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沒有遺產需要申報遺產稅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沒有遺產需要申報遺產稅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沒有遺產需要申報遺產稅嗎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劉北元的保險世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後疫情低利率時代的保險新思維】 中央銀行日前即示警,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三大風險,包括高通膨風險、高公共債務、低利率,且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更為顯著,債務可持續性與經濟成長間的平衡,已成為重要課題。 但是,國人很愛用保單來儲蓄和理財,全球降息大風吹,金管會去年就已宣佈調降壽險保單利率。沒了高利...
沒有遺產需要申報遺產稅嗎 在 劉北元的保險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後疫情低利率時代的保險新思維】
中央銀行日前即示警,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三大風險,包括高通膨風險、高公共債務、低利率,且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更為顯著,債務可持續性與經濟成長間的平衡,已成為重要課題。
但是,國人很愛用保單來儲蓄和理財,全球降息大風吹,金管會去年就已宣佈調降壽險保單利率。沒了高利率的吸引,保費漲、利率降,錢要往哪裡擺?
去年,金管會就已公布下半年保險業各幣別保單預定利率,繳費期間在3年以下的新台幣保單責任準備金,當時就已首度見到零利率,讓壽險業陷入憂慮情緒,今年又遇疫情攪局,日前央行更示警,不只通膨,疫情還引爆高債務、低利率風險。
事實上,依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10年1~3月壽險業總保費收入,其中初年度保費收入217,013百萬元,已經較109年度348,333百萬元減少37.7%,保費斷崖早已顯現。
📌利變型保單市佔率有多驚人?
但國人有多愛用保單來理財儲蓄?讓我們來看一下壽險公會的統計數據。
據壽險公會108年度的人壽保險業業務統計資料,人壽保險分期繳費的保單中,契約第1年的保費收入總共是495,452百萬元,其中有高度儲蓄性質的利率變動型人壽保險的保費高達374,765百萬元。也就是說,2019年那一整年,壽險公司賣出的人壽保險契約保費收入中,利率變動型的保費佔了75.6%,利變型保單為國人最愛。
📌保守與穩健是青世代的理財重要特徵📌
宣告利率的調降,必然會導致一定的族群退出儲蓄險的市場,但根據《Cheers》雜誌公布《2019年青世代理財調查》,其中一個重要發現是,台灣25歲~45歲的青世代理財行為的風格偏向保守與穩健。
再加上,儲蓄與保險是一般人最常使用的理財工具、利率的調降是全球性的市場因素,這些以保守穩健為主的理性投資者,是否會逆勢追逐高報酬率而完全放棄儲蓄險?值得觀察。
📌減少資產流失,也是一種理財行為📌
理財,除了積極獲取報酬之外,防止資產流失也是一種理財邏輯,稅務規劃就是一種防止資產流失的方法。保險在稅務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首先,在申報所得稅時,每人每年可列舉扣除24,000元的保費,包含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親屬所支出的保費都可以算在內。
其次,儲蓄險的生存給付,依照所得稅法規定,可以免繳所得稅,但必須全額納入基本所得額計算年度基本所得,全年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才需要繳稅。這種稅負計算方式比起定存來說,是優勢十足的。
📌投保人壽保險可以節遺產稅?📌
