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汀角路茶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汀角路茶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汀角路茶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汀角路茶座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出門的日子我在家看書 ⠀⠀⠀ 繪本|《逛美術館自信心養成術》 ⠀⠀⠀ 你最近有去美術館嗎?大部分的人,答案應該都是「沒有」吧! ⠀⠀⠀ 三級警戒期間因為居家上班,除了偶爾採購食材,真的是一步也沒踏出家門,但可以做的事情一大堆,倒也不會無聊,最想念的大概就是游泳池、公園和美術館。 ⠀⠀⠀ 說到美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的咖啡店,今時今日的標準,除了有好咖啡,更要能同時滿足視覺(還有IG),香港近年出現眾多又舒服又漂亮的咖啡店,有無敵海景,有避靜去處,每間都是一處周末小驚喜。 % Arabica 電話:從缺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爹核士街1號地下4號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9am-7pm 詳情: http://bi...

汀角路茶座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08 03:43:27

【 @girlstyle.mag 】2021情人節餐廳下午茶推介 . 情人節最佳節目,當然是去餐廳酒店嘆個下午茶啦!以下就精選了幾間高質的下午茶推介,隱世林景、維港海景、日本草莓、韓式素菜t都有齊,快約男友或者姊妹一起去吧! . 1. Hue下午茶套餐 . 澳洲餐廳Hue推出全新造型下午茶,讓大家在...

  • 汀角路茶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8 19:15:48
    有 114 人按讚

    #不出門的日子我在家看書
    ⠀⠀⠀
    繪本|《逛美術館自信心養成術》
    ⠀⠀⠀
    你最近有去美術館嗎?大部分的人,答案應該都是「沒有」吧!
    ⠀⠀⠀
    三級警戒期間因為居家上班,除了偶爾採購食材,真的是一步也沒踏出家門,但可以做的事情一大堆,倒也不會無聊,最想念的大概就是游泳池、公園和美術館。
    ⠀⠀⠀
    說到美術館,上週終於收到新買的繪本(萬歲!)這是北美館與挪威插畫家歐希莉.揚森共同合作的作品,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上市,揚森讓她最知名的童書角色「酷比」再度登場,現身於書中和讀者分享逛美術館的方法。
    ⠀⠀⠀
    這本書設計得滿有意思的,它將逛美術館的歷程拆解成「前、中、後」段,出發前要做什麼功課、穿什麼衣服才好、選一組歌單邊聽邊逛;進到美術館後也有一籮筐事情可以做,像是研究動線、聽講座、參加工作坊、和陌生人聊聊天;結束後還沒完呢!可以逛逛商店,找個位子喝下午茶,走長長的路回家,把今天看的東西消化消化。
    ⠀⠀⠀
    介紹美術館是什麼、裡面有什麼、可以做什麼的繪本雖然有,但沒有花這麼多篇幅描述看展的情緒感受,起初閱讀時覺得內容有點零碎,但現在越看越喜歡這本書。
    ⠀⠀⠀
    它讓我想起自己的每趟旅行中都會盡量塞進美術館和博物館的行程,不管是誤打誤撞走進去的曼谷 Queen Sirikit Art Gallery、絕美典雅的倫敦 V&A Museum、宛若仙境的豐島美術館、或是怎麼逛都不會膩的台南奇美博物館......全都好想再去一次!世界上也還有好多我想去的展館,清單列出來大概有十公尺那麼長!
    ⠀⠀⠀
    作者說:「網路提供你已經熟悉且喜歡的事物,美術館則是充滿未知的驚喜」我想這本書的出發點非常簡單,就是想告訴讀者逛美術館是一件很好玩的事,看不懂、聽不懂、偶爾覺得無聊也沒關係,總是有機會遇上新發現的,好好享受吧!期待能夠再次真正安心踏進美術館的日子快快到來,即使今天公布部分場域微解封,大家也要注意防疫規定與身體健康喔!
    ⠀⠀⠀
    -
    ⠀⠀⠀
    台北市立美術館《逛美術館自信心養成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1647
    ⠀⠀⠀
    更多美術館、博物館相的繪本:
    ⠀⠀⠀
    《藝術,在這裡Art Is Here》高美館;CROTER
    《我的美術館》廖倍恩
    《在美術館裡逛一天》妮雅.古德;妮雅.古德
    《小老鼠 大畫家:小珍幫你導覽現代美術》珍.布雷斯京.力爾班
    《和小蓮一起遊莫內花園》克莉絲汀娜.波克
    《邦邦和阿智去冒險:咻叭叭叭美術館》烏哇巴米
    《酷比的博物館》歐希莉・揚森
    《博物館的一天》岩田慎二郎
    《博物館》哈維爾・塞茲・卡斯坦;馬努葉爾・馬爾索
    《你不能帶氣球進大都會博物館》賈桂琳.葳茲蔓;羅蘋.葛拉瑟
    《博物館之書》珍.馬克;理察.荷蘭
    《懂得欣賞, 是件快樂的事!聽故事、入門藝術、逛美術館, 美感探索的繪本提案70選》賴嘉綾

