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室友的小故事
Denny是位安靜且乖巧的男生,長相清秀,做事細心,為人又孝順,渣男這個詞原本與他是八竿子打不著,但自從他交了女友小琪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Denny非常貼心且專情,只要是有關小琪的事,他總能奮不顧身。
冬天怕床不夠暖,在小琪入睡前三十分鐘,Denny會先去棉...
分享室友的小故事
Denny是位安靜且乖巧的男生,長相清秀,做事細心,為人又孝順,渣男這個詞原本與他是八竿子打不著,但自從他交了女友小琪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Denny非常貼心且專情,只要是有關小琪的事,他總能奮不顧身。
冬天怕床不夠暖,在小琪入睡前三十分鐘,Denny會先去棉被裡窩著,等棉被暖和了,再讓小琪上床睡;河裡的水冷到結冰時,擔心女友餓著,他會脫去衣服,赤著身體,用體溫來融化堅冰,也許是貼心感動了上天,冰面忽然自行裂開了一個洞,洞口跳出了兩尾鯉魚,他便帶著鯉魚回去給小琪果腹。
夏天時,憂心睡覺時蚊子會去叮小琪,Denny會全身脫光,先進入房間讓蚊子吸他的血,當吸飽了,蚊子便不會再叮咬小琪了。身上沒錢給小琪買禮物時,他會拿著斧頭丟到湖裡,憑藉著自己的誠實感動湖中女神,帶著金銀斧頭回去送女友。
如此貼心又誠實的男孩又怎麼會與渣男扯上邊?這便要從他去小琪家見父母開始說起。
第一次見面,小琪的父母待Denny便如同親生兒子一般慷慨,這反倒讓什麼事都習慣自己來的他有些不習慣。
吃飽飯,Denny原本想去幫忙洗碗盤,小琪的母親連忙阻止,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小琪母一把搶走Denny手上的碗盤,大力摔在地上,大嚇道:「都不要洗阿!大家都不要洗阿!搞成這樣丟臉的是你自己啊!」
看著碎於一地的碗盤,Denny蜷縮在角落,不敢出聲,暗自啜泣。
待續。
-
透過被動型渣男,分成兩篇來聊一下被動元件廠奇力新,本篇並無推薦買賣之意,只給那些有在觀望、手上持有或是正在被他套牢的朋友,思考一下奇力新這家公司的優劣,給自己足夠的理由後,再行決定要買進賣出還是續抱,深思後的決策也較不會後悔。
奇力新(2456),1972年成立,2001年上市,是台灣最大的電感製造商,公司在垂直與水平的整而上算相當不錯。過去他水平整合併入了電感廠美磊、美桀,還有做電阻的的旺詮(最近與與凱美交換帛漢);垂直整合併入了以前國巨跟飛利浦購入,主要做磁性材料的飛磁,還有做線圈的信源。有了飛磁與信源的原料,對於奇力新整體產業如虎添翼。
最近奇力新用旺詮與凱美交換帛漢。帛漢專注網路變壓繞線技術,併入帛漢可有效整整和繞線技術,並擴大整體規模,使奇力新整體垂直整合更上層樓。
奇力新對於電感方面,主要專注課制化產品,如此的好處相當多,毛利會提升,售價能提高,且較不會受市場漲跌價的影響,可以發現奇力新的股價也是相對其他被動元件廠穩定。
目前資料來看,奇力新的電感市佔約13%,與第二名的村田制作所的15%只差2%,從他處處整合的情況下,我相信他想拚全球第一的企圖心事非常強烈的。
除了電感外,2018年起,奇力新也積極佈局在5G方面的應用,其中包含最近最近很熱門,缺貨漲價的LTCC(低溫共燒陶瓷技術)。隨著5G、車用、遊戲機……等不斷發展,所有的被動元件需求只增不減,這些都是奇力新發展的利多。
看起來那麼好的公司,最近其他被動元件大暴漲,他反而被法人棄守。下一篇,隨著Denny的黑化,會討論一下操作奇力新可能有的風險,交換子公司的影響,及自己操作奇力新的經驗與心態。
#股票 #股票投資 #股票教學 #股市 #股市分析 #波段 #當沖 #渣男 #渣男語錄 #股市渣男 #stockmarket #stocks #scum #stock_scum #daytrader #故事 #story #denny #臥冰求鯉 #暖男 #見父母 #岳父 #岳母 #被動型渣男 #奇力新 #ltcc #出租女友
