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水文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水文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水文是什麼產品中有40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去濕地不用到高美,你知道台北也有溼地嗎? #尋找台北最後的天然河道 陪伴台北走過近40年的地景大改變,位在關渡平原的 #洲美溼地 仍守在原地,努力扮演這座城市的肺,為其吸氣、吐氣。這裡沒有人車喧囂,不單是散步騎車的好地方,也是帶著孩子認識台北環境變遷的好教材。 想知道這40年間,台北的水文發生...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水文是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水文是什麼 在 茵茵yinyin (❁´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水文是什麼 在 茵茵yinyin (❁´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水文是什麼 在 JJ.Hs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水文是什麼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水文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水文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水文是什麼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水文是什麼 在 阿翔 Linus C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水文是什麼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水文是什麼 在 茵茵yinyin (❁´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2:12:53
- - #茵茵來拼貼之愛用品分享 #夏米紙膠帶篇 身為夏米老師的腦粉 怎麼能不分享愛用紙膠帶🥺 - 圖一圖二從左到右分別為 夏米花園vol.4-小袖 夏米花園vol.6好花1-綠花 夏米花園vol.6好花1-藍花 夏米花園vol.6好花1-彩花 夏米花園vol.7好花2-果實 夏米花園vol.7好...
水文是什麼 在 茵茵yinyin (❁´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12:53
- - 對於大數字也是沒什麼抵抗力🤣 - #印章 #印台 #紙膠帶 #鋼筆 #墨水 #文具好朋友 #手帳 #手作 #手帳好朋友 #貼紙 #日記 #一日一頁 #生活 #文具 #文房具 #文具控 #和紙膠帶 #sticker #stationery #stamp #woodenstamp #ma...
水文是什麼 在 JJ.Hs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2:17:23
#老欉文旦團購 #30年老老樹文旦 #麻豆文旦 #自然農法 #挑戰全台最可愛水果車/圖10 『文旦種活很簡單,種的好吃很困難』其最重要的關鍵是『時間』 你知道「麻豆文旦」其實是一個文旦品種嗎? 「麻豆文旦」真正的意思是高品質的文旦品種 懂吃的老饕,首選一定是指名台南麻豆老欉文旦 ∎小本大叔麻豆...
-
水文是什麼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8-30 19:00:13✔︎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火星生物 #火星人 #移民火星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07 火星上面有生命嗎?
03:36 火星生物存在的條件是?
04:36 那火星上有足夠條件嗎?
06:08 如何在外太空和火星生存?
08:13 建立基地的準備工作
09:22 我們的觀點
10:14 提問
10:28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火星人臉的介紹:https://bit.ly/3gw7wxW
→President Clinton Statment Regarding Mars Meteorite Discovery:https://go.nasa.gov/2G3jvX7
→Pres. Clinton's Remarks on the Possible Discovery of Life on Mars (1996):https://bit.ly/2YIpJCu
→Allan Hills 84001:https://bit.ly/3b3xkjM
→火星水文-維基百科:https://bit.ly/3jnK6g6
→火星上發現「液態湖」對人類的可能影響:https://bbc.in/3gBHEkm
→火星上有水?冰層之下的液態鹽湖:https://bit.ly/2Db5tlk
→關於宇宙射線:https://bit.ly/3jnKkns
→Moon to Mars Overview :https://go.nasa.gov/2QuOEox
→NASA's Exploration Campaign: Back to the Moon and on to Mars:https://go.nasa.gov/2QzSVXO
討論如何在火星生存:
→5 Hazards of Human Spaceflight:https://go.nasa.gov/2DcwLb2
→加來道雄《離開太陽系》:若這套理論屬實,你只消照照鏡子就可見到火星人:https://bit.ly/2YKCQTv
→移民火星引爭議:我們為什麼嚮往火星:https://bit.ly/3hCkwDx
→火星地球化-維基百科:https://bit.ly/31BmsGL
→火星殖民 -維基百科:https://bit.ly/31BQVVh
→人類移民火星不是夢?:https://bit.ly/3gDLCIW
→科學知識和幽默,能讓人活過在火星被丟包的那些日子 - 泛科學:https://bit.ly/3joP9wM
→Timing of the martian dynamo: New constraints for a core field 4.5 and 3.7 Ga ago:https://bit.ly/2QzQrsd
【 延伸閱讀 】
→火星曾輪流經歷潮濕與乾旱時期,一度形成鹽湖:https://bit.ly/34ICqku
→Humanity on Mars? Technically possible, but no voyage on horizon:https://bit.ly/2YHY841
→為太空旅行做準備,歐洲太空總署想讓你一覺醒來到火星:https://bit.ly/3hBdcba
→火星漫遊20年—探測任務的挑戰:https://bit.ly/31DHmFn
→前進火星—從過去到未來的火星探索任務:https://bit.ly/3gAujZp
→航向火星—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太空探險:https://bit.ly/3b8NLvo
→探索火星地理—南半球的特殊地形與季節性風向:https://bit.ly/2Qx6Spj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
水文是什麼 在 阿翔 Linus C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7-09 21:00:09【一半人生】
三年前踩單車走過半個地球,如無意外,人生也剛好過了一半左右了。
回來之後,我問自己:然後呢?
