁的狂熱才是網民至愛。進化的版本是,留言一幅乾噌噌的齋意粉,來抗議對方沒有畀汁。

    作者

  • 油腔滑調的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2 14:55:43
    有 411 人按讚

    Sinasera 24 - 台東長濱

    根據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定義,「 餐點卓越,為了它來場旅行也心甘情願」,這趟我們開了5個多小時的路程翻山越嶺最大的重點就為了一家餐廳,滿心期待主廚楊柏偉的料理,Sinasera 24已經是我們的米其林三星了,因為一家餐廳認識台灣的一個地方-#長濱鄉,位於台東最北處在過去就是花蓮了,一個面向太平洋背靠著金剛山的小鄉鎮,白天已經看不到什麼人了,入夜後的長濱更是安靜的只剩大海的聲音,很難相信這裡有一家法式料理可以讓熱愛美食的饕客不遠千里來到這個沒有台鐵停靠的鎮上,副作用則是會愛上這個地方。

    自己覺得 Sinasera 24跟其它法式餐廳或是星級餐廳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地理環境,劣勢也是優勢,地處偏遠不便可以克服,可是得天獨厚的大自然條件則是無法複製,白天在餐廳用餐可以直接面向著舒展開來的太平洋,晚上剛好遇上滿月時又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月光海的美景,襯著美景也呼應的盤中的料理。

    這次我們預定的是山與海套餐,搭配著5杯的wine pairing ,從進餐廳到入座的服務都很到位,卻不會拘謹,當天的菜單會在桌上用素描的圖卡呈現,一共有十張圖卡,經由服務人員跟客人問答聊天之間的互動,一邊介紹著餐廳以及當天的食材,我覺得這個巧思很棒,等當天餐點跟食材都介紹完了,對長濱周遭地理位置跟環境都更有了解,心裡對料理也有個期待感跟想像。

    用餐的當天是8/29晚餐時段,服務人員說現在的節氣進入到 #處暑 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而餐廳Sinasera 24的24就是一年24節氣的意思,Sinasera則為阿美族語「大地」之意,這也是為什麼無菜單的原因,因為主廚會根據不同的季節、節氣更換食材。而當天的搭餐酒因為食材以海鮮為主,所以侍酒師以不同特色的香檳、白酒做搭配,最後到當晚的主餐血鴿的時候才會搭配紅酒。

    餐點不一一介紹,挑幾款我印象深刻的菜色跟酒,整體來說Sinasera 24的料理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因為有不曾在其它餐廳吃到的口感跟味道,出餐的視覺也不過於華麗,知其所以而為之。

    第一支酒是 Frederic Savart 的香檳,帶點花香、烘焙香氣又有點奶油點心的味道,酒體適中,酸度爽快利落,氣跑感舒服,香檳永遠是讓人心情愉悅感到快樂的第一支酒,配上第一道胭脂蝦為主體的開胃菜一起入口,爽脆的口感跟香檳一起讓味蕾甦醒。

    第二道菜是我跟已婚夫都最感驚喜的一道餐酒搭配,芋泥生蠔搭配一支紐西蘭的2019 Kunoh Wines Narcissus白酒,吃一口生蠔再喝一口白酒,整個生蠔的輪廓又被清楚地勾勒出來,像是碰的一聲,出現在你眼前,味覺是非常非常清晰的,非常有趣的感受。

    再來是拇指酪梨搭配搭配煙燻鰹魚再點綴上香菜苗,酪梨綿密口感滑順,配著帶著鮮味煙燻過後的鰹魚,這道味道很搭,是想像得到的風味。

    接著一道湯品,以東部獨有的麵包果做成的羅宋湯也有很特色,麵包果的果肉柔軟帶點甜味,大量蔬菜的自然甜味也很清爽舒服,很適合扮演整套餐點的中間過場。再來是比較少見的屏東白鰻,表皮口感薄而酥脆,肉質鮮甜,完全跟印象中大多以重口味料理的鰻魚不一樣,不用過多的調味就可以吃到鰻魚的美味。配上 Saint Aubin premier cru 2016 ,帶有白花、橙花的優雅香氣,還帶有一點肉桂的香氣,也是屬於酸度俐落的酒款。

