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水仙尊王故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水仙尊王故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水仙尊王故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水仙尊王故事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聽我說中文繪本故事的弟弟 Lors de ma lecture de livre illustré en chinois: 👶「媽媽!不要講中文啦」maman!parle pas chinois! 👩‍🦱「抱歉。。。媽媽沒有自動翻譯機掛在腦兒裡,必須先閱讀中文再說法文啊啦啦啦。。。」désolée...

水仙尊王故事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23 04:15:32

【在文學史當中尋找氣味】 / 如果要在世界文學史上找到一個書寫氣味的經典段落,你會想到什麼呢? / 拜2006年的同名改編電影所賜,德國作家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的小說《香水》,在臺灣亦頗受讀者歡迎。這本書在起手處,便以連串描寫氣味的排比句,構築了一個充滿腥臭氣味的故事舞臺,亦即小...

水仙尊王故事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21:49:35

《#返校》難以面對的悲傷記憶 (8.4/10) ⠀⠀ (Part2)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文章上半段請先閱讀上篇貼文~ ⠀ 我真的很喜歡《返校》最終呈現整個故事的方式,就如同監製李烈曾在電影上映前說...

  • 水仙尊王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5 22:09:46
    有 169 人按讚

    📖聽我說中文繪本故事的弟弟 Lors de ma lecture de livre illustré en chinois:
    👶「媽媽!不要講中文啦」maman!parle pas chinois!
    👩‍🦱「抱歉。。。媽媽沒有自動翻譯機掛在腦兒裡,必須先閱讀中文再說法文啊啦啦啦。。。」désolée… j’ai pas l’option traducteur automatique….

    對嘛,不管拿什麼繪本 我都用法語跟孩子們傳達
    要聽中文的話,請找爸爸

    最近不回法國無法買很多法語繪本 所以我靠在台灣買的繪本 然後進行翻譯的工作 (當初說好我們的書櫃裡稚嫩個有法語書 中文的 學校圖書館就好🤪 想得美😂😂)
    媽媽就是偉大吧
    哇哈哈

    最近有機會收到很多繪本!很開心!
    孩子開心媽媽也很開心 因為媽媽也愛看繪本~
    ❤️圖片中孩子拿著他們最愛的繪本 ~ 👉來分享你會想買哪一本 有機會拿到一本書喔!(看看下面規則)

    很開心也能幫大家開團 讓大家可以有機會買到甜甜的價錢的繪本啊!
    以下優惠介紹 還有記得留言分享 多抽禮物

    🔥 重點折扣:單書三本以上7折 / 五本以上66折 / 套書66折
    🔥 滿800元再折80元(折扣碼twmonamour,記得結帳一定要輸入!)
    🔥 滿800元再送「版畫家洪福田TaiwanCanHelp貼紙組」
    📢 結帳金額滿350元超商取貨免運,宅配滿1000元免運
    📢 不限金額下單再抽_PETER JENSEN聯名提袋(3名)
    📢 不限金額下單再抽_妖怪手錶小石獅微型積木(2名)
    📢 留言分享你最想買的繪本,再抽《戰火下的小花》(2名)

    👉下單連結
    https://reurl.cc/7rQdDl

    #反正什麼語言的繪本都可以看圖說故事就行
    #記得看圖片的介紹吧
    #繪本分享
    #繪本
    ——————————————————————————————————
    期中一些繪本的介紹:

    🇫🇷 閱讀法文童書的詼諧與美麗

    📌 #麗莎和卡斯柏:當你一輩子的好朋友套書
    超經典繪本,重量級譯者,全新譯稿,重新詮釋這兩位天真活潑又搗蛋的巴黎住民生活點滴!看著這兩隻調皮的主角,彷彿可以看見兒時的自己。

    📌 #麗莎和卡斯柏:Hello Kitty在巴黎!
    你沒看錯,就是那隻超有名的無嘴貓(人家明明是小女孩)來巴黎作客啦!油畫版的Hello Kitty首次登上繪本,來看這對呆萌又搗蛋的巴黎住民,如何帶領東洋貴客來場在地之旅吧!

