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汽電共生綠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汽電共生綠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汽電共生綠電產品中有1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8萬的網紅陳其邁 Chen Chi-Mai,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高雄動起來!(文章有點長⋯⋯) 今天到議會施政報告與質詢。 市府團隊在面對各項艱難挑戰下,兼顧防疫,盡速恢復正常生活,緊緊緊推動各項政策,加速產業轉型,讓市政建設持續前行。 ⭐️防疫政策方面,市府團隊嚴格執行「疫調、匡列、隔離」,阻斷社區傳播鏈。將長輩當作自己家人,由里幹事到府發送接種通知單,...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70的網紅蘇巧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用SRF(固體再生燃料)產生出來的能源,算是再生能源嗎?」 「當然算。」 「那是綠電嗎? 應該是,但能源局他們好像定義......」 「這就是問題!」 由於目前再生能源規範規定,使用廢棄物處理後的燃料發電,必須要達到發電效率25%的標準,才被認定為再生能源,造成目前運用SRF發電,無法被認定為綠...
-
汽電共生綠電 在 蘇巧慧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2-08 11:52:41「用SRF(固體再生燃料)產生出來的能源,算是再生能源嗎?」
「當然算。」
「那是綠電嗎? 應該是,但能源局他們好像定義......」
「這就是問題!」
由於目前再生能源規範規定,使用廢棄物處理後的燃料發電,必須要達到發電效率25%的標準,才被認定為再生能源,造成目前運用SRF發電,無法被認定為綠電。但其實,SRF發電不僅應被視為一項再生能源,同時我們也應該從廢棄物去化的角度,看到它對台灣環境更多的價值。
因此,我在衛環委員會中,針對這項問題質詢環保署張署長;署長不僅同意SRF發電應該被視為再生能源,同時也表示,針對現在法令的限制,已經著手和經濟部商討突破的方式;我也要求環保署,必須盡速提出具體、有效的推動SRF廢棄物燃料化方案,讓SRF的這項新技術、新產業,能夠成為台灣解決廢棄物問題,達到真正永續的契機!
#SRF #立院永發會 #永續白話文 -
汽電共生綠電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2-28 10:24:39(*現在只要在影片下方回答『指定問題』,就有機會獲得車展限定好禮*)
眾所矚目2020世界新車大展,三菱汽車與中華汽車以「心之所向‧從菱開駛」作為共同展演主軸,不僅展現出三菱汽車品牌精神「Drive your Ambition」不斷驅動車主堅持向前追夢的熱忱與決心,同時也展示了中華汽車始終為車主帶來的信賴感,並強調中華汽車持續進化創新的價值。除展現領先潮流的綠能科技,以OMO互動、線上融合線下概念,讓觀展民眾更能體驗三菱汽車作為領先者的新意,運用時下最夯體感互動科技打造「體感賽車」體驗以及跨頻裝置的「#夢想有梗留言牆」,虛實整合成為本次展覽最吸睛主題場館。
近幾年三菱汽車在未來車款與環境共生能源的開發上,不斷戮力創新與趨勢並肩。本次最大亮點之一便是首度登台的高性能電動跨界SUV的未來概念車MITSUBISHI e-EVOLUTION Concept,不僅展現三菱汽車在未來新能源車型市場的企圖,更是集三菱汽車在SUV以及EV技術領域上的領先以及極具潮流與實用價值的美學設計於一身的重要概念車款,更值得期待的是,未來將搭配升級革新的AI智能駕駛系統,讓行車過程更加流暢與全面性掌控。
