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吉君
文末有排隊小技巧分享~
⠀
⠀
東區"Okaeri お帰り你回來啦拉麵"老闆的第二家店
路線是和前一間店完全不同的雞白湯主軸
兩間店人氣之高起碼都要排隊一小時左右
而雞吉君是晚間限定對於一向假日睡到中午的我
算是比較容易搶到第一批✌️
必須說這家店雖然三種拉麵都是以雞白湯為底
但絕對不只是...
#雞吉君
文末有排隊小技巧分享~
⠀
⠀
東區"Okaeri お帰り你回來啦拉麵"老闆的第二家店
路線是和前一間店完全不同的雞白湯主軸
兩間店人氣之高起碼都要排隊一小時左右
而雞吉君是晚間限定對於一向假日睡到中午的我
算是比較容易搶到第一批✌️
必須說這家店雖然三種拉麵都是以雞白湯為底
但絕對不只是在濃淡上做變化而已
湯頭做法、麵條種類、青菜搭配完全都不一樣
並不是特濃雞吉君加了清湯以後直接變成濃厚雞吉君
從這點就可以讚賞老闆的用心與誠意👍
⠀
🔹#淡麗雞吉君 💲230
這碗算是給第一次消費不敢嘗試特濃的人來練習的
湯頭是雞湯和醬油調配出來的
再加上淡麗才有的菇類風味融入湯裡面
在淡麗的表達上加重了「麗」的效果
肉的部分或許是為了保有淡麗風味所以只有三片雞叉燒
麵條是細麵雖然Q度上沒有另外兩種麵條來得好
不過這樣配置在整碗視覺呈現上是合乎淡麗般地療癒
⠀
🔹#濃厚雞吉君 💲260
三碗當中我最推這一碗!
淡麗雞吉君可能會因為醬油而感到膩
但這碗湯底既不鹹也不膩
幾乎就是純粹又濃郁的雞湯香氣
夠濃郁所以加入的配菜不會過於搶味
包括白蘿蔔絲、紫洋蔥、蔥絲、檸檬、柚子胡椒
卻也稍稍和緩了濃稠感跟增添了視覺色彩
碗底沈澱更濃郁的湯頭配起飯來超級搭
雞叉燒與豬叉燒相當嫩口
麵條硬度以中直麵條而言算是很硬很彈牙
吸附湯汁的能力也非常好
⠀
🔹#特濃雞吉君 💲300
這碗湯底已經濃到幾乎只有雞肉末的肉泥狀態
配菜也因特濃而比例變多也變大塊
只是我吃起來已經感覺不到什麼解膩效果了😂
麵條使用粗捲麵Q彈的程度不比濃厚雞吉君的麵條差
整碗吃若以很膩的期待感去吃的話其實是意外地順口
但就在味覺變化上就沒前兩晚來得豐富
我會覺得這碗算是來解這家成就用的
畢竟就算是沾麵也很難看到這麼濃縮的湯底
⠀
🔹#叉燒飯 💲80
🔹#白飯 💲20
網路上許多食記都大推這家的叉燒飯
實際點來發現有我個人較排斥的美乃滋😓
即便再訪請店家不要加美乃滋後
淋在飯上的蜜汁鹹到有種刺激味並不合我口味
不過烘烤過的碎叉燒和粒粒分明的白飯倒是很厲害
尤其要推薦這家的白飯
光是用聞的就能感受到陣陣米香味
嚼起來也特別有鮮甜味
加入任何拉麵湯底都能夠幫助提升一層風味
以前喜歡一蘭的白飯雖然58$但覺得好吃到值得花下去
如今品嚐到雞吉君的白飯實力不相上下卻便宜許多
相對的高CP值讓我更加推薦它
⠀
🏠店家地址: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一段33號
🕐營業時間:17:30~20:30
☎️聯絡電話:02-87978978
👍我推薦的:濃厚雞吉君、特濃雞吉君、白飯
⠀
#hands0memeishi 👈點按標籤吃更多美食
⠀
#台北美食 #taipeifood #taipeifoodie
#台灣美食 #taiwanfood #taiwanesefood
#美食 #food #foodie #foodblogger
#igfood #igfoodie #instafood
#popdaily #popyummy
#taiwanyoichinavi #台湾夜市ナビ
#CakoTaiwan #dcard美食板 #相機食先
⠀
最後分享一下我在這家店學到的排隊小技巧
排隊這件事其實是很大的一個學問
有些人覺得早點去搶第一批才不會花時間排隊
有些人覺得提早到店門口等待營業所花的時間
並沒有比營業後再開始排隊來得短
簡單來說提早去有可能過早而白白多等半小時
晚點去的排隊時間又會依據前面客人的速度而有所浮動
因此最佳的時間點就是剛好排在第一批的最後一位
而要算出這個時間點需要每天蒐集資料然後跑深度學習
這應該只有工程師等級的專家才能辦到XD
很慶幸地店家對面剛好是有洗手間有冷氣的7-11
裡頭窗邊吧台的座位方向也剛好面對著雞吉君
再加上雞吉君17:30才開始營業,還有規定不能解壓縮
天時地利之下那麼只要中午過後一直坐在7-11觀望
等到外面排了13位後就能去排了(店內座位只有14個)
只是這個技巧適用於當天下午閒到發慌的無聊人士🤣
沈佳宜dcard 在 十二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年少的單純,用現代眼光來看,就是呆。但當時的背景,就是無價回憶吧!
但真的傻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