    📌 #寵物不見了
    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入圍畫家——伊莎貝爾‧阿瑟諾筆下的孩子國,他們熱情友愛、機智善良,無論做什麼事情,樂趣都翻倍。剛搬進新社區的柯蕾特,很想要認識新朋友,卻又不知道怎麼踏出第一步。她突發奇想的告訴大家,她的寵物鸚鵡不見了!於是他們一群人天馬行空的在想像世界裡悠遊~

    📌 #世界啊請讓我靜一靜
    同樣是伊莎貝爾‧阿瑟諾的作品。夏天的社區裡, 到處都鬧哄哄, 艾伯特好不容易靜下心,準備享受一個人閱讀的時光,但朋友一個個出現,拉他一起玩......我們要如何懂得尊重朋友想要一個人獨處的時光呢?

    📌 #什麼都沒有王國
    這是一本特別適合防疫期間閱讀的一本書。當我們哪裡也不能去、甚至不能和朋友見面的時候,難免感到失落。這本書恰恰好在這個時候出現,將失落感一掃而空,並讓我們忍不住點頭﹕真正的幸福感,可以不假外求。

    📌 #我是小孩我有權利(全3冊)
    現代人對兒童的認識,是在近幾百年才形塑而成。從這套書開始,帶孩子認識他們應有的權利,並從現在開始,守護孩子們的未來!作者阿朗.賽赫以詩意的文字,繪者奧黑莉婭.馮媞以充滿活力想像的圖畫,簡明扼要的詮釋了一九八九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國際兒童權利公約》。

    🇯🇵 令人捧腹大笑又流淚的日本繪本

    📌 #忍者學校
    人氣繪本作家宮西達也第一本橋梁書作品,獻給所有看他的繪本長大的孩子!宮西達也以兒童的視野,陪著孩子探討哲學議題,要討論「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是一本非常符合現在孩子閱讀興趣的書籍,最後的答案我們也可以一起思索!

    📌 #廚房用具大作戰
    最受大家喜愛的宮西達也再次登場!這次把故事場景帶到大家都很熟悉的廚房,以菜刀為首的廚房用具,正準備和霸占了廚房好幾天的速食料理一決勝負,一場關於美味真諦的作戰,即將展開~

    📌 #走呀走去散步
    宮西達也作品連發!這次他要邀請所有大小朋友和他一起出門去散步。幽默好笑的故事,搭配超級吸睛的逗趣畫面和明亮的配色,每翻一頁都有不一樣的驚喜,跟著宮西達也老師出發吧!

    📌 #加法超人與算術星人
    由日本知名數學教育家坪田耕三監修,宮西達也這次帶來一場刺激又好玩的數學冒險。透過故事練習「數的合成與分解」,啟發孩子數的概念與算術的興趣,歡樂邁出「數學的第一步」!(家長不知道怎麼帶的話,可以使用本書的教學解說唷)

    📌 #正義使者:晃晃星人之卷(新版)
    地球上忽然出現一個長相怪異語言不通的晃晃星人,人們因為無法溝通又覺得他長得可怕而懼怕他;接著飛來一個長相帥氣、語言相通的奇星超人,於是大家紛紛選擇相信奇星超人 要他打到晃晃星人。究竟誰是正?誰是邪?你會以貌取人嗎?宮西達也用天馬行空,充滿想像、創意的故事,帶孩子反思。

    📌 #比一比誰最長
    本書完全抓住孩子喜歡「比較」的遊戲特點。故事中,淡定的公雞,看著同伴一一展現自己「最長」的特點,牠看似樣樣都比不上,卻在最後也自信的說出自己「最長」的地方。 故事除了認識不同動物的特長,也能讓閱讀者發現:每個人都很特別,都有最棒的地方!