同步登台亦包括了PHEV chassis model的概念結構,最大賣點在其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不僅動力比擬汽油車款,節能效應更大幅領先一般只能使用汽油行駛的HYBRID車型,更可使用引擎自行充電,降低駕駛時的里程焦慮。另外支援Vehicle to Home(V2H)機能,是歐美各國下一代生活永續能源供給的主要來源之一,能將驅動電池電能輸出作為家用電源或緊急狀況下的應急電源使用。未來更有望成為新一代市場主流,尤其為時下的最受歡迎的樂活露營生活型態,提供最便利的供電系統,落實追求節能環保與生活使用間完美的平衡。
跨足綠能產業已見卓越成績的中華汽車,在2020世界新車大展展出國內自製第一台商用電動車中華菱利e-VERYCA,藉由革新的動能技術,繼續成為台灣中小企業頭家最堅實的後盾、商機開創的好幫手,更成為能源進階的劃時代里程碑。
更多影片在Go車誌官網: http://www.buycartv.com/ -
汽電共生綠電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1-06 09:24:40上任到現在,侯市長一直堅持 #新北市政府 的政策都必需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不論在居住空間、交通、建設、制度等,都要以「人」為出發點,才會有溫度,也才是人民真正需要的。 #新北市 目前在「#建構人本環境」的進度如下:👫 落實 #居住正義:新北市 #青年社會住宅 目前已完工16處,共5,627戶。今年 #新北三峽 #國光 、#新北新店 #央北 社宅已開始招租,預計112年可達1萬戶以上。👫 自行車 #通勤綠廊:新北市目前已設置581處YouBike站點,騎乘人次突破1億,預計109年可超過600站。同時串聯河濱及市區自行車道,已於今年9月完成 #新北板橋 、新店、 #新北三重 3條通勤綠廊。👫 交通安全環境:今年4月設置 #交通順暢應變小組 ,實施臺64、65跨區支援協調機制,將事故發生到場時間縮短43%。在學童通學環境上,實施 #通學巷 2.0 及 #智慧停車 2.0計畫,預計今年將完成40所學校通學環境改善。👫 增加停車空間:#新北樹林 藝文中心、 #三重商工 、 #新北土城 #中央公園 、板橋 #中山國小 地下停車場已陸續啟用中,4年內將增加30處 #智慧停車場 。於8月實施路邊停車APP自助計費,並開放64處紅線及69所學校夜間停車。👫 改善空氣品質:希望今年PM2.5年平均濃度值可符合國家標準,在111年完成燃煤汽電共生機組退場,112年新北市無燃煤工業,3年內提升至 #空氣品質二級防治區 。在推行各項政策時,侯市長說他從來沒想那麼多,務實的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只要是對市民好的,就爭取、對市民不好的,就檢討。市府團隊在執行每項任務時,市長都要求大家「#將心比心」,不是我們自己好就好,要讓新北市民有感,大家都好,才會有好日子。
#新北任我行 #新北好貼心 #新北有你真好 #安居樂業
-趕快來跟侯市長做朋友吧!-
☑️LINE@ https://page.line.me/youyi/timeline/
☑️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houyuih/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ou.yuih/
