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汽車貨物稅稅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汽車貨物稅稅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汽車貨物稅稅率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郭國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午安,今天 #財政委員會 審查「#房屋稅條例」與「#貨物稅條例」修正草案。國文針對「#當沖降稅是否延續」「#貨物稅修法應通盤檢討」以及「#房屋稅條例」質詢 #財政部 部長蘇建榮。 (1)為活絡台股,政府在106年4月開始實施當沖證交稅減半政策。而今天台股再創新高來到萬七,確實有助政府增加稅收。而當...
汽車貨物稅稅率 在 郭國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午安,今天 #財政委員會 審查「#房屋稅條例」與「#貨物稅條例」修正草案。國文針對「#當沖降稅是否延續」「#貨物稅修法應通盤檢討」以及「#房屋稅條例」質詢 #財政部 部長蘇建榮。
(1)為活絡台股,政府在106年4月開始實施當沖證交稅減半政策。而今天台股再創新高來到萬七,確實有助政府增加稅收。而當沖證交稅減半期限至今年底,財政部什麼時候最宣布再延長?是否在政策內容,例如稅率做調整?年限延長?或設定安全值條款等。
(2)辦公室接到不少民眾陳情電話,詢問「貨物稅條例」修法進度,因為有許多民眾確實因為財政部的減稅政策去換新車。可見政策宣傳和獎勵效果是有目共睹。但貨物稅開徵超過半世紀,其中七大課稅分類中也有不合時宜,應檢討修正的項目,基於租稅公平原則,非常需要通盤檢討。去年9月部長表示會和其他消費稅一起通盤檢討,進度如何?
若貨物稅目的是矯正外部性,就目前的減徵汽車舊換新、節能電器、太陽能模組平板玻璃等,其他未涵蓋的項目只能改採補貼獎勵是否連結度太低?涵蓋範圍太有限?也導致與政府的率能獎勵政策不一致?
(3)國人最關注的房市健全政策,目前有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和金管會不動產授信加強管制,加上7/1號一起上路的房地合一稅2.0和實價登錄2.0產生預期效應,都已經開始醞釀發酵。桃園、台中、台南、高雄也都已經有房市降溫的跡象。應先讓7月上路的政策實施一段時間後進行滾動式檢討,並納入所有措施評估的綜效後,審慎評估,廣泛討論,何時再推囤房稅。
#國文在財政
汽車貨物稅稅率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院會總質詢,嘉瑜關心議題高房價、高公設亂象、實坪制、囤房稅、貨物稅改革及動保警察】
⚠️房市稅改做半套 囤房稅不改
打炒房淪為空談?
嘉瑜肯定中央政府下重拳要打炒房並實施「實價登錄2.0」與「房地合一稅」,但民眾與學者所期待的囤房稅卻沒一併修法!
根據清華安富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六都實施囤房稅之前後差異評估報告顯示,房價漲幅平均從每月14.29%變成7.84%,減少了47.6%,台北市更減少66.09%,長期實施囤房稅可能可以讓房價下跌。另根據內政部統計,109年底單獨持有4 房以上者,全台灣共約78萬戶,但其中有34萬戶是法人持有房屋,因此囤房稅未必會導致租金上漲。
即便蘇院長強調,擔心房東可能將負擔轉嫁到租金上而暫不推囤房稅,恐影響78萬租屋族。但嘉瑜認為政府應「棒子蘿蔔併進」,同時鼓勵囤房者出租後再予以減稅,或加入包租代管行列,將租屋市場供給量增加,並且未來應將「房租」納入實價登錄2.0,強化健全租屋市場。
另外,嘉瑜從上會期持續關心有關台灣的房屋公設比過高問題!新建案多占3成以上,但許多國家買賣房屋都是實坪制,但台灣卻要公設計價,甚至有建商將政府給予的容積獎勵轉為公設販售,建議未來應改成公設分離計價或是實坪制。
⚠️貨物稅仍未通盤檢討
能源稅整合亦遙遙無期
現行貨物稅條例中,對於國人生活影響最為顯著者,當屬車輛類,民眾也長期向嘉瑜反映,應盡快督促中央機關調降汽機車貨物稅稅率,以燃油機車為例,我國目前約有1400萬輛機車,可說是家家戶戶都有機車,民國35年間將汽機車視為奢侈品的時空環境早已消失,汽機車如今已成為國人通勤所需要的民生必需品,既然原有課稅理由早已消失,繼續對其課稅就非常不合理。
課徵車輛貨物稅的同時也造成國產車內銷的稅金負擔,其中包含了17%貨物稅、5%營業稅及5%~17.5%之零件關稅, 而進口車則分別要課徵關稅17.5%、貨物稅25%或30%(以排氣量2000c.c.為分界)及5%營業稅,造成國人在購買汽車時,國產車售價約為外銷價格1.3倍,進口車售價為原產國售價1.5倍左右,無論是國產車或進口車,國人購車成本就是比較高,形同台灣民眾每買一輛車,就要先被剝三層皮的荒謬現況!
