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水果主題教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水果主題教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水果主題教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水果主題教案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08的網紅Belle&Sandy的玩「美」教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好好玩的毛球畫】 / 這次的繪畫主角是「毛球」,沒想到毛球也能作畫吧?以往都是擔任配角的毛球,這次竟然躍升為我們創作的主角,到底要怎麼創作呢?讓我們看下去。 - 每次我很滿意的教案主題,都是我天馬行空思考後的產物,這次的毛球作畫,也是我誤打誤撞玩出來的。 - 還記得某天Willie接到了個十萬火...

水果主題教案 在 Belle ꕤ 美學育兒提案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5:52:56

【#好玩的毛球畫】 / 這次的繪畫主角是「毛球」,沒想到毛球也能作畫吧?以往都是擔任配角的毛球,這次竟然躍升為我們創作的主角,到底要怎麼創作呢?讓我們看下去。 - 每次我很滿意的教案主題,都是我天馬行空思考後的產物,這次的毛球作畫,也是我誤打誤撞玩出來的。 - 還記得某天Willie接到了個十萬火急...

  • 水果主題教案 在 Belle&Sandy的玩「美」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5 23:29:10
    有 17 人按讚

    【#好好玩的毛球畫】
    /
    這次的繪畫主角是「毛球」,沒想到毛球也能作畫吧?以往都是擔任配角的毛球,這次竟然躍升為我們創作的主角,到底要怎麼創作呢?讓我們看下去。
    -
    每次我很滿意的教案主題,都是我天馬行空思考後的產物,這次的毛球作畫,也是我誤打誤撞玩出來的。
    -
    還記得某天Willie接到了個十萬火急的專案,我陪他跑了趟書局買齊需要的材料,正當我們要結帳時,我在櫃檯的角落看到ㄧ包包色彩繽紛的毛球,當下我想也沒想,立刻就把檯面上的毛球ㄧ掃而空,想著:「或許哪天美術創作時會用上。」
    -
    結果~毛球整整在我家躺了ㄧ個多禮拜,我還是想不出要做什麼,直到某天,Sandy把我的美術材料箱翻出來,成堆的毛球如天女散花般灑落,剛好落在我雪白的布上。
    -
    於是ㄧ個個靈感如煙火般迸發而出,我想到了!何不用毛球來作畫呢?思索了適合Sandyㄧ起創作的方式:我裁好紙箱,在紙板上黏好蔬菜水果的形狀,最後再讓Sandy把ㄧ顆顆的毛球,依照自己的想法放到蔬菜水果的形狀裡。
    -
    ㄧ開始,我先告訴Sandy這個毛球不是拿來吃的,不能放到嘴巴裡,接著再示範放了幾顆毛球到形狀裡,最後再交由Sandy自由發揮,過程中我在旁邊看著她認真思考的臉龐,小手緊捏著柔軟的毛球,看著她慎重的把毛球放到各種形狀裡,不由得覺得Sandy似乎又成長了一些。
    -
    雖然最後以Sandy灑落全部的毛球作結,不過過程中很有趣,那就足夠了。待她累了去午睡後,我又跑到客廳再排了幾幅毛球畫,好過癮的感覺,私心很喜歡這次的主題,也迫不及待的想分享給大家。
    ✿---------------------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考

    《好好玩的毛球畫》
    ꕤ材料
    ・紙箱
    ・毛球數個
    ・剪刀、保麗龍膠、美工刀

    *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
    毛球愈大顆愈好排,也比較有成就感
    顏色愈多愈好發揮,排出來的畫愈繽紛

    *建議父母在過程中全程陪同
    以免小小孩不慎吞下毛球喔

    ꕤ創作步驟
    Belle分享兩種毛球畫的創作法
    如果媽咪們想到其他的玩法
    也請分享給我,ㄧ起交流唷

    第一種
    ❶ 將紙箱裁出水果、蔬菜的形狀
    ❷ 父母可以先示範,再讓小孩試著將毛球排到形狀裡,最後就能構成ㄧ幅美麗的畫

    第二種
    ❶準備ㄧ塊白色的布
    ❷ 直接在畫布上用毛球排出圖畫
    讓小孩自由發揮,常常會有異想不到的收穫唷

    ꕤ感謝與邀請
    歡迎各位媽咪創作以後和我分享
    或是在IG上tag @bellewritesth
    看到妳們的創作以及分享
    我真的非常開心¨̮
    -
    希望大家還喜歡這次的創作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很開心能跟各位媽咪交流
    𝕋𝕙𝕒𝕟𝕜 𝕪𝕠𝕦 ❤︎

