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堅尼地道】在香港市區,經常見到被修剪得整齊漂亮的植物和園圃,但城市中,有更多植物,莫名其妙生長在山坡、渠邊、路旁,它們少有人打理,更遑論駐足欣賞,卻因而得以回復野性的狀態,互相依存兼爭奪陽光水分養分。這些路邊植物,未必最「漂亮」,但最真實。
這天我和熱愛植物的朋友鄺永嘉(阿嘉)相約到堅尼...
【散步堅尼地道】在香港市區,經常見到被修剪得整齊漂亮的植物和園圃,但城市中,有更多植物,莫名其妙生長在山坡、渠邊、路旁,它們少有人打理,更遑論駐足欣賞,卻因而得以回復野性的狀態,互相依存兼爭奪陽光水分養分。這些路邊植物,未必最「漂亮」,但最真實。
這天我和熱愛植物的朋友鄺永嘉(阿嘉)相約到堅尼地道散步,沿途認識和欣賞無人問津的野生植物和古老的蕨類植物,在城市中心探尋大自然的野性。
我們一路上遇見不同植物:路縫中長出的榕樹、沿住棕櫚樹一直往上爬的拎樹藤、屋苑後方山坡的木瓜樹、木芙蓉、路邊的白千層……但阿嘉提得最多的,是一種蕨類植物——鐵線蕨,「它很難種,自己種極都死,多點少點水都不行,但前面有一面牆,整面牆都是鐵線蕨。」他說的位置,是近鄧鏡波學校對面的一面擋土牆。那是名副其實的green wall,長滿不同的草和蕨類植物,以他所說的鐵線蕨最為茂盛。鐵線蕨是香港原生植物,呈黑褐色像鐵線的羽軸與葉柄兩旁,是一片片扇形的葉子,整體形態像羽毛,顏色接近青苔般嫩綠。它有另一個更女性化的名字,叫「少女的髮絲」。
根據有台灣蕨類教父之稱的郭城孟的《蕨類觀察入門》一書,早在四億年前,開花植物還未出現時,原始蕨類植物已存在於世上,是繼苔蘚後最早出現在陸地上的植物。三億年前的森林,主要由蕨類植物構成,直至二億年前,種子植物大量出現,蕨類植物才淪為配角,只能在種子植物的狹縫中生長。大部分的蕨類植物幼葉都呈捲旋狀,像一個問號。作者說:「無論到世界任何一處,只要看到幼葉呈捲旋者,百分之百一定是蕨類!」這個問號打開之後,並不會開花結果,它們不靠種子繁殖,而是靠孢子囊當中的孢子繁殖,葉子上的孢子落到濕潤的土地上,會成為一塊小葉狀的配子體(原葉體),配子體內有藏精器及藏卵器,卵子受精後便會生長成孢子體,漸漸長成成熟的蕨類,「好奇妙,完全是另一個系統。」阿嘉說。
#散步 #路邊植物 #香港樹 #堅尼地道 #蕨類 #香港原生植物 #灣仔 #植物 #種植 #香港 #街道 #風景 #樹 #葉 #城市 #散策 #賞花 #自家栽培 #植物生活 #日常風景 #草木 #自然 #hongkong #我就是我
水芙蓉繁殖 在 許淑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南投市中山公園水芙蓉繁殖力驚人.公所清除】
南投市中山公園蓮花池水芙蓉快速生長,占滿大半的池面,影響荷花睡蓮和魚族的生長空間,市公所已通知委外管理的廠商,近期內派員清除。
市區公有公園綠地均委外維護,請專人定期修剪樹枝、雜草,中山公園蓮花池也定期清理垃圾和水生植物;今年8月天氣特別濕暖,水芙蓉生長也格外快速,除了部分已撈起在岸遊曝曬,其他蔓生的水芙蓉將在近日內全面清除。
南投市中山公園蓮花池為天然湧泉形成的水塘,占地約5百坪,上有拱橋連接公園和市公所,池內游魚悠然,蓮花四季綻放,為市民晨間運動休閒賞景的好去處,唯蓮花池裡的水生植物─水芙蓉繁殖力驚人,即便經常清理,仍只要一兩個月,就足以占滿蓮花池的水面,把一池清水變為一片綠野,固然綠意盎然,卻影響正常水池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