    接著還有我們都好喜歡的小捲燉飯,以及玉米為主要風味的餐點,再來進到主餐血鴿,「 血鴿是法國傳統菜餚,處理的方式讓血留在體內維持肉質鮮嫩度,使用血鴿腿跟胸的部位,以直火方式碳烤至五分熟。跟乳鴿搭配的是比較罕見的組合——西瓜。使用花蓮大西瓜,取其果肉,打成果汁後濃縮、加入調味香料,包裹在血鴿腿上。另外,將西瓜翠衣(西瓜介於綠色果皮和紅色果肉間的白肉)進行發酵,並淋上薰衣草橄欖油,增添尾韻回味的花香。」

    這道主餐已婚夫說比牛肉還嫩而且鮮甜,搭配上西瓜製成的醬汁,濃縮的甜味還有薰衣草橄欖油,可以平衡比較狂野濃郁的肉味。這道主餐侍酒師特別前來詢問我們平常喝紅酒的習慣,幫我們各別搭了兩款不同的紅酒,一款是德國的 Marto Wines Al Dente 2018 馬丁‧堅石酒莊噔特淡紅酒 ,另一款是西班牙La Rioja Alta Vina Ardanza Reserva 2012 ,一款搭起餐來是會讓口腔的味道清爽舒服,一款則是讓餐點在口中透過酒液更加融合濃郁,各有不一樣的表現。這道主菜我反而喜歡濃郁的酒體讓料理跟酒是融合的感覺。

    再來甜點的表現一樣很精彩,可以選擇配上手沖的咖啡或茶,讓整套山與海的套餐在每一口都精緻小巧卻濃郁的點心裡畫下句點。

    在Sinasera 24用餐下來很舒服,不管是上餐的節奏、服務人員的表現,可以感受到熱忱與專業卻不會有距離感。重點還是回到主廚的料理,是會讓人想在不同時節再回訪的美味與用心。另外非常推薦大家,如果有喝酒一定要搭配wine pairing來享用餐點,會讓整套餐的體驗更有意思也更多想像的空間。

    謝謝台灣這片土地的物產豐饒 。
    謝謝有才華的主廚跟餐飲從業人員還有在地的小農與職人,每次繞了一大圈最後都回到這句話,可以享受如交響樂般的美食饗宴真的是人生很幸福的事。

  • 油腔滑調的話 在 Della & Joey 過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2 21:00:20

    📍兩全甜不辣
    第一站就到仁愛市場裡面買了兩全甜不辣,我們買的時候,所有的魚漿都已經是炸好放在攤位上的狀態,我們買了2個芋頭魚丸、1塊牛蒡甜不辣、1塊原味甜不辣,總共是 $
    魚漿的味道不會太鹹,吃起來可以嘗到鮮甜味,口感滿紮實的,整體很厚實,冷掉吃也不會有噁心的油膩感,不過熱熱的吃一定會更好吃,我滿喜歡的!
    我們有看到當地人也會去買,大多都是一次就一整袋,這個用來帶便當好像也滿方便的耶 (職業病?)

    📍魚丸伯仔豆干包
    我們點了一份魚仔伯套餐,內容物有一碗魚丸湯、一碗冬粉、一份豆干包(有兩顆),總共$75,豆干包裡面包的是醃漬過的瘦肉,外層裹上魚漿,魚丸湯的魚漿和豆干包的魚漿應該是一樣的,吃起來是比較偏軟綿,不太是那種Q彈口感,我跟Joey都覺得滿好吃,但是不會到非常驚豔,主要是吃得很飽只要75元,豆干包和冬粉加了辣椒醬之後,味道又更好了,算是值一嚐的當地小吃。