  • 汀角路茶座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11 11:19:48
    有 911 人按讚

    博愛如我又來介紹這個月相當有興趣,也非常想趕緊一讀的新書們,若有人在意,得先說聲不好意思,因為這個月是維持快兩年來首度沒有本月選書的一次,最近處於水深火熱狀態,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不過,很快也會有對這裡極其重要的消息準備和大家分享,請稍微期待一下,可能有些眼尖的朋友已經發現了,不過現在容我暫時賣個關子,就先將焦點放在近期推出哪些令人目不暇給的好書上。
    ⠀⠀⠀⠀⠀
    ⠀⠀⠀⠀⠀
    如果四月份有選書,這幾本就是我的首選名單。首先是,世上最有可信度的推書大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去年最愛小說之一《#消失的另一半》,作者布莉貝內特曾說,這本書創作的靈感,是她與母親的一通電話。母親說起自己位在美國南方路易斯安那州的故鄉:「那個小鎮的人通過結婚,來讓自己的小孩看起來一代比一代白。」她聽完立刻拿起筆記下這件事情,從此成了小說《消失的另一半》的主題。16 歲那年,雙胞胎姊妹一起逃離家鄉。妹妹絲黛兒假扮白人,成了富太太,終於得到想要的一切。為了隱瞞身世,一生戰戰兢兢,與女兒、丈夫之間總是隔著謊言。姊姊德姿蕾重回出生的小鎮,守候她們年邁的母親,日子雖然踏實,卻從未忘記大城市裡的精采生活,更放不下從此失去消息的妹妹。30 年後,姊妹倆的女兒也離家遠行。兩位少女像她們的母親當年一樣,各自背負著創傷與想望。當兩人遇上彼此,新世代躁動的心靈不禁揭開陳年的家庭祕密,所有人在時間的長流中,終要承擔起自己的選擇。這個故事橫跨三代人,綜觀劇烈變動的 40 年歲月,從種族、階級到性別,人們永遠在外界期待與自我之間拉扯,對未來茫然、對親密關係寄予渴望。當我們決定為了未來賭上過去,生命裡消失的另一半,是成長必然的代價?還是終生放不下的過往?
    ⠀⠀⠀⠀⠀
    其次為葡萄牙文壇超重量級作家莉迪亞豪爾赫的經典作品《#畫鳥的人》,這座葡萄牙南方的古老大宅,距離大西洋夠遠,無法聽到暴風雨中的碎浪,但也離得夠近,足以使牆壁被空氣中的鹽腐蝕。1950 年代,原是熱熱鬧鬧的務農大地主,八個兒女卻相繼出走,如同當年的華特。空蕩的宅院中,只剩老范西斯科、大兒子庫斯多喬、瑪莉亞艾瑪和四名孩子。她,庫斯多喬和瑪莉亞艾瑪名義上的孩子,總是盡力讓自己既不在場也不缺席。她一直都知道瑪莉亞艾瑪嫁給了兩個男人,三個弟弟並不是她的親手足,也知道她的所有身分證件都是謊言。但這都無關緊要,因為她所珍惜的一切也在這座大宅。直到那年初冬,家族中的浪蕩逆子,那個華特大兵回來了。1963 年冬日,他就這麼出現在眾人面前。他的回歸,讓所有人的祕密起了變化,埋藏在地下的家族之謎破土而出。那個雨夜,華特駐足於樓梯上,一如之後他偷偷探視女兒的每個晚上。她其實都知道,他的離去,他的到來,他的家書,他畫的鳥圖。她都知道。此書以雋永文字、優美文筆,喚起了現今處在不斷變化世界中的人們,透過大宅中那名幾乎無聲的女孩之眼,訴說了那段葡萄牙 1940 至 1980 年代農村社會的氛圍,寫盡大家族的繁盛與衰敗。
    ⠀⠀⠀⠀⠀