汽電共生綠電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動起來!(文章有點長⋯⋯)
今天到議會施政報告與質詢。
市府團隊在面對各項艱難挑戰下,兼顧防疫,盡速恢復正常生活,緊緊緊推動各項政策,加速產業轉型,讓市政建設持續前行。
⭐️防疫政策方面,市府團隊嚴格執行「疫調、匡列、隔離」,阻斷社區傳播鏈。將長輩當作自己家人,由里幹事到府發送接種通知單,並招募熱血計程車提供接送服務;另外也參照日本宇美町式接種方式,再輔以現場音樂演奏,撫慰人心。感謝醫療團隊,社區及校園集中接種站,醫護津貼撥發2000/天(上下午各1000元);在港埠防堵上,落實前鎮小港旗津及興達港檢疫措施;在移工管理上,要求入境移工完成檢疫14日後,須取得PCR陰性證明,執行宿舍降載並落實分艙分流措施。市府也進行跨局處進行聯合稽查,巡查市場、夜市、商家、餐飲等場所,違反防疫相關規定者,依規定裁處。
⭐️加碼紓困部分,高雄是全國第一個先設置紓困專線,統一諮詢窗口,並將所有紓困資訊整合於紓困專區,供市民查詢使用。在「挺商家與市民」方面,包含停徵娛樂稅、減徵房屋稅、免徵使用牌照稅、補助市民移置防疫旅館居隔每日500元、一次發放住宅租金補貼加碼30%、本市青創貸款及高銀優惠貸款等,共5億5,953萬元。另在「挺攤商」方面包含減免廠商、攤商租金、權利金、規費,共1億1,700萬元。
⭐️加速產業轉型,在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中央5年內將投入百億,市府再加碼提供5G AIoT業者進駐空間租金(006688)專案補助,預計增加產值1,200億元。市府全國首創設5G研發專網,攜手經濟部投入資源於高雄展覽館建置,將於今年10月啟用,成為南台灣第一個「5G虛實互動會議示範場域」。另市府委託台壽興建營運「台壽大樓」,已有仁寶、Cisco、精誠、方陣聯合等多家簽約或進駐意向書,仁寶電腦與Cisco將合作打造「5G XR垂直應用示範場域」;經濟部於高軟園區鴻海大樓設置「亞灣新創園」,已44家新創公司及7家國際加速器進駐,預計今年10月開幕,打造創新創業生態系。
為讓高雄成為高階製造中心,仁武產業園區截至7月15日計有60組廠商正式提出申租,登記率高達461%,將在今年12月同步建廠,開發後預計可創造242億年產值、提供6,300個就業機會。此外,市府也成立「橋頭科學園區專案推動小組」,招商、開發作業「平行並進」,於今年底廠商可選地設廠,園區工程、廠商建廠可提前至111年9月同步進場施作。
⭐️招商引資部分,市府團隊上任以來,高雄招商1,594億元,加上台商三大方案1,928億元。在促參與聯合開發投資部分,目前已有78億民間投資,未來預估將引入513億民間投資到高雄,其中的「特貿三」已於今年3月公告,預計年底完成簽約,帶動超過350億民間投資。
為加速褐地轉型產業園區,積極整治高雄煉油廠,未來高煉廠將向北串接半導體製造聚落,更將結合新材料研發專區、新材料國際學院等產學力量轉型成為半導體產業聚落之一;高煉廠預計整治面積約 169.5公頃,整治期程至 112年12月31日,將採三階段分6區、分期分區整治,未來提供至少15,000個就業機會。
高雄未來將串聯南科、路科、橋科、楠梓、仁武等園區,形成「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而S廊帶各大科學園區創造的就業機會包括橋頭科學園區1.1萬個就業機會、仁武科學園區6,300個就業機會、亞灣5G AIoT園區1.2萬就業機會、路竹科學園區1.4萬個就業機會,總計至少增加4.3萬個就業機會。
