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最速男的領導,是縣庫破產?還是永續發展?
——再不開源節流 金門財政將由正轉負
金門馬拉松的第二天,
金門日報帶來了新縣府團隊盤整完的縣庫結餘與整體財政概況
主計處指出:金門縣總體財政爾後每年短絀金額約20億元,
而以107年決算縣庫累計賸餘預估145億元來看,
若無以有效開源節流,
金門縣...
金門最速男的領導,是縣庫破產?還是永續發展?
——再不開源節流 金門財政將由正轉負
金門馬拉松的第二天,
金門日報帶來了新縣府團隊盤整完的縣庫結餘與整體財政概況
主計處指出:金門縣總體財政爾後每年短絀金額約20億元,
而以107年決算縣庫累計賸餘預估145億元來看,
若無以有效開源節流,
金門縣的總體財政將在7、8年後由正轉負。
我們將整篇報導下個結論,那就是: 「如不控制歲出,在預算編列逐年上調的情形下,
縣庫每年將短絀20億,依此演變下去,
金門縣政府將在8年後開始舉債度日。」 還記得選舉之前,
我們寫的「徐行於破產之路的金門」一文嗎?
原文連結:https://goo.gl/3dGWX1
根據我們目前所得知的資料,
縣府的財政狀況,比我們預期的還要糟糕
前任政府的毫無節制灑錢式的福利制度、
浮濫的擴編用人政策、技巧性逐年攤付的工程款項
迫使今年度可支用的預算毫無轉寰、動彈不得
而甫上任的楊鎮浯縣長所領導的團隊
將面臨一場難以收拾的殘局
請大家認真的去思考
如果我們的縣庫破產、公門舉債,
金酒營收無法突破挹注更多盈餘予縣庫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縣政福利將全數縮減甚至消失
從小朋友們的學雜費、老人家的福利津貼、
年輕人的青創優惠貸款乃至於各式各樣、
大大小小的福利補助,無一不受到衝擊
這也是為什麼森堡與團隊
急著要推動「議政透明化」與「預算合理化」的主因。
一般人可能很難以理解森堡
為何要走最艱難的這一條路
對森堡而言,
身為一個議員,需要負責的
不應該只是誰的路燈不亮、
水溝通不通、垃圾好不好倒進垃圾車
我們的權責,應該是藉由提案、審預算的方式
監督整個縣政的正常發展
實現公眾利益最大化 「不對個人或團體負責,而是要對所有人負責。」
這是森堡的初衷,也是不可退讓的堅持
早在去年底十一月審查108年總預算時,
議會就已經知道今年縣庫預算將短缺二十億的狀況,
可惜的是,當時並沒有任何制衡作為
明(109)年的預算與提案,
森堡及團隊成員勢必用心監督
屆時也會將所有消息公告給所有縣民了解
讓大家都能更清楚我們的議會狀況
前朝的恣意作為,或許我們很難去改變什麼
但在此,我們籲請縣府新執政團隊
在盤整完財政狀況後,
應該把縣庫的各項數據公告周知,
特別是,讓大家瞭解到底有多少已發包但還未執行的工程?而這些工程是否確有必要性?
縣府的流動資產、預付帳款及各項基金還有多少可以運用的餘額?
當然,之後森堡也會劍及履及實現選前的政見,
在會期中具體提案連署,
要求縣府「以季報方式公開府庫存款與負債」,並儘速落實。
而在這幾次的議題中,
常常有縣民提到很多都是中央補助的預算
我們金門不用白不用
在此要跟大家特別說明,縣府所獲得的中央補助款
大部分都需要地方配合款,而這部分是由縣府自行買單支出
另外,很多工程的執行過程中,也常會變更設計
但這些變更設計的追加預算支出,都不在原本的標案內呈現
到底金門有多少工程標案做了變更設計
經費又各支出了多少,我們全然不知
一個健全的縣政,不應該浪擲預算在無謂的硬體工程上
也不應該是少數人領個兩千、三千的福利政策
因為我們現在領取的、消耗的都是我們孩子的未來!
親愛的鄉親,您要給孩子甚麼樣的未來?甚麼樣的金門?