    再者,本月最受矚目的翻譯文學作品莫屬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我的奮鬥》,因寫作內容過於真實,在出版後曾多次遭受親人反對,儘管如此,評論者卻認為這樣的露骨反倒滿足了人們最深處的窺視欲。《我的奮鬥》第一冊甫出版就迅速引起熱議,除了暢銷挪威,也迅速售出各國版權。全六冊的半自傳體小說,主題分別為:死亡、愛情、童年、工作、夢想與思考,每一冊都從生活中洞察出深刻反思,以樸實的日常經驗喚起讀者強烈的共鳴。作者不避諱揭露的事實的寫作風格也是造就出如此精彩敘事的原因。在克瑙斯高的寫作策略成功後,北歐也有越來越多作家紛紛效仿,引起一波克瑙斯高的美學風潮。系列初始,克瑙斯高就以父親的死亡作為一切開端。他的父親嚴肅、寡言,對待工作十分認真,卻是個失職的父親。父親的死重新讓他想起了曾與他相處的一段童年時光,他是如何在那樣的威嚴底下成長,又是如何從中找到破口學會叛逆。父母離婚後,父親與他的關係變得更加疏遠,得知父親死訊,想起上一次單獨與他談話,竟已是一年半以前的事情。晚年的父親儘管試圖在他面前維持著端正、得體的樣子,但實際上已落魄不堪,終究端正的形象沒能印入克瑙斯高眼中,而那間父親死去的屋子,更是充滿了大量的垃圾、空酒瓶、髒污……那是巨大孤獨的極致。
    ⠀⠀⠀⠀⠀
    以及,個人非常熱愛的藝術家芙烈達卡蘿的傳記小說《#世上沒有純粹的黑:芙烈達的烈愛人生》。她,芳齡 18 就遭逢嚴重車禍,公車的鐵桿貫穿她的陰部與腹部,導致終身殘疾,兩次截肢。她說,當全身都劇痛無比,你就感覺不到疼痛了。她,與情場浪子結婚,被無數次深深背叛,與他一度離婚,一度復婚,並為他經歷三次流產。她說,遇見他,是比遭逢車禍,還要可怕的災難。她,曾在所有人都唱衰的情況下堅決相信愛情,結果卻被至親至愛的人們雙雙背叛。她說,人對痛苦的承受能力,遠遠超乎你我能想像。她,模仿愛人,出軌探索自我慾望,潛心藝術創作,卻以靈魂知己的身分贏回了愛人,以及死亡病榻前十餘年來的不離不棄。一個為藝術與愛情滿身傷痕,最終燃燒殆盡的烈火女子。一位站在壁畫大師身旁的陪襯,最終成為讓所有男人都失色的世紀天才。一生與苦痛相伴,卻從不絕望頹廢,昂首面對生命中種種殘酷的時刻。她,是芙烈達卡蘿,你再也不會見到如此堅韌的女子。
    ⠀⠀⠀⠀⠀
    吳爾夫的《#普通讀者》也是我一直想讀,卻苦無機會補上的作品,終於等到此書的重新問世。她以隨筆的形式,沒有教條、不帶成見、無拘無束地談著自己對作家與作品的印象,而她的對象,就是與她同樣熱愛閱讀的「普通讀者」。博覽群籍的吳爾夫,以平易的筆調,如數家珍地為我們介紹了康拉德、契訶夫、勃朗特姐妹、珍.奧斯汀、蒙田、托馬斯‧哈代,以及我們不熟悉的一些作家的生平、作品、寫作生涯和趣聞軼事。她讓這些人物起死回生,在讀者面前活靈活現,字裡行間不時流露她特有的敏銳、機智與幽默,讓向來被視為枯燥的文學評論發出迷人的異彩。從吳爾夫的漫談中,能清楚感受到她對閱讀的熱愛,以及她對文學、歷史、人生的細膩觀察與思考。想讀懂吳爾夫,本書絕對是最容易入門的作品。另一本相當有意思的小說是法國作者尤安巴爾貝羅《#我在西伯利亞的監獄》,據說比電影更電影,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真實追獵行動。事發在距離貝加爾湖不遠的地方,就在我打造美滿家庭的伊爾庫茨克,東西伯利亞的首府。那是個早上,一群蒙面人突然闖進家裡,五歲的女兒嚇到大聲尖叫。我在她面前遭到逮捕,然後被毆打、審問,更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竟然指控我對自己的女兒不軌。暗處有一夥人啓動了一部毀滅機器,粗暴而無情,擁有格別烏為它發明的名字:黑資料。他們揚言要將我關進黑牢,讓我永不得翻生,因此我的逃亡行動,就此展開。