很多人問我:
「甚麼時候再出發?」
「下次會去哪裡?」
「會不會有更瘋狂的旅程?」
我的確很喜歡單車旅行,也有計劃到更多地方騎行,但同樣的事情,我不會做第二次。
因為我覺得,我的人生應該要走進下一章了。
去年再一次以單車挑戰帕米爾公路,在那巍峨險峻的山野路上,我聽的不再是以往那些熱血得流鼻血的勵志歌,而是多了點反思、多了點沈澱。
在這個人生分岔口上,回望過去走過的路,沒有一件事是偶然、每個旅程都成為人生的養分,成就了現在的我。
這些成長故事,就是《我們都是在旅途上長大的》。
《一半人生》五月天
作詞:韓寒
作曲:阿信
在某個清晨 回望我一生
活得雖認真 卻微小如塵
想要唱首歌 去唱哭別人
最後卻是我 滿臉淚痕
早告別青春 活成了別人
經歷的時代 已如此陌生
年少時的話 又不敢承認
低頭在人海 浮浮沉沉
我的一半人生 飄蕩就像只風箏
如果命運是風 什麼又是我的繩
我的一半人生 冷暖就讓我自己過問
有熱愛有恨 有未知的前程
* *
阿翔新書《我們都是在旅途上長大的》現已接受訂購。
*重要的事情要講三次*
這本書在書局買不到!
這本書在書局買不到!
這本書在三中商買不到!
購買方法:
1) 書展(7月15-21日)
「洄水文化」攤位(Hall 1B-B21)
簽書會:
7月19日(日)15:00-16:00
到時見!
2) 網購
如果沒空去書展,可以選擇網購(書展前就預訂嘅朋友可以得到超限量超神秘禮物~~~)
香港讀者:
https://forms.gle/fDbavx9KEo9r9qHy8
海外讀者:
抱歉暫時不設海外網購,阿翔計劃疫情過後到台灣推銷新書,如有興趣購書的台灣讀者請留言告訴我你身處的城市,希望能盡量安排行程跟讀者見面。
3) 神秘活動
8月尾會有一場同呢本書有關嘅神秘活動,到時亦可以直接買書或者帶書來簽,究竟係咩呢?書展前夕揭曉!如果我可愛嘅讀者寶寶乜都唔知都已經有興趣join,請留言「神秘活動」,有消息小編(其實都係我)馬上聯絡你!(活動有人數限制,先到先得,先到先得,先到先得!)
Facebook: www.facebook.com/shotravel
阿翔IG: www.instagram.com/linuscheng1124 -
水文是什麼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02 08:00:00奧格泰萊克喀斯特岩洞群和斯洛伐克喀斯特位於斯洛伐克南部和匈牙利北部交界處,橫跨喀爾巴阡山脈南部的丘陵地帶。遺產共包括7處遺產點,其中在匈牙利境內4處,在斯洛伐克境內3處。1995年申請的遺產點有6處,包括匈牙利境內的4處和斯洛伐克境內的2處;2000年新增斯洛伐克境內的1處遺產點。 奧格泰萊克喀斯特岩洞群位於匈牙利北部的包爾紹德-奧包烏伊-曾普倫州(Borsod-Abaúj-Zemplén County),這裡是一個歷史性的地方,而且是橫跨在山脈中間性的區域,擁有很多的丘陵風景。 奧格泰萊克喀斯特岩洞群於1978年被匈牙利環境與自然保護部門首次列為風景保護區,後於1985年以立法形式被重新確定為國家公園;斯洛伐克喀斯特則是在1973年被斯洛伐克文化部列為風景保護區。二者先後於1977年和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與生物圈計畫”。國家公園及風景保護區佔地廣闊,但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部分僅算洞穴本身,不過已是中歐地區最大的溶洞區。在溶洞區,同時也是匈牙利境內最長的山洞是包勞德勞(Baradla)山洞,其總長度包括分支達到25公里。其中5.6公里在斯洛伐克境內,被取名為多米查(Domica)山洞。迄今為止已確定有712處洞穴。許多形成於高地邊緣的較為年輕的洞穴中都有濾石作為天然裝飾,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世界上最高的石筍(32.7米)。包勞德勞山洞由二百三十萬年前三疊紀中期的石灰石組成。根據地質資料它的形成開始于二百萬年前。溪水通過溶解和侵蝕石灰石進入地殼系統,緩慢地使裂縫變寬,形成了現今的山洞通道。滴水使石灰成分沉澱,形成了各種形狀、大小和顏色的鐘乳石與石筍,裝點山洞通道。