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本睇片👉🏼:https://bit.ly/2NMzQmX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醬料自古在中國飲食文化有一定地位,能增添食物風味。現有逾100萬名潮州人聚居香港,是本港第二大族群,潮州菜開到成行成市,而「架己冷」煮家鄉菜式,必定用上潮式醬料佐味增鮮。
第四代接手 重振昔日風光
香港有多...
足本睇片👉🏼:https://bit.ly/2NMzQmX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醬料自古在中國飲食文化有一定地位,能增添食物風味。現有逾100萬名潮州人聚居香港,是本港第二大族群,潮州菜開到成行成市,而「架己冷」煮家鄉菜式,必定用上潮式醬料佐味增鮮。
第四代接手 重振昔日風光
香港有多個本地醬油品牌,但有間潮式醬料品牌「元盛興土產食品公司」,大家可能遺忘。品牌已扎根香港逾88年,現交予第四代佘森泉接棒打理,品牌的潮式醬料,他自小吃到大,故懷抱雄心壯志,希冀重振家族生意昔日風光。
「元盛興由我的太外公杜修一先生於1933年創辦,他曾到泰國謀生多年,對當地的特色香料有一定認識,為日後元盛興生產醬料的發展很有幫助。當年總舖位於上環香馨里,以生產魚露、辣椒醬、欖菜,以及桔油、梅膏、三珍醬等20多種潮式調味品為主,並代辦潮州土產。」可惜元盛興設置於筲箕灣阿公岩的魚露廠,在二戰時被日軍炮火轟炸而摧毀殆盡,之後就搬到位於上環,有「潮州巷」之稱的香馨里繼續營運。
元盛興除生產各式潮州醬料及批發潮州土產外,並引進各類東南亞優質食品及飲料,在潮州同鄉中微有聲譽,佘森泉指品牌曾叱咤一時:「最高峰時期,元盛興的生意做到很大,穩佔香港醬料市場7成佔有率。在潮州巷(即香馨里)有一幢樓宇,結合了舖頭、住家、生產醬料的廠房於一身。」其後潮州巷被長實收購改建成帝后華庭,元盛興亦遷至域多利道現址至今。
往事如煙,人情不變,元盛興這個老字號就是靠幾代人胼手胝足撐了88年。「外公年紀很大時,曾打算不再經營生意了,但我姑婆覺得好可惜便毅然接手。」到了今天,元盛興交由佘森泉及其表舅父陳鉅川(姑婆的兒子)接棒,並花開兩枝,在香港與泰國都設有廠房,泰國廠房製作醬料後,就運送至香港進行品質監控、銷售等業務。
生產線遷至泰國
無懼世事變改,味道始終如一的元盛興,近年已將生產線遷至泰國。「在泰國設廠,無論原材料價錢、人工等都比香港平好多,香港租金又貴,經營成本只是香港的五分之一。表舅父早已移民泰國,以前做過生意,能將創新思維帶入品牌,遂由他負責管理泰國的生產工序、聯絡外國客戶等。」元盛興的泰國廠房位於中部,鄰近夜功河的蘇木沙剛省,因地處海岸附近,加上他們在泰國東北部亦有大量農地,很多製造醬料的原料均是唾手可得,質素自有保證。
佘森泉的姑婆杜雪華雖已年近80歲,仍然健壯精靈,儼如元盛興的幕後軍師。現時她留在香港,每日風雨不改回公司打點業務,給負責香港營運及銷售的他服下定心丸。「我從姑婆身上學懂堅持,她年紀雖老但仍很硬淨,勤力工作,令我也不敢懈怠。香港本土生產的油欖菜,是由元盛興始創並發揚光大,我由細食到大,其他的食唔慣,認為我們的欖菜無論色澤、口感、味道等,都是香港No. 1。」
人事更迭,市場嬗變,元盛興的銷售量的確不復當年勇,人氣與知名度亦給後起之秀所掩蓋,面對收復失地的壓力,佘森泉就像品嚐欖菜的回甘,點滴滋味在心頭。「如何推銷、慢慢重新打開市場,是需要時間,期間覺得頹喪一定會有,但真的從沒想過放棄。因我從不覺得自家產品會輸給別人,這是我一直以來的自信。」
招牌油欖菜 米芝蓮名店都用
