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永達技術學院廢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永達技術學院廢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永達技術學院廢墟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陳乃瑜 美人瑜媽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少子化衝擊的現世報? 雖不是什麼惡行的報應 卻是殘酷的因果... 👉🏻以前一間國小學生就可以動輒上萬人 我外婆家以前在秀朗國小附近 我的表哥、表妹他們都是秀朗國小的 我小時候印象很深刻 他們的學校常常上新聞 說他們學校學生人數大爆滿 在80、90年代 全台灣中小學的 #每一個年級 加起來都有40...
永達技術學院廢墟 在 陳乃瑜 美人瑜媽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少子化衝擊的現世報?
雖不是什麼惡行的報應 卻是殘酷的因果...
👉🏻以前一間國小學生就可以動輒上萬人
我外婆家以前在秀朗國小附近
我的表哥、表妹他們都是秀朗國小的
我小時候印象很深刻 他們的學校常常上新聞
說他們學校學生人數大爆滿
在80、90年代
全台灣中小學的 #每一個年級
加起來都有40萬人左右
那個年代面臨的問題是 #學校不夠 #沒學校可唸
.
👉🏻 1997年修法鼓勵私人興學
為了增加國民就學及公平選擇之機會
《私立學校法》鼓勵私人興學
給予諸多校地、校產和稅務優惠
全台超過1/5的私立大專院校
都是向國營事業台糖廉價租校地
.
👉🏻現在學生人數砍半還有找
不過就才二十幾年的時間
現在全台灣中小學每個年級學生都不到二十萬
今年110年的國中畢業生只有19.9萬
那當初那些如雨後春筍冒出的私立學校怎麼辦?
.
👉🏻私校退場校地變廢墟
不少私立學校受少子化衝擊 面臨退場
但依照當初和台糖的租約 學校辦不下去
不只得花錢拆屋還地
還要申請改回「農牧用地」
像是永達技術學院仁武校區 就放任校地變廢墟
#農不農 #校不校 甚至淪為治安死角!
.
👉🏻還有私校可能變荒地的未爆彈
師者,本來是傳道、授業、解惑
卻無法解答自己會不會哪天沒了工作!
校地全由台糖租借的
還包括雲林的環球大學
屏東的慈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還有最慘的台南台灣首府大學
註冊率還不到四成五
少子化衝擊
幾年之內 可能都會變成荒地
成為全國亂象!
👇🏻👇🏻👇🏻#新聞深一度 帶您來看👇🏻👇🏻👇🏻
私校退場的另類隱憂!全台逾3成私校"廉價"租台糖國有地 最低價1坪僅2.2元 永達技術學院仁武校區退場"不拆屋" 台糖土地荒廢淪鬼域│記者 陳乃瑜 吳承斌│【新聞深一度】20210419│三立新聞台
https://m.youtube.com/watch?v=J_R-XHIPERc
🙏🏻感謝立委 趙天麟
以及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
一同關心這個問題
#採訪的日常
永達技術學院廢墟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下電影 x myVideo 影音隨看】
先講重點,台灣串流影音平台「myVideo 影音隨看」目前有多部環球電影,無論是新片或經典名作都能以近五折的優惠租借觀賞,多部電影甚至支援 4K 高畫質。活動 8 月 30 日截止,《1917》能以新台幣 53 元租借收看,詳情點此👉https://bit.ly/3iCgQ4E
此文受 myVideo 的邀請,介紹《1917》,先從奧斯卡簡單談起。
提到奧斯卡歷年最精彩的競賽,1976 年第 48 屆奧斯卡肯定榜上有名,該屆入圍最佳影片的五部作品,分別是《飛越杜鵑窩》、《亂世兒女》、《熱天午後》、《大白鯊》和《納許維爾》,而遠在義大利的費里尼也以《阿瑪珂德》前來角逐最佳導演以及原創劇本獎。
再來,當數 1995 年第 67 屆奧斯卡,闖入最佳影片的三部作品《阿甘正傳》、《刺激1995》、《黑色追緝令》早已被後世無數影迷封為神作,最佳導演入圍者,也能看見遠在波蘭的奇士勞斯基「藍白紅」三色曲的《紅色情深》,動畫項目上,迪士尼更推出了經典作品《獅子王》。 1994 年問世的名家之作不勝枚舉,共同交織出影史上最輝煌傳奇的篇章。