    📌 #出動英勇消防隊
    喜歡車車的小朋友絕對立刻被吸引!有追《火神的眼淚》想知道更多消防知識,也請別錯過。這是一本帶孩子身歷其境的消防車繪本,消防知識全收錄——除了介紹了消防員的一天,還有各類的消防車輛、器材,對於嚮往消防的大朋友、小朋友來說,閱讀它就像是穿上消防裝備,置身於消防隊當中!

    📌 #小手大經典橋梁書(日本篇)
    精選五篇日本兒童文學經典名作,集結宮澤賢治、小川未明、壺井榮、椋鳩十、新美南吉五位名家,引領孩子進入日本兒童文學!
    *水仙月四日:日本國民作家宮澤賢治令人揪心的幻想短篇,即使生命脆弱,萬物無情,只要心存一瞬善念,就能點燃一線希望之光。
    *月夜和眼鏡:日本兒童文學旗手小川未明最令人陶醉的唯美小品,喚起每個大人心中未曾失去的童心。
    *明天的風:日本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在家人無私的愛裡,學習擁抱希望,迎向明天。
    *單腳麻雀媽媽:日本動物文學之父椋鳩十鼓舞心靈的動人之作,人的韌性和力量,詮釋了生命的偉大之美。
    *狐狸阿權:日本小學國語教科書六十年來必收經典,帶來跨越時空、歷久不衰的感動與震撼。

  • 水仙尊王故事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18 17:00:57
    有 152 人按讚

    【在文學史當中尋找氣味】

    如果要在世界文學史上找到一個書寫氣味的經典段落,你會想到什麼呢?

    拜2006年的同名改編電影所賜,德國作家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的小說《香水》,在臺灣亦頗受讀者歡迎。這本書在起手處,便以連串描寫氣味的排比句,構築了一個充滿腥臭氣味的故事舞臺,亦即小說主角──嗅覺天才葛奴乙所誕生的十八世紀巴黎:

    「我們正在談論的這個時代,城市裡到處充斥著一股對我們現代人而言,簡直難以想像的臭味。街上飄著馬糞狗屎味兒,後院裡傳來一股尿臊味兒,樓梯間散發出木材霉味混合著老鼠屎臭,廚房裡彌漫著爛包心菜和羊油臭,通風不良的貯藏間有一股陳年灰塵的悶臭味兒,臥室裡夾雜著油膩的床單、受潮的羽絨被和夜壺的嗆鼻甜腥臭味。煙囪裡飄出一陣陣硫磺味兒,皮革廠裡傳出極具腐蝕性的強鹼味兒,屠宰場裡則是彌漫著一股凝血腥臭味兒。人們身上散發出汗酸味兒,髒兮兮黏答答的衣服貼在身上更添其臭,不但口腔裡呼出一股爛牙味兒,甚至從來不及完成消化的胃裡嗝出一陣洋蔥味兒,至於他們的身體呢,一旦不再年輕,就會散發出一股陳年乳酪、酸掉的牛奶和腫瘤性疾病的味道。河面上飄著臭味,廣場上飄著臭味,教堂裡飄著臭味,橋樑下飄著臭味,就連皇宮裡也一樣飄著臭味。農夫身上的臭味跟教士一樣,手工作坊裡學徒身上的臭味跟老闆娘一樣,所有的貴族身上都發出一樣的臭味,就連國王也不例外,他身上的臭味倒是跟肉食動物一樣,至於王后呢,她身上的臊臭味真像一隻母山羊,而且不分冬夏都是如此。那是因為在十八世紀,細菌的腐化能力絲毫不受限制的緣故,人類的一切活動,無論是建設性的還是破壞性的,生命的一切表現,無論是萌發還是衰亡,全都伴隨著一股揮之不去的臭味。」