有麝自然香,昔日向元盛興取貨的食肆,全是名氣響噹噹的潮州酒家,如石塘嘴的汕頭酒家、皇后大道西的斗記飯店、陶芳酒家及創發等。至今識貨的食店都是名店為主,不少都是米芝蓮級數,如遷至將軍澳的陳勤記、尖沙嘴御寶軒、九龍城創發、將軍澳潮饗以及於北角及長沙灣均有分店的梅花邨等。
「清、鮮、爽、嫩、滑」的欖菜,顏色烏黑油亮,味道鹹香甘醇,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清熱去火,生津解毒,是不少「架己冷」的看門口醬料,下飯送粥炒麵煮菜皆宜。欲一嚐近百年的元盛興潮式醬料好滋味,可到上環街市卿記潮州鹹料、灣仔金源雜貨、西營盤聯發等老店選購。
其中卿記潮州鹹料的店主,當年與元盛興前老闆杜樹南十分熟稔,杜樹南生前指明旗下生產的所有醬料,只獨家供應予卿記代理,其他雜貨店頂多取得一兩樣而已!卿記負責人趙國強指元盛興的「四大天王」:油欖菜、紅豉油、榛膏、米醋,多年來都備受潮州幫老主顧追捧,銷路尚算不俗。「有很多客人會一次過買幾箱,自用之外再寄運給外國親友。大陸貨雖然價平,但味道跟元盛興沒得比。其中以欖菜最受歡迎,因為味道非常好,有很多潮州鄉里、佛堂主持及素食人士幫襯……
產品建議零售價
美味油欖菜($38/樽,12oz)
真料辣椒醬($38/樽,12oz)
美味沙茶醬($28/樽,8oz)
加料紅豉油($28/樽,330ml)
雞嘜米醋($16/樽,700ml)
特裝榛膏($50/樽,12oz)
採訪、攝影:《飲食男女》
香港元盛興土產食品公司
地址: 香港堅尼地城域多利道64號廣基工廠大廈一樓B座
電話:2544 0485,2543 6027
卿記潮州鹹料
地址︰上環街市 1樓 MM3號
電話︰ 2541 5447
營業時間︰ 8am-12nn、3pm-6pm,星期日及假期休息
#飲食男女 #香港 #香港美食 #美食 #打卡 #飲食 #醬料 #老字號 #潮式醬料 #油欖菜
油塘邨租金 在 林公子生活遊記 旅遊情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黃店告急|將軍澳全黃美食廣場遭業主勸退 或七月結業市民跨區懲罰
https://hk.feature.appledaily.com/travelseed/%E9%A6%99%E6%B8%AF%E9%A3%B2%E9%A3%9F/S5ZBOESUJRC3HHE6F3IAS5TKUM_%E9%BB%83%E5%BA%97%E5%91%8A%E6%80%A5%EF%BD%9C%E5%B0%87%E8%BB%8D%E6%BE%B3%E5%85%A8%E9%BB%83%E7%BE%8E%E9%A3%9F%E5%BB%A3%E5%A0%B4%E9%81%AD%E6%A5%AD%E4%B8%BB%E5%8B%B8%E9%80%80%E6%88%96%E4%B8%83%E6%9C%88%E7%B5%90%E6%A5%AD%E5%B8%82%E6%B0%91%E8%B7%A8%E5%8D%80%E6%87%B2%E7%BD%B0?utm_campaign=hkad_social_food.appleseed&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utm_content=link_post&fbclid=IwAR2DnIkVrnapzsOSQ1CsH9hLlbt0dHBEdO-25sCaKIGOnYW5UhJ5g3jhWU4
良心食店大家就聽得多,良心Food Court大家又有否聽過?位於將軍澳唐俊街,就有一個聚集良心食店的Food Court — 日日食美食廣場。美食廣場於去年6月開業至今,不過上星期創辦人就在Facebook專頁發佈帖文,指Food Court現時只能繼續營業兩個月。我們一於來到將軍澳,看看這個良心Food Court有甚麼好吃?又有甚麼特別?