    ⠀⠀⠀⠀⠀
    科幻迷不容錯過的經典,艾西莫夫《#永恆的終結》,戰爭、瘟疫、地震、洪水,太多的苦難交織成人類的歷史。如果能夠操控時間,在過去未來億萬年的時間裡自由穿梭,在某些關鍵的時刻改變現狀,那麼,我們是否就能夠操控歷史?如果歷史能夠設計,那麼,人類是不是就可以活得更好?於是,在 27 世紀,有人發明了「時間力場」,創造出一個超越時空之外的領域 ──「永恆域」,匯集了來自不同世紀的少數人。他們隱藏在時間之外,暗中監督人類的歷史發展,在關鍵的時間點製造微小的改變,避免真實的世界發生重大災難,危害到人類的生存。他們叫「永恆人」。「永恆人」的使命,就是保護人類,確保人類幸福。主要分成三種專家:觀察員、計算師、執行人。觀察員負責收集真實時空狀態的資料。計算師負責研擬改變真實時空狀態的計劃,並分析這些改變對未來的社會和人類的影響。執行人負責執行這些計劃。他們的行動稱之為「最低程度的必要改變」,用最少的傷害來為人類創造最大的幸福。例如,在某個時間點打開一扇門,就會創造出驚人的結果。然而幸福是必須付出代價的。當永恆人發現某些發明創造會引發嚴重的後果,他們就會及時阻止那些東西出現,於是,在永恆人的保護下,許多科技和藝術都流失了,人類的進步停滯了。於是,在漫長的十幾萬個世紀裡,人類幾乎沒有改變。但奇怪的是,永恆人無法進入 70000 世紀到 150000 世紀之間的時空。他們稱之為「隱藏的世紀」,那裡似乎有某種奇怪的力量在阻擋他們。
    ⠀⠀⠀⠀⠀
    還有相當喜歡的作家之一史蒂芬褚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出了德文直譯新版,本書德文原題 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意指「人類的偉大時刻」,以戲劇性的敘事,書寫真人真事,體現歷史人物面對人生轉捩點時的內心曲折。褚威格將這種體裁命名為「歷史特寫」,每一篇均在在反映出他當時閱讀到並深受感動的史料文獻,以及他對時局、對文明的深刻關懷與無盡憂思。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永不停息;是非成敗的定義,總也說不清。積累多年的功勞與苦勞,可能因一秒鐘的猶疑而被全盤否定;也或許你一夕之間享盡眾人掌聲,隔天一覺醒來卻被同一批人唾棄。當故土再無容身之處,有人選擇在世界盡頭向不朽逃亡,力爭一線生機;也有人甘冒大不韙的罵名,只為掀起貫徹理念的革命。文明的進程正繫於人的一念之間,無論功成或飲恨,他們都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指引後人方向的閃耀恆星。《人類群星閃耀時》截取西塞羅、拿破崙、歌德、托爾斯泰、列寧、威爾遜等人生命中的關鍵一刻,透過褚威格洞察人心的慧眼與才氣縱橫的妙筆,讓他們的故事不再只是死板的知識,而是慷慨激昂又扣人心弦的勵志經典。