    最後~喜歡Belle跟Sandy的美術創作
    歡迎來IG交流唷👇🏻

    https://www.instagram.com/p/CSMlpxNnC59/?utm_medium=copy_link

    ✿---------------------

    #belle的美學育兒提案- ̗̀ 💡 ̖́-
    #Belle的毛球創作
    #美學育兒
    #美感育兒
    #美感教育
    #美感生活
    .

  • 水果主題教案 在 火星童書地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18 08:27:00
    有 271 人按讚

    【繪本】ココアはいかが

    今天來介紹一本讓我非常驚艷,斥資重金空運來台的繪本。12月初小學共備研習興沖沖帶去現寶,結果老師完全不賞臉阿😅~~雖然如此,我還是要來介紹這本書。

    其實不用看文字,就能發現這本書的奧妙。運用無限反射的鏡像,重新安排成有趣且不可思議的畫面。不只畫面呈現方式很有創意,連文字的排列都有經過精心設計,與圖案的流動互相呼應,包含封底的出版資料也不例外,設計感貫穿全書。btw,這是1997年出版,20多年前出版的書,也太前衛。

    補充一下罐子上的字:推測Yu-tan 是日文中迴轉(u turn)的意思,暗示著標籤上的圖案不斷迴圈。

    👉以下這段和教學有關

    當天拿到這本書的那組老師一直表示看不懂,並想看圖說一個女孩喝可可亞的故事,其實故事根本不重要阿XD 科學繪本不一定需要故事,最重要的是呈現方式有趣,並確實傳遞出想要講的主題。最後上台發表時老師表示挫折,因為看不懂,所以沒辦法設計教案,可能這本書適合美術老師用,或是上攝影課,但學校很少上攝影課。

    我聽到老師這麼說我也很挫折啦,我以為這本書很明顯可以看出來是在講鏡像反射,要運用到steam上最基本就能講光的折射,搜尋「無限反射鏡」即有很多內容可以教,可以做實驗。那攝影課小學常不常上?我並不清楚。不過剛好那天到研習的學校時,我就看到走廊邊裝飾著學生的攝影作品,當下沒仔細看,後來請教該校的老師,原來那些作品是先請學生想像自己抱著或背著一個巨大的水果,然後拍下照片,之後再用電腦後製,把巨大的水果合成到剛剛拍的照片上。這個過程也有STEAM裡面的「T」,我想也能運用到這本書上。

    再更進階可以講艾雪結合藝術與數學邏輯、錯覺透視和視覺心理。延伸閱讀可以看義大利當代設計大師Bruno Munari的「生日快樂」以及大衛威斯納的「海底來的秘密」。如果要跨語文領域,可以創作形狀詩,或是回文詩。

    #追加:原來我也搞錯了,這個現象有特殊的名字,叫「#德羅斯特效應」而且緣起就是可可粉。#學到了新知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E%B7%E7%BD%97%E6%96%AF%E7%89%B9%E6%95%88%E5%BA%94

    👉以下負能量廢話
    我跟人分享繪本,都是我自己看了很喜歡,才會跟他人分享,如果可以做延伸活動再做,並不強求,畢竟閱讀文本跟享受文本才是重點。可是大部分的第一線教師,都是先有一個教學目標或主題,再去尋找符合主題的繪本,有時關連性很牽強,從中擷取片段的元素出來教學,也可能讓文本變得破碎;或是那本繪本根本文圖品質不怎樣,只是剛好符合主題,就拿來用(這問題超嚴重,就算那本書再怎麼符合主題但圖太醜我是絕對不會拿來用的)。

    再來,我去演講,是想介紹平常不容易見到的書,從不同於「利用」繪本的角度來「欣賞」繪本,繪本最重要的是圖,不是文字。「看」圖是孩子的本能,只有大人才一直看字。而看圖欣賞圖也不單是美術老師的責任。(別忘了108課綱的美感素養!!!!!!)

