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沒有動力讀書dcard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沒有動力讀書dcard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沒有動力讀書dcard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沒有動力讀書dcard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少女凱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書1015上市 今天來講講出版書籍過程中【推薦人=貴人】的故事 且讓我為此刻下個註解 #好事多磨。 其實書籍大綱是去年 1月時透過 Elsa 放棄22k,蹦跳新加坡!的 幫忙與 #布克文化 牽線。 總編輯 賈俊國(阿丹總編):您的出書夢想,我來幫您實現。 非常熱情的告訴我 「我們很看好你喔!...

沒有動力讀書dcard 在 Kiki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55:18

大一新生該知道的事,都在「Dcard 新生季板」!免驗證就能發文詢問學長姐哦😉 - 這次收到Dcard 新生季的合作太榮幸了,祝福所有小大一們能在未來四年的歲月裡充滿無限的可能💙 - 📌About 日文系👀日語系都在學什麼?日語系的出路有什麼?為什麼我會讀日語系?有關日語系和我的小秘密一次跟你們分享...

沒有動力讀書dcard 在 ??? 學測 高二 複習(學測前停更)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27:00

𝟏𝐊 回饋文-讀書帳的開始🏜 【以下發表純屬建議,請斟酌使用】 💫會吸引人的某些條件! ①字好看 超多人投這個!!因為真的很重要吧! 其實字不需要到超級無敵美,像什麼影印機印出來的一樣…… 但至少要讓別人知道你在寫什麼東西~ 整齊 看起來其實就很認真、很讚了☺ ②版面好看!有質感!乾淨舒服!...

沒有動力讀書dcard 在 艾蜜莉吃金門??‍♀️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16:36

- 誰是抽獎小天才👑 - 今天是2020的最後一天 也是我經營這個帳號一年半的日子 這是三分鐘熱度的我第一次堅持一件事那麼久~ 至少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突破了! - 我想在2020的尾聲和大家說謝謝 去年消失很久、今年四月才正式回來經營,雖然現在更新有點慢,但謝謝不管是從去年六月Dcard開始...

  • 沒有動力讀書dcard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29 21:23:48
    有 55 人按讚

    #新書1015上市
    今天來講講出版書籍過程中【推薦人=貴人】的故事
    且讓我為此刻下個註解 #好事多磨。
    其實書籍大綱是去年 1月時透過 Elsa 放棄22k,蹦跳新加坡!的 幫忙與 #布克文化 牽線。
    總編輯 賈俊國(阿丹總編):您的出書夢想,我來幫您實現。 非常熱情的告訴我 「我們很看好你喔!」
    但說實在,那時的我是連自己的演講都沒有辦過的人、也沒有舉辦讀書會;

    總編跟我說,「你應該要試試看把線上粉絲轉換到線下看看,慢慢累積!一定OK的」

    對於天生沒有內建自信的我而言,彷彿被賦予了期待及信任,所以我開始專注舉辦演講、舉辦活動。

    一不小心太專注,書籍一點進度都沒有…但這個過程中,總編仍非常有耐心,就像長輩在旁邊看著你做任何嘗試,去痛過去試過,然後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因此這本書的出版,真的要非常感謝 Elsa 為我著想幫我牽線,
    還記得那時她說「你應該要有自己的作品了!」因此推了我往前一大步。

    更要非常感謝 總編 配合著我的個性,熬出了這本書,更傳授許多我過去從未想過的行銷手法,即使心裡仍有點害怕,但還是去執行許許多多,讓書籍未上市已開賣出120本(這大概是暢銷書的三天的銷量)
    另外,推薦人還有我自生時期就非常欣賞的 世紀奧美公關顧問創辦人 丁菱娟 (Olive) ,這次她特別撥空撰寫推薦序,完全是我的榮幸。

    小妹不才,2016年 待過 #世紀奧美公關,時間不長(超短)卻收穫了人生很重要的職場課題,也因為這樣的背景讓Olive願意動筆推薦,甚至幾乎是一秒答應的狀況,對我而言是極大的榮幸與滿滿感謝,從信件往來就能感受到她滿滿的溫暖。
     
    第三位是 Dcard 創辦人 Kytu 如果已經看過書的朋友,可以知道我最最一開始的文章是發在Dcard工作版的,而且因為太害怕被發現,我不只匿名,還換暱稱,成立另外一個粉絲專頁 Miki 假裝那不是我。
    起初我並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意義,但一次演講當中,有一位聽眾詢問我「在Dcard 發文的時候,對你人生有什麼幫助?」

