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水的形態教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水的形態教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水的形態教案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邱顯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也過勞,山也過勞」 --高山環境退化,搜救人員過勞:向山致敬一周年檢討記者會 去年的今天,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向山致敬」政策,全面開放台灣美麗的山林,未來,除了國安因素及生態保護區域外,政府不應再以危險為由,禁止或限制人民進入山林,國人能夠自由親近山岳環境,不再需要「爬黑山」。 同時,行...
水的形態教案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也過勞,山也過勞」
--高山環境退化,搜救人員過勞:向山致敬一周年檢討記者會
去年的今天,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向山致敬」政策,全面開放台灣美麗的山林,未來,除了國安因素及生態保護區域外,政府不應再以危險為由,禁止或限制人民進入山林,國人能夠自由親近山岳環境,不再需要「爬黑山」。
同時,行政院提出「開放山林」、「資訊透明」、「便民服務」、「教育普及」等五大政策主軸,強調未來將簡化入山管理及申請、並提供更完善的山屋營地、步道、指示及山區通訊系統,推廣各級學校山野、戶外教育,並呼籲登山者也要為自己的安全負責。
身為一個山友,站在空間解嚴,親近山林的角度,我們肯定開放山林的政策方向。然而,政策上路一年後,許多問題逐漸浮現。
今天上午,我與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很榮幸能夠邀請到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的黃鈺翔、登山補給站負責人蔡及文、山谷登山會發起人蔡日興,討論高山環境退化與搜救人員疲於奔命的現況,一起來探究解決方法。
#搜索業務應朝專業組織化發展
首先,學生時代就是山社一份子,到目前還繼續爬山的廖子齊指出,開放山林加上疫情無法出國,造成登山人數的大量成長,同時推升了山難救援的數字,讓本來就相當吃緊的搜救人力,更加過勞與疲憊。
目前,山難搜救機制以消防單位為主力,其他單位雖然也會出人支援搜救行動,但消防員還是負擔最重,同時消防員還要負擔其他勤務業務,結果就是讓消防員疲憊不堪、過勞加劇。
為什麼會讓消防單位疲於般命?原因在於,山域中「搜索」落難者的位置,和已知位置後投入「救援」,兩種任務性質和所需技能略有不的,但現況下,消防員兩件事情都要做。
為減輕消防人力負擔,以及加強台灣山岳救難搜索的專業能量,政府應思考,未來將兩者由不同的組織負責並合作。消防員仍負擔投入人力救援的工作,山域搜索的專業累積,應逐漸改由其他組織承擔。目前,民間已有組織及專業人士參與搜救行動,未來或可考慮以行政法人或民間單位等適合的組織形式發展。
山谷登山會發起人蔡日興進一步解釋,在山上根據受難者可能的移動蹤跡,判斷去哪裡找人的「搜索」,和能使用搬運吊掛,安撫及給予第一時間的施藥急救的「救援」,其實是需要不同的技能及知識的。能夠執行搜索的工作,最基本應該具備登山探勘的能力,若再加上蹤跡觀察與分析,符合資格的專業人士恐怕不多。
他認同長遠來說應該將搜索獨立出來減輕消防負擔,但人才的培訓應是當下的第一要務,目前可以考慮將消防單位執行搜索工作的參與時間,明訂在地方自治條例中,減輕其工作負擔。
#維護山野環境總量管制立法
疲累的不只是搜救人員,更是我們的山野環境。
許多知名的高山景點,例如嘉明湖戒茂斯、阿里山眠月線鐵路、水漾森林等地,在網路美照的宣傳推波助瀾下,吸引大批登山客造訪。
原就十分脆弱的環境與生態,容受力有限,有些地方可能行走人次多一點,就會讓路徑侵蝕裸露的程度增加,短期不易恢復。
同時,登山客遺留的廚餘、排遺、衛生紙等生質類垃圾,在高山上低溫環境下,腐化分解的速度遠比平地的環境要慢,造成環境髒亂。而遺留的廚餘,更可能會影響山上動植物的食性與習性,對高山生態系造成負面影響。
我認為,未來應以統計資料與科學證據,根據山域的環境容受力上限,設定登山客總量管制機制。
目前的登山路線及景點,雖然在國家公園區域內,尚可依「國家公園法」依法裁罰與管理,但仍有為數不少的熱點不在國家公園內,而是在林務局及其他單位管轄的國有林與公有林。目前的法律,並沒有授權讓主管機關能夠積極地實施總量管制與裁罰,行政院應該積極研擬相關機制與修法。
雪羊則補充,開放山林至今的所有亂象,可以說都源自於「人數超載」。以眠月線、水漾森林、加羅湖、奇萊南華、戒茂斯、小溪營地而言,本屬開放或默許的區域,加上社群媒體與商業團大肆廣告行銷,吸引眾多人潮前往。卻因本來沒有總量管制、環境維護人力,而使遊憩品質日漸低落。
