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江漢光評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江漢光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江漢光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江漢光評價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37的網紅林家興 Alfred Li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郝院長柏村將軍千古〉 葛武少年投筆戎, 半生橫戈半生功, 抗倭征印撫民憶, 渡海泊舟戍千門。 漢光起陣未光國, 出將入相衡逆流, 黑潮掏盡長江浪, 登瀛村夫萬古崇。 晚 林家興 敬獻 ---- 一個人在歷史當中有多重要,最好的辦法是試著把他抽離,看看對於時代與我們的生活有無變化。毫無疑問...

  • 江漢光評價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30 23:52:07
    有 116 人按讚

    〈郝院長柏村將軍千古〉

    葛武少年投筆戎,
    半生橫戈半生功,
    抗倭征印撫民憶,
    渡海泊舟戍千門。

    漢光起陣未光國,
    出將入相衡逆流,
    黑潮掏盡長江浪,
    登瀛村夫萬古崇。

    晚 林家興 敬獻

    ----

    一個人在歷史當中有多重要,最好的辦法是試著把他抽離,看看對於時代與我們的生活有無變化。毫無疑問,郝柏村院長在那個大時代所歷經人生的深度與廣度,只能以「#傳奇」二字來形容。他對中華民國「國家」的認同理念之深、為此付出的奉獻之重,也許在世者已很難再找出第二人來。

    有人說,郝柏村一生最大的榮耀是「抗日、反共」,但據採訪過他的記者透露,郝自認這輩子最驕傲的地方不是抗日反共,而是在晚年把權力完完整整的交給台灣人民,讓中華民國國軍走向國家化的道路。

    我還記得曾經看過一段新聞紀實的影片,當年擔任立委的陳水扁在時任國防部長的郝柏村面前大發脾氣、掀翻郝的發言台,郝從頭到尾只是淡淡的看著這一切發生。事後面對記者採訪時笑笑地說道:

    「他們說我沒有民主風度,他們比較有民主風度吧⋯(笑)」

    如何討論與定義他的功過?也許很複雜。但我感覺到⋯在他波瀾壯闊的一生面前,以功過成敗蓋棺論議的傳統中國史學價值觀竟是顯得如此渺小。

    他近年所著的幾本書,包括較早的《不懼》,我大多都購置了,卻還沒有時間好好去完整細讀,實在慚愧。也許他書寫的多是歷史與對歷史的評價註解,對當下來說沒有急用,但放長時間來看,他人生活出的精彩歷史,對於陶冶精神、鍛煉意志與知往鑑來,卻大大有用。

    對我來說,我更喜歡郝柏村院長身著戎裝、英氣煥發的樣子,那股「#不懼」任何敵人以守護國家與信念的氣魄,確實令人神往。

    郝柏村院長是一個真正的國民黨人,一位真正的中華民國派。他的傳奇或許謝幕了,但他的奮鬥與其戮力守護的國家🇹🇼,身為新世代的我們,會在新時代繼續努力延續下去。

    ----

    望家屬節哀珍重。此外,或許他的時代與信念離當下的台灣有一點距離,但沒有他和許多和他一樣的人的努力,我們也許沒有今天的富足安康,希望大家不要只停留在膚淺的政治口水、玩笑與標籤,能夠更認真、更多地去認識郝柏村——一個付出一生守護中華民國與台灣這塊土地的老兵,值得我們所有人的敬重。

    #中華民國派🇹🇼
    #黃埔軍魂不滅

    📖郝柏村院長著作:https://bit.ly/3dHLisn

  • 江漢光評價 在 許信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7-10 15:59:38
    有 1,577 人按讚

    今年八月二十日,是黃信介先生九十冥誕,特別寫這篇紀念文章,用以感懷和彰顯黃信介先生對台灣民主所作的偉大貢獻。

    劉邦型的台灣民主運動領導人
    黃信介先生

    在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初期,統一北方建立後趙的石勒是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他是五胡之一的羯人,年輕時曾被賣身為奴,終於能在亂世身經百戰,脫穎而出,成為後趙王朝的開國君主。