    ⠀⠀⠀⠀⠀
    迫不及待想展讀的華文作品,當然必須是這本洪愛珠《#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她自小看著有頭家娘風範的外婆與母親,進出廚房,起灶架鍋,張羅數十家人員工日常吃食,宴請東南亞與中東等地賓客,哄嚷熱烈,直到滷肉飯、蒸冬瓜肉餅、芋棗甚至一碗煲粥,俱成為她日後的念想。她曾與外婆、母親,三代女子,穿行在大稻埕與永樂市場,買鮑參翅肚、麵龜椪餅、胡椒肉桂蠶豆,見識老鋪的講究,練就一套對古早物什的擇選標準。她熟稔蘆洲湧蓮寺周邊,在旺鋪裡食切仔麵黑白切與米苔目,飲青草涼茶,更向在地攤商習得剁雞的技巧,與若干習俗規矩。如此種種,養出她一雙識貨的眼睛,一根敏銳的舌頭,一個老派的靈魂;更化作筆下時而雍容深情、時而輕俏意趣的篇章段落。「長長的百年的大街上,四顧僅餘我一人。」當至親家人一一遠行,她最終成為一個自擁廚房的女子。然循著吃食滋味,她重回那仿如傳說盛世的親族過往,再現早輩人的心志與作風。她且飛港島,尋覓那一路喝到大的福建茶行鐵觀音;從曼谷買齊各尺寸的猴桃標白藥油;自檳城拎回一口像似外婆「烏鼎」的印度黑鐵鍋……老食、老物、老鋪、老市場,是回返時間的甬道,是追尋記憶的線索。她還以此學會撫慰自己,做人待人,並學會看人間煙火,安身定心的過日子。
    ⠀⠀⠀⠀⠀
    崔舜華《#貓在之地》則是她第二本散文集,刻劃一切離聚的傷痛怨咒與暴烈激昂,逝去的碎裂的愛於焉拾遺湊整。生而在世,愛恨加身無可抵禦,於是紋身以痛以咒語,也豢貓拾物以眷戀寄情,然而體內的魔,對愛與美的渴求,未有被鎮壓的一日。詩辦不到的交給散文,於是崔舜華再次將濃烈情感佐以酒精尼古丁與無數藥片,吞吐成如詩的字句,甚而比詩更危險,更袒露,更濃烈。另一本香港作家鍾耀華的
    《#時間也許從不站在我們這邊》收錄了作者從 2016 到 2020 年底寫下的文章,呈現他在後傘運時代的思索歷程;思辨與抒情,智性與感性,經常在他的文字中並存不悖,難以歸入既有文類,卻形成一種破格文學之美。而這份美,是來自於一個人不與世界的不可忍受尋求和解,選擇直面痛苦、殘酷與不義,同時仍渴望超越。「時間也許從來不是站在我們這邊,問題只是我們是否願意站在良知的一邊。」作者經歷城市起伏的流變,見證歷史再開的瞬息。現世為每個人繪製肖像,他拒絕順從,以寫作贖回主體,用文字重建、叩問自我與世界的關係。
    ⠀⠀⠀⠀⠀
    日韓作品也包括日前推薦過的權汝宣《#黃檸檬》,透過三名共同經歷一起駭人聽聞的「美女高中生兇殺案」的女性視角,從不同立場、處境,裡裡外外探問這個社會的目光是如何強加在人們、在女性身上,思考創傷過後數度翻轉的善惡、生死、存在等種種命題。著沉魚落雁之貌的海彥,據說美得危險致命年僅十九歲的她,卻被發現陳屍在學校附近的公園花壇,頭部遭到盾器重擊,雖然社會高度關注,但兩名嫌疑較大的男同學皆因有不在場證明而使案情陷入膠著,最終不了了之。一條性命的香消玉殞成為事實,罪惡感卻會毀了好幾個人的人生,顫抖掀開長年覆蓋的薄紗方能察覺到,原來走過這一遭的每個人都各自背負著恐懼而活,抱殘守缺,踽踽獨行,以及一份受孤獨百般侵蝕下才緩緩浮現的失落、理解和釋懷。
    ⠀⠀⠀⠀⠀