由於行政院先前答覆嘉瑜稱「不宜單就(汽機車)特定課稅項目個別進行檢討」,嘉瑜於昨日院會總質詢時也再次要求蘇院長及財政部蘇部長,應就貨物稅整體稅制進行通盤檢討,並會同經濟部及環保署朝能源稅的方向進行改革,當前國際趨勢皆是朝綠色稅制整合,課徵項目多是對能源、水汙、空汙、碳稅等名目,將貨物生產過程對環境造成的外部成本由企業負擔,目前的貨物稅稅率不一且將外部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對於國人來說非常不公平!
此外,嘉瑜也向蘇院長強調對於汽燃費改採隨油徵收的必要性,汽燃費於我國的歷史脈絡下更接近道路使用養護之規費,隨油徵收更能反映真實道路使用情形,現任交通部長林佳龍任立委時期亦曾對此提案表態支持,但自部長就任以來,卻仍未見交通部積極辦理汽燃費改隨油徵收事宜,從而拖沓修法進程至今。
⚠️動物虐待涉及刑事責任
設「動保警察」以落實動物保護!
在總質詢的最後,關於近年的動物虐待案件量居高不下、定罪率卻低得可憐的困境,嘉瑜認為癥結點在於動檢員的人力不足、無調查權,協力警方又欠缺動保專業所致,而民間倡議設置動保警察的呼聲已長達8年,蔡總統亦曾下令農委會進行相關研議;由於農委會與警政署系屬平行行政單位,立場對立難以調和,故請求行政院盡速出面主持跨部會協商,使各界期盼已久之動保警察制度盡快上路。
🔗2021.3.16 院會總質詢連結:
https://youtu.be/18A6AfBe8bM
🔗新聞連結:
立委質疑未實施囤房稅 蘇貞昌:恐轉嫁到租金
https://www.cna.com.tw/amp/news/aipl/202103160051.aspx
居住正義淪為空談?高嘉瑜:蔡總統的房市3箭全部脫靶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16001725-260407?chdtv
為何房價如此高? 綠委驚呼:台灣這點獨步全球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16001965-260407?chdtv
高嘉瑜質疑未實施囤房稅 蘇貞昌:恐轉嫁到租金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478078
高嘉瑜籲房租納實價登錄2.0 徐國勇:未來會來處理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1939242
沒車位還要買車道 立委點出房價弔詭處
https://ctee.com.tw/news/policy/430526.html
未推囤房稅護「租屋族」? 高嘉瑜搬數據打臉
https://reurl.cc/E2bGav
高嘉瑜提房租應納入實價登錄 內政部:未來會處理
https://www.nownews.com/news/5213189
新制未納囤房稅 學者憂房價居高不下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1/3/16/n12814779.htm
公設比飆高…免計容積 全面檢討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6/5322889?form=udn_ch2_common3_cate
囤房稅反推高房租 害到無殼族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37581
免計容積變公設 二方向補漏洞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317000144-260202?chdtv
綠委質疑囤房稅 蘇:恐轉嫁到租金
https://reurl.cc/YWk8An
汽車貨物稅稅率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嘉瑜與財政部蘇建榮部長,就前兩會期長期追蹤的各項議題,以及財政部第三會期的重點法案,進行意見交流,重點如下:
✅貨物稅應整體改革,朝綠色稅制發展整合
雖然在上個會期末行政院針對汽機車汰舊換新補助延長提出院版草案,且該政策獲得朝野支持,在第三會期開議後就會迅速排審並通過,但嘉瑜仍要重申,汰舊換新補助政策立意良善但治標不治本,無論是減輕國人購車負擔,或是改善國內車輛車齡老化問題,乃至於最終達到節能減碳、改善空汙等政策目標,根本之道還是在於直接調降汽機車貨物稅稅率。
由於行政院先前答覆嘉瑜稱「不宜單就(汽機車)特定課稅項目個別進行檢討」,嘉瑜今天也再次要求蘇部長,財政部應就貨物稅整體稅制進行通盤檢討,並會同經濟部及環保署朝能源稅的方向進行改革,當前國際趨勢皆是朝綠色稅制整合,課徵項目多是對能源、水汙、空汙、碳稅等名目,將貨物生產過程對環境造成的外部成本由企業負擔,目前的貨物稅稅率不一且將外部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對於國人來說非常不公平。
✅電動車牌照稅免徵將於今年底截止,至今仍未能確定是否展延!