    「其中最臭的地方,當然非巴黎莫屬了,因為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城市。而在巴黎市裡,又有一個地方最臭,那是在鎖鏈街和鐵舖街之間的一片亂葬岡,被人稱作無辜者墓園,從那裡傳出一股宛如地獄般的惡臭。八百年來,人們一直把主恩醫院和附近教區的死者送到這裡,八百年來,每天都有數十具動物屍體被人用手推車運來這裡,隨意倒進長長的土坑裡,八百年來,各個墓穴和積骨所裡,屍骨堆得一層又一層。直到後來,就在法國大革命前夕,其中幾個埋屍坑發生了嚴重的塌陷,從墓園裡傳出的恐怖惡臭,不但招來了附近居民的抗議,更且引發了真正的暴動,這個地方才被嚴格封鎖起來,不准任何人再來隨意棄置屍體。至於原來埋在這裡的數百萬塊屍骨和頭顱,全部被人剷出來,改葬在蒙馬特公墓的地下墓窖裡,後來就在這片亂葬崗的原址上,興建了一個市場,開始賣起吃的東西來。」

    「在這兒,就在這整個王國最臭的地方,尚─巴蒂斯特.葛奴乙誕生於一七三八年的七月十七日。那一天稱得上是歷年來最炎熱的日子之一,熱氣像鉛塊一樣重重壓在墳場上,把一股混合著爛西瓜和焦牛角,令人作嘔的氣味,擠向四周櫛比鱗次的街弄巷道裡。當產前的陣痛來襲時,葛奴乙的母親正站在鎖鏈街的一個魚攤前面,正在那裡忙著清魚肚,刮魚鱗。雖然這些魚據說是早上才從塞納河釣上來的,可是現在已經臭到不行,連屍臭都能蓋過去。但葛奴乙的母親不但聞不到魚腥味,也聞不到屍臭味,因為她的嗅覺實在太鈍了。何況她的身體正承受著巨大的痛楚,能夠讓她的所有外感官全部喪失知覺。她一心只想陣痛趕快停止,這煩人的分娩過程能夠愈快結束愈好。這是她的第五胎,前面四胎也都是在這魚攤前面生下來的,每一次都是死胎,或是半死胎,因為剛剛出世的血淋淋的肉塊,看起來和扔在攤位旁邊的魚肚腸也沒什麼差別,而且早就半死不活了,到了黃昏的時候,就會被人一股腦兒剷除乾淨,不是用手推車拉到亂葬崗隨地棄置,就是倒進河裡去餵魚,看來這次也是一樣。葛奴乙的母親還是個年輕的婦女,今年才二十五歲,長得還滿標致,牙齒都還健在,頭上的青絲也不算稀疏,除了痛風、梅毒和肺癆之外,也沒染上其他的重症。她還盼著能多活幾年,五年也好,十年也好,說不定還有機會可以結婚,哪怕是嫁個鰥夫也好,生個有爹的孩子,做個受人尊敬的老闆娘……現在,葛奴乙的母親一心希望這一切趕快過去。當陣痛又再度來襲時,她慌忙蹲在殺魚枱下面,就像前面四次那樣,娩出肚子裡的小孩,隨手用殺魚刀割斷新生兒的臍帶。不過這一次,可能是因為天氣太熱,也可能是味道實在太臭,雖然她鼻子不靈通,聞不出是臭味,還以為是什麼叫人吃不消的濃烈香氣,比如站在一大片百合田中央,或是關在種滿水仙的狹窄密室裡,衝鼻而來的那種令人麻醉的香氣。最後她終於撐不住昏厥過去,身子一歪,倒在馬路上,躺在那裡,手裡還握著魚刀。」

    閱讀這幾個堆疊了各種氣味描述的段落,我們彷彿也能聞到一股濃重而複雜的腥臭,從徐四金的筆下飄散出來。

    說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氣味書寫,你還會想起哪些文學作品呢?和我們分享看看吧!