    我思考了許久,發現這一段日子累積了我的自信,更從不少卡友的回饋,讓我知道我的文字與表達,是能夠帶給一群人幫助的,也成為了我往後撰稿的動力與成就。因此Dcard 在我人生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對於用戶而言,可以把回饋直接告訴給創辦人,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感謝 Kytu 百忙之中,願意撥出時間撰寫推薦序,字字都是黃金啊。

    第四位是XChange創辦人 許詮( 長臉夫婦南向漂流記 ) ,從我是個私下害羞不多言、參加活動耍自閉的媒體人,願意讓我有機會進入品牌組,進而認識許許多多人生戰友與夥伴,擴大自己的人脈、踏出舒適圈,成為人生助力,幾乎可以說改變了我的人生啊啊啊啊,沒有許詮沒有凱倫

    最後是 #何則文 小樹文策 有著相似家庭背景、人生觀與價值觀,加上好友的牽線,讓我們有機會認識,更在這一年當中,一起合作,創造不少可能性,撰寫書籍過程中,則文多次給我鼓勵,像我這種內向人,真的需要有人在旁邊說好話才可以有前進的動力,真心感恩則文不論何時何課都願意保有著初衷跟熱情,為他人推一把 #成就每一個人的未來

    最後超感恩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 掛名推薦,熟識的人都知道,我們家曾一次養過30隻貓,目前大約8隻貓咪,一直都關注著 黃阿瑪的志銘與狸貓 ,有兩位後宮的大力幫忙,為這本書增添許多色彩^^
    有了這麼多感恩與緣分,才有書籍的出版;出版社美編大大 #許典春 ,更是不厭其煩接受我的模擬兩可與想東想西;也多虧ViVi、小猜大力幫忙。
     
    如果你注意到封面的巧思,正是因為典志大大在山中開了許多路,但主角一條路都沒有走,選擇背著火箭往上飛。
     
    人生不是單選題,要抵達終點,你永遠有適合自已的方式。
     
    10/15 博客來、誠品、全台書店正式上架。
    上市前購書:
    https://shopee.tw/product/1758904/4252287711/

    #歡迎收到書的朋友大力分享 #人生不是單選題

    【職涯實驗室 Career Design Lab - 職場、求職、轉職交流分享社群 】

    10/24 凱倫探索工作坊即刻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9140230112781548500

  • 沒有動力讀書dcard 在 九十路公車-半背包小眾旅行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1-18 20:30:01
    有 137 人按讚


    「台大生遊中國,中國進步嚇死人?」#文長
     
    這兩天的新聞,有個台大學生去中國旅遊後,在Dcard上洋洋灑灑列了七大點來比較台灣與中國的差異,並作出「中國進步嚇死人,台灣人自己才是玻璃心」的結論。想當然爾,這一類的討論在新聞上永遠不嫌少,媒體瘋狂轉發,並引起諸多討論。
     
    但事實真如這位「台大生」所說的嗎?今天我將帶著小乘客,以我自己在上海實習工作、於復旦大學交換讀書和三個月深入西南、西北和新疆的旅行來檢視他所列出的七大點。
     
    首先,每次要來比較中國和台灣的議題時,我們非常容易落入一個圈套,那就是:中國怎樣怎樣,然後台灣怎樣怎樣,所以怎樣怎樣。但事實是,中國,非 常 之 大!人口數就不用說了,民族共有56個,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差異都非常多。每個城市、省份所展現的面貌全然不同。光一個上海市的人口就有2400萬人,比整個台灣人都還要多!到底是要怎麼將一整個中國跟台灣做概括性的比較?
     
    所以,與其說你把中國跟台灣拿來比較,不如說是你對中國表面的觀察而已。所以,下面的檢視也只是我自己的片面觀察,盡我所能的將我所感受到的事物客觀的寫下。
     
    1. 飲食,習慣叫外賣,就算零度以下叫也不會被公審?
     
    必須承認,在中國叫外賣真的超級方便。我在上海宿舍幾乎天天叫外賣,完全不用出門,一支手機從點餐、付費到評分、客服都可完成。偶爾還有折價券,簡直比出門吃還要划算!但,一個城市要如何發展,才能成就這樣的方便?
     
    如果用心觀察,在這些一線城市的外送大哥大姐,其實都非本地人,而是從鄰近省份前來工作的,俗稱「打工仔」。他們拼了命賺錢,無論是大雨還是大雪,都要拼命接單。因為當他們選擇離開農村來到大城市打拼時,生活的成本已經夠高,鄉下可能還有小孩和老父母需要撫養。曾經有一個說法,若上海獨立成一個國家,上海將享受不到現今由廉價勞動力堆砌而成的方便。
     
    而在台灣到處都是小吃店和便利商店和貧富差距較不大的狀態下,我們的市場真的有辦法撐起外送產業嗎?或者問,有必要嗎?
     