沖床製造商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七十年老工廠不靠外援 傳統機械業者靠自己打造智慧工廠
廖家宜 2019-12-10
老牌沖床設備大廠金豐機器,從1948年創立至今已逾七十年,可說是間名符其實的「老工廠」,然而四年前投入智慧工廠轉型時,卻大膽嘗試一路從做中學,不但透過低成本開發工具自建機聯網裝置,也導入AI解決目前最迫切的準時交貨問題。
金豐機器不僅是全台最大沖床設備製造商,同時也是全球第四大生產商。沖床可用於生產汽車車體、傳動軸、齒輪等,小至手機殼、硬幣等舉凡金屬成形相關需求,在其生產線上皆可看到沖床設備的運作,包括富士康在內也是金豐機器的客戶之一,去年更打進離岸風電市場,成為全球唯一可生產離岸風電塔柱的沖床設備廠商。
然而過去幾年,因全球市場低價競爭,為了走出差異化,金豐機器轉往大型客製化與特殊機種。在金豐機器所生產的設備中,小至25噸、大至3,200噸都有,大型沖床甚至可達4層樓高,這也使得大型沖床的生產過程相當不易,必須先個別生產,再行組裝, 如此來往平均生產週期要耗時6到8個月,相當冗長。
而另一方面,市場也在發生劇烈變化,少量多樣的訂單需求增加,加上交期縮短,無不形成金豐機器生產的巨大壓力,例如為在製造期長的情況下如期交貨,工廠不得不同時進行設計與生產,但卻也因此增加許多難以被掌控的生產風險,再者,設計一經變更,不僅自製變動頻繁,金豐機器也同時外包生產,二次外包多導致供需預測困難。而另一方面,機台出貨後,產品的穩定、生產狀況皆無數據,難以為日後產品改良與售後服務提供數據,種種生產挑戰,讓這間七十年老工廠開始思索,工廠必須邁入智慧轉型,為產業升級鋪路。
然特別的是,金豐機器在發展智慧工廠過程中,卻是以做中學取代外援,證明老牌工廠也能靠雙手砥礪前行。金豐機器資訊部經理凃佑達率領團隊,自2015年開始進行智慧工廠升級計畫,分別從三大對策著手,包括落實精實生產、提高供需預測,以及發展智能化設備。
凃佑達表示,當智慧工廠議題剛升溫時,金豐機器前後花了2、3年摸索,無法預期效益通常是製造業者最難以克服的心結,因此金豐的作法便採取由小做到大的策略,先由最基本項目開始做起,並利用廠內既有設備驗證,對容易取得的成果先收割。
從容易取得成果收割:設備聯網與數位化
因此金豐率先從設備聯網、工廠數位化開始著手,利用感測器蒐集生產數據,並整合至金豐自行建構的數據收集平台,藉由系統優化提高設備使用率、改善作業流程等,甚至近年更自主開發AI供應商進料預估預測系統。
過去金豐在生產現場有許多作業流程採取人工回報、人工抄表,卻不便於即時掌握設備稼動率以及運作狀態,為了確實掌握生產動向,減少生產風險,金豐機器第一步同一般製造業者一樣從蒐集設備數據開始。從舊設備與新設備兵分二路,由於節省成本、開發門檻低,金豐在工廠內針對舊設備加裝感測器,並透過單板電腦樹莓派(Raspberry Pi)自主開發連網裝置收集數據,而新設備則和PLC直接連線,屆時所有數據都會傳輸到同一個資料庫中。
樹莓派是一種相當低成本的微型電腦,由於其體積輕便,但該有的基礎功能包括I/O、通訊模組等皆具備,樹莓派因此成為許多開發者相當青睞的工具之一,凃佑達笑說,雖然初期外界質疑不到千元的開發裝置究竟能夠發揮何作用,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從2015年上工至今,廠內僅有2台故障,也證實了樹莓派的可行性。
不只將設備數據數位化,現場的人工作業流程也迎來大改造。金豐在2016年全面導入電子報工系統,在各工作區域佈建數十台的資料收集站,取代過去人工報工方式,而這套系統也是由資訊部門自行開發完成。凃佑達也特別提到,對於現場作業人員來說,導入新的作業流程必然需經過轉換期,因此金豐在電子報工系統設計上也很有巧思,以操作者在10秒內輸入完畢,且動作不超過5個為目標,凃佑達建議,系統設計不僅強調功能性,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UX)也是重點。
導入AI 率先解決準時交貨挑戰