將軍澳並非市區,交通不算便利,而且美食廣場所在的「日日食良商場」兩個入口都相當隱蔽,記者第一次來時繞了一大段路才找到,由港鐵站出發,可先橫過寶邑路十字路口,一路沿唐俊街向海邊走,再於至善街轉右,就能看到商場的大入口,乘升降機上一樓;或者跟記者一樣,橫過十字路口後,沿天晉匯商場與停車場間的一條小路直走,直至看見左邊「日日食良」的另一個入口,經扶手電梯上一樓。
四間街坊推介
雖然位置偏僻,但其實「日日食」都有不少忠實食客,不少網民大讚食物質素不俗,價錢相宜抵食,會專程由大西北前來用膳支持,而現場最多食客推介的是主打石燒定食的「柴石燒」,招牌菜當然就是以熱石奉上的牛扒,今次試食的「美國安格斯西冷」上碟時熱氣騰騰,牛扒較薄身,而石板又相當高溫,使內外都有明顯燒焦,吃入口雖然肉汁豐富,但質地較粗糙,且西冷應有的濃厚肉香味都有所流失,不過牛扒的尺寸比一個手掌還大,定食還包括麵豉湯、珍珠米白飯、麻醬沙律,份量相當多,以一個午飯而言都挺豪華,晚飯就適合不過。除了可以選擇牛肉,比較特別的還有石燒鰻魚、豬胺扒、雞翼和雞扒。在Food Court都食到石燒定食當然非常難得,不過石板溫度難以控制,可能會出現越燒越老或熱石溫度下降等情況,食客進食前都必須留意一下。
另外,亦有不少食客大讚「五一牛腩」夠平夠抵食,指明賣牛腩,當然要叫一碗招牌「五一牛腩麵」,牛腩肥瘦適中,肉、筋、油花吃起上來有層次、有口感,肉質軟腍而爽口,彈牙爽口的幼麵亦加分不少,湯底清甜,但略嫌太鹹及肥膩,不過只需$38尚算抵食,加上Food Court的環境比起一般茶記更為舒適。
如果中式不適合你,都可以一嚐主打西式的「Upper Room」。我們今次挑戰其「慢煮雜菌松露雞堡」,漢堡上有雞扒,雞扒上再有黑松露沙律醬和雜菇,兩塊漢堡包不算鬆脆,有點軟,但雞扒鮮嫩多汁,一咬入口就有肉汁溢出,而且黑松露比想像中味道突出,一入口黑松露的味道充斥於口中。
每間餐廳都沒有餐飲提供,如果吃飯後想喝飲品,都可以到「奶茶聯盟」以$9-$24加購飲品,款式種類多元,有較普遍的檸檬茶、好立克、可樂選擇,都有特飲如黑牛、紅豆冰、美祿恐龍、黑糖奶茶等。比較特別的特飲有「阿華田爆脆火山」,阿華田上加了朱古力的脆片,所以稱為「火山」,脆片增加了飲品的口感,是另類的選擇。
一人創辦 望反壟斷拓多元發展
雖然現時Food Court經常爆滿,但其實告急前這裏的人流相當稀少。創辦人阿傑指位置偏僻也沒有辦法,他自己一人創辦了這個Food Court,背後沒有大財團支撐,當初看見這裏翻新招租希望引入Food Court,認為比較能承擔租金,就果斷簽訂了合約。
「日日食美食廣場」老闆以外,阿傑同時亦是觀塘「珠記冰室」的老闆,是冰室創始人「珠爸」、「珠媽」的兒子,小時候親歷珠記於利東街被逼遷,「覺得政府的政策對小市民好不公平,業主亦很無良,會覺得沒有公道。」身為80後的阿傑認為小時候的各個商場或屋邨都更有各自的社區特色與文化,有感近年香港的商業市場越來越單一化,Food Court大多都由大集團連銷式經營,餐廳千篇一律,就渴望起碼能在飲食業上帶來一些轉變,有了創造一個屬於香港人的美食廣場的想法,「好像將軍澳這些新市鎮全都有規劃,基本上你能夠猜到裏面是甚麼,見到商場裏面都是某某財團,飲咖啡都是那兩個牌子,Food Court更如是,主要是兩個大品牌,大品牌裏都是那些店舖,市民缺少了很多選擇。所以當有這個機會去建立Food Court,我們當初的心態,就是令到進來的客人有期待或好奇。」
自己開舖 告急喚醒港人關注
阿傑與業主於去年1月簽訂30個月合約,由6月開始生效,但簽約過後,疫情爆發,餐飲業受挫,周遭地段與商場都紛紛減低租金吸引租戶,相反阿傑簽訂的協議租金金額較高,與業主商討過後,亦未能減租,故當時亦一直未能招攬良心店老闆加盟,阿傑惟有硬着頭皮自己在美食廣場中先後開設了不同類型的食店,定好食物出品方向後,由從廚多年的父親找來相熟朋友作主廚,並介紹更多志同道合的廚師加入。
租金以外,阿傑開首投資了三百萬用作裝修、添置器材、申請牌照等,於去年6月正式開業後,人流卻一直稀少,開業三個月後持續每個月蝕幾十萬,直至8月份,阿傑於《蘋果日報》刊登全版廣告,人流才得以回升,但於10月時經營商又被警告須移除Food Court內文宣,風波不斷,生意一直介乎於蝕幾萬與平手之間。
Food Court的經營一直勉強維生,但是甚麼驅使是次告急?阿傑指當時的合約還有一條條款,列明了Food Court需要達到指定的營業金額,若達不到這個指標,業主將會有權利趕走租戶。距離6月尾的第一次營業額檢討尚餘不足一個月,但生意一直有跌無升,倘若無法達標,Food Court將可能在7月尾被迫結業,阿傑逼不得已發帖告急,不希望自己的員工失業,亦希望讓香港人知道他們的初衷,「他起碼知道有人有這樣的想法,或者會喚醒大家對這件事的想法,究竟是否想去每一個商場也一樣?」
食客:全力支持 老闆:做得一天得一天
餐廳告急過後,「日日食」終於得到熱烈關注,很多食客都表示支持,不少將軍澳街坊直言同區內並沒有其他Food Court選擇,喜愛這裏的同聲同氣,「我們香港人已經失去了很多,有些東西我們僅餘的就努力捉緊,因為若這裏也失去,未必再有下一個全黃的Food Court。堅持住,每一個香港人都正在堅持,有甚麼難關、有甚麼困難即管出聲,你一告急,我們一定來支持你。」
面對網民與食客的熱烈反應及支持,阿傑相當高興感恩,「出了帖文之後,大家很支持很支持,那個開心是,不是生意好那樣簡單,是有人認同我們的想法。」阿傑表示若生意有好轉,都希望繼續堅持做下去,不想放棄,如果香港人都覺得需要他們,需要這個Food Court,就會捨命陪君子,繼續經營,並希望更多人去一起發掘市場發展的可能性。「我覺得所有有良心的都能夠發展,最好是大財團能夠看到這個是值得發展。我看見甚麼不重要,我希望我們做的行動,能夠讓別人看見,從而有些改變。」
日日食美食廣場
地址:將軍澳唐俊街18號日日食良商場一樓
記者:張樂樂
攝影:魏子朗
編輯:鄒仲安
油塘邨租金 在 蘇浩 Anthony S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了回應兩位對手的政綱,我出了一篇文來回應。
地區「財金專才」話,將軍澳隧道加價就可以解決交通擠塞?
