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水泥金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水泥金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水泥金爐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廟宇是台灣重要的景觀與地景文化,而隨著現代建築技術的進步,廟宇建造的速度也比以往快速許多。 這篇來自BBC上的報導,帶我們看到台灣一家廟宇建築公司,以及這家公司造廟的能力與所創造的景觀。 --------------------- 全台灣的寺廟數量比便利商店還多,甚至有工廠批量生產寺廟,不...
水泥金爐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廟宇是台灣重要的景觀與地景文化,而隨著現代建築技術的進步,廟宇建造的速度也比以往快速許多。
這篇來自BBC上的報導,帶我們看到台灣一家廟宇建築公司,以及這家公司造廟的能力與所創造的景觀。
---------------------
全台灣的寺廟數量比便利商店還多,甚至有工廠批量生產寺廟,不但可以在網上訂購,就算客戶遠在南海島嶼或新加坡,工廠都能「送廟到府」。工廠造廟有多快?
「台灣每一個村莊都有不只一間土地公廟……一年幾百間的訂單,做不快怎麼做得來?」現年80歲的林復凖一邊巡視工廠,一邊自豪地對BBC中文說,用機器量產廟宇的點子和產線設計,「全都是我自己想到的!」
走近林復凖的工廠,首先會經過一座由林復凖的公司建造的橋,橋上刻著工廠成立的日期。接著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有著華麗外牆裝飾的白色歐洲風格的別墅,這是林復凖和家人居住的地方,同時也是傳說藝品的辦公室。
林復凖指著環繞工廠和辦公室的雕花圍牆說:「這些都是我蓋的。」他從事營造業六十多年,十幾歲開始跟著師傅用傳統的方式四處建造廟宇,熟悉建築工法之後,他開始蓋商業化的住宅樓。二十多年前,他看凖商機,從蓋「給人住的房子」到「蓋給神明的房子」。
他創辦的「傳說藝品有限公司」是台灣唯一一座專門製造寺廟的工廠,銷售水泥制的金爐、廟宇、石獅等宗教產品,並提供運輸及現場組裝的一體化服務。
用機器建造廟宇是否對神明不敬?「廟是神明的一個家,重點不是廟的大小或是華麗程度,而是在於神有沒有靈顯,」嘉義城隍廟文化資產幹事李先生對BBC中文說。嘉義城隍廟始建於清朝,當時特地由福建請工匠前來建造,甚至為了造廟耗時,因而為工匠凖備長期住所。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水泥金爐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文重貼《從成本看毒品問題》2013/04/29
近日轟動的屍體塞鐵桶灌水泥的殺人案,背後彰顯的是毒品交易的龐大利益。
如聯合報報導:
…毒梟販毒也吸毒,常做出瘋狂的行為,一發生買賣糾紛,便動員押人討債。刑事局與彰化警方,數年前在彰化市查獲以洪國豪為首的販毒集團,逮捕洪國豪及手下張志堅、吳義烽三人,起出海洛因毒品,各式手槍7把及各式子彈90發。警方查出,洪國豪因一宗毒品買賣被黑吃黑,帶領手下持槍尋仇,並強押毒販及仲介的男子返彰化,逼迫吐出100多萬元貨款後才放人。
警方說,販毒讓人一夜致富,但殺身之禍也常伴隨而來,歹路真的不可行。
販毒普遍認為具備高獲利(不過Freaknomics一書認為低階第一線的販毒者不見得都享有高獲利),我好奇的是:販毒的高獲利從何而來?
經濟學說,高租值代表某種程度的壟斷(亦即面對的是覓價市場)。先前我提過二種天經地義且難以改變的壟斷來源分別是:天生資質與商譽/技術/智財權/經濟規模累積。
顯然,多數的毒品交易並非第一種(因事實上煉毒沒那麼難,學有專精的化工系畢業生願意嘗試都做得到);有信譽的毒梟或許多多少少享有第二種壟斷利益,但也不可能大到那麼誇張。
唯一能合理解釋販毒暴利的,就是過去我批評多次的「公權力壟斷」!