    我沒有很想告訴大家這本書要「怎麼教」。我覺得看書→選書→吸收→轉化成教學內容→教學,這個過程是老師的專業也是老師的責任,不是我該講的東西。所以我不想提供書單,也不想提供現成的教案,因為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歡這本書,如果你喜歡這本書,你自然就會記下這本書,也會有很多教學的靈感和想法。就像我不喜歡的書叫我寫業配我想4-5個小時800字都寫不完,喜歡的書20分鐘刷拉刷拉就可以寫1000字。

    👉以下低調的宣傳
    下週二13:30–16:30,在臺中教育大學求真樓7樓的702教室有一場給幼教系學生的講座,講題是給小小孩的steam,因為是針對小小孩,而且聽眾是大學生,所以不會講一堆教育理念和怎麼教,就是瘋狂介紹繪本這樣。有興趣的人可以來聽一下。

    👉以上長文一篇

  • 水果主題教案 在 輕描一抹笑cc,淡寫浮生育兒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0-19 17:27:00
    有 41 人按讚

    #主題式學習
    #林氏小鏡頭大自然
    #理科第一個發現
    #科普+#故事+#美勞+#黏土

    當初看上林氏小鏡頭大自然這套書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除了知識內容本身,有些主題還附加手作單元,讓孩子可以透過實際操作,用更活潑多元的方式去體會。

    這次從《地底下的秘密》這本書的[美勞·遊戲]單元,帶cc手作立體螞蟻窩,懶媽媽我因為懶得另外買材料,靈機一動用黏土來製作螞蟻,順便讓孩子動手玩黏土。

    製作螞蟻窩的過程中,問cc,螞蟻的窩裡會有什麼?cc說小寶寶,所以用黏土搓了一些卵,集中在其中一個角落。

    再問cc,螞蟻喜歡吃什麼?cc說餅乾,於是去找了家裡的餅乾來放(媽媽堅持不可以打開包裝,不然會引來真的螞蟻!)。

    媽媽又問,那螞蟻喜歡吃水果嗎?cc說喜歡,跑去找了她的辦家家酒水果玩具,挑了蘋果和橘子,還特地堅持不拿紅蘿蔔,說那是兔子愛吃的!

    佈置完螞蟻的家,開始捏主角螞蟻,插上頭上的觸角,我問cc,螞蟻都怎麼溝通呢?cc馬上拿起兩隻黏土螞蟻,觸角碰觸角一邊喃喃自語假裝螞蟻在對話!

    同時我也找了其他延伸的書籍陪cc共讀:小鏡頭大自然有另外一本獨立的《螞蟻》剛好可以做串連;漢聲的《螞蟻》其知識內容也頗豐富;理科的《地底下的奧秘》及《城市的地底下》手電筒膠片書,用相關的主題搭配著閱讀讓學習可以更深更廣。

    另外讀繪本《杜爺爺蓋房子》則是讓cc從勞作佈置螞蟻窩的概念中,延伸到房子怎麼蓋(要先畫設計圖)、需要許多人的協助無法獨立完全、團結的力量等,搭配繪本也是讓主題除了科普知識之外,也有故事的趣味性。

    這次的主題式學習搭配手作遊戲,連媽媽都覺得很好玩,陪cc進行這些活動及共讀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不僅讓學習更深入、cc印象更深刻,過程中也充滿愉快和歡樂(玩到最後都是cc快樂的捏黏土時間!)

    家裡有一點藏書的好處是,做主題式學習時較能找到可以搭配的書籍。接下來也希望可以替cc安排更多的主題式學習活動(上班媽媽時間真的好難擠啊!)。下一次的主題c媽已經想好了,除了繪本共讀之外,還可以進行很生活化的活動,到時候再來跟大家分享!

    #cc的螞蟻窩堅持原封不動放著要給把拔看
    #平常多帶孩子到戶外觀察自然生態會更好
    #大家有其他的教案也歡迎跟c媽分享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