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2020賽季復賽確定!而2021賽季暫訂12月1日開啟!
🏀希望還有機會看到LBJ披上奧運戰袍!
-
聯盟正式通過提案,2020賽季確定將在7月31日(台灣時間)開啟,最晚打到10月12日(如果冠軍賽進入搶七),至於樂透抽籤則為8月26日舉行,選秀大會則在10月15日舉辦。...
NBA2020賽季復賽確定!而2021賽季暫訂12月1日開啟!
🏀希望還有機會看到LBJ披上奧運戰袍!
-
聯盟正式通過提案,2020賽季確定將在7月31日(台灣時間)開啟,最晚打到10月12日(如果冠軍賽進入搶七),至於樂透抽籤則為8月26日舉行,選秀大會則在10月15日舉辦。
🏀由於2020賽季的推延,2021年賽季也會比往常晚開賽,一般都是10月中旬左右開打,目前官方 #暫訂12月1日開戰新賽季,而11月11日開始各隊訓練營計畫。
-
會發現假使爭冠球隊打到搶七,幾乎只能休息一個月就要開始備戰2021新賽季,這對於季後賽打越久的球隊肯定會是甜蜜的負荷,但老實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因為假使拖更久才開啟2021賽季,那2022賽季也勢必會受到影響,除非要從此 #改變賽季模式(例行賽場次變少),不然2021年必定得吃苦一點去填補該死的2020年所造成的前面空白處。
-
而根據NBA官方記者Bobby Marks的推測,有可能2021賽季會打到7月底(#這是以不縮水為原則),而之後2022賽季將會恢復正常,一樣如往常10中旬開賽。
⚠當然這些 #目前都只是沙盤推演,還沒有一個確定答案,但從NBA官方希望12月1日就開賽,就能看得出他們期盼快點 #恢復正軌,只是目前球員工會對於這項決定有點異議,認為休息時間太短,因此2021年是不是12月1日開打,我覺得聯盟與球員工會還有待討論,但至少現在是訂了一方向出來。
-
而有一點會讓人在意的是,明年 #東京奧運是7月23日開啟,假使NBA球員要上演復仇記,派出當今最佳陣容出征,那是否會與2021賽季衝突到?以目前看機率太大....
且球員必定會相當疲累,那是否有可能降低頂級球星出征的意願?這些都是有點 #骨牌效應,所以假使聯盟2021賽季比12月1日還晚開打(這時開打時間都很硬了),那基本上東京奧運NBA球員是很難參與進來。
👑能不能再看到LeBron James披上奧運戰袍?可能決定權不全然在他身上,還有 #2021賽季的賽制如何計畫?就看聯盟如何想破頭去解決這問題了(#2021縮水賽季?)。
-
至少我們現在能確定的是,7月31日,NBA正式開啟!
🏆做為湖人迷,我肯定喊:#湖人總冠軍!
至於你們呢?也好好替自己愛的球隊加油吧!TMD終於快有籃球可以看了!
而沒辦法共襄盛舉的球隊,就期待8月26日能夠有神運!有趣的是,#過去幾年爭奪冠軍的騎士與勇士,在這個暑假是要一起拚樂透籤,這還真是未曾想到的事情.....
-
✏️ HBK
沙盤2022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757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民進黨鴨霸形象悶燒 柯文哲撿到槍】
柯文哲針對萊豬議題,左批中央「蓄意欺騙人民」,右轟蘇揆「傲慢、鴨霸」。柯動作頻頻,在民進黨惡劣、國民黨太爛的氛圍中,反攻政治江湖。
【五中全會習近平「帝」位穩,2022難交班】
五中全會顯示「習核心」在中共黨內仍無人敢挑戰。
二十大習近平很可能打破「七上八下」規矩,繼續擔任黨的總書記並連任國家主席。
【有了美國新武器,不保證國軍成功「源頭打擊」】
美對台出售多項攻擊性武器,但對國軍的源頭打擊能力究竟提升多少?軍事專家剖析具體作戰情勢後表示:「嚇阻效果實在不必太過吹噓。」
【移工界7-Eleven老闆當軍師,永豐銀外籍移工專屬信用卡有洋蔥】
永豐銀開發全台灣首張外籍移工專屬信用卡,十一月正式上路。永豐銀希望,透過解決外籍移工的生活不便,也自然而然地取得正面回饋。
【東洋最年輕總座施俊良,要實現創辦人10億美元夢】
今年七月接下總座的施俊良是六年級生,他從東洋癌症藥品的基層業務做起,行銷歷練完整。
