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決定論心理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決定論心理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決定論心理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決定論心理學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BLUE流,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把拔為什麼?】第二集-「存錢做什麼?」 買了一個存錢筒,想讓兒子開始存錢,希望建立他的金錢觀念。而兒子的錢從哪裡來?我自己建立了一個讓他賺錢的規則- 賺錢規則: 一般份內的事不會得到獎勵; 自己念一本書可以得到 10塊錢、替家裡做出額外貢獻則有20塊錢。作為他跨出難以跨出的一步時的小動力,當學...

 同時也有26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阿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能變得有魅力,不一定能經營好感情 #兩性 #戀愛 #心理學 #阿畫 ▶ 如果喜歡別忘了按下訂閱:https://reurl.cc/v1Wmdk ———————————————— ▶【阿畫第二頻道】 https://reurl.cc/5qkMOv ▶【阿畫】粉絲團 https://bit.ly/2pR...

決定論心理學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8:16:49

「戀愛,有時也是練愛。練習愛情,練習如何去愛。」 - 和其他人生裡重要的人際關係相比 愛情是一種相當獨特的親密關係 和家人相比 愛人是我們可以自己挑選 然後自己決定是否要存續的 沒有血緣關係自帶的必然羈絆 也沒有天生存在的上下關係 和朋友相比 愛情又有更高的彼此承諾 而且在生理心理接觸的親密程...

決定論心理學 在 企業精英 Elites Insider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6:57:03

認知和信念都是來自於對世界的理解和看法,這與個體的經歷、成長環境和受到的教育息息相關。在人們成長過程中,之所以容易出現問題,就是人們總是帶著固有模式來處理新的問題。人們要成長,就是要打破原先的固有模式,清除掉過時的經驗,用一種全新的思維來處理當前問題。小的時候,你跟父母怎麼相處,跟同學怎麼相處,你從...

決定論心理學 在 企業精英 Elites Inside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6:57:03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寄希望於買彩票,等中了頭彩之後,就可以實現“一夜暴富”的願望,然後徹底擺脫目前生活拮据的現狀,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幻想中富人極其奢華的生活,住著帶花園的豪華別墅,背著幾十萬的愛馬仕包包,用著上百萬的鍍金馬桶,出行靠私人飛機或者豪華商務車,一日三餐都是“山珍海味”的生活。但是,理想很...

  • 決定論心理學 在 BLUE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24 21:00:19
    有 510 人按讚

    【把拔為什麼?】第二集-「存錢做什麼?」

    買了一個存錢筒,想讓兒子開始存錢,希望建立他的金錢觀念。而兒子的錢從哪裡來?我自己建立了一個讓他賺錢的規則-

    賺錢規則:
    一般份內的事不會得到獎勵;
    自己念一本書可以得到 10塊錢、替家裡做出額外貢獻則有20塊錢。作為他跨出難以跨出的一步時的小動力,當學會了或養成習慣後,獎勵就停止。

    用遊戲設計的概念,人們在玩遊戲時最大的樂趣便是「即時」、「反饋」,打倒每一隻怪物都有得到「經驗值」跟「隨機獎勵」,量化付出而產生成就感,因此我也會做一個他的電子帳本,讓兒子能夠時時察看。

    身邊有朋友獎勵孩子是一次1塊錢或5塊錢,我的考量是,一個扭蛋就要100塊,現在是在培養存錢的習慣,存太久這反而會讓他產生挫折。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米哈賴 《心流》這本書裡提到一個數字15.87%,這是做事情難度的甜蜜點,而大部分是容易,只有這15.87%是難的,會讓人做事在心流狀態,不會被產生的挫敗感而阻礙了。是在一個「踮個腳就夠得著」的狀態下,最適合學習。

    由於會有「事事都只為了錢而做」的風險,物質獎勵像是包了蜜糖的毒藥,我會小心實施。

    花錢:
    他自己賺來的每一塊錢,他都可以自由地使用,我們不知道自己對東西的喜好程度,而「錢」剛好是一個很好的量化工具,沒有金錢觀時3000NT、1000NT這數字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有了「錢」這把尺之後,他看到一盒想要的玩具標價,而自己內心的預期價值,權衡之後他會發現的,不只是價錢的落差,還會發現自己的慾望值其實沒有那麼高,是不是非買不可。

    我不想讓孩子對家庭的付出時只想著錢,不過這樣是否有助於孩子對錢更有概念?我們生活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裡,需要大量的跟陌生人接觸,一個麵包是許多人花了時間種出原料然後加工,再加上烘培,東西的背後都是人們付出的時間與勞動。物品、時間、人力等等都需要用錢來換,而孩子懂得錢的重要以及如何使用前後,他會知道存下來的每一筆錢,不只是可以拿來買東西,還可以拿來換取別人的時間、勞動付出,而戶頭裡的不單單只是錢,也是自己累積的『勢能』跟『位能』。

    我個人的金錢觀不太贊成守財,當然該預留的應急錢是需要存的。錢是賺來的不是存來的,而賺錢的效率,取決於一個人的氣度。很多人賺了錢捨不得花,這樣錢就只是一個數字,錢作為一種可以運用的資源,花出去的錢才是你的。我們的未來都是立足在每一個現在,用錢來多買一門課程、一次旅遊、一次玩樂體驗、一件能提高美感的衣服、一個有創意的玩具...有了這些後,未來才有更多可能(雖然他現在可能只看到我被逼著不那麼節制的花錢...)。

    有這樣讓孩子存錢的想法已經很久了但一直沒有實施,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擁有金錢觀,但跟做事的動機「自我決定論」(註解一)剛好矛盾,因此我相當猶豫,遲遲沒能實施。不過往後人生中,往往我們自己以為是遵從內心獨立決定的事,但其實是外在的因素引導解果,那不如就先幫兒子先建一個安全邊界,讓他有自由意志的在這安全邊界裡發展.....(爸爸進入鑽牛角尖時間)。

    我不是育兒專家,在實施賺錢存錢制度之前,也希望跟聽聽大家的意見,歡迎大家留下自己的金錢觀、想讓孩子有怎樣的金錢觀。

    註解一
    「自我決定論」
    心理學裡把人們做事的動機分成兩種,一種是外在動機一種是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往往會阻礙我們的行動,只有內在動機才能真正地提高行動力,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德華·戴瑟的「自我決定論」,在一個分成AB組三天的實驗中,實驗對象需要玩指定遊戲玩三次。玩到二次時戴瑟會離開實驗室,此時玩家們可以選擇繼續玩指定遊戲,或是做別的事情。兩組唯一的區別就是在A繼續玩指定的遊戲時,可以得到一美元的獎勵。
    實驗結果是第一天AB組差別不大:第二天得到一美元的A組玩得更久:第三天發生了逆轉,沒拿到獎金的B組反而玩更長的時間。

    戴瑟的結論是,人們的天性,都希望是因為自己想做才做,不是被逼的。外在的規則,就算是獎勵,都會傷害我們的這種天性。

    #爸爸經 #金錢觀 #親子教養 #藍聖傑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