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江戶時代髮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江戶時代髮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江戶時代髮型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頭髮會自動生長的恐怖娃娃。 「阿菊人形」是北海道地區流傳的一則都市傳說 講述被收藏在寺廟裡的人偶出現令人費解的靈異現象。 記得小時候,常聽到一些關於玩偶的靈異傳說,像是鬼月來臨之前,要把家中所有紙娃娃集合起來燒掉。不然,晚上會變成鬼娃娃來找你,讓你惡夢連連,夜裡不得安寧;還有人說,紙娃娃玩完之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京都—京都の匠單身年輕26代目講解伏見萬本鳥居 手工製鬼瓦40年京瓦師試3D打印 消失中的京都威尼斯「伊根」 舟屋漁村 一頭all back髮型,fit過健身教練的長谷川實,換來攝影師的心心眼,面對鏡頭卻相當怕醜。「我以前瘦很多的,比現在少15公斤!」不為美形騷肌,練一身肌肉只為神明做事。作為「伏...
江戶時代髮型 在 身躰髮膚SHENTIFAFU _ 李孟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10 18:35:03
#今日工事 非常開心這次與 @rmktaiwan 一起共同創作了三款靈感來自江戶時代女子美人繪的妝容 本次RMK秋季彩妝靈感來自江戶時代素有《美人繪泰斗》的浮世繪大師 #喜多川歌麿 以三款不同風格的女子:時尚、前衛、知性 為靈感 並提取畫中的日本傳統色彩融入到現代彩妝的眼影盤、雲管眼唇筆、唇釉...
江戶時代髮型 在 Hanna はんな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7 00:01:22
🏮總共30張照片在Facebook🏮 #臉書文末抽獎 ⠀⠀⠀⠀ ⠀⠀⠀⠀⠀⠀ 除了手作壽司以外,在松戶還玩了「手繪招財貓存錢筒」、「日本傳統燈籠製作」、跟古代用來畫和服的「友禪染」! ⠀⠀⠀⠀⠀⠀⠀⠀⠀⠀⠀⠀ 這隻貓是我和日本插畫家合體的孩子哦😂(!?) 身體的圖案來自我,眼睛鼻子嘴巴是老師幫我畫的...
江戶時代髮型 在 Hanna はんな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7 02:44:18
新潟の @studio.clan で花魁体験✨ スタジオは#幻想的 な「水鏡」を選らんでみた☠️ 以前体験したものと違って、お客さんその一人一人の性格や雰囲気に合わせてスタイルを作る‼️ サーモン色の着物を選らんだわたしには「かぐや姫」風にしてくれました🌕😍とてもお気に入り💕 当時の女の子たちが真似...
-
江戶時代髮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2-14 16:30:11|京都—京都の匠單身年輕26代目講解伏見萬本鳥居 手工製鬼瓦40年京瓦師試3D打印 消失中的京都威尼斯「伊根」 舟屋漁村
一頭all back髮型,fit過健身教練的長谷川實,換來攝影師的心心眼,面對鏡頭卻相當怕醜。「我以前瘦很多的,比現在少15公斤!」不為美形騷肌,練一身肌肉只為神明做事。作為「伏見稻荷大社」的御用職人,家族26代守衞千本鳥居400年,日日抬着幾十公斤重的木頭上山,不說一句辛苦,「能做這工作,我們只有榮幸。」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18/LH3UOBPROCASO6YQZYMJAF2E5Y/
「三個字講完,黑、澤、明。」跟攝影師之間的冷笑話,倒很足以形容眼前的京瓦──明明黑得深邃、暗處又見亮麗光澤。京都之雅恒久不變,有賴這千年守護古都之樑脊。惟面對時代變遷,現在竟落得只剩一人死守絕藝的困境。
「做這行四十多年了,由明治四十四年開始,一直到五年前爸爸過身,我就正式接手。」淺田晶久被稱為「京瓦最後一人」。位於京都伏見的工場有幾個貨倉之大,卻只得他跟太太二人,偌大的空間頓顯蒼白,跟這產業一樣凋零。