    石勒不曾讀書,但喜歡聽讀書人說書,「好使諸生讀書而聽之,時以其意論古今得失,聞者莫不悅服。」有一次,他問他的文人大臣,他可以和古代的那個君王相提並論。那位大臣說:「陛下神武謀略過於漢高,後世無可比者。」石勒笑著說,「人豈不自知!卿言太過。朕若遇漢高祖,當北面事之,與韓、彭比肩;若遇光武,當並驅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大丈夫行事,宜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效曹孟德、司馬仲達欺人孤兒寡母,狐媚以取天下也。」

    親自打下大唐江山的一代英主唐太宗,對於漢高祖劉邦和東漢光武帝劉秀,也有類似的評價。大意是說,如果對手是劉邦,他甘拜下風;如果對手是劉秀,他可以一爭短長。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領導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厲害的領導人之間的共識。劉邦到底厲害在那裏,他自己的話說得最為傳神:「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翻成簡單的白話,「論戰略規劃能力,張良比我強。論治國籌餉能力,蕭何比我強。論指揮作戰能力,韓信比我強。他們三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用他們。項羽只有一個謀士范增卻不能用。這就是我所以贏項羽的道理!」

    能用比自己強得多的當代豪傑,而且用得很自在:這正是劉邦作為領導人最厲害的地方!

    一九七0年代末興起的台灣民主運動,最後所以能發展成為沛然莫之能禦的政治力量,成功完成台灣的民主轉型,成功改變台灣的歷史走向:毫無疑問,黃信介先生的領導是一個關鍵因素。

      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黃信介先生就是一個最像劉邦的領導人!

      一九七八的「黨外助選團」,是一九七九年的「美麗島政團」的前驅。這兩個組織,都是當時推動台灣民主運動的核心組織。這兩個組織都由黃信介先生領導。黃信介先生用施明德當「黨外助選團」的總幹事,用我當「美麗島雜誌社」的社長,施明德當雜誌社的總經理,張俊宏當雜誌社的總編輯,林義雄和姚嘉文當雜誌社的財務管理人。由我們五人組成「五人小組」,作為推動運動的決策核心。黃信介先生對五人小組,言聽計從,從來沒有任何異議,從來不作任何干涉。

      這兩年是台灣民主運動的狂飆年代,也是台灣民主運動的黃金年代。

      從一九八八年起,黃信介先生擔任民主進步黨第三任主席。他重用張俊宏當他的秘書長,放手讓張俊宏和李登輝先生領導的國民黨折衝樽俎,奠定了國會全面改選和總統直接民選的政治基礎。

      能領導比自己強得多的豪傑之士,當然因為本身胸懷大志。

      劉邦年輕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地方小吏,常常到首都咸陽服徭役,看到秦始皇出遊,竟敢喟然長歎:「大丈夫當如此也!」

      他本來是一個縱酒好色的人,當他發現自己有推翻暴秦,開創新時代的大好機會,就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變成一個懂得自我管理,懂得自我學習,懂得自我成長的能擔當領導大任的超級領袖。

      黃信介先生當然也胸懷大志!在一九七八年組織「黨外助選團」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不必再參選的終身職立委。他當然也知道在當時領導黨外運動可能遭遇的不測凶險。但是,他淡然處之,他毅然為之!他的大志,是他對自己在台灣民主運動的歷史使命和歷史地位的自覺。

      在一九七0年代,比黃信介先生年輕一代,同時也已經擔任立委的康寧祥,遠比黃信介先生鋒頭更健。他比黃信介先生更認真當立委,也更認真研究議題。他曾經被美國「時代雜誌」選入全球最具政治前景的二十位年輕領袖名單。但是,往後的貢獻,卻與黃信介先生不可同日而語。這正是領袖天份的差別。

      可惜,建黨初期的民進黨反對威權成為一種風尚,黨主席任期短暫,以致像黃信介先生這樣一個天才型的領導人物,無法長期發揮凝聚豪傑之士的領導作用!

      這真是台灣歷史的莫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