    其他是新田次郎文學賞、未來屋小說大賞與靜岡書店大賞三冠王的得主伊與原新《#月亮前方三公里》,透過六個受挫的心靈,六段人性的考驗,六篇理性與感性交會的暖心物語,展現自然紋理與情感肌理的動人凝視,人生本來就充滿了後悔,但有時候,即使這樣也無所謂。還有,睽違多時的安倍夜郎《#深夜食堂23》,章魚先生的香腸、七草粥、八寶菜、辣油蔥豆腐、蒟蒻生魚片、芋頭雞鬆汁,每一口滋味,每一種愛的形式,持續每晚在這裡,與等待它的人相會。安倍夜郎筆下的《深夜食堂》裡,每則故事獨立成篇,不必擔心跟哪個角色不熟,突然想念哪道菜就能翻閱,想進去坐隨時可以從任何一集坐進來。在這裡,每道料理雖然獨立,吃入口中的感受卻是共通的。透過 14 道日式家常菜,參與這些食客的人生際遇,時而溫馨,時而開懷,偶爾也令人鼻酸。簡短的是故事,漫長的是人生,持續邀請你掀開暖簾入店來,用他們短短的故事,陪伴你面對長長的人生。
    ⠀⠀⠀⠀⠀
    壓軸的兩本都極具分量,跟磚塊書一般厚重。先看橫山秀夫的《64》,關於一件 14 年未破的綁架案,道盡了人性的幽微暗湧。昭和 64 年只維持了短短七天,猶如海市蜃樓,但這一年確實存在。就在這一年,犯人綁架殺害了一名七歲女童,躲進了平成到來的歡呼聲中,而這起事件在警界暗地裡的代稱,正是「64」。三上信義,前任刑警、現任 D 縣警媒體公關、女兒失蹤中的父親,正在焦頭爛額的處理記者們針對交通事故犯人匿名問題的嚴重抗議。這時他又被告知,統領全日本 26 萬名警察的警察廳長官要來視察,特別是針對公訴期將屆的「64」懸案。更麻煩的是,被害者家屬還拒絕接受長官的慰問。為了說服家屬,三上設法探究背後的原因,沒想到竟然受到刑事部的全面抵制。在各方夾擊與壓力之下,三上意外得知了長官前來視察的真正目的。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面臨巨大危機的 D 縣警,竟又迎來了另一起重大的案件。全書以警察體系為背景,細膩感人的描寫,緊張、緊湊又峰迴路轉的劇情,加上令人爆哭的結局,構成了這部當年未出版即轟動的長篇鉅作,全球讚聲不斷,公認為橫山秀夫小說世界的顛峰之作。
    ⠀⠀⠀⠀⠀
    最後是多次介紹過、含金量極高的諾蘭信徒聖經《#諾蘭變奏曲:當代國際名導 Christopher Nolan 電影全書》,本書作者,同時也是美國著名影評人的 Tom Shone,完整紀錄了諾蘭導演之路至今的每一部作品,深入探索理念、製作、編劇、攝影、美術、剪接、配樂各層面,依序以「方向」談《跟蹤》,以「時間」談《記憶拼圖》,以「感知」談《針鋒相對》,以「空間」談《蝙蝠俠:開戰時刻》,以「幻象」談《頂尖對決》,以「混亂」談《黑暗騎士》,以「夢境」談《全面啟動》,以「革命」談《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以「情感」談《星際效應》,以「生存」談《敦克爾克大行動》,最後以「知識」談疫情時代下的中流砥柱《天能》。內容則從諾蘭的成長生活,求學過程,電影如何影響他的童年,文學、建築、《星際大戰》、《2001 太空漫遊》如何拓展他的心智,《銀翼殺手》、《異形》如何奠定他對「導演」的想像,大學時克難地拍攝出學生電影,到《記憶拼圖》的四處碰壁而後一鳴驚人,一切鉅細靡遺,目前已經完食,且讀得過癮非常。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各出版社書介。)