製瓦技術早於飛鳥時代(538年—710年),由中國傳入日本。早期只是寺院、城堡等貴族專用,一直至江戶年間(1603年—1867年)才普及為平民住家的建材。京瓦出名平滑堅固,沉實得來又帶光芒。除了普遍瓦片,古人也會製作家徽,以及置於屋頂、用以辟邪的鬼瓦,懂得做的人又叫「鬼師」。「鬼瓦自古已有,到平安時代演變成有角,鐮倉時代發展至雙角。江戶時代更講究,技師要在不用模的情況下,以全手工製作,很考功夫,但可以做得更立體。」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18/4RV4IB2QGSFY2AF43EDUUXZR4U/
「海之京都」、「京都威尼斯」、「日本最美麗漁村」。多得網絡,伊根這個隱世絕景不再隱世,遊客趨之若鶩來印證照片上的唯美漁村,卻未必知道其實它正在逐漸消失。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19/HC5OJKHO3DQ5EG5BIXP2TWKMK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京都 #伏見 #萬本鳥居 #京瓦 #伊根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江戶時代髮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頭髮會自動生長的恐怖娃娃。
「阿菊人形」是北海道地區流傳的一則都市傳說
講述被收藏在寺廟裡的人偶出現令人費解的靈異現象。
記得小時候,常聽到一些關於玩偶的靈異傳說,像是鬼月來臨之前,要把家中所有紙娃娃集合起來燒掉。不然,晚上會變成鬼娃娃來找你,讓你惡夢連連,夜裡不得安寧;還有人說,紙娃娃玩完之後一定要收好,放在鐵盒裡,不可以斷手斷腳,否則,紙娃娃晚上會變成女鬼來掐你脖子,聽起來真是毛骨悚然,說穿了,還不都是大人編造出來想嚇唬孩子的故事,提醒他們要把紙娃娃或玩偶收好。
小孩子沒心眼,大人講什麼都信,實在單純的可以。坦白說,小時候打從心底相信這種無稽之談,像是睡覺的房間絕不可以放任何娃娃,免得到了半夜娃娃會來找我玩,對於眼睛會眨、或是會發出聲音的娃娃更是敬而遠之。
《靈異入侵》(Child's Play,1988)片中拿著刀伺機殺人的玩偶恰吉,幾乎成為我童年的夢魘。《厲陰宅》(The Conjuring,2013)的超自然博物館收藏的「安娜貝爾娃娃」到了半夜會自行移動,感覺怪恐怖的,如果放在房間我會怕。
<頭髮會自動生長的恐怖娃娃>
北海道萬念寺供奉的阿菊人形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靈異傳說,據說娃娃頭髮會生長的奇妙現象,即源自於此。在過去的時代,人偶一般都是梳著日式髮型並以和服打扮為造型的女孩模樣,供奉人偶的傳統始於江戶時代,在武士家庭裡,供奉人偶是為了祈念孩子平安長大,當女兒長大出嫁時,習俗上認為把象徵消災解厄的人偶當作嫁妝讓女兒帶去新家,可以使婚姻幸福美滿,現在這樣的人偶只當作一般的擺飾品放在家中,已失去了傳統的意涵。
阿菊人形的故事,1975年曾被電視媒體大幅報導,消息傳遍全世界而名噪一時,開始衍生出不同的故事版本。
距今一百年前,在大正七年(1918)發生的真實事件。當時年僅十八歲的鈴木永吉去參觀在札幌舉行的大正博覽會,於會場買了一尊日本人偶(市松人形)給年幼的妹妹菊子(當時才三歲)。菊子非常喜歡那尊人偶,疼愛程度簡直就像是對待自己親妹妹一樣。後來卻因為罹患重感冒,菊子從此一病不起,提早離開了人世。因妹妹的死悲傷不已的哥哥永吉,決意把妹妹火化後的遺骨和人偶一起供奉在神桌上,朝夕祭拜,藉此追思妹妹生前的可愛模樣。
1938年永吉移居樺太(即庫頁島的薩哈林),在那之前把妹妹遺骨連同人偶裝在箱子裡,交由萬念寺的住持妥為保管。到了昭和十三年,也就是一九四七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永吉終於返鄉,前往該寺廟準備取回箱子時,發現玩偶起了變化,他在住持面前打開箱子時,赫然發現人偶的頭髮竟長到肩部!