    引文摘錄自
    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著,洪翠娥譯,《香水》,臺北:皇冠文化,2006。
    -
    〖氣味之島〗1%臺灣氣味展
    ▎日期:11/02(六)- 11/22(五)最後一周啦!
    ▎時間:10: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街屋21、23號(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票價:免費參觀

  • 水仙尊王故事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9-30 00:53:50
    有 2,722 人按讚

    #返校完整解析 - 暴政下的背叛與救贖
    #終究會等到自由的那一天

    《返校》上映至今票房已經破億,將躍居今年國片票房冠軍,也再次引起社會對於中國國民黨恐怖統治時期的回憶。也因為《返校》的高人氣,在政壇上甚至出現了國家暴力的被害者與不曾反省的加害者都一致好評的古怪現象。小編上映之初便進場觀影,花了一點時間,這邊把把片中的象徵元素與影片結構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返校》並不是一個單純控訴國家暴力的故事,而是一個探討人心在國家暴力下變化的故事,這是這部電影的「普世性」,世界上,無數的國家與民族都曾經歷過類似的創傷,也都能在這部電影中得到共鳴。然而,返校作為本土電影,另一個重要的意義是,喚醒那些「害怕想起來」的人,要治療我們的社會,便需要了解我們自己的歷史,而不是嘗試掩蓋或輕易遺忘。過了這麼久,台灣終於有了一部對過去發起正面挑戰的主流電影,這則是這部電影連結彼時此刻的「本土性」。

    為了了解《返校》的世界,我們將以時間、空間象徵,以及登場人物的心理機轉三個部分,來介紹電影的結構。當然,以下會有大量爆雷,請小心!

    第一部:#時間

    在電影一開始,明確地告訴觀眾,時代背景為民國51(1962)年,然而,從一些細膩的暗示,和整個劇情的氛圍來講,時間卻可能更早。譬如說,方芮欣的學號為493856,代表1949年起的戒嚴,持續38年56天;魏仲庭的學號501014,則是「光明報事件」中,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被槍決的日期1950年10月14日。49和50,依台灣學校常見慣例,當然是指民國49年與50年入學,然而,就其象徵而言,指的卻是1949年與1950年,也就是說,暗示著本片的「政治年代」為1951年。

    1950年代時由於中國國民黨流亡政權仍未穩固,在擔心共黨滲透同時,也是大量濫殺無辜,破獲炮製眾多「讀書會」冤案,並用誇張理由查禁書刊的年代。例如片中被禁的泰戈爾《漂鳥集》、廚川白村《苦悶的象徵》只是因為譯者附匪或有親共嫌疑,就被連累;屠格涅夫《父與子》,則因作者是俄國人,又描繪反抗舊有規則的年輕人,而被查禁。相形之下,1960年代的政治氣氛隨著中國國民黨政權根基站穩,而略有放鬆,部分禁書也只要換掉作者譯者名字,就可出「海盜版」,警總轉而更注意查緝仍寫作中的當代作家與政治運動。

    但本作並非「歷史劇」,重點不在年代的考究,而在描繪「白色恐佈年代」的速寫。因此,片中也反映了1960年代查禁台語歌曲,1970年代打壓布袋戲等「文化殖民迫害」。民國51年/1962年,更像是增加現實感的定錨,同時也呼應當時柏林圍牆建立,古巴飛彈危機美蘇對峙下的「冷戰高峰期」氛圍,便於從「世界史」的認識去切入這部作品。

    電影背景中時代的模糊,更進一步對應到戲中大量運用的交叉倒敘。

    電影分為三段,「惡夢」、「告密者」、「活下來的人」。在「惡夢」之前還有一小段片頭,告訴我們在這個肅殺年代中,學校讀書會的存在,並預示觀眾,讀書會之後被查獲,魏仲廷被捕刑求。之後進入「惡夢」此章的起頭,方芮欣就在深夜無人的教室中醒來,帶著觀眾嘗試填補這兩個時間點中的空白。

    在現實世界中,大部分回憶的完整劇情都發生在同一天(以下稱 X-Day),其他的只是後續支離破碎的片段。

    在這天中發生的事大概是這樣的:

