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靈異乍現》Broghtburn | ★★★★
若做好事不需要理由,那做壞事呢?
.
這真是一部非常有挑戰性、前衛而且大膽的電影作品!故事架構幾乎和「超人」的起源故事相似,連臺詞或人物角色配置也幾乎一模一樣;不同的是,這位「超級英雄」完全是朝著邪惡方向發展,完全不避諱談論人性本惡,或是挑戰、...
#影評《靈異乍現》Broghtburn | ★★★★
若做好事不需要理由,那做壞事呢?
.
這真是一部非常有挑戰性、前衛而且大膽的電影作品!故事架構幾乎和「超人」的起源故事相似,連臺詞或人物角色配置也幾乎一模一樣;不同的是,這位「超級英雄」完全是朝著邪惡方向發展,完全不避諱談論人性本惡,或是挑戰、破壞、解構我們既有的道德底線。不論從家庭影響青少年人格發展、社會階級、道德倫理等觀點切入,《靈異乍現》絕對是一部相當有實驗精神的「反英雄」電影。
.
以恐怖驚悚結合超級英雄元素,《靈異乍現》提供了我們不同以往公式化英雄起源故事的想像,人性是善惡並存、一體兩面,那麼從小被地球人扶養的外星超人,難道就一定會回頭幫助人類,維護世界和平嗎?不論是超人還是一般人,我們腦袋裡都有對任何一件事的既定印象,快速而且刻板的直覺,那麼《靈異乍現》將會是打破規則、強化人的劣根性,說出了一個相當特別的故事。
.
但也正因為它的大膽前衛,一般主流觀眾或許無法體會片中男主角的心境轉變,對劇情的邏輯、動機或是行為反應有所質疑。但回頭想想,我們不會去質疑做好事的理由,也不會去問為什麼要做好事,人為何要日行一善?但為什麼我們卻會去懷疑做壞事的理由呢?
.
超人來自外星球,被地球父母撫養長大,那麼這位超人真的就有可能被地球人所謂的道德倫理規範著嗎?還是當他發現自己能夠有所作為,是能力更強大,更優越進化的物種,他難道就會乖乖當個「正常人」嗎?
.
一念之間的選擇,一點點情緒的衝動,都有可能讓我們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懸崖邊緣:我喜歡劇情利用男主角在青春期,身體和心境出現變化而開始對萬事萬物充滿徬徨和迷惘,進而暗示了我們在年少輕狂的階段,其實也或多或少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
電影的最後讓我不禁思考,或許撇開「超級英雄」這個元素,《靈異乍現》其實也反應了我們每個人在青春期成長的過程,人格養成從尚未成熟到成形的階段,一個人變好或變壞,都存在著許多複雜而且無法絕對保證的不確定性因子。
. 《靈異乍現》的劇情進展彷彿一首彿漸漸失控的變奏曲,從原本能夠訴說一位超級英雄誕生的起源故事,卻在最後發展成為一個惡魔誕生的驚悚作品;它就像是原本和諧動人的樂章,改變了當中幾個音階、調整了節奏、音調、整首曲子將會是不同樣貌。
.
但說到底,沒有原本的樂章,那麼哪來這麼一個創作;相反而言,從變調的旋律,或許我們也能夠拼湊出原本人性美好的珍貴。又或者是說,善良過頭將會是物極必反的毀滅?邪惡到底,也許可能會有否極泰來的奇蹟也說不定?
.
有趣的是,以「Brightburn」為題,除了代表片中的小鎮名稱「光明鎮」外,也或多或少暗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當我們天真以為我們的愛與包容能夠感化一切仇恨,這部電影將會踩踏我們的浪漫思想,告訴我們想要掌控人,等於是玩火自焚。
.
醒醒吧!超級英雄會真的和你們這群愚蠢的人類站在一起嗎?!超級英雄應該要理所當然地幫助沒有超能力的地球人嗎?所謂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完全是一廂情願的說法;當你握有權力、強大的能力,為什麼就要無怨無償地犧牲奉獻呢?
. 《靈異乍現》充分展現了岡恩兄弟們,充滿鬼點子和邪惡小宇宙的創意:曾擔任《地心冒險2:神秘島》編劇的-馬克岡恩、布萊恩岡恩,擔任本片編劇;因爭議言論遭迪士尼開除的《星際異攻隊》導演-詹姆斯岡恩擔任製片;《靈異乍現》在幕前述說了一個超人變壞的過程,幕後彷彿大肆嘲諷好萊塢超級英雄公式,當今漫改電影泛濫的市場,還有製片方如何利用創作者、榨取創作者創意,卻在緊要關頭雨天收傘的行為,是多麼地可笑可悲。
.