販毒何來公權力壟斷?事實上是有的。舉例來說,台灣的毒品防制條例第四條第一項:
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刑者,得併科新臺幣二千萬元以下罰金。
第五條第一項: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七百萬元以下罰金。
如此高刑度的法律禁止,其實創造出一種壟斷條件:膽敢鋌而走險的人反而享有繼續販賣的特權(直到被抓之前),換言之,這個嚴刑峻罰把潛在欲進入毒品販售市場的供應者都給排除了。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台灣的法律其實是減少供應者:減少供應,若需求不變,則毒品價格必然攀高。
另一方面,台灣法律一個很奇怪的設計:
毒品防制條例第十條第一項: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條法律牽涉到的是需求者(享受毒品之人)。需求者所負擔的行為成本,遠小於供應者。代價低則欲行為者多,需求相較於供應被打壓得相對較少;反過來看,表示在這套法律設計之下,需求很可能會遠高於供應。毒品價格焉能不高?
刑法學者會說販售毒品者惡性較為重大,理應處刑較重。這種直觀且毫無邏輯內涵的法學思維,充斥在台灣的刑法教科書裡。然而如此膚淺的思維所誕生之法條,恰恰是鼓勵更多已經犯罪之人,繼續鋌而走險來享受公權力劃出來的壟斷租值。英語曰– unexpected consequence是也。
另一方面,如此法律設計也只是讓司法單位逮到持有毒品之人時,還要去證明他「意圖販售」。更極端者,欠缺績效的司法人員也可能有誘因去栽贓純粹持有毒品之人意圖販售。這讓我想起在法院看過刑事局數個幹員分別作證被告持有毒品,並主張所有毒品都是在同一個藏匿處查獲。但法官分別詰問之下,各個幹員宣稱找到毒品的位置天差地遠,從餐廳、客廳、臥室到頂樓金爐裡,應有盡有。客官你說,怎解?
補充一點,經濟學家中也有不少主張吸食、販賣毒品除罪化的,例如諾貝爾獎得主Milton Friedman就主張人民應有享受毒品之自由:
I’m in favor of legalizing drugs. According to my values, if people want to kill themselves, they have every right to do so. Most of the harm that comes from drugs is because they are illegal.
這套論點也是很有說服力,雖然我不盡認同,但美國於20世紀初期所頒佈的禁酒令(The Prohibition)後來衍生出諸多問題,甚至養育出美國黑手黨(The Mafia),其所享受的驚人利益和犯下的諸多罪行,不正也是來自於禁酒之法律?
另外Friedman提出不少值得深思的論點:
1. 自願交易的買家賣家,只是因為所買賣物品被人為規範成「違法」,就要付出額外刑事代價,這是不是對人權的侵害?竊盜、搶奪、強暴等,都是有一個受害者;但毒品交易、性交易,受害者何在?
2. 因為自願性交易下,買賣雙方都不會像一般刑事犯罪受害者一樣主動通報司法單位,造成司法單位必須以更激進、極端的方式來偵防,其結果是不是也會造成更多人的人權受害?同時,毒梟因為財產權不受保護,隨時受執法單位威脅,毒梟唯一保障自己之道就是擁兵與武裝,這麼看來,治安問題是來自於毒梟的惡性重大?還是來自於法律的咄咄逼人?
3. 司法人員的激進偵查與法律創造的毒梟壟斷利益,為了生存後者不得不嘗試賄絡前者;前者長期享受賄絡,豈不是會更支持毒品有罪化?同時也會產生貪汙制度化的現象。(這部份請參見我的文章:貪汙的一般性理論(上)、(中))如此一來不是反而創造更多問題?同時,稅金與賄款養這些司法人員,徒增社會交易費用,益處何在?