⭐️青年創業部分,青創基金加碼到4億元,針對青創、5G AIoT、商圈、文創及農漁等五大領域提供各項補助、輔導及培訓計畫,擴大協助青年在高雄築夢且圓夢。截至目前已有9,173家青創事業對接融資補助及創業輔導等相關資源,帶動超過72.7億資金效益,並提供青年逾17,000個穩定就業機會。本市15至24歲青年失業率從109年上半年的13.9%,到今年上半年的10.5%,下降3.4%,是六都第二低。
⭐️交通建設方面,環狀輕軌預計於112年底輕軌成圓,其中鐵路園道(C17-C20)預計110年底完工通車、美術館路段(C20-C24)預計111年底完工通車、大順路段 (C24-C32)預計112年底完工通車。全線通車後每日運量可達8.7萬人次,122年每日運量可達12萬人次。另岡山路竹延伸線1階目前施工進度66.5%,2A階段今年底動工,預計116年完工通車。黃線已通過交通部、環保署綜規與環評,力拚111年底動工,117年底完工通車。小港林園線可行性報告國發會審議中,預計111年底動工,118年底完工通車。
⭐️空品改善方面,109年較108年改善10.7%;而空品良率(AQI≦100)109年為82.8%較108年提升5.9%。在減煤方面,積極協調國營事業與工廠減少用煤量,110年擴大減煤量136萬噸(較去年提升2.6倍),包含興達電廠秋冬停2減2,減煤量提高至35%以上、秋冬減煤時間再延長1個月(今年9/15-9/30提早半個月啟動、111年4/1-4/15延長半個月)、要求燃煤機組提早到114年全部除役。大林電廠部分,則要求秋冬機組停機3個月、減煤50萬噸。其他國營事業的中鋼汽電共生鍋爐於8月24日全部停止燃煤,減煤30.8萬噸。中聯2座熱風爐111年改用天然氣,減煤1.2萬噸。汽電共生業者秋冬減煤,減煤16萬噸。
⭐️為鼓勵市民養成運動習慣,規劃13處運動中心,涵蓋人口超過200萬人,除已開放營運的鳳山運動園區,今年底將會開放苓雅運動中心及左營運動中心;前鎮、鹽埕、大寮、美濃運動中心將於111年完工;楠仔坑、三民、小港則陸續於113年完工。
⭐️社會住宅,不只要讓年輕人敢生能養,更要住得沒負擔,111年編列3處社宅,預算9.05億。中央與地方合作興建至少8,800戶,設計興建中約3,600戶。市府興建則有3處,岡山社宅今年底動土,大寮社宅及前鎮亞灣智慧公宅111年上半年動土。全方位滿足企業員工、就業青年及經濟或社會弱勢者的居住需求。
⭐️鐵路地下化綠園道部分,已在今年8月底開放全線使用,搖身變為市民生活休閒新地景,綠化面積約7個中央公園、增加自行車道長度約12公里,市府更啟動「綠園道建物外牆微整形-彩繪活動」,攜手14位在地藝術家及園道沿線136棟建物屋主們,共同參與綠園道沿線建築彩繪活動,從愛河西岸到鳳山車站,共27個主題畫作,預計今年10月底全部完成。
⭐️也重新整建壽山新動物園,以「動物的自由之地」、「親子的同樂天堂」及「空中漫步長廊」三大主軸發展,預計111年9月完成,打造一個更友善動物、更適合親子共遊的動物園。
⭐️農漁政策,市府加碼補助20%保費,協助農友投保8項農作物保險,110年較108年投保案件成長30%,有效減少農民風險損失。養殖漁業保險自110年起,漁民僅負擔25%,投保件數較去年增加63%。另為體恤農民,本市109年10月實施農業用水免規費,免收登記費、履勘費、水權狀照費約2,700元,至目前申請302件。
⭐️原鄉建設,111年增加1250萬元的部落建設經費;三原區重大建設經費1億8863萬2千,包括茂林區溫泉示範區今年11月完工;桃源區山籟愛玉館興建預計今年11月完工;那瑪夏區祭儀場重建趕工中,預計111年2月完工;都會區建設屏山運動場發包中,111年10月完工。
面對後疫情時代,市府團隊將在兼顧防疫下,盡速恢復市民生活及百工百業,2021國慶焰火回歸高雄舉辦,活動期間透過分艙、分流、人員降載,將原本可容納約69萬人場地,降載至2萬人,提供民眾安全無虞的觀賞空間。
明(10/1)即將開放線上預約登記參加抽籤,提醒大家先加入高雄市政府Line官方帳號喔!