    2. 交通,地鐵下班超壅擠,擠一擠就過去?
     
    呃,這點倒是蠻中肯的,至少我在各個城市都有這樣的感受,尤其在帝都北京,光排隊安檢就要花上二十分鐘。但我覺得台北捷運的上下班尖峰時間也是挺擁擠的。
     
    3. 文化,中國人以中國文化自豪,台灣總愛哈洋哈韓,又不團結?
     
    中國人以中國文化自豪這件事,我個人認為跟他們從小的教育和媒體不斷渲染有極大的關係。當一個國家的媒體被集中控制,只准一個「中國夢」的聲音出聲,從小看到大你也漸漸對本身文化感受到自豪。但題外話,這裡的中國文化總還是以漢本位出發,若平時有在留意相關新聞,中共政權可是不斷的在稀釋少數民族,如維吾爾族、蒙古族、藏族等族群的文化、語言。
     
    而關於對台灣人的看法,我個人認為台灣人確實還在尋找出自己的模樣。也許是歷史因素和對內國族認同的關係。但已經有一群人很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彰顯台灣文化的價值。這點會越來越好,我是如此相信著。
     
    4. 步調,中國快?台灣慢?
     
    一樣的概念,看你拿台灣跟誰比較。光花蓮和台北的步調都不相同了,更何況是中國比。在上海的步調確實很快,尤其在浦東新區,資訊的流通和人們的腳步總是飛快。但我個人則覺得,南京的步調和台北差異不大,但也只是我自己的觀察感受。
     
    5. 生活,中國人去學校是為了學習,不在意他人眼光。台灣人花太多時間在社交軟體上?
     
    呃,我看我很多中國朋友也一天到晚掛在微信和微博上啊,這樣說有點失準了。但既然說到學校生活,這裡也提一下我的看法。
     
    復旦大學是中國數一數二的頂尖學校,能夠進去的學生都是各省的佼佼者。在某方面來說,他們確實非常的富有積極性,對未來的目標很明確,為了達到目的會使出一切方式。這點在台灣的大學,相對而言真的比較沒有這麼的積極(討厭,至少我自己在政大是這樣覺得)(越講越小聲很怕被政大公幹)
     
    但我覺得,台灣的大學生,抑或整個年輕世代,比起中國年輕人,有更難得可貴的地方。我們更關心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弱勢族群和公共議題。而且,我們願意用各種方法去解決我們所看到的問題。就算是對自身沒有實質上的利益也沒關係,只是希望台灣更好。
     
    從大學時代的課程報告,一直到參與社會運動亦或創業,都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件事。我覺得,這很值得驕傲。
     
    6. 服務,中國服務品質好,很怕得負評,台灣服務品質輸一點?
     
    很怕得負評有很大的原因跟第一點有關係,很多打工仔一旦被評為負評,可能當天的薪水都會被扣走了。另外,你會發現中國許多的餐飲業背後都是台灣的集團,其實是學習台灣的服務模式的。但不得不說,中國的整體服務品質確實是不斷在進步的。
     
    7. 天氣
     
    我不想寫了,天氣就這樣吧有什麼好比的哈哈哈(好任性)
     
    最後我想說的是,中國確實在部分產業和領域都已超越台灣,並以飛快的速度成長。我們也應該更審慎思考自己將如何面對這龐大的競爭對手。但就如同開頭所說,中國實在太大了,你所看到的或許也都只是表象,去思考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和造成的原因,才真正能夠對自身帶來實質上的幫助。
     
    而寫了這麼多,也都只是我的片面觀察和想法,或許也有許多地方沒有看得全面。還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討論,用不同的面向去探討這個議題。
     
    🚶‍♂️ #阿勳 😶
    📍 黃浦江, 上海市, 中國
     
    =======================
    ▍在路上,找到自己喜歡的模樣 ▍

    #九十路公車

  • 沒有動力讀書dcard 在 Dcar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8-16 21:30:00
    有 988 人按讚


    #Dcard #男女 #喜歡 #被搭訕

    好想知道好想知道(敲碗) (#SD)

    #如果這主角換成是我表情一定是↓

    -------------------------------------------------
    天天滑 Dcard,歡樂過暑假٩(๑•̀ω•́๑)۶
    Android App下載➼https://goo.gl/8cULmf
    iPhone App下載➼https://goo.gl/PdXSog
    -------------------------------------------------

    其實那時發生這件事的時候我還沒有低卡
    所以我就想說之後辦了一定要發這篇文
    也有跟身邊的朋友提過
    (希望知道的人或是當事人不要認出我痾)
    然後這應該也算是我剛辦好的第一篇文吧~