起初為了鼓勵消費者選購電動車,政府於 2012 年 1 月 6 日起電動汽車、12.1HP 或 12.3PS 馬力以上的電動機車實施 6 年免徵牌照稅,在 2017 年再展延一次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同時還免徵貨物稅。
電動車高額的牌照稅始終是勸退眾多車主的一大主因,以特斯拉為例:按車型差異,牌照稅徵收金額可從最低1萬元到最高近12萬元!在全球推動綠能發展的趨勢下,如此高額的負擔必然會阻礙國內電動車產業發展,電動車的稅務優惠政策有展延的必要性。
然而隨著 2021 年到來,對於今年年底即將到期之免徵牌照稅及貨物稅政策是否繼續展延?財政部至今卻仍在評估,無法給嘉瑜一個確切的答覆,嘉瑜呼籲財政部應考量國際電動車發展潮流,盡速確定展延電動車免徵牌照貨物稅,促使民眾購買電車誘因,以落實綠能發展與國際接軌,嘉瑜在此會期提出相關修法草案。
✅本會期應盡速通過,稅捐稽徵法第41條提高逃漏稅之罰則!
由於現行稅捐稽徵法對於有心人士透過法律逃漏稅行為,刑事處罰過低且常發生刑罰與行政罰失衡情形,嘉瑜提案修正逃漏稅行為所課之處罰數額,希望能達到遏止逃漏稅之目的。而今日嘉瑜也與蘇部長討論提高罰則之可行性與稽查逃漏稅的人力量能是否完備等問題,與部長對談後有些收穫。
除此之外,財政部新會期重點修法,也將聚焦在土地增值稅、稅捐稽徵法等修法,回應司法院釋字第779號解釋,都市計畫內案件免土增稅,而非都市計畫內沒有免稅,違背租稅公平,修法後將一體適用免稅。嘉瑜也將會在新會期中持續監督、並提出相關修法草案。
✅房地合一稅漲價歸公、囤房稅稅基稅率偏離現實 財政部須面對!
房地合一稅、囤房稅問題,嘉瑜長期關注許久,也提出許多落實居住正義的提案,其中囤房稅稅基與各縣市政府稅率執行問題,早已引人詬病。
目前看來囤房稅落實仍是難題!現行單一家戶第四屋才加重稅率,早已被公認是有名無實。最近財政部僅公布個人全國總歸戶,而未公布家戶總歸戶的情況來看,財政部仍是避重就輕。不只提高稅率而各縣市房屋稅基偏離實際市價,原因出自評定現值之計算,雖有一套看起來完備的公式,但和現實卻完全脫鉤,根本是各縣市自由心證。
嘉瑜也趁著今天之機會,向蘇部長提出除了盡快研議囤房稅稅率外,也要求財政部在新會期,盡速通盤檢討現行的房屋稅基(即房屋評定現值)過低等問題,盡速研議變更房屋現值評價方法;另外,關於評定房屋現值的不動產評價委員會,嘉瑜也認為專業性並不足夠,翻開房屋稅條例,專家學者組成不超過一半,甚至地方民代也能成為委員,評價委員會做出的評定專業性是否足夠?令人存疑。
✅自用宅勾稽 落實包租代管 釋出空屋抵稅
依照房屋稅條例,「房屋無出租使用」、「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三戶以內」才能適用自住房屋1.2%稅率。但是,實務上只要房屋合計未滿3間且未被查到出租,即會被判斷為自住房屋,稅捐稽徵機關並無法有效勾稽。
嘉瑜曾在質詢時要求財政部應研議其他有效勾稽方法,同時,應輔導房東加入包租代管計畫,讓其房屋能適用公益出租人適用之稅率,降低租屋黑數。
今天也向財政部強調嘉瑜的主張,認為包租代管政策應由財政部與內政部,共同研擬相關政策誘因,促使房東能將其所有之房屋出租、並能優惠抵稅。
另外,也應訂落日期間,若逾期仍有逃稅狀況,應予裁罰,蘿蔔與棒子兼施。高房價問題真的是台灣人的噩夢,解決高房價問題當然也不是單憑房屋稅改革就能達成,需要跨部會共同努力,方能達成。嘉瑜在立法院也會持續關注房屋稅、土地稅法規不合時宜之處,落實居住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