當今日那些已儼然成為信仰的超級英雄電影,大大限制我們觀眾們的腦袋想像空間之際;《靈異乍現》的劇本卻反向朝著所謂「壞」的方向鑽研,深入主角逐漸覺醒的心境,正是用反向思考的方式,給了這些市場泛濫的超級英雄電影,一記重重的正拳。
.
如今迪士尼還是讓受盡委屈的詹姆斯岡恩回歸《星際異攻隊》續集的行列,我還是能夠慶幸《靈異乍現》這部作品能夠被詹姆斯岡恩以製片的身份創作出來。人不要太鐵齒,事情不要說死,萬事萬物都沒有一定的絕對,而都是相對、互相尊重的結果。畢竟,《靈異乍現》以黑化超人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我們能做的其實並非是反抗或想要消滅它,而是應該好好思考如何與之共存才是。
.
台灣上映日期:2019-08-07 .
.
.
#靈異乍現
#brightburn
#sony #索尼影業 @sonypicturestw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相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會員限定> 2021年,新興市場能否延續好表現?
今天的關鍵報告要探討的是《2021年,新興市場能否延續好表現?》,我們在去年 6 月的報告《聯準會推出量化寬鬆,如何影響新興市場?》中提到,聯準會的量化寬鬆將會為新興市場帶來資金行情。我們認為,當時持有新興市場部位的潛在機會包括匯率、估值、基本面好轉以及市場情緒逆轉,只要其中 1-2 個因素實現,那麼新興市場就能帶來不錯的報酬。
半年過去了,相較於美國整體市場指數,新興市場相關 ETF 則是帶來了更高的報酬率。
只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過去經驗來看,每當聯準會出現緊縮資金的風吹草動時,新興市場就無可避免地會出現較大幅度修正。
那麼這次的情況是否與過去相似?時間點又可能會發生在什麼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據此調整投資策略?
我們認為有一項關鍵的變數是,現在的新興市場結構,已經跟十年前大不相同了。
這就是今天的關鍵報告要告訴你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相似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影評《靈異乍現》Brightburn | ★★★★
若做好事不需要理由,那做壞事呢?
.
這真是一部非常有挑戰性、前衛而且大膽的電影作品!故事架構幾乎和「超人」的起源故事相似,連臺詞或人物角色配置也幾乎一模一樣;不同的是,這位「超級英雄」完全是朝著邪惡方向發展,完全不避諱談論人性本惡,或是挑戰、破壞、解構我們既有的道德底線。不論從家庭影響青少年人格發展、社會階級、道德倫理等觀點切入,《靈異乍現》絕對是一部相當有實驗精神的「反英雄」電影。
.
以恐怖驚悚結合超級英雄元素,《靈異乍現》提供了我們不同以往公式化英雄起源故事的想像,人性是善惡並存、一體兩面,那麼從小被地球人扶養的外星超人,難道就一定會回頭幫助人類,維護世界和平嗎?不論是超人還是一般人,我們腦袋裡都有對任何一件事的既定印象,快速而且刻板的直覺,那麼《靈異乍現》將會是打破規則、強化人的劣根性,說出了一個相當特別的故事。
.
但也正因為它的大膽前衛,一般主流觀眾或許無法體會片中男主角的心境轉變,對劇情的邏輯、動機或是行為反應有所質疑。但回頭想想,我們不會去質疑做好事的理由,也不會去問為什麼要做好事,人為何要日行一善?但為什麼我們卻會去懷疑做壞事的理由呢?
.
超人來自外星球,被地球父母撫養長大,那麼這位超人真的就有可能被地球人所謂的道德倫理規範著嗎?還是當他發現自己能夠有所作為,是能力更強大,更優越進化的物種,他難道就會乖乖當個「正常人」嗎?
.
一念之間的選擇,一點點情緒的衝動,都有可能讓我們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懸崖邊緣:我喜歡劇情利用男主角在青春期,身體和心境出現變化而開始對萬事萬物充滿徬徨和迷惘,進而暗示了我們在年少輕狂的階段,其實也或多或少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
電影的最後讓我不禁思考,或許撇開「超級英雄」這個元素,《靈異乍現》其實也反應了我們每個人在青春期成長的過程,人格養成從尚未成熟到成形的階段,一個人變好或變壞,都存在著許多複雜而且無法絕對保證的不確定性因子。
.