至於今年的奧斯卡也同樣會寫入電影史冊,流傳百世,原因無他,來自南韓的《寄生上流》榮獲最佳影片,奉俊昊與劇組團隊克服了所謂「一吋的字幕障礙」,成為影史首部「非英語」拿下此殊榮的電影,驚艷全世界。
回望 2020 年第 92 屆奧斯卡,除了奉俊昊在杜比劇院揚威之外,其實入圍名單堪稱近年之最。包括影壇大師馬丁史柯西斯交出反璞歸真的《愛爾蘭人》;昆汀塔倫提諾致敬 1960 年代好萊塢的集大成之作《從前,有個好萊塢》;好萊塢情侶導演檔諾亞鮑姆巴赫、葛莉塔潔薇分別導出《婚姻故事》、《她們》;紐西蘭導演塔伊加維迪提帶來笑中帶淚的暖心之作《兔嘲男孩》,至於最佳影片的大遺珠,當數英國導演山姆曼德斯的一戰史詩電影《1917》。
在奧斯卡頒獎前,《1917》在漫長的北美獎季中,幾乎以空降之姿領跑群雄,接連拿下幾座指標性大獎,最重要的一站,是美國製片公會(Producers Guild Awards,PGA),這是製片人肯定製片人的獎,而奧斯卡最佳影片,正是頒給製片人。重要的是,不包含今年的《寄生上流》,過往在製片人公會獎的 30 屆中,僅 9 次與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不同──從這樣的歷史數據來看,《1917》在最佳影片中佔據優勢。
而循著公會獎的脈絡往下看,最佳導演也要壓注山姆曼德斯。山姆曼德斯拿下本屆美國導演公會獎(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DGA),這是導演肯定導演的獎。回顧歷史,不包含今年的《寄生上流》,從 1949 年至今,拿下導演公會的得主僅有 7 位最終無法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1917》有著製片人公會和導演公會的加持,加上《1917》的題材是影藝學院會員偏好的戰爭片,雖最終抱回最佳攝影、混音、視覺效果等技術獎項,但與大獎失之交臂,的確可惜。
老話一句,得獎一時,影像永世,我絲毫不認為沒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或最佳導演,就有損《1917》帶來的體驗衝擊,還記得當初看完《1917》步出影廳的興奮感,那是看到極佳作品才有的感覺,重新分享《1917》影評:
📜總是會有少數幾部電影,從第一顆鏡頭、第一場戲就引人入勝,而後觀影時內心不斷驚呼,步出戲院還魂牽夢縈,緊抓旁人討論,一戰史詩《1917》就是這種電影。
《1917》在導演山姆曼德斯的領導下,各部門配合得天衣無縫,第一場戲,攝影師羅傑迪金斯從樹下拍到草地、走進野炊,最後深入戰壕,簡單的場景運用就已經告知觀眾,《1917》將跟隨兩名小兵,從平靜走向動亂。
之後更展現羅傑的神乎其技,似在氣定神閒地告訴全世界在攝影領域上自己的能耐,全片親密地緊跟大戰下的小人物,共同克服壕溝、草原、泥地、洞穴、洪水、森林等地形──在限制中掌握室內與戶外的光影變化,更以廣角鏡頭宏觀地映照出戰爭之苦,同時完美地隱匿攝影機,隔著銀幕都能感受其滿溢的才華與實力,望諸當代,少有人能匹敵,難以置信。
再來是剪接李史密斯(長期與克里斯多福諾蘭配合)縫合了鏡頭的斷裂,利用鏡頭運動、場景調度的掩護找到剪接點,巧妙且流暢地切換轉場,在這場「偽一鏡到底」中來去自如,將 1917 這一年的戰爭,連成一氣呵成的磅礡氣勢,比肩《鳥人》(此片也以「偽一鏡到底」在影史留名)。 而湯瑪斯紐曼(藍迪紐曼堂弟)的管絃配樂情緒飽滿、烘托人心,替這場史詩戰爭奏出難忘樂章,雖有過重之嫌,但瑕不掩瑜。全片在各大師們的齊力中,概念與形式完整合一。
或許在技術層面上的無懈可擊,會讓《1917》在故事上被忽略並受到挑戰,但導演山姆曼德斯其實並非只為炫技,這中間其實也紮實地討論所謂的「英雄主義」:正如同令全世界影迷為之動容的那些英雄,「鋼鐵人」、「黑寡婦」的犧牲、「美國隊長」的正直英勇,更或像克里斯多福諾蘭鏡頭下的布魯斯韋恩,蝙蝠俠對於正義會有飄移,對道德會有擺盪,這些英雄脫下鋼鐵衣、蝙蝠裝後,終歸為凡人;但肉身平凡,其心志透過砥礪後,早已是英雄,正如同山姆曼德斯筆下的那兩位英國小兵。
「英雄主義」或許對於普通人來說是無法觸及的,但山姆曼德斯通過由喬治麥凱飾演的史考菲以,及迪恩查爾斯查普飾演的布雷克兩名小兵,執行不可能的死亡任務,進而從個人通向集體的英雄旅程。