金豐在2017年訂立五大更明確的發展藍圖,從產品、裝備、工廠、管理到服務等皆圍繞在智能化架構之下,顯然智慧化已是這家老牌沖床製造商開啟新時代的目標。過去因生產型態使然,金豐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生產週期長且突發狀況多的情況下,依然達到準時交貨,尤其金豐上游供應商多達200多家,一旦生產途中偶有波動,光靠採購人員透過ERP系統逐一緊盯缺料,根本應接不暇。
為此金豐提出的解決之道,則是利用AI結合ERP進行供應商進料預測,而這也是金豐首次在工廠內導入AI。金豐透過機器學習將ERP系統過去的歷史數據與業務活動紀錄作為訓練樣本建模,結合生產現場的MES系統與IoT數據,用以預測客戶的交期與出貨數量,進而推估零件的庫存與需求量,讓採購人員得以提前預測備料,甚至可排列優先順序。
金豐機器成功轉型智慧工廠,IT系統與數位化扮演相當重要的關鍵,因此一路走來幾乎都是由資訊部門一手主導催生,凃佑達也建議,智慧製造要能落地才有效果,業者不妨可先從簡單易做的開始,培養經驗和信心,之後再逐漸擴大戰果,當想法成功落地實現,未來就會引發更多的創新。
附圖:金豐機器不僅是全台最大沖床設備製造商,同時也是全球第四大生產商。金豐機器
金豐機器資訊部經理凃佑達。廖家宜攝
資料來源: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10&id=0000574418_77Z5TEEF0K2S8J9G3AP3W
沖床製造商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七十年老工廠不靠外援 傳統機械業者靠自己打造智慧工廠
廖家宜 2019-12-10
老牌沖床設備大廠金豐機器,從1948年創立至今已逾七十年,可說是間名符其實的「老工廠」,然而四年前投入智慧工廠轉型時,卻大膽嘗試一路從做中學,不但透過低成本開發工具自建機聯網裝置,也導入AI解決目前最迫切的準時交貨問題。
金豐機器不僅是全台最大沖床設備製造商,同時也是全球第四大生產商。沖床可用於生產汽車車體、傳動軸、齒輪等,小至手機殼、硬幣等舉凡金屬成形相關需求,在其生產線上皆可看到沖床設備的運作,包括富士康在內也是金豐機器的客戶之一,去年更打進離岸風電市場,成為全球唯一可生產離岸風電塔柱的沖床設備廠商。
然而過去幾年,因全球市場低價競爭,為了走出差異化,金豐機器轉往大型客製化與特殊機種。在金豐機器所生產的設備中,小至25噸、大至3,200噸都有,大型沖床甚至可達4層樓高,這也使得大型沖床的生產過程相當不易,必須先個別生產,再行組裝, 如此來往平均生產週期要耗時6到8個月,相當冗長。
而另一方面,市場也在發生劇烈變化,少量多樣的訂單需求增加,加上交期縮短,無不形成金豐機器生產的巨大壓力,例如為在製造期長的情況下如期交貨,工廠不得不同時進行設計與生產,但卻也因此增加許多難以被掌控的生產風險,再者,設計一經變更,不僅自製變動頻繁,金豐機器也同時外包生產,二次外包多導致供需預測困難。而另一方面,機台出貨後,產品的穩定、生產狀況皆無數據,難以為日後產品改良與售後服務提供數據,種種生產挑戰,讓這間七十年老工廠開始思索,工廠必須邁入智慧轉型,為產業升級鋪路。
然特別的是,金豐機器在發展智慧工廠過程中,卻是以做中學取代外援,證明老牌工廠也能靠雙手砥礪前行。金豐機器資訊部經理凃佑達率領團隊,自2015年開始進行智慧工廠升級計畫,分別從三大對策著手,包括落實精實生產、提高供需預測,以及發展智能化設備。
凃佑達表示,當智慧工廠議題剛升溫時,金豐機器前後花了2、3年摸索,無法預期效益通常是製造業者最難以克服的心結,因此金豐的作法便採取由小做到大的策略,先由最基本項目開始做起,並利用廠內既有設備驗證,對容易取得的成果先收割。
從容易取得成果收割:設備聯網與數位化
因此金豐率先從設備聯網、工廠數位化開始著手,利用感測器蒐集生產數據,並整合至金豐自行建構的數據收集平台,藉由系統優化提高設備使用率、改善作業流程等,甚至近年更自主開發AI供應商進料預估預測系統。