《靈異乍現》的劇情進展彷彿一首彿漸漸失控的變奏曲,從原本能夠訴說一位超級英雄誕生的起源故事,卻在最後發展成為一個惡魔誕生的驚悚作品;它就像是原本和諧動人的樂章,改變了當中幾個音階、調整了節奏、音調、整首曲子將會是不同樣貌。
.
但說到底,沒有原本的樂章,那麼哪來這麼一個創作;相反而言,從變調的旋律,或許我們也能夠拼湊出原本人性美好的珍貴。又或者是說,善良過頭將會是物極必反的毀滅?邪惡到底,也許可能會有否極泰來的奇蹟也說不定?
.
有趣的是,以「Brightburn」為題,除了代表片中的小鎮名稱「光明鎮」外,也或多或少暗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當我們天真以為我們的愛與包容能夠感化一切仇恨,這部電影將會踩踏我們的浪漫思想,告訴我們想要掌控人,等於是玩火自焚。
.
醒醒吧!超級英雄會真的和你們這群愚蠢的人類站在一起嗎?!超級英雄應該要理所當然地幫助沒有超能力的地球人嗎?所謂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完全是一廂情願的說法;當你握有權力、強大的能力,為什麼就要無怨無償地犧牲奉獻呢?
.
《靈異乍現》充分展現了岡恩兄弟們,充滿鬼點子和邪惡小宇宙的創意:曾擔任《地心冒險2:神秘島》編劇的-馬克岡恩、布萊恩岡恩,擔任本片編劇;因爭議言論遭迪士尼開除的《星際異攻隊》導演-詹姆斯岡恩擔任製片;《靈異乍現》在幕前述說了一個超人變壞的過程,幕後彷彿大肆嘲諷好萊塢超級英雄公式,當今漫改電影泛濫的市場,還有製片方如何利用創作者、榨取創作者創意,卻在緊要關頭雨天收傘的行為,是多麼地可笑可悲。
.
當今日那些已儼然成為信仰的超級英雄電影,大大限制我們觀眾們的腦袋想像空間之際;《靈異乍現》的劇本卻反向朝著所謂「壞」的方向鑽研,深入主角逐漸覺醒的心境,正是用反向思考的方式,給了這些市場泛濫的超級英雄電影,一記重重的正拳。
.
如今迪士尼還是讓受盡委屈的詹姆斯岡恩回歸《星際異攻隊》續集的行列,我還是能夠慶幸《靈異乍現》這部作品能夠被詹姆斯岡恩以製片的身份創作出來。人不要太鐵齒,事情不要說死,萬事萬物都沒有一定的絕對,而都是相對、互相尊重的結果。畢竟,《靈異乍現》以黑化超人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我們能做的其實並非是反抗或想要消滅它,而是應該好好思考如何與之共存才是。
.
台灣上映日期:2019-08-07
.
同步發佈【影音導讀 | 120秒評電影】:
https://youtu.be/FlQDO4R6fn4
同步發佈【幕迷影評】: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6750
同步發佈【方格子】:
https://vocus.cc/@XXY2018/5d47f21cfd89780001e69d2f
.
.
.
#靈異乍現
#brightburn
#sony #索尼影業
#我不是工讀生
#我是你的好朋友
#XXY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相似 在 艾蜜莉-自由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霍華馬克思的演講影片出來囉!