這些形態各異的石頭激發了勘探者和遊客的想像,根據各自形態,為它們起了如龍頭、老虎、丈母娘的舌頭、柱廳和巨人大廳等等各種特殊的名字。喀斯特地形的形成緣於該地區長期的溫和氣候,而且該地的水文條件也極具特色,除了山脈盆地,地表幾乎沒有什麼河流,而地下河流卻數量眾多,錯綜複雜。在喀爾巴阡山脈的影響下,此地夏季很長,屬濕潤的大陸性氣候。海拔較低處一月份的平均溫度為零下3攝氏度,7月份為19攝氏度,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海拔最低處的年均降水量為620毫米,最高處為1,000毫米,由於海拔不同,一年中大雪覆蓋的時間在60-139天不等。自從1806年建成第一批臺階和柵欄之後,陸續有遊客來匈牙利洞穴參觀遊覽。如今阿格泰列克國家公園只有3個洞穴常年開放,每年來此旅遊的遊人數不勝數,絡繹不絕。
斯雷伯爾納自然保護區(Природен резерват Сребърна)是位於保加利亞北部的南多布羅加地區錫利斯特拉州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具體位置是錫利斯特拉以西18公里,多瑙河以南2公里,斯雷伯爾納附近。範圍主要包括了斯雷伯爾納湖(水深1米至3米)及其附近地區。這一地區是歐洲和非洲之間渡鳥的通道。自然保護區也被列入生物圏保護區。保護區內設有展示當地典型生物的博物館。1948年,斯雷伯爾納地區被列入自然保護區,1975年被列入濕地公約的保護名單。1983年,斯雷伯爾納自然保護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水文是什麼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去濕地不用到高美,你知道台北也有溼地嗎?
#尋找台北最後的天然河道
陪伴台北走過近40年的地景大改變,位在關渡平原的 #洲美溼地 仍守在原地,努力扮演這座城市的肺,為其吸氣、吐氣。這裡沒有人車喧囂,不單是散步騎車的好地方,也是帶著孩子認識台北環境變遷的好教材。
想知道這40年間,台北的水文發生什麼變化嗎?
跟著導覽老師,來一場午後換氣之旅,認識土地與我們的故事。
在這場活動,你可以......
🚲逛河道|騎著單車,欣賞臺北最後一條天然河道
🐾找生物|跟著導覽老師,尋找河道中的生物與瀕危植物
--
🌬新場次加開!
🌬#來濕地 #與土地一起換氣
場次時間|10/02(六)、11/07(日)、12/05(日),15:00-17:00
詳細資訊|https://bit.ly/3ygpNIc
水文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子虛烏有
漢朝辭賦大家「司馬相如」的傳世名作《子虛賦》中有兩個虛構的人名,一個叫做子虛先生,另一個叫做烏有先生。
後來就把「子虛烏有」引申為一句成語,用在比喻假設而非實有的表述。
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和他的文學作品同樣不朽,流傳至今。
男主角:
司馬相如,四川人,有口吃。曾做過皇家侍衛,後來換了老闆,寫下「子虛賦」描寫諸侯打獵的盛況。
這篇文章點閱率瞬間爆量,讓他成為地方上的名人。
他彈了一手好琴,曾獲贈一把名琴「綠綺」。
女主角:
卓文君,家有富爸爸,名叫卓王孫。
她16歲出嫁,可惜丈夫短命,17歲守寡,回家靠爸。
卓文君貌美很會彈琴,是一位十指不沾陽春水,從小被嬌養的千金小姐。
簾後初見
卓文君聽說大才子司馬相如來家中作客,她躲在簾後偷窺。司馬相如用琴聲撩妹,彈了一曲巜鳳求凰》,文君聞弦歌而知雅意,收到暗示,當晚雪夜私奔,誓死相隨。
兩人相伴回到司馬家,文君一看,哇!家徒四壁,再看司馬相如,身無分文,只有一肚子墨水。
文君捨財就才,典當釵環首飾,開設酒館。文君當壚,站在櫃檯前賣酒。撥琴弦的手,現在撥算籌記帳。
司馬相如穿短褲洗盤子,拿筆的手,現在拿刷子。
後來是卓爸爸覺得太丟臉了,把兩個人叫回來,給錢,給房,給車馬。
不久之後,司馬相如時來運轉,皇帝(漢武帝)欣賞他的文章,讚嘆不已,找他到長安,封他為「郎」,司馬相如再寫下《上林賦》,更是深得聖心。
司馬相如升官外派茂陵,夫妻一別五年。
司馬相如此時聲望非常高,連當初看不起他的岳父都自稱當年有慧眼。
男人隻身在外,有錢有勢又有才華時會遇到什麼?