「一定是菊子把她的靈魂移轉到生前最鍾愛的人偶身上吧。」目睹這怪現象的今川住持,紋風未動將「阿菊人偶」安放在萬念寺,從此之後,玩偶的毛髮只要生長至腰際,就會自行斷落。每年三月寺內人員會定期為玩偶梳理毛髮,稱之為「整髮會」,直至今日,阿菊人偶的毛髮仍持續生長。(北海道新聞,1970年8月15日)
這篇報導當中,還有「菊人形的毛髮長約25公分,懸垂至腰部以下」的細節描述,並附註「幾年北海道理工科的研究生著手調查,證實是人的毛髮,至於為何會變長?找不出合理的解釋。」現在流傳的阿菊人偶傳說很清楚地記載在這篇報導上。
不過,昭和37年(1962)8月6日的《週刊女性自身》雜誌上刊載的阿菊人形則是不同的版本,當時北海道放送的記者馬淵豊所報導的內容有著微妙的差異,在這篇報導裡,把人偶供奉在佛寺的並不是永吉,而是女孩的父親助七。此外,交由住持保管的日期是1958年的3月3日,而發現頭髮變長的日期則是1961年的7月15日,而且故事中的女孩叫做清子,也不是菊子。
<關於清子的悲慘故事>
故事中的清子是助七先生的獨生女,母親在產後身體狀況不佳,半年以後便亡故,此後都是由助七親自撫養,續弦的妻子希望交給她來照顧,但助七充耳不聞。就在清子三歲的那年冬天,不幸罹患了肺炎因而夭折。據說清子臨死之際,微弱地呼喊著「爹爹」接著閉上了眼睛。
助七失去愛女悲慟不已,過了十天,他抱回一個童女的人偶,或許是他把對愛女的思念寄託在人偶身上吧,他把人偶當作自己的女兒一般疼愛有加,會為她做飯菜,為她梳頭髮插上髮簪,還會帶著她同寢,唱安眠曲給她聽。
可是到了1958年的3月3日這一天,助七突然出現在佛寺,向住持委託:「請代為照顧這孩子」說完後,據說從此就消失了蹤影。人偶也一直擺放在佛堂的角落,連住持都幾乎忘了她的存在。然而三年後,住持做了奇妙的夢,夢中看見全身濕透的助七出現在他枕旁,說了一句奇怪的話「請將清子的頭髮剪掉。」隔天,住持將童女人偶從角落取出來一看,發現原本生長至耳際,像河童一般的髮型(西瓜頭),沒想到生長至腰際的長度,於是住持就幫忙修剪,繼續供養這人偶。以上就是《週刊女性自身》雜誌所刊載的內容。
這篇報導刊出的六年後,到了1968年《YoungLady》雜誌又報導了這則傳聞,並首次使用「阿菊人形」這個名字,故事當中的清子也換成了菊子,但內容和六年前有很大的差異。
話說1913年助七的前妻去世,留下年僅二歲的菊子自行撫養,剛好那時北海道有個大型博覽會,助七就抱著菊子去參觀,離開前買了一個河童髮型的日本人偶送給菊子。到了隔年的3月24日,菊子因染上肺炎夭折。時間來到了1938年,助七打算搬去樺太居住,於是將菊子的遺骨連同人偶一起交付萬念寺的住持代為看顧,住持將人偶放在台座下方的抽屜便忘了她的存在,很快地過了十七年,到了1955年住持進行大掃除的時候,從抽屜取出人偶,才發現人偶的頭髮生長到腰際的部位。(摘自《YoungLady》1968年7月15日)
<阿菊人形傳說變貌的過程>
雖然該報導有提供「關於毛髮的鑑定,其實是動物的毛髮」之說,或是「六年之間頭髮會生長三公分」這樣的情報。但是有幾個矛盾點,首先大博覽會是1918年舉辦,並不是1913年,其次是過了這麼久的時間,住持竟然完全沒有發現人偶頭髮生長的現象,而是十七年後才發現。這些疑點使得該則報導欠缺可信度,而且和前述的《女性週刊自身》雜誌所報導的內容很多細節都不一樣,還引述是馬淵豊記者所說的內容。光是八年期間,就有三則不同版本的故事在世間流傳,如今保管阿菊人形的萬念寺,提出的官方說法仍以《北海道新聞》的報導為正確的起源。
阿菊人形傳說的重點,擺在年幼亡故的少女,將其怨念寄附人偶身上所引發的靈異現象。新聞披露以後,震撼全日本,自此各地均傳出類似人偶毛髮生長的目擊事件,大部分為市松人形(木製人偶),少部分為西洋人偶(洋娃娃)及橡膠人偶。至於事件的真相為何,馬淵記者表示,針對這件事他不予置評。
筆者也曾在緯來日本台看過某個綜藝節目,實地採訪一間外觀上不甚起眼的寺廟,裡面專門收藏被丟棄不要的人形玩偶。當住持帶領外景隊藝人進入收納室,果然陰氣森森,其中也有頭髮會生長的玩偶,竟然是以夏威夷跳草裙舞為造型的橡膠人偶,臉上的表情相當可愛,放在暗處攝影機拍攝到人偶的臉上,卻發覺眼神有些詭異,好像直盯著你瞧,教人直冒冷汗。