至於我不認同Friedman最大的一點,在於就我所知,不少毒品都會造成吸食者有攻擊傾向,這是一種很高的外部性成本。目前我想不出比政府更有效的手段來降低這個外部性成本。
http://www.yuanyu.idv.tw/?p=1381
水泥金爐 在 李清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混血恐龍廟
文、攝影\李清志
沿著西濱公路南下,欣賞著西部海岸風情,西濱公路高架化後,開車有如在飛行一般,海天一色的景象令人迷醉;將車子轉進51號公路,那是昔日的濱海公路,猶如美國66號公路般,在快速公路開通後,就越來越蕭條,一路上除了少數幾間工廠外,田地與池塘零零落落地散佈著,整個鄉間似乎沒有什麼產業可言,沿途只有一座座巨大神佛雕像的廟宇點綴其間,媽祖、關公等神佛在此都放大了幾百倍,成為地平線上突出的地標建築,原來在窮鄉僻壤裡,開廟才是最大的產業。
公路彎道邊,出現了一座奇特的廟宇,廟宇建築不像一般寺廟,反倒比較像是一座城池,高大的城門前,還立著兩隻龍,好像門神般護衛著廟宇,同時也吸引著公路駕駛人停車察看。這種現象是典型的公路建築文化,公路旁的商家總是無所不用其極地建造誇大驚聳的建築物,用以吸引駕駛人的注意,希望可以因此讓他們「聞香下馬」,產生集客的的效果。
不過這座廟宇也太奇怪了,其建築不似一般傳統的廟宇建築,反倒是以一種「城池」的概念規劃,正面是一座類似中國古代的城樓,進了城門還有一方廣場,平日香客人數較少時,遊客還可以直接開車進城,並且停車在廣場上。城門十分奇特地以清水磚砌築,並沒有任何水泥粉刷或貼磁磚,直接暴露出粗糙的工法;城門口站立著兩隻巨大恐龍,更有如門神般,張牙舞爪地互鬥著,讓遊客一下車內心就有一種驚懼的震撼感。
這兩隻恐龍十分詭異,它們是一種「混血的」恐龍,是「東方龍」與「西方龍」的混血品種,或是說是一種「真實」與「虛擬」龍種的混血;它們的頭部是傳統廟宇可見的中國龍,麒麟般的造型,是存在於神話中的虛擬龍種,但是頭部底下的龍身卻不是蛟龍般的蜿蜒身軀,而是侏儸紀公園中那種考古學家所推論出的真實物種。
這樣一種「混血恐龍」連接了傳統與現代、虛擬與真實,甚至創造出了另一種超現實的詭異幻覺,讓進香活動不只是膜拜與許願,也融合了主題樂園式的驚奇休閒,或許更能迎合全家老小週末出遊的歡樂行程。
這座怪異的廟宇門口的混血龍種,其實也正反映出了這座廟宇的混血性格。進入廟宇中可以發現這座廟宇並非正信的佛教寺廟,而是一座帶著投機性格的財神廟宇,吸引的正是存著發財夢的市井小民,廟宇中供奉著各式各樣的神像,香客可以各取所需,依照個人戀愛、工作、財富等需求,求告各種神明,連燒金紙的金爐也分門別類,求財求平安各有不同的金爐而金爐就卡在城門底下,以致於城牆上可以看見一根根突起的黑色煙囪,更讓這座廟宇呈現某種線上遊戲的魔幻色彩。
這種佛、道、民間宗教不分的混血廟宇,正在台灣地區流行起來,顯現台灣人對於信仰的本質並不清楚,對於信仰的對象也不講究,膜拜的動機只是求財,是一種十分低層次的需求展現,無怪類似混血財神廟宇如此熱門。
後來我發現寺廟中還有認捐磚瓦的活動,香客們可以捐錢買一塊磚或一片瓦,並且在磚瓦上簽名,將來用在廟宇建設工程中。原來這座廟宇並非喜歡使用清水磚的作法,只是還在籌募建廟費用,因此整座建築呈現未完成的粗獷主義風格,並非其本意,將來廟方若財源豐富起來,相信整座廟宇將會雕樑畫棟、金碧輝煌起來,屆時這兩隻混血恐龍可能還會金箔加身,幻化成金光閃閃的金龍與銀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