最近,我的對手竟提出以將軍澳隧道無上限加價來解決交通擠塞問題,但他似乎沒有想清楚,加隧道費迫使車輛改行山路(寶琳北路),根本沒有解決過居民出市區的需求。
越加越亂
須知道,將軍澳隧道直接連結東隧及觀塘繞道,在便利性上山路根本無法比較。除非加以倍計,甚至十倍計的隧道費(60元!?),才可能減低將軍澳隧道的行車架次。再者,寶琳北路九曲十三彎,燈位又多,實在難以負擔急增的交通流量,即使迫到更多車輛改行山路,亦只是會將擠塞問題轉移去山路秀茂坪段的樽頸位,擠塞問題沒有解決之餘,還造成新的交通混亂。加費除了增加駕駛人士的負擔外,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亦很難不受影響,令小市民百上加斤。我的對手將如此冷冰冰的經濟理論硬套落地區民生議題上,完全無視將軍澳的實際情況。
回歸實在
蘇浩認為只有加快興建藍田隧道,增加將軍澳對外交通的盛載力,才是根治問題的唯一方法。在短期內,政府則應開通連接油塘及調景嶺的一段澳景路,為隧道交通分流。只有蘇浩有能力,聯合人民力量及其他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在區議會及立法會向政府雙重施壓,盡快將藍田隧道的撥款申請送交立法會財委會審議,將其他具爭議的議題押後,急將軍澳市民所急。
商場「升格」=「更好的都善」?
至於我另一位對手則大力主張將駅商場商舖「升格」。但究竟她指的「升格」,是否就是引入更多高檔大品牌連鎖店,想把都會駅商場「升格」成另一個Popcorn商場呢?蘇浩認為這只會為發展商帶來「更好的租金」,並不會為居民帶來「更好的都善」。
越升越差
都會駅商場最需要的是改善衛生及管理質素,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高檔化、高端化。我們不難想像,商舖「升格」的結果,就是一些本區居民常光顧的小店如文具店、家品店及零食店慢慢被高檔連鎖店取代。商場的服務對象亦由本區居民變大陸旅客,到時不但影響居民購買日用品,更要忍受自由行旅客帶來的滋擾。
打破「無街之城」
蘇浩相信這種由商場主導的「無街之城」發展模式,正在扼殺我們社區的生命力。發展商用貴租趕走小商戶,居民的選擇只餘下一式一樣的連鎖店。港鐵站與商場互相連結,基本上支配了居民的出入通道以及公共空間,導致居民在都會駅商場電梯關閉後就幾乎無路可走。若蘇浩當選,定必反對調景嶺新發展地段的「無街之城」發展,還居民一個有街道的正常社區。
假日墟市計畫
過去兩年蘇浩舉辦「只送不賣」活動,收集區內居民的物資如衣服及家居用品,然後再舉辦小型墟市把物資送贈有需要的街坊,重建鄰里互助精神。蘇浩計劃在當選後,進一步向區議會建議在調景嶺區舉辦正式的假日墟市計劃,協助地區小商戶服務本區居民,及推廣舊物交換的社區互助,補足缺乏街道的不足,打破被「無街之城」支配的生活模式。
我們社區需要的是實際、在地的工作,而不是華而不實的糖衣包裝。
選舉廣告編號:FB 13
候選人自行製作 2015年11月14日
份數:1
發佈地點:調景嶺健明邨健暉樓地下2號
發佈工具:候選人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