    事情是這樣的
    原po我是指考生
    自從決定要考指考的時候呢
    每個假日都會跟同學去圖書館讀書
    大概在四月份的時候就注意到一個男生
    這裡稱他為👦
    因為每個禮拜去都會碰到👦
    當時心裡小犯花痴覺得👦長的很帥
    但後來仔細看看其實也還好哈哈
    總之從那時起就開始偷偷觀察👦了
    那時候我都還不知道👦幾年級
    就只有心裡揣測👦是不是也是指考生
    加上我們坐的位置都離蠻遠的
    所以我也看不到👦桌上的書是什麼~

    就這樣到了五月
    學測申請放榜後
    大部分有大學的人都不太去學校
    指考的也都開始請長假去衝刺班或圖書館
    於是我跟同學就開始一週會有幾天去圖書館
    因為是平日所以圖書館人很少
    所以可以清楚看到很多人桌上擺什麼書
    那天去圖書館時 我就看到了👦
    還有👦桌上的書
    我就非常確定👦也是指考生
    然後內心就暗自竊喜哈哈
    只是那時候還是不知道👦的名字

    某天我發現👦有一個朋友
    每次都和👦坐不同桌!這裡稱朋友為👤
    👤是和他的兩個朋友👥坐一桌
    然後👦自己坐一桌
    (👦跟👥不認識所以才沒有同桌)
    但偶爾還是會去找👤問問題
    那天中午我和同學就趁👤👥👦去吃飯的時候
    跑去他們兩桌偷看他們書的名字(超變態)
    👦的書沒有寫名字
    可是👥的書有寫名字
    於是我就搜了👥的臉書
    接著我就找到了👤和👦的臉書
    不搜還沒事
    一搜就發現我跟👦竟是臉書好友.......

    知道我們是臉書好友之後
    我就稍微看了一下👦的臉書
    發現我們從以前到現在都完全沒任何互動
    但當下還是蠻開心的啦
    因為總算知道對方是誰~
    從知道👦是誰之後我就開始更注意他(咦)

    時間拉到了六月
    畢業後每天早上就是往圖書館跑
    那間圖書館的位置是抽號碼牌入座
    四人一桌的桌子
    自從我發現👦好像習慣坐前半排的位置
    我就超早起床出門
    就為了抽那張可能可以離👦最近的號碼牌
    於是18號就成為我固定的座位
    但其實平常根本沒人要和我搶那個位置哈哈
    👦來圖書館的時間都不一定
    每次如果我附近桌子坐了一兩個人
    我就會很!擔!心!
    因為👦通常抽號碼牌都會找空桌
    通常後半排會多比較多空桌
    每次前排滿了👦就去抽後排空桌
    這樣我就看不到他了😭😭😭
    剩尿尿和裝水經過的時候可以看一下
    但還好大部分👦都剛好坐我附近哈哈
    有時是隔壁 有時是斜對角
    所以常常抬頭就會不小心和👦對到眼
    我覺得他根本是我讀書的動力啊啊啊
    總之我就這樣默默觀察👦好久好久好久
    看到後來發現👦有時候也會看我!

    約莫考前14天的時候
    我開始讀到晚上9:00圖書館閉館
    每次8:50開始放音樂的時候
    我都會故意放慢收書包的速度
    還有走樓梯下去的速度
    為的是想製造一個我們一起離開圖書館的機會(我也不懂我有什麼毛病哈哈哈)
    但每次都失敗...😭
    因為👦收完書包都會去找👤一起走
    然後👤動作超慢 我明明已經放慢腳步
    但就是少了那個一起下樓的機會😒

    到了考前兩天
    當天以為👦不會來
    因為他白天一整天都沒出現
    直到晚上六點多出現
    (當時只是心想:這時間來是有病ㄇ😂)
    然後即使是倒數兩天我還是依舊讀到閉館~
    當天快開始播音樂的時候👦就一直在看我
    我去廁所的時候👦就一直在廁所外徘徊
    我那時也有覺得很奇怪
    感覺👦好像有什麼話要說或拿什麼東西給我
    因為在我去上廁所的時候
    👦跑好多趟去丟垃圾 (同學跟我說的)

    後來要走下樓時
    👦跟著我和同學的腳步 走在我們後頭
    (心想:今天總算製造了一起下樓的機會😂)
    到門口的時候
    👦突然點我的肩膀
    :妳明天還會來圖書館嗎?
    我 :不會
    👦:那我們加個賴認識一下吧

    其餘他說了什麼我就不記得了
    我只記得他給我他的手機輸入了我的賴
    於是我們就認!識!了!

    只是後來主動開啟聊天的人是我..😭😭
    如果有想知道後續的我再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