過去金豐在生產現場有許多作業流程採取人工回報、人工抄表,卻不便於即時掌握設備稼動率以及運作狀態,為了確實掌握生產動向,減少生產風險,金豐機器第一步同一般製造業者一樣從蒐集設備數據開始。從舊設備與新設備兵分二路,由於節省成本、開發門檻低,金豐在工廠內針對舊設備加裝感測器,並透過單板電腦樹莓派(Raspberry Pi)自主開發連網裝置收集數據,而新設備則和PLC直接連線,屆時所有數據都會傳輸到同一個資料庫中。
樹莓派是一種相當低成本的微型電腦,由於其體積輕便,但該有的基礎功能包括I/O、通訊模組等皆具備,樹莓派因此成為許多開發者相當青睞的工具之一,凃佑達笑說,雖然初期外界質疑不到千元的開發裝置究竟能夠發揮何作用,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從2015年上工至今,廠內僅有2台故障,也證實了樹莓派的可行性。
不只將設備數據數位化,現場的人工作業流程也迎來大改造。金豐在2016年全面導入電子報工系統,在各工作區域佈建數十台的資料收集站,取代過去人工報工方式,而這套系統也是由資訊部門自行開發完成。凃佑達也特別提到,對於現場作業人員來說,導入新的作業流程必然需經過轉換期,因此金豐在電子報工系統設計上也很有巧思,以操作者在10秒內輸入完畢,且動作不超過5個為目標,凃佑達建議,系統設計不僅強調功能性,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UX)也是重點。
導入AI 率先解決準時交貨挑戰
金豐在2017年訂立五大更明確的發展藍圖,從產品、裝備、工廠、管理到服務等皆圍繞在智能化架構之下,顯然智慧化已是這家老牌沖床製造商開啟新時代的目標。過去因生產型態使然,金豐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生產週期長且突發狀況多的情況下,依然達到準時交貨,尤其金豐上游供應商多達200多家,一旦生產途中偶有波動,光靠採購人員透過ERP系統逐一緊盯缺料,根本應接不暇。
為此金豐提出的解決之道,則是利用AI結合ERP進行供應商進料預測,而這也是金豐首次在工廠內導入AI。金豐透過機器學習將ERP系統過去的歷史數據與業務活動紀錄作為訓練樣本建模,結合生產現場的MES系統與IoT數據,用以預測客戶的交期與出貨數量,進而推估零件的庫存與需求量,讓採購人員得以提前預測備料,甚至可排列優先順序。
金豐機器成功轉型智慧工廠,IT系統與數位化扮演相當重要的關鍵,因此一路走來幾乎都是由資訊部門一手主導催生,凃佑達也建議,智慧製造要能落地才有效果,業者不妨可先從簡單易做的開始,培養經驗和信心,之後再逐漸擴大戰果,當想法成功落地實現,未來就會引發更多的創新。
附圖:金豐機器不僅是全台最大沖床設備製造商,同時也是全球第四大生產商。金豐機器
金豐機器資訊部經理凃佑達。廖家宜攝
資料來源: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
沖床製造商 在 大肚山傳奇(產業升級轉型服務團-傳產中分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產業大數據】全球工具機廠排行榜
.
全球工具機十強排名 (依營收計算,台幣)
共有5家日本廠商、3家德國與 2家中國
.
大家可能會很好奇排名怎麼會沒有
日本最大工具機廠-MAZAK
因為MAZAK是未上市企業,所以無法取得
營收獲利資料,故無列入排名
.
NO.1 通快:全球雷射切割大廠
NO.2 瀋陽機床:中國最大工具機廠
NO.3 天田:全球鈑金設備大廠
NO.4 大連機床:早期國營,現為中國主力培養企業
NO.5 小松製造所:汽車產業工具機領導者
NO.6 DMG(德):為德商DMG (今年已被併購)
NO.7 森精機: 併購DMG後將是全球最大工具機廠
NO.8 SCHULER :知名沖床製造商
NO.9 Jtekt:結合JTEKT,KOYO,TOYODA等品牌
NO.10 OKUMA:日本百年大廠,強項是車銑複合、CNC
.
資料來源:GARD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