  • 汀角路茶座 在 壹週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31 19:56:41
    有 37 人按讚

    【✊感謝讀者支持,月曆大受香港人歡迎,現已火速最後加印,請到以下代售商舖購買✊】

    《壹週刊》邀得勁揪體原創設計師 Kit da Sketch 一同創作這一座壹週刊 X 勁揪體《2021 和你壹起撐住香港》月曆 ,十二個月份的插圖,紀錄了十二段真香港人的經典語錄,並精心輯錄 365 天香港重要記事,和你壹起撐住 2021 年的每一天!

    在難過的日子,一句鼓勵說話,最簡單直接見效。

    我們逐一翻查從 1990 年至 2020 年的《壹週刊》,找出被不同時代選中的香港人,跟壹仔說過的十二句最真摯、最鼓舞、最幽默、最拳拳到肉、最神預言的語錄,交給 Kit da Sketch 寫成勁揪體,作為每月主題;

    為增加實用性,在 365 天記事格上,編輯部特意為香港人集合一切重要的日子、莫失莫忘的日子、一齊出動的日子、普天同㷫的日子、中西曆對照、香港大小節日和假期在 2021 年的 365 天,希望香港人每天都記得,日子或許難過,但我們還要一起撐住香港,我們還要好好過日子。

    仍有存貨發售地點:

    網店:
    壹碗壹碟
    同人辦館 Our HK Mall
    Nutchies HK
    海外讀者可透過 HEAD HOLE 購買

    商舖:
    壹碗壹碟 筲箕灣東大街28號東興大廈地下2號舖
    壹碗壹碟 大角咀角祥街2號地下J號舖
    拾祝Soupland 鰂魚涌濱海街 Shop 47A1
    叮叮老香港辦館 Hong Kong Tram Store 小西灣邨商場2樓229號店
    小城大廚 X 好旺茶餐廳 李鄭屋邨商場平台3樓307號舖
    小城大廚車仔麵 深水埗福榮街172號地下
    浮島 My Room Room 深水埗福榮街57號
    走肉 ‧ 朋友 大角咀博文街28-30號地下
    Arch Interior Design LTD 雅卓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長沙灣昌華街28號號地下D舖
    重光弁当 觀塘毅力工業中心5樓V
    重光弁当 新蒲崗崇齡街33號新蒲崗廣場1樓B05-07號舖
    HongKong_IN 荔枝角永康街41號匯華工廠大廈3樓C座26室
    好運泰國美食 Good Luck Thai Cuisine 新蒲崗崇齡街33號2樓C38號舖
    思想共鳴 Harbour's Kernel Eatery Resonance 新蒲崗寧遠街3-23號越秀廣場地下G01號舖
    享茶 Enjoy Time 新蒲崗錦榮街4號地下
    Fast Taste 長沙灣元州街482-492號
    Fast Taste 深水埗福華街110號地下
    徐記廚房點心 太子花園街239號地下A號舖
    御茶 Royal Tea 長沙灣昌暉大廈9A地舖
    御茶 慈雲山毓華里24號嘉茜大廈地下B舖
    糖水雄 佐敦渡船角文匯街30號文景樓
    Bittersweet咖啡館 粉嶺聯和墟和豐街和豐閣4號地下
    匠道 粉嶺和隆街32號
    Food Monster 美食速遞 大埔汀角路榮暉花園地下3號鋪
    黃貓格格 上水新成路111號2F
    葉味小食 上水智昌路8號順欣花園地下5C號舖
    The Planet Deli and Bistro 美孚新邨第五期蘭秀道2號地下N20 6A-B號舖

  • 汀角路茶座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3-12 09:00:00

    好的咖啡店,今時今日的標準,除了有好咖啡,更要能同時滿足視覺(還有IG),香港近年出現眾多又舒服又漂亮的咖啡店,有無敵海景,有避靜去處,每間都是一處周末小驚喜。

    % Arabica
    電話:從缺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爹核士街1號地下4號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9am-7pm
    詳情: http://bit.ly/2DGtqNl

    % Arabica是近年擴展極快的精品咖啡店,西環分店在2月初開始營業,已火速在網上爆紅,遊客、本地咖啡迷等紛紛上門,短短十多天已在IG上有有近千張照片,人氣十足。

    這店向來以日本簡約風裝修成名,西環店也不例外,樓上樓下都是一室純白,配上度身訂做的美國名牌咖啡機SLAYER,型格。加上享有無敵海景,兩層樓都是落地玻璃窗,窗外就是西環海景,看着浪花拍上岸邊,景色全港只此一家,近窗口的座位非常搶手,親身經驗是等了一小時都未能搶佔窗邊座位,不少人都決定買杯咖啡,到店外拍照。