同時配合振興復甦經濟,市府也加碼推出「高雄開就賺」活動,希望透過精準振興、落地消費、數位紙本雙重對接、夜市商圈再加碼,為受疫情影響嚴重之產業搶得商機、注入經濟活水。
◎歡迎分享簡報圖卡!期待一起讓高雄好生活、高雄動起來:https://reurl.cc/AROb4K
汽電共生綠電 在 宜蘭縣議員-莊淑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宜蘭縣政府採「BOT+ROT」方式進行招商,106 年與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和結元能源開 發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之宜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簽約,第一期投資金額約 7.65 億 元。
地熱潛能本期完成 4.2MW(百萬瓦)發電裝置 容量,約可提供 1 萬戶家庭用電,相當於大同鄉及三星鄉之戶數,其發電機組及相關 設備是向全球地熱發電機組市占率最高的著名大廠 Ormat 公司訂製購買,其有機朗肯循環(ORC)技術,在中低溫循環下,擁有全球最高的熱能轉換效率,從深 1,200 至 2,100 公尺的地熱井汲取 180 度熱水,透過熱交換發電後,再將水回注至地下;另氣冷式機組散熱系統,利用空氣作為冷卻介質,無須消耗珍貴水資源,讓地熱水有更好
回注效益,過程無耗損、無污染、無碳排,未來將融合教育資源建立臺灣地熱教育園區,成為臺灣地熱電廠商轉的重要指標領航基地。
#今天見識全國首場地熱發電綠能科技
汽電共生綠電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能源轉型持續推進中..... 嘉義拚全國第一座漁電共生專區案場,創造漁民、綠能業者及政府多贏效益(09/13/2021 Nownews今日新聞)
嘉義縣為目前漁電共生的黑馬,除了縣內有鹽田及滯洪池等大型專案之外,中央也將沿海的布袋、東石、義竹等鄉鎮土地,總計877公頃的土地,劃設成漁電共生先行區之一。嘉義縣經發處處長江振瑋指出,透過漁電共生專案,漁民可以拿到土地租金、回聘擔任養殖人員及享有漁獲收益等,形成漁民、綠能業者及政府多贏效益。
以嘉義最具代表性的太陽光電建置案場-台泥嘉義綠能嘉義魚電共生案為例,是台泥集團與台鹽合作打造的首座漁電共生示範案場,且設置於魚塭塭堤上,不會影響漁獲採收,預估裝置容量達44MW左右。「嘉義曾邀請AIT前處長酈英傑來參觀,他也感到非常驚艷!」台泥嘉謙綠能總經理翁吉良回想起建置過程時說,當初要規劃這個案場時,漁電共生對政府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推動項目,期間中央、地方及業者等也是不斷的溝通及討論,透過工作小組定期會議,共同排除困難,才能夠有今天的成果。
再來是,要做漁電共生案場,必須具備諸多條件,包括要取得100%的養殖戶及地主同意,以及遮蔽率不超過4成,且要維持產量7成等,藉此在兼顧養殖戶及地主的權益之下,達到「養殖為本 綠電加值」的效益。
北台灣也不遑多讓,對於北部日照條件較差縣市如桃園,更成功克服先天不利條件,成為北部太陽光電設置容量最高的縣市。桃園市經發局主任秘書楊叡昀指出,關鍵就在於運用屋頂量體優勢,工廠屋頂、公有房舍、學校等推動屋頂型太陽光電,約佔89%設置容量。如桃園市新屋區公有土地光電停車場,預計可容納24部機車及120輛汽車,不但活化環境,更兼具綠能發電與停車功能。
在桃園縣政府努力推行之下,縣市內的太陽光電案場也賦予土地新的生命,創造一地兩用的益處;此外投資太陽光電建置,投入資金愈多也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與營業稅收,為縣市帶來巨大的附加價值,更重要的是,推動再生能源已是不可抵擋的一股趨勢,兩大縣市在這股潮流上也已經能與國際接軌。
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宗融觀察,以太陽光電建置量來看,前段班的縣市模範生,能夠展現如此豐碩的成果與縣市長對於再生能源的企圖心,還有縣市府團隊面對問題時的協調與突破能力都息息相關。
在中央與縣市政府的努力推行之下,推動再生能源已是不可抵擋的一股趨勢,經濟部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政策目標,預計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GW,截至今年7月達到6.73GW。更重要的是,期盼全台各縣市政府與民眾能一同攜手推動,共同打造出綠色家園。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nownews.com/news/5379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