    一早,天氣晴。方家酗酒的父親對懷疑他有外遇的母親家暴,方芮欣發現母親沈浸於求神問卜中,放棄安慰母親而出門上學。上學時,阿聖攜帶的禁書差點在門口被白教官發現,魏仲廷為其掩護成功。 升旗典禮時,憲兵闖入,同樣收藏禁書的黃老師被抓走,升旗後,白教官為了塗鴉的惡作劇叫住方芮欣,張老師幫她解圍,把方芮欣帶到辦公室用筆談心。放學後,讀書會在儲藏室秘密集會讀泰戈爾,成員擔心黃老師被捕的後續效應,提出由學生輪流傳遞禁書的方案。

    晚上,方芮欣和張老師在半山腰的佛寺外相會,老師重複畫著水仙,方芮欣教老師彈「雨夜花」。方芮欣回家時發現方父因涉嫌貪污被憲兵逮捕,並驚見方母就是找出帳本的告密者。受到打擊後,方芮欣在雨中跑到張老師家,張老師面對女學生顯得窘迫,給她自己的衣物,幫她燙衣晾乾,方芮欣不想離開,老師為她戴上白鹿項鍊,方喃喃唸著「不要跟他們一樣離開我」,就趴在桌上睡著。

    X-Day為何重要呢?

    在這天中,讀書會險遭破獲,埋下伏筆;我們見到了「國家機器」除了單純的恐怖外,更可透過「密告」被庶民利用來對付仇人;同時,儘管是處在恐怖統治中,人仍有追求心靈自由、追求愛情的渴望,因此這天中也有方芮欣與魏仲庭在肅殺氣氛中,最後的快樂回憶,這樣的人性,在陰暗的「惡夢」中,再也無處可覓。也讓我們看到獨裁政權的可怕。

    那麼,為什麼方芮欣與魏仲庭的「惡夢」會是「返校」呢? 接著,我們就要來探究《返校》中的校園世界。

    第二部:#空間

    進入「惡夢」章節後,方芮欣在教室中醒來,不久後遇到魏仲庭,很快的,觀眾便意會到,這個世界中,似乎只有這兩個「活人」,而其他人都消失了......或已都不是完整的「人」。

    一開始,兩人直覺地要離開學校回家,然而,在暴雨中,學校聯外道路被洪水沖毀,兩人只好回到教室。在洪流之中,小小的學校,猶如當時這個島國一樣孤立無援(片中多次重複暗示:學校=國家),可怕的不是走不出去,而是潛藏在學校中的黑暗。

    《返校》的場景選擇在校園中,原因之一自然是校園呈現出的權力規訓,在這個學校中,沒有什麼校長、主任登場,只有「白教官」象徵著統治校園的權力者。從學生每日的行軍列隊、升旗典禮,讓校園和軍隊幾無差別。

    原因之二呢,則是學校必須如此嚴格控制的起因:在白色恐怖年代初期,有許多大案,都是以學校師生為整肅對象,例如1940年代末以師大和台大學生為主要受害者的「四六事件」、基隆中學「光明報案」、山東流亡學校煙台聯合中學的「澎湖七一三事件」,標誌了白色恐怖年代的開始。「七一三」事件中,估計有300多人遇害,數千學生被強逼充軍,更有外省人的228之稱。

    為何中國國民黨政權需要這樣強力鎮壓校園? 那是因為,包含蔣介石、陳誠等人,均把中國內戰失利的原因,怪罪在「共產黨滲透校園」、「宣傳失利」,把「學運」當作洪水猛獸,因此,管他是不是共產黨,只要讀左派書籍、甚至連左派思想都算不上的文學禁書,都要嚴加查辦;「民主自由」只能掛在口中,若要求實踐,或是比照美國等「盟邦」的標準,也都是該死。

    在害怕「思想會顛覆國家」之下,教育體制被嚴加看管,教員要做身家調查,檔案列管;教官直接進駐校園,由軍事管理取代教育體系的行為輔導。現代化國家的教育體系,是要把人培養成資本主義體制下的「生產大軍」,而中國國民黨的教育體系,除了產能,更要負擔對外作戰、對內糾察的雙效合一功用,讓這個「失去祖國」的殖民政權得以用少數殖民者,壓制多數被殖民者。莫怪乎,魏仲庭認為:「返校」的惡夢,比遭受刑求還要難受,在這邊,學校這個場所,就是監獄與國家的延伸。