反觀,熱門依舊的玉山,卻因為有總量管制的庇護,而未因登山狂潮受到影響,仍維持著既往的遊憩品質與環境,說明了總量管制的必要。
除了納入總量管制,同時政府要給山域管理單位更多預算和人力,讓熱門地點能加派人力駐紮管理。
#登山商業團納管遏止成本外部化
這些超載的旅客,許多是由名義上「個人自主揪團」,實際上已發展成「類旅行社帶團」的團體帶上山的。這些登山團收取費用,專業領隊、嚮導一應具全,還有幫忙揹登山裝備甚至提供煮食服務的協作者(或稱揹工、挑夫)。
我認為,朝商業團並非壞事,但如果營運形態既已接近旅行社,就應該以法律納管以保障團客登山安全及權益。同時,為防止商業團為求利益去剝削協作者、長期佔用特定景點營地或山屋位置,排擠個體戶使用權益等成本外部化效應,登山商業團模式應逐步納管,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及永續登山環境。
#深化山野戶外教育強化風險意識
山上的行為,反映的是山下的教育和素養。然而,目前學校和社會教育推廣的山野、戶外教育,仍然相當有限。
登山補給站負責人蔡及文表示,開放山林後,政府能盡量做到登山環境友善,但登山者自己要負責很大部分的登山安全。這是登山自律的精神,也是登山者應有的公約。
要做到自律,就必須準備好自己,就是要從登山教育的面向去培養。他認為,政府在登山教育上能夠精進的地方包括:管理單位應可更明確揭露步道風險程度及個人應做的準備;建立登山教育專業人才的培訓機制及人才庫;國中小的戶外教育,也要更重視「風險管理」的課程;輔導各登山協會或商業登山公司辦理登山安全訓練;救難單位也要教育民眾如何正確使用搜救資源。
廖子齊舉例,以新竹市而言,2019年全市僅7所學校提案。部份學校在推動過程中,缺乏正確的登山觀念與專業支持,規劃出來的活動可能無益於學生正確認識山林,甚至在登山活動中會有危險。
她曾聽說,有小孩子明明已經有疑似高山症症狀,卻仍在老師同儕家長的鼓勵下堅持登頂,這樣的行為卻被當作正面教育範例,不但不適當,還很危險。應該讓教育部與林務局共同合作,由林管處熟悉在地山區的專業人士,協助學校規劃活動及設計教案,推廣更適切的山野教育。
這個記者會,只是個起點。我們會繼續邀集相關部會,從搜救、生踏、管理、教育等面向,解決「人也過勞、山也過勞」的困境。謝謝今天來到現場的登山界朋友。
水的形態教案 在 記者陳曉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記者不止報導
「大家已經愈來愈不需要傳媒,不管是紙媒或者是數位化,對於那種傳統有記者、有編輯,專業團隊形態的傳媒,愈來愈不需要。」台灣聯合報udn.com總經理李彥甫一針見血。所有大型紙本媒體在網絡年代都備受衝擊,聯合報也全力發展數碼資訊,然而更大是定位問題:「傳媒現在做的事,並不符合社會期望。」
他相信媒體不單是資訊守門人、問題觀察者、更可以是「議題領航員」,甚至「改變行動家」。二零一一年聯合報系開始策劃「願景工程」,記者有新角色,像採訪中心副主任梁玉芳就多了一個身份PM(project Manager)。
梁玉芳要管理的項目是「小心,歧視!」,除了報導台灣的單身歧視、肥胖歧視、族群歧視、性傾向、老年歧視等,比較英國美國的情況,還前往加拿大採訪當地反歧視團體。「通常記者報導了就完成任務,台灣人說『打了就跑』,新聞往往只有一天時效,印在報紙、登在網上,都很快消失,政府只要撐過這風頭就可當沒事。」梁玉芳接著舉辦論壇,就不同歧視議題展開討論;邀請兩位小學教師編寫反對歧視的教案,免費上載到網絡;聯絡性別教育協會的教師會員,加強學校教育……
「我們要解決的是社會結構或政策的問題,並不只是針對個案。」梁玉芳認為刊登可憐個案再讓讀者捐款並不足夠,媒體提出問題,也可以提出答案,並且能夠促成社會各部門一起改變。
...........
我是在香港一場農業論壇遇到梁玉芳,她下一個項目是「食物革命」,興致勃勃送我一本橙色小書,裡面有三年來十八個「願景工程」個案,出訪多達二十三個國家。我翻著很好奇,記者要成為「改變行動家」,似乎超出香港一般對媒體的理解,如何評量報導成效?會是報館的額外收入嗎?上周剛好到台灣出席國際會議,就去她報館採訪。
總經理李彥甫坦言聯合報一直思索轉型,集團由王氏家族擁有,最後也是由王家拍版:「老闆找了幾個朋友訪談,都說希望透過傳媒令社會改變,剛好我們幾個主管也有一樣的想法。」
依然是報館慣常的由上而下:期望記者改變社會的「願景工程」,背後的「願景工作室」由最高層統領,社長擔任執行長,委員包括總編輯、主筆、總經理、副主任等十二位,每年舉行策略會議擬定專題,每月討論。
記者可以提案,但不是所有都能選上。「被選上是成就,同事會較勁。」梁玉芳也有份挑選記者,通常是已有幾年媒體經驗,可以策劃安排整個項目,文筆不錯,有能力到海外採訪。
無論香港或台灣記者,大部份都在考慮轉行,「願景工程」似乎可以是留下的動力。李彥甫說:「有些記者覺得每天去寫八卦或者官方新聞稿,不是自己想做的,薪水已經比其他行業少,總得有點社會理想。」「把記者變狗仔,我們也跑得沒人家快,那不是死路一條?」梁玉芳也說一些政治記者特別想做「願景工程」,不是天天報導「口水戰」。
....................