金門日報報導連結:https://goo.gl/9hg6KE
決算實現數 在 林德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由) 中市府4億多二備金僅執行一半、20案全數保留 審計處要求檢討
「審計部台中市審計處今在市議會說明2020年度台中市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中市府編5億餘第二預備金,核准動支4.8億,卻僅執行2.7億餘元,甚至有多達20項計畫核准動支後又全數保留,市議員林德宇痛批市府,擺明「不花白不花」心態「浮編濫編」,將要求減編第二預備金,各機關預算回歸預算程序編列動支;市府則指出,已請各機關謹慎評估動支第二預備金需求性。
林德宇批評,此舉顯示市府根本沒有財政紀律,不少項目根本應列入年度計畫編列預算,卻不循預算編列程序,直接動用第二預備金支出,導致更多浮編濫編的情形,他強調,審明年度預算時將會要求減編第二預備金。
市府強調,將強化預算執行,並請各機關支第二預備金時,若涉及採購案件,應評估能否在年度結束前執行完畢,以降低保留率,並針對連年以相同事由動支第二預備金的案件,請各機關回歸年度預算程序辦理以符規定。
https://news.ltn.com.tw/amp/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680110
(自由)審計處檢討二備金 市府允謹慎評估
審計部台中市審計處22日在市議會,說明2020年度台中市總決算審核報告時指出,中市府編5億餘第二預備金,核准動支4.8億,卻僅執行2.7億餘元,甚至還有多達20項計畫,核准動支後又全數保留;市議員林德宇痛批市府,擺明以「不花白不花」心態浮編濫編,將要求減編第二預備金;市府則指出,已請各機關謹慎評估動支的需求性。
中市審計處長吳錦祥指出,市府去年度核准動支第二預備金4億8225萬餘元,僅執行2億7992萬餘元,實現率為58.04%,比前一年度實現率61.41%,減少3.37%;部份機關未妥善評估,要求市府檢討改進。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74308
(中時) 台中近10年決算首見賸餘 議員批編預算時太浮濫
「針對審計處提出台中市政府109年度決算審核報告,市議員林德宇22日在議會中指出,市府許多機關的預算剩餘的比例偏高,顯示當初編預算的時候根本就編得太浮濫,另外很多應編在年度計畫預算的經費都動用第二預備金支出,核准動支後實現率又偏低,甚有多項計畫被全數保留,他批評,種種情形都顯示盧市府的財政紀律實在欠佳。」
https://www.chinatimes.com/amp/realtimenews/20210922004700-260407
決算實現數 在 莊子富 Nic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位令人安心的市長
TVBS公佈了全國政治人物的聲望民調排行!
其實讓我意外的是從一開始倒數的盧媽市長,這幾年一路努力,逐步獲得民心,竟然能進步至全國第三名。
從去年六都縣市長的評比中,台中的光榮度奪冠,就令我驚豔不已,溫而不弱,威而不兇,盧媽市長有他自己的哲學,她總是不疾不徐,即使被議員、媒體罵得滿頭包,該做的,該說的,她也是巾幗不讓鬚眉,而且很多時候還有偶包,做了很多事情卻不願意對外大聲宣傳,連我都比她還要著急,從我從事媒體多年,台中市的民眾厚道、中性、多元且包容,有著在地文化的特性,又不失都市成熟理性,就像去年底向AIT處長表達民眾反萊豬時,其實連綠營的朋友都是禁不住想給一個讚。
雖然,上一任留了1200多億的債務,但為了讓財務穩健,這幾年賣「配餘地」還錢,有許多政策都是延續前任,我很難想像盧媽市長的心胸有多麼寬大,盧市長去年總是說:「開不了工的,我要開工;完不了工的,我要完工!」,我的解讀就是,不管是哪一位前任的政績,只要是能為市民好的,都會努力在他的手上實現,不會去分前後,但一路以來,民進黨籍的市議員,總是拿這個作為攻擊的切入點,格局之狹隘,實在令人惋惜。
三天前,盧媽市長在市政會議上表示,今年的決算是縣市合併以來首次有盈餘5億元,且去年舉債是18年來最低,相當不容易,這是台中財政好轉的現象,如果財政有空間,才有機會再去爭取更多建設,讓財政穩定!(你知道剛上任的盧媽市長對於選前提出恢復老人健保補助,因台中市財政困難,舉債額度只剩88億元,舉債空間為六都之末,一直到第二年才完成政見)
在當前中央行政立法司法綠營全面執政下,雖然政治只分藍綠,但盧媽市長不斷強調市政優先,淡化黨務色彩,逐漸讓異音變成掌聲,而非靠著藍綠衝突,而是靠著民眾所在意的民生議題不惜和中央槓上!為了中火,更是使出渾身解術,都看得出不是只是為了對抗中央,而是站在民眾的立場。
我很難想像如果是林前市長連任,帶衰就不說,是不是燃煤無限燒、萊豬隨便進、債務持續堆、行政單位叫苦連天...我不想造神,但是我個人從落選後,受邀擔任市政顧問後,至今一點點的心得,而在女力當道的台灣政壇,盧媽市長是全台七名女性縣市首長(宜蘭縣林姿妙、花蓮縣徐榛蔚、台東縣饒慶鈴、台中市盧秀燕、彰化縣王惠美、雲林縣張麗善及嘉義市黃敏惠。)首先擊敗蔡英文總統的在野縣市長,令人驚艷。
台中捷運中午要正式通車營運,聽說盧媽市長還去邀請蔡英文總統,更喊出期待藍線的補助希望比照馬政府,你說這種把民眾的需求,把市民的需求每天掛在嘴上的市長,能做得多差嗎?