東洋官網描述他:「台灣抗癌製藥領域傑出團隊之領導者」。
【中天風暴》羅文嘉:民進黨反紅媒別選後就算了】
朋友傳來的截圖,讓羅文嘉對選舉時旺中每天以頭版K他恍然大悟。他對中天撤照之事有了心證,也對民進黨內主和派示警。
【中天風暴》黃國昌教戰對陣中天,批NCC軟趴趴】
黃國昌看不慣此次NCC的表現、國民黨與旺中愚民以及輿論噤聲。
處理中天執照爭議,這位曾與蔡衍明對戰過的戰神,自有心法。
【日月光股價大好,吳田玉卻因兩件事憂心忡忡】
最近日月光營運與股價皆有好轉的跡象,吳田玉卻未因此雀躍。因為有兩件事讓他相當掛念,一顆心始終七上八下。
【支持度最高的市長侯友宜,下一站總統?】
侯友宜今年七月受訪曾說過「誰說我一定要連任」,讓外界對他的下一步有諸多揣測。
據了解,侯身邊幕僚也在沙盤推演各種可能,團隊初步定調侯必須避開明年黨主席戰場,先專心市政。
【瞇瞇眼蔡其昌戰台中,還看不到盧秀燕車尾燈】
從立委助理一路爬到立法院副院長的蔡其昌,接下來劍指參選二○二二年台中市長。
只是蔡其昌支持度和人氣始終衝不上來,到底原因出在哪?讓黨內不少人費解。
【國造潛艦紅區裝備許可取得與否,海軍前後五種版本】
潛艦國造進入「深水區」,將於十一月正式動工,
但海軍關於取得裝備輸出許可的說法一變再變,讓造艦專家認為是「政治開工」。
【美豬角力戰》國民黨想把萊豬打造成另一個深澳炸彈】
萊豬大戰背後牽動在野黨選舉操盤計畫。一八年深澳電廠爭議最終演變成撼動縣市長選情的重要變數。
這一次,萊豬是否也有這樣的潛力?
【美豬角力戰》國民黨結盟社運,就是要檔美豬】
國民黨身為最大在野黨,然而反美豬、美牛效應不如綠營反服貿,實在「落漆」。
一位藍營立委指出,黨若想壯大,就非得爭取民間團體支持不可。
【螞蟻上市遭喊停 市場熱情遭急凍】
螞蟻集團的業績表現十分亮麗,IPO吸引投資客瘋搶認購。
中美關係交惡、橫亙金融監管之手,螞蟻集團面臨的環境沒有表面上那麼樂觀。
沙盤2022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因應東京奧運
#日本研擬開放觀光客入境,#最快2021春天開始試行?
日本時事通信社在10月4日有這樣一篇報導:東京五輪、観光客入国を本格検討 「発熱センター」を設置―来春試行へ・政府
1.多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於3日透露,日本政府為配合延後到2021年夏天的東京奧運與帕運,已開始正式檢討開放外國觀光客入境解禁。關於新冠的防治對策,包括設置專用的發燒中心,以行動裝置APP徹底作健康管理等等是重點。最快可能在明年春天開始試行。
2.新冠疫情以來,日本政府已禁止159個國家或地區人士入境。雖然目前針對部分商務往來逐漸解禁,但如果重新開放外國觀光客入境,將是日本邊境政策一大改變。
3.日本政府正在針對東奧舉辦時的外國觀光客入境,滯留,出境等過程,進行具體對策的討論。外國觀光客在各自國家申請日本簽證時,將要求下載行動裝置使用的健康管理APP。在離開各自國家前必須先取得病毒篩檢陰性證明,還必須為若不幸染新冠投保民間醫療保險。
4.滿足以上條件,只要入境日本時的新冠檢查確認陰性,就可前往奧運賽事場地觀戰。目前傾向於免除14天待在旅館等地的隔離,但14天內都要透過專用APP回報健康狀況。
5.為了因應外國觀光客的健康管理,日本政府預計要設置專用的「發燒健康諮詢協助中心」(発熱健康相談サポートセンター,暫稱),避免壓迫到日本各地保健所的醫療能量。也有考慮舉辦的城市:東京都的保健所都要一起加入的方案。
6.日本政府將持續關注國內外疫情,預計2021年1月推出具體方案,並預計於4月起試行重新開放外國觀光客入境。這些措施在東奧結束後應該會持續下去,希望能持續恢復來日觀光。
7.只是,真要做到外國觀光客解禁還有許多待解問題,比方說要開放的人數,給予免簽證待遇的國家或地區,如何讓這觀光客徹底完成APP下載及出國前檢查,還有入境後的活動範圍可以到什麼程度,目前都還是白紙狀態,須要討論。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說,「必須根據此後全球疫情發展才能作出決定」。
04b解讀:我個人意見是,#沒有這麼樂觀。就算四月開始試行,肯定是小規模,且台灣人可能沒份….