    📍連珍糕餅店
    連珍的芋泥真的沒話說,滑順紮實又不會太乾,芋泥本身也不會太甜膩,直接吃也不會黏在口腔內側,我自己覺得如果買牛奶或是豆花自己加芋泥的話,應該會很配吧!芋泥一盒(4顆)50元。
    我們有另外買了新品芋泥堡堡,外層是古早味蛋糕,內層是芋泥,內線的中間比較濕潤,外層對我來說有一點乾,芋泥堡堡售價一個 $40。

    📍孝三大腸圈
    豬內臟處理的都滿乾淨的,沒有怪味,有部分的食材如軟管、大腸頭、嘴邊肉中午就賣完了,我們點了硬管、豬肚袋、大腸圈、吉古拉,共$130,硬管是軟骨搭配很嫩的肉,我跟Joey都滿喜歡他的口感,不過覺得軟骨的部分稍多有點擱牙;大腸圈油蔥的味道滿香,但我跟Joey都不是愛吃糯米腸的人,所以沒有特別驚艷的感覺。唯一覺得可惜的是醬料,如果可以店家有特調的醬料或是有好吃的辣椒醬,應該會更加分。

    📍廟口夜市5號 - 螃蟹羹、油飯
    來到廟口夜市吃的第一家店,兩個人share一碗油飯和螃蟹羹,油飯$30、螃蟹羹$100,油飯普通沒有什麼驚豔之處,螃蟹羹的料不多,蟹管肉只有3-4條,味道我跟Joey也都覺得還好,所以算是踩到雷。

    📍廟口夜市 - 一口小香腸
    滿喜歡香腸的口感,內部滿多汁的,不過Joey覺得味道稍微單薄了一些,香腸一根 $7,算是中規中矩,不過蒜頭給得滿大方,可以買幾根嚐嚐鮮。

    📍廟口夜市 - 吳家鼎邊銼
    看到隨意吃的店,沒有特別查過,鼎邊銼口感還ok,不過湯頭味道不是我們喜歡的,料的部分肉羹比魚羹好,不是特別驚豔也沒有特別推薦。

    📍廟口夜市 - 糖葫蘆
    外層糖衣薄脆不太會黏牙,我們買了有番茄和蜜餞一起的,是水準之上的糖葫蘆!

    📍李家鍋貼饅頭
    因為沒有先預訂的關係,沒有買到我們很想吃的韭菜盒子,只買到了菜肉包子,一顆 $15,我跟Joey都覺得外皮很厲害,很Q軟,有彈性又不會太乾,內餡有高麗菜、豬肉、冬粉,吃得到高麗菜的清脆、豬肉的鮮甜,而且吃完一顆就很飽足了。

    📍一品香肉羹順
    Joey很喜歡滷肉飯,覺得肉不會太肥,味道也很好,我個人很推薦肉羹,肉羹的份量給得很足,每一塊都很飽滿紮實,外層的粉不會太厚,湯的部分很清甜,不過其他小菜普普,我們抵了滷蛋和油豆腐都覺得還好,可以看情況加點。

    📍輪の鋪日式紅豆餅
    我們芋頭牛奶和巧克力oreo兩個口味,紅豆餅的外層薄脆,內部餡料給得很紮實飽滿,巧克力醬不是濃重的巧克力類型(不是生巧克力那種),而是混雜了一點奶油的味道,上面放了一整塊巧克力蛋糕,補足了巧克力濃郁的味道,外層在撒上些oreo,整體吃起來不會太甜膩;芋頭的部分奶味滿重的,但是不是遮蓋芋頭的味道,整理還說也是甜度剛好不會膩,搭配外層薄脆的口感,很好吃耶!

  • 油腔滑調的話 在 約會診療室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7-20 12:30:02

    《網路金手指》創造讓女人秒讀秒回的超殺訊息:https://bit.ly/2JP7TFj
    完整課程列表與實戰課程介紹:https://bit.ly/2OgTtnd

    大家是否在幽默開玩笑時,有過被對方覺得太油嘴滑舌?讓你想擺脫油腔滑調的形象?

    今天到了我們讀者提問的時間來看一下,今天的問題是什麼?

