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月巴睇90s(28)
1991年我在華懋望住灘水爆了句What the…
1991年夏天嗰一日我和兩位同學由新世界中心(你唔知新世界中心係乜?No problem,反正都拆咗咯)出發,經由海濱公園往尖東狂奔。
1.奔去華懋戲院(你唔知華懋戲院係乜?No problem,反正都拆咗咯)。
2.我...
浪漫月巴睇90s(28)
1991年我在華懋望住灘水爆了句What the…
1991年夏天嗰一日我和兩位同學由新世界中心(你唔知新世界中心係乜?No problem,反正都拆咗咯)出發,經由海濱公園往尖東狂奔。
1.奔去華懋戲院(你唔知華懋戲院係乜?No problem,反正都拆咗咯)。
2.我們仨要睇《未來戰士2》。臨開場尚餘唔夠十分鐘。好彩,趕得切入場聽到一開波主題音樂那連綿不斷的「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
3.登登登登登!這絕對是我在1991年最最最最最(x100000)期待的電影!——當我在電視廣告睇到那隻Liquid Metal機械人T-1000驚鴻一瞥,已經呆咗;當我在戲院場內睇住T-1000的幻變,終於忍唔住用懶純正美國口音爆了聲「WTF!」——畢竟是荷里活片,自然要爆美式粗口。
4.《未來戰士2》除咗極度好睇(好睇到今時今日我還在keep住翻睇),也標誌著荷里活電影CG技術的一次飛躍——其實唔只飛躍,直頭係由地球一嘢飛到太空(占士金馬倫早在拍第一集時已諗到Liquid Metal,但佢深明以當時技術冇可能搞到)。
5.Yes,上世紀90年代,CG技術不斷進步的年代。很多過去不可能在銀幕出現的事物景像,都變成有可能了。例如史前恐龍。1993年,我在沙田UA6(你唔知沙田UA6係乜?No problem,反正都拆咗九世)單人匹馬睇《侏儸紀公園》,當我見到那隻超巨草食系恐龍(我讀文科,唔知佢叫乜名,請見諒)好似馬咁提起雙腳時,我再一次忍唔住用懶純正美國口音爆咗句「WTF!」——事隔多年我依然忘不了那種震撼——即使我明知眼前隻恐龍係假,明知是用CG畫出來,但,真係假到好真。
6.然後,CG不止於被用來單純模擬一樣事物,還可以虛構地描述歷史——《阿甘正傳》借Forrest Gump穿插於真實歷史的片段(見甘迺迪、同John Lennon上電視節目),描述了一次美國當代史(同時鬆動了歷史的真實面);當然還有那條象徵命運之神(而全程用CG去畫)的羽毛……CG繼續延伸,由模擬事與物變成創造一些(你在現實中未必有可能目擊的)大場面,例如1996年《天煞地球反擊戰》,那一場太空飛船一嘢唔該便炸爆整座美國白宮的(所謂)名場面。
7.當年我在海運(好彩,呢間仲喺度)跟同學睇《天煞地球反擊戰》,同學都好亢奮;唯獨我,全程恍如食咗過量過期的屎——A.頂唔順那個近乎低智的故事;B.頂唔順最後美國總統單拖拯救全世界的偉大安排。我首次意識到,一齣即使動用超卓CG精製大型場面的低智電影,依然只會是一齣低智電影。CG毋疑可以add value,但不代表有能力將低智變成高智(所以被渲染成舉世矚目的《天煞》續集,我敬而遠之,而事實是我對導演Roland Emmerich的大部分作品都敬而遠之)。
8.CG其中一個使用目的,就是擺明整一啲假嘢,混在真嘢中,令我們以為眼前都是真的。《Matrix》是90年代把CG用得最深邃最具意涵的電影:在那個人人都眼見為真的世界,竟然由始至終都是假的,只要你意識覺醒,便能睇穿眼前幻象似的世情,甚至識得珍惜bullet time避開子彈。連CG,都變成了說故事的重要工具。
9.真與假,界線被模糊,單憑肉眼再分不清真同假——如果閣下的CG技術夠勁的話。我從不介意睇CG戲,只介意你的CG唔好一望就好假吖大佬……CG就是要令人把假嘢當成真,而不是把假嘢造得更假。
10.但返本歸初,CG的應用是把一些難以、甚或無法在現實中找到的事物呈現,是展示想像力的方法,而不是單純把真實來一次弄虛作假。假嘢始終是假嘢,假嘢永遠及不上真嘢;而好假的假嘢,就是流嘢——例如那些合拍大片中仍然停留在PS2年代的CG。
(原文刊於am730)
#浪漫月巴睇90s
http://www.am730.com.hk/column-317893
沙田恐龍公園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前故事:【造夢機器】
使用造夢機器,是他近日的例行公事。
現實太無趣,一切靈感和樂趣只能從夢境尋找。造夢機器一推出,便成為全城熱話,造夢機器的人工智能可以透過電影、相片,以及地圖街景等紀錄,人工模擬出可供使用者體驗的夢境。這種模擬夢境無限接近真實夢境,時代、人物或地點都可以自由設定,只要有影像紀錄便可 —— 當然,時代愈久遠的世界就愈失真,但愈失真,人就愈喜歡。