1.這新聞很有趣,看了幾天日本媒體就只有時事通信社有報,其他的主要媒體完全沒有報導。感覺是一個放風向的消息。(然後台灣的媒體幾乎每家都報了XD)我身邊同溫層很多日本,台灣朋友也都興沖沖和我說,明年四月可以去日本旅遊了!但你問我?我會和你說,沒這麼樂觀。可能還要一陣子。
2.疫情以來我多次和各位分析,我認為觀光立國的日本在某個時候一定會開放邊境讓觀光客回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其實我個人原本猜測會更早一些,也許2020年底就會有動作。現在4月才要開始試行,其實已經是晚了。
3.日本那邊開放,但如果台灣這邊維持目前國內零確診的世外桃源狀態,我想阿中是不可能放掉回國14天的檢疫的。最近幾個月台灣針對邊境檢疫的論戰,還是以堅壁清野一個都不能漏為目標,檢疫14天比檢查重要應該是多半專家還有民眾的共識。這幾個月在菲律賓入境者開始試行入境day0全篩檢或是在14天解隔前篩PCR的動作,但這都只是要加強邊境檢疫的動作,14天的檢疫看來是不會拿掉的。如果這不拿掉,沒有多少人可能請這麼久的假,國際旅遊是不可能恢復的。
4.但其他國家就不一定了。我相信可能會發生的是,中國,韓國,東南亞國家的旅客會先回到日本。某些國家和日本談成了彼此旅客互訪都不需要隔離14天的條件,特別是旅客最多的中韓兩國,應該會先回去。而開放後,也許日本又有一波疫情,這就讓台灣人更不敢開放去日本了。
5.以上的沙盤推演前提是台灣可以一直守下去。但如果冬天我們也爆發了本土一定程度的流行,到明年春天成功壓制,醫療沒有崩壞但社區很難清零就一直都會有案例的狀態(也就是類似日本現在的狀態),台日兩地的盛行率差不多的話,那才有開放旅遊的一絲可能。老實說,在疫情之初我一直以為劇本會這樣寫。我真的完全沒有預料到,我們可以奇蹟似的把這個病毒擋在外面這麼久….
6.當然現在離明年春天還很久,很多變數可能發生,看起來日本人是一定要辦東京奧運的,頂多下下策就是辦個無觀客奧運,就像NBA現在的泡泡比賽,把運動員聚集在一起進行沒有觀眾只有轉播的比賽。不管怎樣,我還是覺得疫苗要上市且有一定的人施打過,然後看到流行曲線有明顯的下降後,這個世界才能比較接近恢復原本的樣子。而這個時間點,可能要到2021年秋天以後了。甚至有悲觀的人猜會到2022年去。
沙盤2022 在 范疇文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給台灣的16字箴言 -
放下增量, 盤活存量,佈局災後,立足多語
這四句話,送給台灣。事實上,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也同樣適用這16個字。眼下的全球疫情飄忽不定,加上幾乎肯定到來的世界級經濟及金融風暴,過去幾十年人們所慣用的預期原則和博弈方法,七、八成都已經不適用。世界秩序,再度進入了混沌狀態,每一隻白天鵝,都可能是偽裝塗白的黑天鵝。以下,就一句一句來說明。
經濟上有「增量」和「存量」的概念;前者如國家的生產總值GDP、企業的營業額,後者如既有的總體能力,現有的技術等等。一直到2019年年底,所有國家和大企業,腦中的主導價值及認知框架(Mind-Set), 都是增長、增長、增長,看待存量的方式,不是把它視為「沉沒成本」(Sunken Cost), 就是可以通過時間慢慢改善的問題。 會計上,存量也僅被視為折舊的對象。
僅有極少數的國家,懂得通過存量的盤活,擠出經濟效益和社會自處之道;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日本。從增量的角度,日本叫做「失去的30年」,但從存量的角度,日本叫做「精益求精」。雖然我一時說不出名字,但我相信,企業界各行各業中,也都有營業額難增、但通過不斷對既有資源的靈活運用,而保持滋潤的案例。
至少在2022年之前,各國經濟及企業的基本面都難有增量(股價及幣值高低已經脫離基本面了,那是另外一回事),倘若主政方和企業主,腦中還在以「增量」作為指標,顯然是非理性的。況且,2022年後世界的總消費量比起2019的水平估計得打個折扣,並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此,「盤活存量」必須成為顯學,任何不積極學習如何盤活存量的國家和企業,都將是輸家。
當然,全球消費量下降,不代表是均勻分佈的。增長的行業、異軍突起的產品,還是會有。原有秩序的顛覆,凸顯的就是機會,否則不會有「亂世出英雄」這句話。當下還有餘力投資的國家和企業,其領導團隊最好趕快從8樓爬上15樓,把視野放遠放寬,將投資焦點佈局於災後。沙盤推演的能力,以及開腦洞的想像力,應該作為未來一兩年的要務。
最後一句話 – 立足多語,指的是「語言國力」或「企業語言力」。由於此次疫情加上新通訊技術的猛進,人際的溝通方式,將大大由「接觸溝通」轉向「遠距溝通」,語言能力將成為生產力的絕對要素之一。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有一幅著名的漫畫:一個人對一隻狗說「上網別怕,沒人知道你是狗」。兩年後,一個在非洲小鎮的程式設計員,只要技術和外語程度夠,被國際公司僱用的機會,大過一位台大資訊系、同等技術水平但只會說寫母語的人。
(本文原刊於今周刊 12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