    以下是問題簡述:
    該怎麼樣聊天,女生才會覺得有趣,但又不會太油?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正確的幽默開玩笑且不會讓對方反感,強烈建議你把這支影片完整看完。

    如果今天的分享有幫助到你,請在以下留言讓我知道,也請多多分享!

    《網路金手指》創造讓女人秒讀秒回的超殺訊息:https://bit.ly/2JP7TFj

  • 油腔滑調的話 在 鄭匡宇激勵達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6-07 18:30:00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在4個人以上的場合,就變得不太會說話!」
      明明一對一交談時都能侃侃而談的話題,但當處於人數偏多的場合,
      無論是銷售場合、會議場合、演說場合,甚至是朋友聚餐時間…
      突然間像當機般、無法流暢表達心裡真正所想的意思了。

      → 會議中其實準備充分,卻仍在心裡希望「不要叫到我」的你
      → 每次需要「自我介紹」就腦袋空白,真想立刻逃離現場的你
      → 心中超想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卻還是「滑手機裝忙」的你
      → 跟朋友其實有許多話題能暢聊,卻常常「成為句點王」的你
      → 處於不熟的團體裡時,覺得尷尬而希望「時間過快點」的你

      你以為自己天生慢熟、有溝通障礙;你以為能言善道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你錯了!這些都與「溝通能力」毫無關聯,關鍵在於「大腦的機制與運作」!

      由於大腦中樞的「會話腦」未能被充分活化與刺激,
      使得大腦額葉掌管語言的「布羅卡區」及負責接收資訊的「威尼克區」,
      在多人的場合中,因資訊過多而無法順暢的相互發揮作用。

      也就是說,就算是擁有同理心地去傾聽對方說話、懂得把話說進對方心坎裡,
      又或者自己曾在「說話方式」、「溝通技巧」、「選擇話題」下過許多功夫…
      會話腦未活化的情況下,大腦都會使你處於只想沉默的狀態,使你有口難言,
      懂再多「說話術」與「溝通法」都是徒然,開不了口就「英雄無用武之地」!

      ★從3000億種行為分析、大腦科學、心理學研究整合而成的科學社交說話術!★

      本書透過分析3000億種人類的行為模式,深入淺出地分析大腦科學與心理學,
      匯集成最活用、最新奇的說話秘辛,讓你不再畏懼上台,在團體中充滿說話魅力。
      特別收錄你意想不到的理論與對應行為,輕鬆扭轉你在團體中沉默形象:

      → 沒有人跟你說話的「真正原因」
      → 終結「說不出話」的2種方法
      → 消除「溝通障礙」的3個重點
      → 以「完形心理學法則」提升你受矚目程度
      → 讓你不知不覺變的很想發言的「神祕之椅」
      → 讓他們想跟你搭話、想聽你說話的「色彩」
      → 讓自己「可以好好說話」的血液循環狀態
      → 東大的驚人發現!「轉動手指」讓你滔滔不絕?!
      →「吃黃豆」、「聞巧克力」竟可以提升溝通能力?!

      以服裝顏色、座位選擇、安全距離、開場的第一句話…等等技巧進行「騙腦」,
      並且教你運用老二哲學,避免成為油腔滑調的「派對動物」,
      同時也成功擺脫以往經常冷場的「句點王」形象,
      不再害怕在眾人面前開口,成為聚會裡最吃香、最討人喜歡的角色!

      「自然地讓他人主動搭話」→「身心處於可以說話的狀態」→「活化大腦、實際開口」!
      讓大腦開啟說話模式,你苦練已久的「說話之道」與「溝通技巧」這才能真正派上用場!

    ---------------------------------------------------------------
    送書:
    FB貼文 按讚+留言(必做)、分享、tag好友
    一樣在一周之後就會抽出一位幸運得主
    可以獲得這本書喔!
    -----------------------------------------------------------------------------------------
    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DNxj
    訂閱鄭匡宇頻道看更多影片:https://reurl.cc/VekXR
    記得開啟小鈴鐺,這樣才不會錯過每次的送書活動喔!
    -----------------------------------------------------------------------------------------
    #好書分享
    #人越多,越受歡迎的社交說話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