造夢機器其實就是一片微型晶片,只要將晶片插入頸後的神經接口,一個掣也不用按,只要在腦海喚起造夢機器的啟動界面,隨時隨地就能進入夢鄉。
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他的失眠問題很嚴重。夜不能眠,日間又累得沒精打采,平常只能靠上下班來回合共三小時的車程,靠造夢機器的人工夢境補一補眠。
前幾天為了趕報告,他連續數晚工作到深夜才能休息,上床後又陷入無盡的失眠困境。朝早,他一踏入火車並找到位置後,便昏迷似地倒在座位上。他閉上眼睛。
「今天想去哪裡?」一個聲音問。
他想了想。
「我想去 ⋯⋯ 荔園。」他回答。
荔園,一個只有聽爸爸媽媽提過的地方,他想去很久了。
聽說,荔園曾經是香港最大的遊樂場,是上一代香港人的共同回憶,荔園在 1949 年開業,1997 年結業,陪伴香港人接近半世紀,可惜現在甚麼都沒有了,昔日的荔園現在變成了住宅區。
「以前哪有甚麼海洋公園。」媽媽曾這樣說。那時候,遊樂場是孩童唯一的娛樂,但在他成長的年代,小朋友已經不再去遊樂場,大家只會玩電子遊戲。
回過神來,他已經到了電車站,站內等著的是爸爸和媽媽。懷舊機器除了場景外,也有能力模擬人物,但他不記得自己曾輸入過父母的資料,也不記得有選擇讓他們登場。不過,大概是自己太累,才會設定完又忘記了吧?
「我們很久都沒去過遊樂場呢。」媽媽說。
是的,別說遊樂場,一家人已經十多年沒試過一起出門了。
坐上開往荔園的電車,他才想起荔園位於荔灣,是不應該有電車的。
「這是夢啊。」爸爸笑道。「夢是沒有邏輯的。」
「所以也出現了在沙田的龍華酒家嗎?」他問,望向車外的龍華酒家招牌。
「對啊。不過,實際上餐廳的名字是龍華酒店才對。」爸爸說,「看來你記錯它的名字了。」
「那當然啦,當時他還小。」媽媽搭話,然後看著他:「你還記得,小時候我們曾一起到龍華吃乳鴿嗎?」
他記得,他當然記得了。小時候,一家人間中就會特意到沙田的龍華吃乳鴿,那是他記憶中其中一種最美味的食物。
轉眼間,電車已到達荔園。和他的想像一模一樣,荔園正門有個超大型、從遠處都能看到的招牌,園內既有動物園,同時有遊樂場。動物園有一頭叫天奴的大笨象,牠是荔園的動物明星,還有獅子、老虎、鱷魚等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奇生物;遊樂場那邊,則有各種機動遊戲和攤位遊戲。他帶著爸爸媽媽在恐龍屋和鬼屋打轉了半天,還排隊看過了飛刀表演。
他們一家人坐在摩天輪上,一起看著當天的日落,遠方是仍未填海的荔枝角灣海灘。這些全都是爸爸媽媽曾經提過的荔園美景,他想不到自己有機會一一體驗。
「時間差不多了,你的車到站了喔。」爸爸苦笑。「可惜我們沒有更多時間陪你四處去玩。」
「不會啊,今天已經盡興了。」他真心地說。
「能夠和你看到這個日落,我們就沒有遺憾了。」媽媽說。
太陽完全落下,身邊一切都被漆黑包圍,他緩緩張開眼睛,發現現實中的列車剛好到站。
平常造夢機器運作結束後都會顯示使用紀錄,今次的夢境卻沒有。他下意識摸摸自己的後頸,發現頸後神經接口竟然沒有造夢機器,他看了一遍地面,然後翻翻口袋,發現造夢機器仍完好地安放在它的專用收藏匣內。
他這才明白,自己是因為太累,還未將造夢機器插入頸後神經接口便睡著了,所以在剛才的車程裡,他進入的是單純的夢鄉。
電車、荔園、爸爸、媽媽、海攤還有日落,原來剛才的一切都全是夢,一個真實的夢。
從那天起,他便再也沒有用過造夢機器。他希望終有一天,能再發一次這個關於荔園的夢。
Storyteller:黃宇恒 @wongyuehang2047
Illustrator:Miriam Lam @miriam.l_art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關於荔園,小時候沒看過雪的小編最深刻的是它的飄雪樂園。你也有過在那裡的回憶嗎?
______________
「StoryTeller 說故事」是一個說故事的平台,也是一個獨立創作單位,連結一群風格獨特的影像及文字創作人,創作各類插畫故事。我們相信故事的力量。歡迎任何合作/品牌推廣,請電郵至info@story-teller.com.hk。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
#everyoneisstoryteller
沙田恐龍公園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城市廣場修復後欄杆加固
網友笑言似侏羅紀公園
對比一下劇照… 真係幾似🤣🤣
入沙田睇恐龍喇喂~
沙田恐龍公園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城市廣場修復後欄杆加固
網友笑言似侏羅紀公園
對比一下劇照… 真係幾似🤣🤣
入沙田睇恐龍喇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