司馬相如想納妾,寫了一封信告知卓文君。
一代辭賦大家寫家書,竟然只用了13個字。
這封信的全文如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就這樣,只有一行字。
卓文君立刻秒懂!
這封信只寫到「萬」,無「億」!
司馬相如告訴卓文君我對你「無意了」。
這封信要怎麼回?卓文君的回信據說就是下面這首《怨郎詩》一樣用數字懟回去。
一朝別後,
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
又誰知五六年?
七絃琴無心彈,
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
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
十依欄杆。
九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爲女來我做男。
是啊!讓你也當一回女人,嚐嚐被辜負背叛的滋味!
~未完待續~
Ps:昨天錄影,剛好有選手帶了古琴。我裝模作樣拍一張。
水文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事求世 44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1995年)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位於匈牙利北部和斯洛伐克南部交界處,橫跨喀爾巴阡山脈南部的丘陵地帶。這裡的喀斯特石灰岩地形都是深藏在地底,若不經人說明,還真的無法想像在地底竟然有這麼龐大且驚人的石灰岩洞穴。這都得歸功於此地的水文條件,除了山脈盆地,地表幾乎沒有什麼河流,而地下河流卻數量眾多,錯綜複雜。
石灰岩地形亦稱溶蝕地形,常發生於多雨、節理發達、溶蝕作用盛行的地區,因為該種地形最早是在歐洲的克羅埃西亞喀斯特高原做有系統的研究,因此又稱喀斯特地形,就地理、古生物、動物、人類活動及歷史觀點來看,是地底下最渾然天成的博物館。翻開許多國家申遺的過程,總希望自己能夠獨享果實,也許兩個國家都有利益上的各自考量,但在遇到這樣的自然景觀保護議題,卻能夠展開跨國攜手合作,拋棄成見,共同擁有及保護這片區域,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如同千百萬年形成的地形一樣難能可貴,也真正體現世界遺產作為全人類共同資產的意義突顯。
實質的國界容易劃分,但這些天然的洞穴群地理上結構是相連的。25公里長的巴拉德拉-多明加洞穴系統 (Baradla-Domica cave) 是區域中最長的一段,有歎為觀止的石筍及鐘乳石,並有地底小溪流流經,奇景渾然天成。兩國都已經將這片區域列為國家公園或保護區,但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單中的部分僅包括洞穴本身。這些洞穴是歐洲喀斯特地形研究的最重要地區,直到今日已確定有712處洞穴,其中包括號稱是世界上最高的石筍(32.7米)。
這些長年不見天日的洞穴看似了無生機,但每種生命都能找到自己的出口,洞穴中的沙子、泥土中常常會發現蠕動的小蟲子、豆螺、豆蜆,還有一些該地特有的螃蟹、蛇類和甲蟲類動物。由於長期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這些生物都衍生出一套適應黑暗的生活模式,以取代退化的視覺器官。
除了這些特化的生物活動外,考古學家也發現這裏的某些洞穴曾經有人居住過的証明,出土了鐵器時代早期的陶器遺跡,在後來也還被用作聖所和埋葬地。史料中有關阿格泰列克洞穴的記載最早出現於13世紀,而有關斯洛伐克喀斯特的記載則是16世紀,甚至一些洞穴在哮喘和肺病的治療上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因為地下洞穴無噪音、灰塵、細菌和病毒,溫度和濕度不變,空氣流速基本為零,負離子濃度高,這些正是治療疾病所需要的,成為當時人口耳相傳的治病秘方。
這些經過千百萬年點滴累積所形成的特殊景觀,都是無價的珍寶,想要一睹為快的遊客很多,因此要對抗觀光收益的誘惑,實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但不是想進就進,可以線上預約且採取人數控制,還必須有導覽人員帶領才得以入內,因為不限制的話,大量人潮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氣結合成碳酸,會在密閉空間內侵蝕石灰岩,若是自由參觀沒人監看,好奇的遊客更會不時撫摸這些大地的結晶,這樣的管理方式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