    只提供咖啡及抹茶,沒有任何食物,但店子不禁止顧客帶外來食物進店,不少食客都帶來三文治等輕食。咖啡豆是自家烘焙,入口甘香而帶果仁香氣,水準不錯,價錢亦不算貴,平均三十多元已有交易。

    家·啡
    電話:2330 0233
    地址:香港新界大埔汀角盧慈田村24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四、五1pm-6:30pm,星期六、日12nn-6:30pm,星期二、三休息
    詳情: http://bit.ly/2BB8U0J

    家.啡,就是帶有家庭風味的咖啡,這間在大埔鄉村裏的咖啡店,的確有家的風味,老闆兩夫婦花了4個月時間,把一所村屋改建成咖啡店。店前花園以植物、木凳等佈置,開揚舒服,室內就以梳化、藤搖椅等作擺設,一旁還有不同類型的書、精品等,隨便一翻,還看到一本鄰近B & B出版,介紹大埔好去處的書籍,氣氛寫意,甚多人會在周末踩單車前往,窗前座位是拍攝熱點,曾見過有兩名少女坐在原位,足足拍攝了兩個多小時才收手。


    咖啡是主角,有意式也有手沖單品咖啡等,熟客多會點手沖咖啡,用名牌Ninety Plus出品,每款豆都各有性格,或果酸突出,或甘香帶微甜。由於只有兩人做手沖,周末又多人,所以要有心理準備,慢慢等。

    比比書屋
    地址:錦田大江埔村67號
    電話:從缺
    營業時間:星期五2pm-10pm,星期六10am-6pm
    詳情: http://bit.ly/2TOl7pP

    查詢:beibeibookhouse2016( facebook專頁)

    比比書屋,自稱為最遙遠菜田上的小書店,此言不虛,到達大江埔村後,還得走上起碼10分鐘才到,但絕不後悔這段路程,室外藍天白雲,室內以船木、舊木等佈置成書屋,還有數量繁多的農作物,感覺非常寫意,隨便一角落都能拍下文藝風照片。

    嚴格說來,這店不是咖啡店,是書店,但只要客人購買一本書,店內便有免費供應茶水、咖啡及蛋糕予顧客,次次不同,次次都有驚喜。主理茶師或咖啡師或蛋糕不是熟客就是老闆朋友,很有家常風味。

    Between Haru
    電話:3956 2082
    地址:荃灣白田壩街45號南豐紗廠1樓103鋪
    營業時間:12nn-6pm,星期三休息
    詳情: http://bit.ly/2tmwvxp

    位於最新開業的人氣熱點南豐紗廠,裝修風格柔美,純白色牆壁、京都老木窗,進店客人亦多是女生,輕聲細語地聊天,很有日本小店的感覺。主角是甜品,或加入茶香或加入花香,賣相簡雅,味道不過甜,甜品如修女泡芙、千層蛋糕、馬卡龍、乳酪撻等,味道相當出眾,另有咖啡、茶、檸檬水等,水準平平,整體來說,蛋糕比飲品出色。

    大和堂咖啡店
    電話:2623 2006
    地址:九龍城衙前塱道24號地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8am-6pm;星期六至日9am-6pm
    詳情: http://bit.ly/2Or2zx7

    大和堂既是九龍城於1932年開業的中醫館,也是去年重新開業的咖啡店名字。兩年前中醫館結業後,有心人接手並改建為咖啡店,全數保留店內的百子櫃、牌匾和中醫執業證,是城中少見的古董風味咖啡店,門前、店內都是拍攝熱點,很有古典韻味。

    咖啡豆全是本地烘焙,有意式咖啡及單品咖啡豆選擇,招牌拉花咖啡加入伯爵茶葉,味道特別,在幼滑質感的咖啡甘香中,傳出輕巧茶香,頗有特色。在這間既舊亦新的咖啡店中,有約10多款常見輕食,如意粉、窩夫、芝士蛋糕,不少菜式都加入了香港元素,香港人常吃的雞蛋仔,這店配以即叫即炸的炸雞,如蛋糕仔的鬆軟雞蛋仔,再淋上薑汁糖漿,味道只此一家。

    編輯:楊志強
    攝影:《飲食男女》攝影組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