這次沒有參加的朋友也可以跟我一起看演講影片 😊
演講影片網址:
https://reurl.cc/Wy5mL
下面是此次演講的摘要提供給大大們參考~
★避免失誤、避免犯錯。(有一位年度績效經常排在所有基金經理人的46%的基金經理人,他的長期績效卻可以排前4%,因此不用表現優異只要能長期避免犯錯即可)。如果避免損失,獲利自然會來。
★ 高收益債教父麥克說過:如果你買3A的債券,由於完美的債券價格較高,所以未來反而會下跌,而如果你買1B的債券,反而可能會上漲,雖然這個風險比較大,但經過良好的分析降低風險後,可以買在比較便宜的價位。
★ 我們的投資組合,在市場好的時候賺很多錢,這樣是不夠的。市場不好的時候保持存活更重要。我們(橡樹資本)的投資強調一貫性。
★ 我們鎖定B效率市場,那表示那個市場的效率沒有那麼好,消息沒有那麼透明,但我們有機會可以獲利。
★ 橡樹資本的另類投資有:信貸、少數上市股票、私募股權投資…等20種不同的投資策略。2015年來也收購7項大中華區的不良資產。我們投資高收益債已40年。
★ 我們做投資決策時,不是依據宏觀投資的預測。
★我們選擇資產,跟著「週期」來投資(攻守的調整)。週期是根據時間的推演,會做一個圍繞中點的變動。事件A造成事件B,有因果關係。
★為什麼會有週期?雖然美國GDP年成長率只有2%,但所有的趨勢都會過度的發展、過度的修正,因為市場是由「人」組成的。
★舉例來說,感覺未來一片良好時,所有的工廠都在擴廠,但如果未來需求沒有那麼好,於是市場就會下跌。
★週期可靠嗎?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有相似的地方。
★牛市的三大特色:1.投資人過於樂觀;2.卻乏避險意識;3.游資過多(市場的資金多和寡;對標的的競價太熱烈)。此時風險越來越高、資產價格高、回報率低,開始有投資人擔心要賠錢(下跌)了…此時的確要特別擔心。
★ 市場價格產生的原因:1.基本面;2.投資人的看法(樂觀、悲觀)。
★現在在週期的什麼位置?價錢偏高。但不代表明天就會開始下跌,因為幾年前就開始偏高。
★目前對我們來說獲利的機率偏低。
----------------------------Q&A----------------------------------
Q:主持人/A:霍華馬克斯
Q1:市場價格已經超漲,但我覺得會繼續漲下去,所以想進場並在崩盤前退出,有安全的方法嗎?
A1:接下來下跌的機率,高於上漲的機率,用原本已經過高的價格,就不能求安全。
Q2:怎麼看待不動產投資?
A2:不動產和其他資產(如股票)相比,看不到報價,把他當作投資的話,價格要低買。但如果是自住的房子,就不要把他當金融資產看,房價下跌也不要傷心。(不建議買太多房子,借很多房貸)
Q3:台灣房子占金融資產比例已經創新高,營建業的土建融也創新高,中國人有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加重了這一切,對此,您有什麼感想?
A3:借太多錢可以讓景氣好的時候賺更多;借少錢可以讓景氣不好時更安全。這2項不可兼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Q4:橡樹資本在大中華區有7個不良資產,很多人認為中國已經泡沫化,你怎麼看?
A4:中國的成長率之所以能高於世界平均,是因為他們跟銀行借錢做基礎建設,帶動市場暢旺。在中國借錢實在太容易了….我們在中國的投資不會太多,免得風險太高。
不過我相信中國的潛力還不錯,雖偶爾有一些逆風,但就像6呎高的人過5呎的溪也要小心暗流。
Q5:對全世界其他新興市場(如土耳其、非洲…等)有什麼看法?
A5:我們不會去投資土耳其這種國家,但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就像青少年一樣有時好、有時壞,但再過幾年長大就穩定了。
Q6:你第一次投資犯錯有什麼感覺?
A6:是人都會犯錯,我記得之前我買入「漂亮五十」,5年賠光,錯誤教導我只是買進好資產是錯誤的,要買的好。如果聽到「再高價都值得買」,這個時候就不對勁了。
Q7:快樂中點怎麼找?
A7:這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不只是在投資,在生活也是,把悲觀、樂觀放在一起,把恐懼和貪婪放在一起,找到一個中間點。我們要反向而行、逆向操作。
買進-持有應是避免這一切的好方法,如果你做不到,就找一個能做到的基金經理人幫忙(例如橡樹資本)。
Q8:現在的相對高點,橡樹資本會怎麼調整資產因應?
A8:我們會積極的調整攻守。
守的方法:1.現金為王(一翻兩瞪眼的賭局);
2.投資組合增加防禦性布局(EX:債券優於股票、成熟市場優於新興市場)
3.透過短期的操作、策略。
Q9:抱著高收益債領配息就好,這個策略好嗎?
A9:買進持有的投資人可以避免犯錯,但也損失額外獲利。
Q10:給現場的朋友一些話:
A10:投資就像解謎猜題遊戲,(如果你也想要投資),表示你也想要跟我一樣解那種謎題。(另外你還要有一項認知)我們的生活不斷的改變,在投資的世界瞬息萬變,不像物理、數學是不變的。(如果你想要投資就要接受這些事實並熱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