每週市政會議的臉書直播,已經施行了好久,盧媽市長認為這就是公開,讓施政的過程透明化,不管點閱和觀看率如何,至今沒有斷過,這是她對他自己負責任的基礎。
我認為地方父母官,就是需要穩健、安心、延續、擔當!
我不知道盧媽市長未來會如何,有沒有機會更上一層樓,但他的行事作風,讓身為市民的我非常「安心」
晚安,我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為豐原的孩子禱告
沒有任何孩子應該受這樣的苦
#願病痛遠離他
決算實現數 在 陳思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政府的超前部署
#蘇院長沒告訴你的三件事
#搶流感疫苗搶口罩搶水桶
經濟部宣佈分區供水,而台中苗栗#供五停二的分區限水,這幾天更傳出不只水源不夠用,連一個個橘色大型 #儲水桶在各大賣場都嚴重缺貨,硬生生從搶水延伸到搶水桶甚至還有傳出搶紙內褲,行政院長蘇貞昌被問到缺水問題,卻是以 『政府早就超前部署』一句帶過,然而這樣的超前卻依然無法解決當下我們面臨的困境。
👉從2016年開始,#政府四年投入超過1100億的基礎前瞻建設預算,卻無法解決台灣今年的缺水問題,現在卻連民生用的儲水設備都被搶購一空。
👉從2013年起,行政院 #花費百億購置的6座再生水廠,如今卻只完工一座,連審計部都直接批判,在決算報告中特別表明實現率居然連1%都不到,僅0.27%。
超前開始下預算及計畫,但隔了這麼久,執行率卻是剛開始的成績。
蘇院長從2020年就職當下喊出的『有政府,永遠為你超前部署』,
在面臨種種緊急狀況的國家治理下,政府勢必得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然而一次次的差勁表現,這些執政黨口中的超前部署,卻都是在發生問題前不當一回事,讓人失望透頂。
📌2020年5月的紓困之亂,蘇院長的超前部署 #喊的比做的快,行政單位卻跟不上蘇院長撞球棍揮舞簡報的速度,造成第一線公務員和民眾衝突不斷,更有許多公務員因此遭受民眾怒罵而落淚,蘇院長在數天後親自向全民道歉。
📌2020年初疫情爆發時出現全民搶口罩的情況,當時政府初期對於口罩管制的慢半拍,也讓全民在藥局、量販店前 #大排長龍 都一再的顯示,政府的應對能力不夠積極和迅速。
📌2020年10月的公費流感疫苗
#再次大排長龍,三天內湧進大量的人潮施打,讓部分醫院早早就將額度使用完畢。蘇院長事後卻用『像喜酒爆桌』來形容疫苗之亂,事後才坦承沒有先將疫苗分配次序,再次道歉收場。
政府口口聲聲喊出來的超前部署,不僅砸了信用招牌,更砸了無數筆大錢,最後卻經常換來一場亂,甚至是造成人民的恐慌,而在打得響亮的有政府口號下,還是只能靠民間自力救濟,真的令人不勝唏噓!
👉傳送門:https://reurl.cc/Q7DQW9
台中供五停二水情吃緊 坊間「這東西」竟成搶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