一個項目的採訪時間可長達三、四個月,希望繼續跟進兩、三年,期間由同組記者分擔原有採訪工作,一星期約有三天做項目,兩天替同事班,兩天放假。換言之沒被選上的記者,工作量會增加,三年來集團約六百位員工,有兩成不同程度地參與「願景」。
選題目標是能夠產生正向改變,以文字照片影音網路動畫等多媒體報導,成效評量包括:是否達到原定的改變?社會正面回響?能否持續追踪報導?循環產生新議題?
這是「願景工程」其中一個看到成果的專題「公路正義」:
2011年台灣有2117人因車禍死亡,當中約一成是行人,車禍原因第一是醉酒駕駛,第二是未有依規定禮讓。報館記者於是出訪車禍死亡率極低的荷蘭、新加坡、日本,並且採訪台灣車禍罹難者家屬、專家學者,最後提出三個具體建議:教育、工程、執法。而在同一天,報館二十三份地區報紙一起報導當區的交通黑點,交通部馬上回應,一些運輸公司亦主動再培訓司機。
2012年台灣車禍死亡人數1959,2013年1838人,醉駕死亡人數創十二年新低,期間立法院修法提高司機醉駕和肇逃的刑罰。
總經理李彥甫指出「願景工程」三大好處:「對社會帶來好改變,盡傳媒責任,對內部員工帶來改造,有成就感;而集團最大得益,是商譽。」他很坦白,「願景」沒有聘用額外人手,出差辦活動等一年四五個項目開支僅僅二千萬台幣(約五百萬港元),把這筆錢拿去打任何廣告都得不到這樣的品牌效果。
這些好處,都直接與銷售和收入無關。「我從數字上看不出關係,報紙讀者數字在跌,紙媒再努力也沒用。」他也強調「願景」不會收取費用,縱使與政府或機構的目標一致:「我們有些報導是有收入的,可是『願景』反過來會出錢,例如報導的社會企業,報館幫忙宣傳辦活動。」有企業看中「願景」的形象希望贊助,但集團拒絕。
「不是我們清高不要錢,我們只是不在這一塊賺錢。」他解釋聯合報集團還有教育、網購等生意,不用太擔心報館賠本。
正向報導,社會叫好,記者有動力,老闆有臉子,但不可能所有新聞都是「好人好事」吧?「報館還是有其他記者負責『爆料』,監察政府也是本份。一間報社有不同的記者才多元化。」李彥甫補充。
也許就像「願景工程」一方面落力策劃「為青年尋路」,「讓青年開路」等令青年人充權的專題項目,但報章也曾以全版篇幅批評社運學生陳為陳為廷「沒禮貌」?
....................
誠然對記者來說,報館期待報導有影響力,總好過把資源徵求讀者爆料;報導目標是帶來社會改變,也遠勝增加刊物銷售或者廣告收入。梁玉芳就顯得幹勁十足,近年我很少遇記者對工作這樣有期望。
梁玉芳說「願景工程」踏入第四年,希望發展成「願景合作社」,結合民間團體辦活動和媒體的宣傳能力。「 比如說,我們正關切的城市農園、學校營養午餐、食農教育,台灣有好多團體已做出許多成果。我們就會思考作為有報紙/網路/電視/行動載具平台的媒體,可以做什麼讓議題往前推一步?」
她同意這是一些傳統記者不會去碰的「外務」,但這些「外務」是與報導一脈相合。
她相信記者是時候站出來,拉著其他單位一起爭取共同的理念和主張:「我們不再是傳統定義中的『純』記者,而是想讓台灣更好的行動者。」
......
後記:
我當記者, 其中一個關鍵的轉變 是2000年採訪台灣教育改革
去台灣訪問多間新理念學校, 回來採訪香港新的辦學團體, 除了連續寫了五期<明報周刊>封面故事, 報館出書, 辦講座.... 記者不是寫完就算, 可以追住議題, 繼續報導, 甚至一起行動帶來改變.
剩食, 農耕, 綠色生活... 到近年的生死教育, 人口老化, 未來我會有更多行動.(今日23/5下午三點在goodlab會分享~)
坦白說,不知道能走多遠,但這是我的方向
謝謝大家一直支持!
原刊:
蘋果日報
上篇
http://hk.apple.supplement.nextmedia.com/…/20150516/19587259
下篇
http://hk.apple.supplement.nextmedia.com/…/20150523/19933467
聯合報[願景工程]
http://vision.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