再者,利變型保單若有提供死亡給付的保障,這部分是否免繳遺產稅?雖然法律有規定,保單指定受益人的死亡保險給付免遺產稅,但是,若有人是衝著這個稅賦優惠來買保險,實務上國稅局是會將保險給付算到遺產總額中課稅的,最高行政法院也支持國稅局這樣的做法,因此,切莫對此存有任何幻想。
📌資產保險化,保險資產化📌
在保險市場上,透過保單指定受益人的機制,建立資產傳承管道,是人壽保險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其實,這樣的規劃,不僅僅是傳承資產的單一功能而已,它也具有理財方面的功能。
保戶透過購買人壽保險,是將自己的實體金錢資產,轉換成保險契約上的一種權利,這個過程叫做資產保險化,投保後保險成為資產的一部分,這叫做保險資產化。
資產保險化後,現金轉變成保險契約上的價值,享有一定利率計算的增值、可以成為跟保險公司借錢的擔保品、也可以一部分或全部取回來自用應急或養老。
換言之,在還沒離開世界以前,人壽保險具有極高的自益性,但在離世之後,保單預設的財務槓桿會發揮作用,將數倍於保費的金錢提供給受益人,發揮資產傳承的效果。
📌善用受益人指定的功能,遺愛人間📌
受益人的指定,除了一定親屬之外,按照法律規定,保戶是可以指定給任何他想要給的人,可以指定給沒有婚姻關係的同居人,因為這樣身份的人根本沒有繼承權,只能透過保單來提供保障;或者也可以指定公益團體為受益人,遺愛人間。
保險的理財功能,有積極面,也有消極面,但在此提供讀者一個觀念:投保人壽保險,因為商品本身就具有儲蓄的性質,便是將資產保險化。
資產的管理方式脫離民法,改用保險法,這種法律關係的改變,是保戶該去重視的核心觀念,是一種資產管理的藝術。
如何發揮最大效果,端看財務管理技術了。
(作者/北宇管顧公司總經理劉北元)
ps: 不曉得大家看了有什麼心得呢?也有同感嗎?歡迎留言告訴我:這一年你所遭遇到的酸甜苦辣吧~
沒有遺產需要申報遺產稅嗎 在 Phew!好險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稅局不准家屬
從遺產中扣除保單借款債務
法律上真的站的住腳嗎?
林太太在10幾年前,向美美人壽投保了一個1千萬的終身壽險,繳費期限是20年。
大約是在3年多前,林太太在股市虧了一點錢,需要回補融資擔保金
所以她利用保單借款向美美人壽公司借了3百萬出來應急,之後繳息正常
不過因為林太太並沒有多餘的資金,所以本金一直沒有清償。
3個月前,林太太因胰臟癌過世了,子女在申報遺產稅的時候
將林太太向美美人壽借的3百萬申報為遺產債務。但是這筆借款
被國稅局給剔除掉了,理由是國稅局認為同一筆保單,其理賠金未計入遺產...
想看更多:領壽險保險金反遭課稅! 鉅額儲蓄險能節稅?
http://bit.ly/37Btw6k
#遺產稅 #終身壽險 #保單借款 #債務 #借貸關係 #保險法112條
沒有遺產需要申報遺產稅嗎 在 蘇家宏律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單身姊藏千萬黃金突過世 弟爭產敗訴!
#生活法律一點通
案例:
屏東市李姓婦人(鄭家二房育有兩女一男)2015年過世後,留下96條5兩黃金、15條1公斤黃金,共價值約4千多萬元,之後由與李婦同住的鄭姓未婚二女兒存進銀行保管箱,保管箱登記在二女兒名下,未料隔年二女兒突過世;國稅局派人開啟銀行保險箱,鄭家5個手足為黃金吵翻,老么鄭姓男子提告主張,其中500兩黃金是他早年購買交給母親保管,應歸他所有,其餘4名手足堅持均分遺產。屏東地院、高雄高分院都認定鄭舉證不足,判鄭敗訴,全案仍可上訴。
========
問題討論:
1. 申報遺產稅時,如果被繼承人有銀行保管箱,裡面的物品沒有特別註明是誰的,就會被認定是被繼承人的遺產嗎?(開箱程序大概是甚麼狀況?可不可以有鑰匙就自己去開,把東西拿出來?)
2. 父母親因為擔心小孩亂花錢,要求小孩每個月把部份的薪水給媽媽保管,或是請媽媽投資買黃金等,如果有財物借放在父母親的保管箱內,或是父母親幫忙投資,我們自己需要保留哪些資料才能證明是自己的財產呢?
3. 在這個案例中,因為單身的姊姊突然過世來不及交代財務狀況,導致手足吵翻天。她如果有寫遺囑,就可以避免掉這些紛爭嗎?
========
10/31(三)早上9:05
恩典法律事務所 蘇家宏律師
為你解析遺產與監護的法律問題!
您有相關問題,也歡迎留言或私訊提問!!!
========
#溫馨傳真情
主持人:劉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