據說這個呈現巧克力膚色跳草裙舞的玩偶早已停產,市值估算下來,至少幾十萬日幣跑不掉,同樣是戰前生產的玩具製品,不過寺方並不打算拿到開運鑑定團去估價,當然也不會上網拍賣,有朝一日他們也許會成立一座玩偶博物館,來展示這些長年下來累積的收藏品吧,我們拭目以待。
文 / 銀色快手 怪談師、偽民俗學家
你身邊也有蒐藏一些半夜會睜開眼睛的娃娃嗎
<參考資料>
小池壯彥,宝島別冊415『現代怪奇解体新書』
『怪奇ドラッグ』創刊號,英知出版,2006年4月10日
江戶時代髮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三浦春馬《天外者》到1865年英屬香港】
從看《錢斷情始》會邊看邊哭,到看《天外者》有淡淡的哀傷和惋惜,就想起三浦春馬離開我們一年了。
去年11月看過電影預告片之後,一直很期待;雖然到最後香港沒有上映,但總算是看完了。薩摩人才輩出,說來慚愧,我從來沒有認真留意過五代友厚這個人。看完電影去Google他的生平來歷,發現薩摩藩英國留學生紀念館的資料,然後就看到他們到訪香港的經過。
在羽島沖乘搭Australian號出發的留學生們,第一站抵達的目的地就是英國殖民地香港,時為1865年4月21日的黃昏。第一次離開日本的國土,被英國以及華人的船員包圍,耳邊盡是聽不明白的外國語言……有些留學生突然覺悟自身命運,手起刀落,長髮落地。順帶一提,江戶時代男性頭上那個髮型叫「髷(まげ)」。
1865年的香港黃昏景致,就跟我們平常看到的歷史圖片一樣,維多利亞城就是小小的英國。最讓人感慨的卻是,薩英戰爭時這些熱血青年們曾經親眼目睹的英國戰艦HMS Euryalus,正停泊在維多利亞港。
作為英國殖民地,香港是遠東遊船戰艦補給的良港。無論是食物、燃料還是維修,開港不過20多年的小漁村早就式式俱備。
德輔道中的建築物如同今時今日倫敦Knightsbridge間Harrods。他們離開後的三年,還開了一間靚過半島酒店的英式酒店Hong Kong Hotel!
首次離開薩摩的留學生屏息靜氣,上岸時穿上西服,購買鐘錶,品嚐紅茶,為即將前往的歐洲大陸—未知的新世界,作出準備。
他們在香港停留8天後,乘搭英國的郵輪鴯鶓號離開。起程為香港時間4月29日下午兩點鐘。
圖:一個我想永遠記着的微笑。
希望你此刻也在天上微笑。
江戶時代髮型 在 雪奈日劇部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江戶小姐》-令和時代的俠義化身
現代人回到古代,往往受盡折磨,而古代人來到現在,總是笑料百出。來自161年前的美麗花魁,出現在下町街頭,讓人誤以為是cosplay,或者準備上班的藝妓。
劇情描寫江戶時代的傳奇花魁仙夏(岡田結實 飾),某天竟然莫名地穿越到現代的東京!她因緣際會之下和不擅長溝通的草食系男子藏地俊輔(葉山獎之 飾)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並且跟他一起在咖啡店打工。
仙夏不合時宜的行為舉止、誇張髮型,確實鬧出不少笑話,然而她對於不合情理之事總是有話直說,看不慣現代人優柔寡斷的她,也將路見不平、行俠仗義,以無比豪爽的個性,在令和時代掀起華麗旋風!
我原本對這樣的題材提不起興趣,結果一口氣在KKTV上面連看三集,真的很過癮!尤其第一集批判社畜文化的情節,令人拍案叫絕。
對仙夏來說,「公司」就是一個會壓榨員工的恐怖地方,看著主管用「期待」來操控屬下,她自然要挺身而出。日本人本來就屬於比較壓抑內斂、忍辱負重的性格,因此看見這種心直口快、正義感爆棚的主角,心情頓時愉悅起來,期待仙夏可以痛快地對這個虛偽的社會加倍奉還!
花魁不愧是吃過苦的堅毅女性,不但在咖啡廳打工,還能夠馬上轉職當YouTuber,以獨特的人設,迅速在網路上暴紅。即使故事的發展非常的無厘頭又不按牌理出牌,可是當成喜劇來看實在好紓壓!
延伸閱讀: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05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