    有人說,《返校》「美化」白色恐怖,許多案件中,人是在一夜間人間蒸發,連大喊「國家殺人」的機會都沒有。與之對比,《返校》中師生的逮捕,均發生在白天的操場;而夜晚的禮堂,則是「國家」譴責叛徒的場景。將恐怖赤裸裸地放在檯面上,或許減弱了懸疑感,但在這裡強調的卻是「被迫觀看」。

    給誰看呢,在片中,逮捕是表演給所有的學生看,因為這是「教育」的一環,在這座學校,即使在回憶中我們也沒有看見任何正式上課的場景,公開處刑的「行為教育」,和私下流傳的「自由知識」形成對比。另一方面,學生的「被迫觀看」,也呼應在自身的「被監看」,這是個秘密有罪的世界。凡是秘密被發現,就要被拿出來「公審」,在這個世界中,終究無處可躲,結局從一開始已被預先告知。

    於是,學校成為了學生的惡夢,自由與生命,在這座學校中被吞噬。但有個問題是:這是誰的「惡夢」? 是誰建構出來的空間?

    第三部:#人心

    《返校》的英文片名叫做Detention(留校查看),後者更接近影片的「被迫」意義。

    從魏仲庭被刑求時的獨白,一開始我們以為這是他的夢;然而,在電影中,更多的是以方芮欣為視角的敘事過程。在校園中出現墓碑的鏡頭中,我們則發現了魏仲庭與方芮欣雖然出現在同一個世界中,但兩人看到的事物並不完全相同。

    在不同心理學派中,對「夢」的理解有微妙的差異,例如佛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的動機或需要,透過偽裝的形式而以夢呈現。然而,《返校》中對這場「夢」的了解,較偏向完形治療學派,例如該派大師Perls便認為,夢中的每個部分都是代表著當事人部分自我的投射,代表做夢者未完成的情境,而夢是通往整合的捷徑。

    完形學派主張,要把夢境帶到現實生活中重現,夢和現實中不同的部分,就是自己矛盾和不一致的層面,需要讓夢境表現出來,透過這些矛盾間的對話,做夢者才能體認的自己情感表現出的世界。

    魏仲庭與方芮欣雖然恰巧有著共同潛意識投射出的夢,但兩人有著不同的自我矛盾,有著不同的未竟事宜,因此,在兩人共同逃離「國家暴力」的攻擊後,兩人在校園中分道揚鑣,各自尋找夢境的解答。

    在大魔王白教官出現後,他直接說出:「這是負罪的死者的世界」,又對魏仲庭說,你很快會加入他們。

    因為這解釋實在太白話了,對於白教官神來一筆的提醒,自然讓觀眾也不用再去推理。但看完全片後,可以理解魏仲庭的罪在因為暗戀學姊而違背原則,害讀書會被查獲。而方芮欣的罪當然是因為嫉妒而陷害他人,進而也害死了自己的愛人。

    問題是,其他那些有夠衰的人有什麼罪呢? 而真正犯罪的國家,怎麼還是維持大魔王狀態,繼續懲罰負罪的死者呢?

    合理的解釋是,這世界其實就是這群衰人的潛意識集合,長期的恐怖統治,除了對個人的外在壓迫外,也造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警總」,外在的肉體禁不住嚴刑銬打,內在的心靈也難以維持正常,而活在恐懼的重現中,自己嚇死自己。

    方芮欣的情況則是,她長於一個屬於當權階級,但卻是父親酗酒家暴,母親逃避現實的家庭。缺乏愛,讓她渴望愛,無法處理家中的狀況,讓她學習母親(用國家的恐怖對抗丈夫的恐怖),引進國家的力量(用國家打擊情敵,順便幫忙父親早日釋放)來干涉私人領域。