故事開始,策動他們前往營救同胞的,是基於布雷克對於哥哥的情感,而史考菲一路上的陪伴,是懷疑、困惑和不甘願。在前半段旅途中,穿梭戰場,面對德軍,觀眾能讀出他們的驚慌、恐懼和不安。英雄並非沒有恐懼,重要的是如何面對。英雄既得做正確的事,也得做沒人想做的事,這段旅程可以看作成為英雄的「醒覺」,於是在前段,布雷克的死亡觸發了史考菲,砥礪著史考菲完成任務,隻身走向未知。
而後,山姆曼德斯帶領觀眾跟隨史考菲深入噩夢,試圖描繪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而恐怖時而荒誕的獨特體驗,這點在超脫現實的廢墟中顯露無遺。而山姆曼德斯也透過德軍的槍擊昏史考菲,做出上下半場的分場,使得「電影」的媒材也能像「劇場」形式,正是其巧妙之處。
史考菲從初始的懷疑到中段望見戰場的不堪後,便可視為英雄搖擺的價值取向(對戰爭的反思),但最終他仍舊不顧一切爬上戰壕,與衝鋒陷陣的英國大兵們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這是英雄醒覺後的終章。
在層層的情緒堆疊下,這顆鏡頭呈現出戰爭中同時令人動容和絕望的衝突美感,史考菲的英勇超脫出個人,「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英雄精神也透出銀幕,直擊觀眾。而山姆曼德斯這場戰爭小人物的英雄旅途,也在這場戲圓滿,背後所指涉的「一戰英雄」們,便不言而喻了。
此外,在一部與時間競賽的電影中,「迫在眉睫」之感強而有效地貫串,情緒張力也隨著劇情推演逐漸加溫,但《1917》最棒的戲都是於「快」中提煉出的「慢」──山姆曼德斯無所畏懼地停下腳步,在逃亡時打破與法國婦人的隔閡,並透過士兵之眼於嬰孩中望見新生與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此場戲出現的牛奶成為存活的養分,對比片子中段盛裝牛奶時的死亡,出現截然不同的表徵,而這裡的女性也有可能擴寫成聖母形象(沒生孩子、秒瞬止血),成為槍林彈雨中超現實的神來一筆。
山姆曼德斯也懂得在湍急流水中感受緩緩灑落的櫻桃樹花瓣,似在奠祭死去的亡魂(櫻桃樹是好友的愛);山姆曼德斯更莊嚴的在樹林間透過古老民謠〈Wayfaring Stranger〉幽微傳唱出對死亡虔誠、尊敬的態度,靜靜地輕撫戰火下每顆顫動的心。
最後,山姆曼德斯在「偽一鏡到底」中繞行死亡幽谷一圈,將小兵執行任務後的出發與抵達於樹下完整收束,首尾的寧靜之勢遙相呼應,「家」與「愛」則成了失去朋友的救贖與大戰後的心之所向。
《1917》成功糅合了《現代啟示錄》和《搶救雷恩大兵》,透過營救任務,在斷壁殘垣中反思暴行,同時在一連串命運與人為的偶然性中,書寫戰爭。山姆曼德斯創造出粗獷同時溫柔的風格,電影語言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此證明自己精湛的執導功力(調度與整合)。
雖然《1917》仍舊去脈絡化地將一戰化繁為簡,讓戰爭的真實性與觀眾距離拉開不少,這點與去年彼得傑克森的《他們不再老去》大相徑庭,但無可否認這部片所有環節的傑出技術,此作無庸置疑是近年戰爭電影的標竿,無與倫比的大師之作。
#若錯過電影院這次別錯過串流了
永達技術學院廢墟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就是少子化,董事會先投降,一千多位學生還不算最差,但明天是啥大家都很清楚了。註冊率表現不好的,還有台北基督、台灣首府、聖約翰、和春、大同技院。
列入下一波危險區的:華梵、明道、玄奘、高苑遠東、美和、環球、中州、大華、醒吾、華夏、德霖、東方、崇右、海洋科大、經國、慈惠、聖母等學校。
看大專院校來評估住宅圈是否會變鬼城,不是看門牌,是看學生數及註冊率,通常學生數少於三千或是註冊率低於60%,必倒。而如果註冊率低於70%,就得列入觀察,過幾年恐怕也是不支倒地。
該退場就該退,十八分就可以唸大學的問題,隨著少子化來襲,才能一一解決爛大學的問題,這教育部也太顢頇。
有傻傻投資客就問:「我在新竹,才不怕大學倒閉!」是這樣嗎?你要賭一把那是你的事,也別拉你的親友下水。當年屏東的永達技術學院要倒了,也是有投資客低價接別人拋售的套房,還以為爽到了,想說過幾年應該有人會來租,不然等房價上漲再賣掉就好。
然後就變廢墟了。
開民宿?是要辦廢墟大學一日遊的特色民宿?
嘴很硬:「竹科有工程師不怕不怕」
工程師願意住在廢墟旁?不管是買還是租,工程師也有正常的思維跟邏輯好嗎。
看來只有投資客是沒有正常思維與邏輯,不要一廂情願亂買一通,你錢多是你的事,多數人還是有眼睛會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