    在「惡夢」世界中,有三個角色曾經殺人,一個是鬼差、一個是白教官,而另一個就是方芮欣。

    白教官將手槍交給方芮欣這段,其象徵明顯的幾近刻意,就像是黑幫電影中也常見大哥把槍交給新入行的小弟或外人,吩咐他殺人,表示「從此以後我們就是一夥的了」。國家利用人性的種種弱點,讓人出於愛而互相殘殺,讓每個人都成為國家的耳目,這是極權政權最可怕的「借刀殺人」控制手段。

    當她因害怕「被拋棄」而費盡心思做出種種操作時,她卻發現自己傷害了更多人,到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人了」。這是方芮欣的重大「創傷」,就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中常見的解離症狀,這也是她「失憶」的合理原因。

    和魏仲庭與方芮欣相反,有個角色,沒有真的出現在惡夢中,那就是只有方芮欣看得見背影的張明暉老師。

    在一開始,張老師的背影是方芮欣四處探索的動機,一通來自張老師的模糊神秘電話,只聽得到「快離開」,意思是:快離開這個你們建構出來的世界。

    在方芮欣終於想起來之後,在回憶的場景中,張老師告訴身邊的方芮欣,她雖然犯了錯,但「不是妳殺人,是國家殺人」。張老師是「讀書會案」八名受害者中,唯一在片中寬恕「抓耙子」的,也因此他不被這個世界所限制。

    在張老師的啟發下,方芮欣解決了自己的矛盾,毀滅這個由自身罪責構成的世界,幫助魏仲廷有勇氣活下去講述事實。而魏仲廷也「想起來」老師的遺言,決定要不計代價活下去。

    當魏仲廷把自己的夢境帶回現實中,有點諷刺的是,他也「克服」了自尊,表示「我什麼都招」,換取活下去的機會,完成老師沒能完成的事。

    大家會好奇的另一個點是,在現實中,方芮欣死了沒有? 從影片中的墓碑,鬼影這些符號,似乎暗示著方芮欣已經成為無法離開學校的幽靈,然而,方芮欣又是在惡夢中具有自主意識,能夠結束這場惡夢,卻選擇與這個世界共同毀滅的人。筆者姑且如此解釋,方芮欣就算活著,但她靈魂的某一部份,已經隨著愛人的消逝永遠埋葬。她的生命定格在那一刻,肉體是生或死已經不那麼重要。

    結語:#當自由來臨的那刻。

    隨著《返校》的觀影人數日益上升,從各種角度分析的影評也越來越多,確實,在電影藝術上《返校》仍存在許多不成熟之處,主要角色魏仲廷刻畫太過單薄,白教官的邪惡僅流露在表面上(還好把演員的造型也弄得很像邪惡的某人),不少劇情表達缺乏懸疑太過直接。然而,《返校》仍會影史留名的原因,在於填補了社會長久的期待,德國有無數描述納粹罪行的電影、韓國近年也拍出多部以軍政府極權統治時期為題材的賣座大片,但台灣對於四十多年的白色恐怖歷史,鮮少有電影作為題材,就算有,也是當作「背景」為多。

    《返校》以懸疑片的方式,呈現了極權政府的恐怖統治特徵,僅管沒有明確的說出「誰是兇手」,但時間背景與採納的符號,和過去已經有了突破。片中幾句反覆被引述的台詞「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事情都過去了,就當一切沒發生過,不好嗎?」 更有著對台灣電影界陳述的畫外之音。我們期待,更多以台灣本土史為背景的電影,能持續超越,進軍國際。

    《返校》也提醒了我們,就算在「自由來臨」以後,還存在著只強調政府鼓勵拍片,卻絕口不提影片內容的市長;還存在著把殺人當作保衛政權的必要之惡,甚至就像年金一樣理所當然的「白教官們」。有了自由,卻有人不想要,寧可擁抱沒有自由的外國政權。

    許許多多,沒能等到自由來臨,但相信那一刻總會到來的人,如果他們地下有知會如何是想?

    這應該是這部沒有很恐怖的恐怖片,最恐怖的地方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